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为探究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脑转移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机制及MIP-1α在T-ALL模式细胞Jurkat穿过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过程中的作用.应用real-time PCR、siRNA试验、跨内皮迁移试验和细胞黏附试验,分别检测MIP-1 α的表达、Jurkat细胞穿透能力、迁移能力和黏附力.结果表明,Jur-kat细胞作为研究T-ALL细胞穿过血脑屏障(BBB)机制的模式细胞MIP-1α表达均高于正常人T淋巴细胞以及其他3种T-ALL细胞系(HSB2、CEM、SUP-T1),Jurkat细胞分泌的MIP-1α使其穿过HBMEC单层能力增强.MIP-1 αsiRNA干扰后的Jurkat细胞对HBMEC黏附和跨内皮迁移力下降.结论:Jurkat细胞分泌的MIP-1α参与了Jurkat细胞穿过HBMEC单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survivin基因在血液肿瘤细胞株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survivin基因是近年来被发现的凋亡蛋白抑制因子家族(IAP)成员之一,其结构简单,组织分布具有明显的特征。我们研究了其在不同类型血液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将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Dami、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Raji、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 6 0、组织细胞淋巴瘤细胞株U937、红白血病细胞株HEL、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6T CEM、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 6 2、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urkat、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 t细胞株MUTZ 1(各细胞株均为我院保种)置于RPMI 16 4 0…  相似文献   

3.
染色体易位在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易位涉及的癌基因在T-ALL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T-ALL染色体易位主要包括涉及T细胞受体(TCR)基因位点的染色体易位和形成融合基因的染色体易位.通过对染色体易位导致相关癌基因表达改变的研究来探讨T-ALL的发病机制,为发展临床上有效的相关特异性治疗提供可能.本文就T-ALL中染色体易位和涉及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为分子生物学特点与预后异质性大的恶性疾病,其侵袭性强,复发率高.尽管随着高强度联合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应用于临床,T-ALL预后得到较大改善,但疗效仍不够理想.因此,深入研究T-ALL发病机制,探索新治疗靶位对于提高T-ALL疗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T-ALL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T-ALL治疗的多个新型靶点被逐一发现.笔者拟就T-ALL靶向治疗新型靶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约占ALL的20%,其生物学及临床特征不同于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63例住院初诊T-ALL患者的临床、免疫学分型和细胞遗传学资料,并就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检测RUNX2基因在HOX11+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株和T-AL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甲基化状态和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关系。以3株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il-ALL、DND41和RPMI及38例T-ALL患者、29例治疗后完全缓解T-ALL患者骨髓和8例正常人骨髓为样本,采用RT-PCR检测RUNX2 mRNA表达水平,采用重硫酸盐测序法、甲基化DNA免疫沉淀技术和启动子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分析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和基因功能。结果表明,高表达HOX11的T-ALL患者样本中会出现RUNX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RUNX2基因启动子区域在HOX11+T-ALL的甲基化比率为78.9%,明显高于HOX11-ALL(3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UNX2在HOX11+的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低于HOX11-的细胞株,RUNX2在HOX11+的T-AL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0.581±0.257)明显低于HOX11-的T-ALL患者(0.835±0.317),并且RUNX2 mRNA的相对表达程度与HOX11 mRNA的相对表达程度成负相关(rs=-0.378,P<0.01)。RUNX2基因在T-ALL中的表达水平与其甲基化呈负相关(rs=-0.419,P<0.01)。结论:HOX11能负调控RUNX2的表达,RUNX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导致其在T-ALL中表达下调或基因沉默的原因,这种HOX11对RUNX2基因的抑制作用有可能就是临床上HOX11高表达T-ALL患者具有更好的无事件生存率和更长的总生存率的原因。RUNX2基因的表达和甲基化水平对判断T-ALL患者的疗效有一定意义,并有望成为一个诊断T-ALL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7.
