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肝组织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脱氧核糖核酸(HBV cccDNA)与血清HBV复制指标的关系,以探索判定抗HBV的疗程终结点的观察方法。方法:既往HBV感染者、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各13例,将血清HBV DNA、HBV-M及肝组织HBV cccDNA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肝硬化肝癌及CHB患者抗-HBe阳性分别为12例和9例,血HBV DNA阳性分别为6例和8例,肝细胞HBV cccDNA均阳性;既往HBV感染13例中,HBsAg阴性,抗-HBs和/或抗HBc阳性各7和6例,有3例肝细胞中HBV cccDNA阳性。抗-HBs阳性的7例肝细胞HBV cccDNA阴性,抗-HBe阳性及抗HBs合并抗-HBe阳性者,肝细胞HBV cccDNA分别为105拷贝/ml和103拷贝/ml,与抗-HBs阳性组对照,t=4.5、4.0(P均<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CHB患者核苷类治疗后全应答,肝组织HBV cccDNA仍均为阳性。结论:抗-HBs阳性HBV感染后恢复期血清,肝组织HBV cccDNA阳性比率明显低于CHB抗HBe阳性HBV DNA阴性病例。抗病毒治疗CHB的终点,应是血清抗-HBs阳性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最近,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 制定并发布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版)》[1]。其中, 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的自然史部分是更新较大的内容之一。新版指南关于自然史分期借鉴了欧洲肝病学会(EASL)指南(2017版)的命名法[2], 即分为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和HBeAg阴性CHB, 体现了与国际指南的接轨;同时, 新版指南仍然保留了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或免疫活动期、非活动期或免疫控制期和再活动期的命名。此外也保留了慢性HBV携带状态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的命名。各大指南关于自然史分期名称不完全相同,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述自然史特征, 也体现了学术界对自然史内涵理解的演进。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厘清不同自然史概念之间的关系, 简化分期名称, 可有助于基层医生临床实践(表1)[1,2,3,4,5]。  相似文献   

3.
《内科》2014,(1):14-14
<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等多家机构联合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以评价HBV状态与PaC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个体中,患PaC的总OR值为1.22,相比于从未接触过HBV感染的个体,慢性或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sAg阳性)患PaC风险的总OR值为1.60,而抗-HBc阳性但抗-HBs阴性者,患PaC风险的总OR值为1.76。而HBeAg阳性个体与HBeAg阴性个体相比,总OR值为1.  相似文献   

4.
埃及血吸虫病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均呈高度流行,且两者常见于同一患者。作者对血吸虫病和同时合并HBV感染的关系进行研究。 105例患者均在大便或中发现曼氏血吸虫或埃及血吸虫活虫卵,6个月内未用过抗血吸虫病药物,所有病人用直肠活检证实有活动性血吸虫感染。用ELISA测定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HBs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对HBsAg阳性者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抗-HBe,其他血、尿常规、生化检查用常规方法进行。 105例按HBV感染情况分3组:Ⅰ组20例未感染HBV,HBV标志物均阴性;Ⅱ组34例为现症感染者,HBsAg阳性;Ⅲ验51例为既往感染者,HBsAg阴性,抗-HBs/抗-HBc阳生。Ⅰ组年龄明显低于Ⅱ和Ⅲ  相似文献   

5.
人类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时,往往抗-HBc持续存在。因此,抗-HBc出现是HBV感染或曾感染的最可靠标志,亦可能是以往感染的唯一标志。本文报道9例ALT正常的慢性HBV携带者,其血清中缺乏抗-HBc,但存在大量HBcAg和HBV DNA。 20例在首次检查时HBsAg阳性而抗-HBc阴性的患者中,10例患者临床均恢复,抗-HBc在转氨酶升高时出现阳性,接着HBsAg转阴,抗-HBs阳性,其中5例在急性期前所取的血清标本作为对照;另10例抗-  相似文献   

