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珺  毛翔 《吉林中医药》2013,(12):1193-1195
对《黄帝内经》中经络生理功能的研究发现,人体经络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经络是阴气物质和阳气物质交换的一个特定生命系统。经络实质是储备生命气化能量的聚变反应与调控系统,不仅要从自然界不断进行阳气物质能量信息的摄纳,而且还要依赖机体五脏六腑系统的阴气物质生化与输入。经络内物质能量阀值的衰减将影响着女性容颜衰变,中医美容的关键在于对经络耗散能量的补偿。  相似文献   

2.
经络是机体活系统新陈代谢在筋膜间隙形成的水蒸气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为中国人和西方人研究人体的思维和方法不同而创立了中医学和西医学。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医学用阴阳、气化理论描述活人是一个复杂、动态、整体与系统论天然相吻合;从解剖、生理学与系统论观察,活人象数百部活机器构成的动态平衡复合整体,经络则是活系统(如活机器)交换能量的平衡气管;从相对论揭示水的特性,证明人的生命是以心脏为核心,利用肠道内毒素分解食物获得能量,通过器官分泌激素调控器官、组织气泵中NO变化调节真空度来调控器官、组织、细胞间隙中水和水蒸气的相互转化交换能量进行新陈代谢;从控制论探索,人体具有人脑为主机的自动化调控系统和体表备用人工调节系统双保险调控器官、组织协调进行新陈代谢。因此,经络的物质基础是水蒸气,经络的结构是人脑调节机体"活"系统新陈代谢在筋膜间隙形成的一个巨大动态平衡水蒸气网。  相似文献   

3.
经络学说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在解剖实验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建的 ,并经历代医学家充实和发展 ,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用现代语言描述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通路 ,内属脏腑 ,外布全身 ,将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1 ] 。我国近几十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运用一切科技手段 ,试图探索经络的实质 ,但成效甚微。按照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推理 ,古人所指的经络系统是一个复合系统 ,其中至少包含着三个系统 ,即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在人体内神经系统是主导系统 ,它调节和控制其他系统 ,机体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  相似文献   

4.
中医的人体经络,是在皮肤与肌肉和骨骼等器官之间的筋膜间隙中,其中有疏松结缔组织、组织液气、能量物质、神经、血管和淋巴等现代医学已知的几种组织结构共同参与未知的综合功能的调控系统。用这种经络气道筋膜间隙的多种物质,能统一对经络实质认为是神经、体液、能量等一种物质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太冲穴红外辐射光谱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然界中的生物体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和外界环境一刻不停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人体是一个红外辐射源,它发射波长1~30μm的连续红外光谱.红外光子是能量和信息的载体,它能提供人体器官、组织、细胞等各种生命层次的信息.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部位,在人体脏腑-体表信息传递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穴位红外辐射应携带着与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密切相关的生理病理信息.  相似文献   

6.
试论经络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祖国医学的认识和方法论角度出发,认为经络是由机体相由于它附近而言的一种解剖或组织结构上有着明显差异的部位所构成;是机体组织互相联系和协调活动时所形成的一种能量分布不均匀区域,即具有明显能或不同性质能的转化处。“经气”则是该种场所中不同组织在相互联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与脏腑组织活动相关的能量物质。该物质可以是光、波、电、磁、蛋白质链等。经气的具有能差的经络线路中流行、聚集并活跃地转化,从而起到通道、联络、调节的功能。这种经络张路可由任何不同组织所形成。它在解剖结构上,没有固定的一性。常是有其质而无其形。结论:经络是生命体“有机联系”和“运动”特征的具体体现,是生命体整体活动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的经典理论核心是经络学说。所谓经络者,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天道、决死生、处百病,不可不通者也。现代经络研究历经半个世纪的物理检测、生理实验和临床观察之后,证实古人所指的经络系统是人体的综合传输、调控系统,人体不但有血液循环主司全身的物质、能量传输;有神经支配系统完成全身的信息反应,更为主要的是除了这些肉眼所见、人所共知的组织解剖结构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套无形的间隙结构──十四经脉和与之相匹配的数百个甚至更多的体表气穴。现代经络物理研究发现,古人所述的“气机”、“气街”、“气道”中的…  相似文献   