周期蛋白D3在小儿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期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检测周期蛋白D1、D2 、D3 在小儿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并研究周期蛋白D3 在小儿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和 3种白血病细胞系中周期蛋白D的表达 ;用反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研究周期蛋白D3在白血病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结果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中周期蛋白D3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7%和 38% ,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周期蛋白D1阳性表达率约为5 % ,周期蛋白D2 表达均为阴性 ,正常对照组骨髓细胞周期蛋白D1、D2 、D3 表达均为阴性。周期蛋白D3 在白血病细胞系CEM细胞中表达阳性 ,用周期蛋白D3 反义脱氧寡核苷酸与CEM细胞共培养后 ,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结论 周期蛋白D3 在小儿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呈现过度表达 ,并对白血病细胞增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一种生物学特征异质性很大的疾病,其免疫表型、基因表达谱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许多研究报告认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T-ALL治疗效果均不理想.随着治疗强度的加大,T-ALL疗效有所改善,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无法治愈.本文就T-ALL的临床、生物学特点及治疗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和血液肿瘤细胞株中转录因子PAXS/BSAP的表达特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6个血液肿瘤细胞株以及6例正常儿童、58例初发和4例复发急性白血病儿童骨髓细胞中PAX5和CD19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了6个血液肿瘤细胞株和4个临床样本中BSAP表达水平。采用RNAi(RNA干扰)技术特异性阻断NAMALWA细胞株(B细胞系)中PAX5的表达。结果在NAMALWA细胞株中,PAX5和CD19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5%和2.52%;而在T-和髓系细胞株中几乎不表达。同时运用Western Blotting在B系细胞中检测到-52KD的BSAP条带,但在T-和髓系细胞中为阴性。在临床样本中B-ALL(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比T-ALL(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和AML(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的PAX-5 mRNA表达高(P=0.029和P=0.013)。在B-ALL患儿中,PAX-5 mRNA表达的个体差异很大。RNAi技术抑制NAMALWA细胞株中PAX-5基因表达达35%,但不影响细胞增殖效率(P〈0.05)。结论部分B-ALL中PAX-5 mRNA表达明显升高,可作为进一步研究B-ALL发病机理的另一个切入点。RNAi技术可进一步用于B系血液恶性肿瘤细胞的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就定义而言,T细胞型淋巴瘤(T-LL)不侵犯或极低限度地侵犯骨髓,而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则有广泛的骨髓浸润,并且常侵犯到外周血,然而T-LL与T-ALL的临床相似性却常使得二者难以被区分。本文作者选取30例肿瘤细胞表面表达CD3分子的T-LL和T-ALL患者,着重分  相似文献   

11.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研究探讨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免疫表型特点。应用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CD45/SSC设门的三色流式细胞术对140例T-ALL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显示,白血病细胞表面T系抗原表达依次为CD7〉CD2〉CD3〉CD5,近20%患者CD10表达阳性。140例患者中12例带有B系抗原标记,阳性率达8.57%;136例中31例带有髓系抗原标记,阳性率达22.79%,所有病例均无CD14表达。干/祖细胞标记CD34表达阳性率31.06%,41例CD34+T-ALL髓系抗原表达15例,阳性率36.59%,91例CD34-T-ALL髓系抗原表达14例,阳性率15.38%,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儿童T-ALLCD3表达高于成人(p〈0.05),而CD33表达明显低于成人(p〈0.01)结论:免疫表型分析是诊断T-ALL的重要手段,T-ALL免疫表型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β-arrestin1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衰老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T-ALL患者骨髓样本和对照样本,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β-arrestin1在T-ALL患者中的表达,统计分析β-arrestin1的表达与T-AL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构建稳定敲低或过表达β-arrestin1 Jurkat细胞株,应用CCK-8检测Jurkat细胞数,β-半乳糖苷酶染色(SA-β-gal)法检测β-arrestin1对Jurkat细胞衰老的作用,应用RNA-Seq与KEGG数据交叉分析筛选可能的信号通路,Western blot验证信号通路关键位点。结果:β-arrestin1在T-ALL患者样本中表达降低(P 0.01),且β-arrestin1的表达与外周血白细胞数(r=-0.601)、外周血原始细胞数(r=-0.516)和髓外浸润(r=-0.359)呈负相关,与化疗敏感性(r=0.393)呈正相关。利用敲低或过表达β-arrestin1的稳定Jurkat细胞株发现,β-arrestin1降低Jurkat细胞数(P 0.05),促进Jurkat细胞衰老(P0.05)。RNA-Seq与KEGG数据交叉分析发现,T-ALL患者中β-arrestin1可能通过Ras-p16-pRb-E2F1调控细胞衰老。经Western blot验证发现,β-arrestin1促进Ras和p16的表达,抑制pRB和E2F1的表达(P 0.05)。结论:β-arrestin1可能通过Ras-p16-pRb-E2F1促进T-ALL细胞衰老,延缓T-ALL疾病进程,这为阐释T-ALL新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酸性磷酸酶(AP)和酸性α萘酚醋酸酯酶(ANAE)存在于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中,但有报道儿童非T-ALL细胞也有阳性AP反应,可能为前T-ALL。本文比较83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ANAE及AP染色与免疫学表型间的关系。免疫学表型测定包括羊红细胞玫瑰花结形成试验,表面免疫球蛋白(SIg)及单克隆抗T细胞抗体(WT_1)测定等。酶染色以70%以上细胞有反应作为阳性标准。结果:31例白血病细胞的羊红细胞玫瑰花结形成率大于50%,属T细胞型;2例白血病细胞SIg阳性属B细胞型;50例无T或B细胞标记属非T非B细胞型(N-ALL)。后者26例抗普通型急淋(c-ALL)血清阳性,属c-ALL,2例WT_1阳性为前T-ALL,12例与上述  相似文献   

14.