6.
赵川  陈虹  范铁艳  王旭 《肝脏》2016,(3):235-236
<正>患者,男性,37岁,无饮酒史,查体发现抗-"小三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10余年,曾多次就诊于北京某三甲医院,复查HBV DNA均阴性、肝功能正常,未进行抗病毒治疗。2009年再次复查:乙肝两对半:HBsAg 155.00(+)、抗-HBs0.00m IU/mL(-)、HBeAg 0.19(-)、抗-HBe 0.02(+)、抗-HBc0.08(+);HBV DNA100拷贝/mL;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敏感和特异性血清标志。抗-HBc可以从暴露过HBV人的血清标本中检测到。多数感染过HBV的人会康复而且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那些活动性感染的人同样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些乙型肝炎患者HBsAg阴性,HBeAg阳性特殊感染模式的不稳定性,分析其产生的可能原因。方法:对符合主题的132例乙型肝炎患者,用ELISA法检测、复查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结果:132例HBsAg阴性、HBeAg阳性患者入院时抗-HBc阳性123例、HBV DNA阳性65例(49.2%)。第1次复查有75例HBsAg转为阳性,16例抗HBs阳性、60例HBeAg阳性、65例抗HBe阳性、131例抗HBc阳性。第2次复查HBsAg阳性83例、抗-HBs阳性15例,HBeAg阳性78例、抗-Hbe阳性53例、抗-HBc阳性131例,HBV DNA阳性69例(52.27%)。结论:这种乙肝病毒感染的特殊模式很不稳定,大部分可以转变为HBsAg阳性,一小部分确也可以转变成抗-HBs阳性。  相似文献   

9.
《肝脏》2015,(10)
目的了解非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移植术后患者新发HBV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随访单中心非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移植术后患者97例,在肝移植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规律记录患者的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DNA定量及相关用药等情况。结果 97例患者的供体均HBsAg阴性,平均随访54个月(6~112个月),15例出现HBsAg阳性(15.46%),受体抗-HBc阴性是术后新发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RR=4.62),抗-HBs/抗-HBc双阳性是术后新发乙型肝炎的保护因素(RR=5.16),而低水平抗-HBs阳性并不能防止术后新发乙型肝炎(RR=1.32)。15例新发乙型肝炎时间为肝移植术后2~47个月(中位时间8个月),13例(86.67%)同时出现HBV DNA阳性,7例(46.67%)出现生物化学异常(均为HBV DNA阳性)。经核苷类似物治疗11例(73.33%)发生HBsAg血清学转换,但1例停药后HBsAg复阳,5例持续HBsAg阳性,慢性化率为33.33%,高于非移植人群。结论非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移植术后存在新发乙型肝炎的风险,慢性化率高于非移植人群,应规范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431例HBsAg阴性献血员检测抗-HBc、抗-HBs,抗-HBc阳性者196例(45.5%),其中单项抗-HBc阳性者35例(17.9%),抗-HBc/抗-HBs阳性者161例(82.1%)。对抗-HBc阳性者检测抗-HBc IgM和HBV DNA(聚合酶链法),抗-HBc IgM的检出率为32.1%(63/196),其中抗-HBc/抗-HBs阳性者检出率为29.8%(48/161),单项抗-HBc阳性者检出率为42.9%(13/35),二者无差异;HBV DNA检出率为14.8%(29/196),单项抗-HBc阳性者HBV DNA检出率为25.7%,显著高于抗-HBs/抗-HBc阳性者(12.4%)(P<0.05);抗-HBc IgM阳性者HBV DNA检出率(39.7%)也显著高于抗-HBc IgM阴性者(3.0%)(P<0.001),二者阴阳性符合率则为78.6%(154/196)。HBsAg阴性/抗-HBc阳性献血员仍有传染性存在,尤以抗-HBc IgM阳性者最具血源传播HBV的危险性,因此,建议对HBsAg阴性献血员再进一步筛检抗-HBc IgM。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毒检测技术中的应用,近年来发现部分复制水平较低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中检测不到HBV表面抗原(HBsAg),这种感染状态可发生于抗-HBs或抗-HBc阳性的患者,也可见于HBV标志物全阴性的患者;部分HBsAg阴转的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其血清中仍可检测出低水平HBVDNA或肝组织中检测出HBsAg或HBcAg,这种患者被称为HBV隐匿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疾病谱及临床特点。方法比较53例老年慢性HBV感染者与相同例数的低年龄组慢性HBV感染者的性别、疾病谱、血清HBVDNA和ALT水平。结果老年组慢性HBV感染的疾病谱与低年龄组有显著不同,前者以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为主(66.0%),后者中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多(47.2%)。老年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和ALT均明显低于低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总体性别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是老年慢性HBV感染的主要疾病谱,但HBeAg阳性或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率仍较高,且存在HBV复制和肝脏病变。  相似文献   

