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钻孔引流组及小骨窗开颅组各75例,钻孔引流组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小骨窗开颅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钻孔引流组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4.5±3.1)%,(1.1±0.5)h及4.0%;小骨窗开颅组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2±3.2)%,(2.1±0.6)h及1.3%。钻孔引流组血肿清除率及手术时间均少于小骨窗开颅组,而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小骨窗开颅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术均可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残存量、血肿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4月闻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I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采用改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6个月经过格拉斯哥的(GCs)评分:34例(50.00%)为恢复良好,15例(22.06%)为中度残,10例(14.71%)为重残,3例(4.41%)为植物生存,6例(8.82%)为死亡。结论:改良小骨窗开颅术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术与常规去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小骨窗开颅术(观察组)及93例常规去骨瓣开颅术(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ADL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术式,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应用小骨窗开颅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应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一步总结分析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小骨窗开颅手术的优点,同时与同期行常规骨瓣组作对比。结果:小骨窗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存活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恢复情况比较显示,小骨窗组ADL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再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好,血肿清除率高,降低了术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结合辨证应用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0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同时给予降颅压、调控血压、防治并发症等西药治疗,治疗组于术后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术结合辨证应用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常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术后生活质 量的影响,以得出更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广东同江医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收治 的 10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 察组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观察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GCS 评分高于对照组, GO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 6 个月,观察组患者有 1 例 (2.0 %)再出血,与对照组的 2 例(4.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 6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并 发症发生率为 8.0 %,低于对照组的 3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神经 内镜微创手术较常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与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微创穿刺术)和对照组(小骨窗开颅术)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患者康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的手术疗法及其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7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并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法,对照组的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可见,观察组的患者的优良率(48.52%)与对照组的患者的优良率(2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法可以有效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并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小骨窗与标准大骨瓣开颅超早期治疗Ⅲ级以上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Ⅲ级以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分别采用小骨窗或标准大骨瓣术式进行超早期手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血肿清除满意率、术后近期及远期效果。结果标准大骨瓣组血肿清除满意率为90%,小骨窗组血肿清除满意率为8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疗效,标准大骨瓣组有效率为82%,小骨窗组有效率为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标准大骨瓣组治愈率为37%,小骨窗组治愈率为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超早期治疗Ⅲ级以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从近期及远期疗效考虑,宜首选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病人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半年随访,ADL分级Ⅰ级18例(占28.57%),Ⅱ级26例(41.27%),Ⅲ级6例(9.52%),Ⅳ级7例(11.11%),植物生存(Ⅴ级)1例(1.59%),死亡(Ⅵ级)5例(7.94%).结论: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能有效清除血肿,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范一平  乔志刚 《中医药研究》2009,(11):1385-1386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分析采用立体定向方式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3个月总病死率及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立体定向组和小骨窗开颅组治疗HICH血肿清除率为35.4%、81.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3个月的总病死率为2.5%、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立体定向方式治疗HICH患者术后3个月ADL预后评价优于小骨窗开颅组(P〈0.01)。结论立体定向血肿消除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不但具有损伤小、方便快捷、疗效明显,费用低廉的特点,同时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进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开颅手术方式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指征、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完全清除血肿74例,大部分清除血肿18例;术后再出血4例,死亡7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手术方法,能尽早彻底清除血肿,减少继发性脑组织损害,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小骨窗合 Viewsite 脑牵开器显微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区中 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收治的 26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颅手术, 给予观察组患者小骨窗合 Viewsite 脑牵开器显微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干预措施后,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等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个月, 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为(3.09 ± 0.27)分,对照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为(4.55 ± 0.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结论: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小骨窗合 Viewsite 脑牵开器显微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彻底清除血肿,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选择早期或超早期(出血后7h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了154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平均随访2年,观察术后病人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Ⅰ级16例(10.4%),Ⅱ级36例(23.4%),Ⅲ级38例(24.7%),Ⅳ级22例(14.3%),Ⅴ级4例(2.6%),死亡38例(24.7%)。结论对条件适合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后遗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经额叶入路术在高血压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42例高血压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早期小骨窗开颅经额叶入路术进行治疗,以清除血肿。结果:42例患者,2例患者在术中出血较多,并破入脑室死亡,占4.8%,其余40例均取得满意手术效果,占95.2%。结论:应用小骨窗开颅经额叶入路术治疗高血压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较好疗效,是一种重要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上的最佳外科手术方案,以减少致死率和致残率.方法 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30例,小骨窗开颅65例,钻孔引流25例.随访2个月.结果 60 d后大骨瓣开颅组ADLⅠ级~Ⅲ级18例,优良率60.0%;小骨窗开颅组ADLⅠ级~Ⅲ级45例,优良率69.2%;钻孔引流组20例,优良率80.0%.结论 大骨瓣开颅、小骨窗开颅和钻孔引流各有其优缺点及不同的适应证,具体情况应具体对待,采取最佳手术方式,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 2008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恢复良好44例,中度残废8例,重度残废6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9.4%.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