用PCR扩增检测2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和1例T细胞淋巴瘤(T lymphocytic lymphoma,T-LL)的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γ基因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IgH)基因重排。TCRγ基因在9例T-ALL及2例未分型白血病病例中全部重排;在6例B-ALL中有1例重排;在10例C-ALL中有1例重排,而IgH基因在24例ALL病例中重排,其中7例为T-ALL,1例为未分型白血病。TCRγ和IgH基因在1例T-LL中均无重排,在T-ALL、B-ALL和C-ALL中均有交叉重排现象。我们探讨了这些结果在分型中的意义,同时还注意到,在28例中的10例病人存在IgH和TCRγ基因双重重排,如作为特异的双标记检测其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无疑会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周期素E(cyclin E)和周期素A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复发中的作用,作者用Western印迹法对19例成人ALL患者的周期素E和周期素A蛋白水平进行研究。19例ALL患者(B-ALL15例,T-ALL4例)年龄16~74岁(平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核受体辅助抑制因子(N-CoR)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及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意义。方法:RT-PCR半定量检测16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中N-CoR的基因表达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在维A酸作用过程中的变化。结果:N-CoR在所有细胞株中都有表达,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中随着细胞的分化表达增加。结论:N-CoR对维持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起重要作用,其表达量的变化和细胞的分化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遗传学的改变已成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最重要的预后判断指标。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显示,部分早前B-ALL和早前T-ALL患者存在一些小信号分子的突变。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为ALL患者的遗传学分组和个体化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荷兰多中心协作组用免疫荧光法对91例初诊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亚型的前瞻性研究结果,阐述了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全部病例均根据FAB标准诊断为ALL。在可比较的91例中,B-ALL 67例(73%),T-ALL 18例(21%),急性未分化细胞白血病(AUL)4例,双系ALL 2例(B-ALL/M_4,B/T-ALL)。与文献相似的是,CD_(10)~+ALL最多见,其次是T系ALL或AUL,而B-ALL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甲氧基雌二醇(2-ME2)诱导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2-ME2对CEM细胞增殖的影响;DNA Ladder法检测2-ME2对CEM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2-ME2对CEM细胞P5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2-ME2能明显抑制CEM细胞增殖,作用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μmol/L;2μmol/L 2-ME2作用CEM细胞24,48和72 h后,DNA Ladder法检测出DNA密度梯度片段;2μmol/L 2-ME2处理细胞24,48和72 h后,CEM细胞P53基因和蛋白表达均下降,并呈时间依赖关系。结论:2-ME2抗白血病作用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其机制与下调P53基因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恶性血液病细胞中tankyrase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以白血病为主的恶性血液病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正向调控基因tankyrase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并初步探讨tankyrase对端粒酶活性调控的机理和意义 ,以实时定量RT PCR技术对髓细胞系白血病细胞株K5 6 2 ,HL 6 0 ,U937,NB4 ,THP 1,HEL ,Dami,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 6T CEM ,Jurkat和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Raji中tankyrase的表达进行检测 ,同时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表达确定端粒酶活性 ,并以经磁珠分离的正常人CD3 ,CD19 和CD33 细胞和 10份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做对照。结果发现 :tankyrase在恶性血液病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U =19,P <0 .0 1) ,其中髓系白血病细胞株中的表达高于正常人CD33 细胞 ,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和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分别高于正常人CD3 和CD19 细胞。髓系恶性血液病细胞株tankyrase的表达 (0 .0 0 32± 0 .0 0 10 )明显低于淋系恶性血液病细胞株的表达 (0 .0 12± 0 .0 0 16 ) (F =2 3,P <0 .0 1)。Tankyrase与hTERT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395 ,P <0 .0 5 )。结论 :tankyrase在恶性血液病细胞株中呈高表达 ,与端粒酶活性呈正相关 ,提示tankyrase可能是恶性血液病中端粒酶活性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