13.
恩替卡韦治疗核苷类似物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魏来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160-161
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自199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已经有所下降,但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仍然高达9.51%。因为HBV是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因素,所以,近年美国、欧洲、亚太地区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或共识均提出了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未经抗病毒治疗(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普通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流行状况,评估HIV感染者合并隐匿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未经ART治疗的HIV感染者和普通人群血浆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水平,筛查出HBsAg阴性的HIV感染者(感染组)249例,健康体检者HBsAg阴性者121例(健康组),再采用罗氏COBASAmpliPrep/COBAS TaqManHBVTest,version2.0试剂盒检测外周血HBV DNA水平.统计分析用STATA 10软件处理本实验各组数据.用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秩和检验.结果 感染组HBV DNA阳性者24例,隐匿性乙型肝炎占9.7%;健康组HBV DNA阳性者4例,隐匿性乙型肝炎占3.3%,两组比较,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24例HBVDNA阳性者,HBV DNA载量最低者血中能测到,但在检测值水平以下,(即<20 IU/ml),最高者3.22×105 IU/ml.大于100 IU/ml占37.5%(9/24),20 ~ 99 IU/ml占16.7% (4/24),<20IU/ml,但可测出HBV DNA占45.8% (11/24).HIV感染者抗-HBc(+)/抗-HBs(+)组、抗-HBc(+)/抗-HBs(-)组、抗-HBc(-)/抗-HBs(+)组、抗-HBc(-)/抗-HBs(-)组DNA阳性率分别为7.3% (8/110),20.8% (11/53),14.3% (3/21),3.1%(2/64),抗-HBc(+)/抗-HBs(-)组分别与抗-HBc(+)/抗-HBs(+)组、抗-HBc(-)/抗-HBs(-)组两组比较,P值分别为0.018和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组间HBV DNA病毒载量比较,P=0.8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HBV DNA(+)组与HBV DNA(-)组比较,CD4计数(Z=1.902,P=0.0586)和ALT水平(Z=1.401,P=0.16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未经ART治疗HIV感染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高于普通人群,HIV感染者抗-HBc(+)/抗-HBs(-)组隐匿性乙型肝炎最高.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DNA多聚酶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有活动性复制的血清学标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eAg消失和e抗体(抗-HBe)出现,常伴有血清HBV-DNA和DNA多聚酶消失及活动性肝病临床和生化指标好转,一般认为这类病人无HBV复制和无肝炎活动。已有不少报道,在应用化疗或免疫抑制剂后抗-HBe阳性的慢性HBsAg携带者出现肝炎再活动,但慢性HBV感染的自发再活动则未见有详细记载。作者随访25例HBeAg转阴者,有8例出现自发再活动。方法:25例慢性乙型肝炎有症状患者,均经肝活检证实。初期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以后转为阴性。转阴后门诊随访6个月以上(13~57月),对血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现象及其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4年2月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者2260例,其中被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830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筛选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患者188例,分为HBeAg阳性组(n=101)和HBeAg阴性组(n=87)。同时选取200例HBsAg阳性、抗-HBs阴性者作为对照,其中HBeAg阳性组80例,HBeAg阴性组120例。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病毒载量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HBV血清学标志物在HBsAg与抗-HBs双阳性情况下共有5种模式,其中以HBsAg、抗-HBs、HBeAg及抗-HBc阳性,且抗-HBe阴性多见,占47.9%(90/188),肝功能指标总异常率为69.1%(130/188),HBV DNA总阳性率为56.9%(107/188)。