8.
指出 ,研究经络的方法必须更新。分维学说认为 ,人体内的实物只能填充 2 .7维左右 ,剩下的 0 .3维左右为间隙维网络。这个网络本身就是经络的解剖定位。与老子的“有之以为利 ,无之从为用”的“以无为有”的定位方法论相一致。细胞外间质即经络物质。十二经与奇经八脉 ,是五脏六腑这些不同功能细胞群在胚胎一开始即形成的相互联通的间隙网络。经络是人体超循环运转的组织基础。经络是人体开放系统耗散结构的通道。它集生命物质、能量、信息和场地于一身 ,依靠自组织操作 ,执行着决死生、处百病的“大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经络与人体物质和能量信息两大系统的关系.方法:将实验结果及多方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结论:经络的载体是人体的物质系统,经络运行除有神经、体液、微循环和化学因子等参与外,尚须依托以电磁振荡与化学振荡为主导的能量信息系统.所以,能量信息系统是经络的源动力.电磁振荡与化学振荡本身就具有生理调控和病理修复的功能,振荡参数之中包含了调控发育和生理活动的各种信号,协调着各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活动.经络具有物质粒子与电磁和化学波动共存且相互转化的"波粒"二重"量子"特性.  相似文献   

10.
人体结构除了用解剖手段可以观察到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外,还有一个人们用肉眼看不到但又确实存在的经络系统。经络遍布人体,纵横交错,把人体的皮肤肌肉、四肢百骸及五脏六腑全部井然有序地互相联系起来。其中最主要的是连接体表和内脏的12条主经和贯通背、腹部的督脉和任脉,即医生们常说的14经脉。每条经脉上又有若干呈特殊感应和疗效的刺激点,即人们常说的穴位。我们依据经络学说的理论,运用不同的方法在这些穴位上进行刺激(如针、灸、推拿、按摩、点穴、穴位注射等),就能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五行学说是构建中医学的三大哲学基础之一,以木、火、土、金、水5种物质的特性概括、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中医学通过取象比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天人一体的五行系统。五行系统按照五行间关系的不同,一般有"生克模式"和"中土模式"两种模式,前者易于解释各脏腑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后者能够明晰地展现自然界及人体的气机升降规律。二者虽然外观有所差异,但本质一致,都是三维的五行系统在二维平面的投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仙汤对小鼠生殖内分泌和免疫两大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造成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判定标准为预实验中获得的免疫器官指数、病理切片观察、血清白介素1(IL-1)测定等数据],同时使生殖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用二仙汤对其进行干预治疗.运用H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方法观察动物胸腺、卵巢的...  相似文献   

13.
14.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有继发性和原发性。它可继发于感染、药物、肿瘤和系统性疾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为头痛、局灶性和弥散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主要靠血管造影和组织活检来诊断。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部分病人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且较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或完全失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从脉象传感器和脉象信息处理两个方面介绍了脉象客观分析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简要说明了其不足.  相似文献   

18.
陈慕远 《中国针灸》2004,24(12):837-839
目的:探讨微针系统的实用性.方法:通过临床对15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体针、头针、眼针进行分组治疗,对1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体针、耳针、腕踝针进行分组治疗,并对不同针法的疗效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对比所采用的微针系统几种针法的临床有效率没有一种优于体针疗法.结论:微针系统不应是21世纪针灸研究继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人参皂苷Rg_1是人参中的重要成分之一。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人参皂苷Rg_1在对人体的很多方面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特别是在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本文通过检索近10年来人参皂苷Rg_1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药理研究文献,综述人参皂苷Rg_1在此两个方面的药理作用,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_1在心血管系统有保护心肌细胞、抗心肌缺血和促血管再生作用;对神经系统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益智、抗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为其药物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打造卓越中医药教育的大环境下,基于第三方行业主管部门,针对原有高等中医药教育评估指标体系适用性、院校发展个性化、人才培养过程化等问题,尝试率先在中医学本科教育专业层面探究以行业主导为特征的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常态监控机制,建立基于动态性、过程性特征的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与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