HBeAg阳性的2组HBV DNA均存在高水平复制,其中HBsAg与抗-HBs双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2,P0.05);HBeAg阴性组中,HBsAg与抗-HBs双阳性组HBV DNA定量1×105IU/ml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0,P0.05)。对HBV S区进行测序分析发现,测序的80例HBsAg与抗-HBs双阳性患者中有27例患者的HBV S区发生变异,突变率33.7%,且S区变异位点主要有P29L、S61L、P62L、I126T/S、Q129N、M133K、F134L、G145R/K、L175S和L186H等。结论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有一定比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病毒株变异所致。这种情况并不代表疾病好转,且抗-HBs出现并不一定能完全有效清除HBsAg,病毒DNA往往存在持续复制,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于乐成  侯金林  王宇明 《肝脏》2009,14(2):140-143
在应用干扰素(IFN)或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UC)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进行抗病毒治疗时,需密切观察和评价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应答,以判断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目前,对CHB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分类及相关定义存在较大混乱,甚至对同一术语的定义也存在明显差异,给临床带来了很大困惑。为此,本文特对2007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指南、2008年美国部分肝病专家制订的CHB处理流程(以下简称keeffe流程)、2008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指南、2009年亚太地区肝病研究协会(APASL)共识及2005年中华医学会(CMA)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CHB防治指南(以下泛称指南)中有关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定义进行了汇总、比较和评论,以期进一步提升对抗病毒治疗应答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FNα-2a)治疗48周血清HBsAg的变化.方法 6例HBeAg阳性CHB患者中,3例采用核苷(酸)类似物序贯PEG IFNα-2a治疗48周,3例维持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方案,每12周采用实时PCR定量检测HBV DNA,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结果 核苷(酸)类似物序贯PEG lFNα-2a治疗48周后,3例序贯治疗患者血清HBsAg均消失,而维持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患者血清HBsAg效价为100~320 IU/mL.结论 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产生较好应答反应且伴有血清HBsAg效价明显下降的HBeAg阳性CHB患者,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序贯PEG IFNα-2a治疗48周能有效促进血清HBsAg下降,并出现血清HBsAg消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无偿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情况。方法 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107397份,采用两种ELISA法检测试剂盒进行HBsAg的初次筛查,采用核酸检测(NAT)法对两次HBsAg结果均为阴性的样本进行HBV DNA检测。对血清HBsAg阴性而HBV DNA阳性样本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核酸和病毒基因分型。结果 在筛查的107397例无偿献血人群血样本中,经血清标志物检测后确认为OBI者29例(0.27‰);血清抗-HBc阳性者12例(35.3%),抗-HBe/抗-HBc阳性者8例(23.5%),抗-HBs/抗-HBc阳性者6例(17.7%),抗-HBs/抗-HBe/抗-HBc阳性者3例(8.8%);19~29岁年龄段献血人群OBI感染率为0.09‰,30~39岁人群为0.32‰,40~49岁人群为0.39‰,50~55岁年龄段献血人群OBI感染率为0.41‰,且该年龄段重复献血者OBI感染率为0.31‰;血清抗-HBs/抗-HBc阳性和抗-HBs/抗-HBe/抗-HBc OBI献...  相似文献   

20.
<正>本指南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而制定,涉及CHB其他治疗策略和方法请参阅相关的指南和共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第一版),并于2010年第一次修订。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CHB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