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1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眼底检查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分为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8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75例,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检测。结果:DR组HbA1c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FBG水平在DR组与NDR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bA1c是DR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25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进行了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E-玫瑰花结形成试验检测。血IgG、IgA和Igm,补体C3、C1q,以及E-玫瑰花结形成率均降低。初步结果提示中浆患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这些改变是否与患者精神紧张肾上腺素分泌增高或病毒感染有关,尚待研究。检测结果支持对本病不宜用糖皮质类固醇治疗的观点。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3,9:91-92)  相似文献   

3.
一、发病率和分期糖尿病是以相代谢紊乱为主的常见全身性疾病。我国人群发病率约1%(池芝盛,198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之一,也是常见的致盲原因。病程和血糖控制不良是引起DR的主要因素。二者之间,病程更具相关性.病程越长,眼底病变越多见,情况越严重。根据国内外统计资料,糖尿病病人中DR的阳性率在50%左右,其中病程5年以上者为25%,10年以上者60%,15年以上者可高达80~90%。在相同病程了非胰岛素依赖型略低于胰岛素依赖型。文献中曾有不少学者提出多种临床分期方法,如Scott…  相似文献   

4.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部分免疫功能初步测定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许庆文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田凤蓝为了解中浆患者的免疫机能状态,作者于lop年1月一1993年10月间对37例中浆患者的部分免疫功能进行了测试。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M:1...  相似文献   

5.
王晖  陈华 《眼科新进展》1994,14(4):22-25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形态学的观察山东泰山石化集团医院眼科王晖山东兖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陈华,王洪义,宋宪州解放军第91医院眼科王盖指导.、检查对象:我院于19叨年9月至1993年9月共普查ap例糖尿病患者,(均为本院内qbe诊者,发现有眼底Z处在者21...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DM)患者的肾脏病变包括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正常型慢性肾脏病变(CKD)和非糖尿病肾脏病变(NDCD),这三种肾脏病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DR和DN两者的发生率和病变程度有一定平行性,DR的存在提示尿蛋白正常型CKD的可能性升高,DR的缺如是NDCD诊断的重要线索之一,提示DR对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的鉴别诊断和预防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小板计数(PLT)、细胞计数(RBC)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CD-1600型血液分析仪对BDR、Ⅱ型糖尿病(DM)、对照组共60例的MPV、MCV、PLT、RBC测定。统计学统计,方差分析。结果:对PLT分析(F=4.76,F0.05=3.50),DM组显著多于BDR组和对照组(P<0.05)。对于MCV分析(F=3.60,F0.05=3.50),BDR组显著大于DM组(P<0.05)。对BRC、MPV分析,各组无显著差异。结论:BDR患者MCV大可能是促进其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高军  施彩虹  朱鸿 《国际眼科杂志》2008,8(10):2106-210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世界性致盲眼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新发现的独立的潜在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管源性因子。而EPO在DR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在不同研究中有不同的表现。本文就EPO/EPOR系统在DR中的表达与DR病变发病的关系研究以及EPO治疗DR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冶 《眼科新进展》1995,15(4):44-4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进展北京市海淀区中医医院杜冶综述北京市海淀医院孙美珂审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QR)已成为眼科重要的致盲性眼病,在西方国家被列为四大致盲原因之一。其中中年人群的失明中刀R跃居首位(1,2)、在美国每年新致盲的人有8000例。一....  相似文献   

10.
袁瑾 《国际眼科纵览》2010,34(4):354-357
糖尿病(DM)患者的肾脏病变包括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正常型慢性肾脏病变(CKD)和非糖尿病肾脏病变(NDCD),这三种肾脏病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DR和DN两者的发生率和病变程度有一定平行性,DR的存在提示尿蛋白正常型CKD的可能性升高,DR的缺如是NDCD诊断的重要线索之一,提示DR对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的鉴别诊断和预防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5年随访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进展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控制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散瞳详细检查眼底,共132例259眼为无视网膜病变或单纯型DR,定期门诊随访井检测血糖水平。结果 随访观察5a,发现有25眼进展至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PDR),其中血糖控制满意组的144眼中有5眼,占3.40%,而血糖控制不满意组的115眼中有20眼,占17.3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DR随着糖尿病痛程的延长而加重,并且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牛淑玲 《眼科新进展》2013,33(7):655-657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45例,其中DR患者(DR组)25例,非DR患者(非DR组)20例.另选取同期进行门诊体检的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组.三组所有观察对象均采用统一调查表详细登记一般情况,以分析DR的危险因素;均接受眼底照相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观察DR患者的眼底表现,并进行DR分期;取静脉血进行HbAlc、FPG及血小板参数测定.结果 25例DR患者中Ⅰ期8例(10眼),Ⅱ期10例(13眼),Ⅲ期7例(9眼).对照组HbAlc、FPG、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分别为(5.09±0.45)%、(5.14 ±0.76) mmol·L-1、(196.25±52.08)×109 L-1、(9.54±1.62)fL、(14.72±1.21)%,非DR组分别为(7.16±0.89)%、(8.28±2.98) mmol·L-1、(164.85±51.77)×109 L-1、(10.25±2.04)fL、(16.05±1.56)%,DR组分别为(9.28±1.56)%、(10.26±3.45) mmol · L-1、(138.40±45.26)×109 L-1、(14.21±2.35)fL、(18.12±1.25)%;与对照组相比,非DR组、DR组患者的HbAlc、FPG、血小板平均体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均增高,血小板计数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非DR组相比,DR组上述改变更加明显,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是DR的危险因素.结论 HbAlc、FPG及血小板参数测定的联合应用对于监测DR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电图是一项评价视网膜功能的客观检查,适用于评价多种眼科疾病的视网膜功能情况。近年研究发现,在早期糖尿病患者中,视网膜电图能够发现先于眼底视网膜形态学改变的功能变化,这一点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机制研究、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新思路,进而可能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新途径。我们就运用视网膜电图诊断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电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豫川  曾丽芳 《眼底病》1991,7(4):241-244
  相似文献   

15.
光凝所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功能 改变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功能的早期影响。方法应用多焦视觉诱发反应图象系统(visual evoked response image system, VERIS )对21例30只眼Ⅲ~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前、术后第3 d和术后第7 d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s, MERG)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与术前比较,光凝术后第3 d黄斑中央5°区域和鼻上象限N1波潜伏期显著延长,MERG各波反应密度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与接受光凝部位相应的视野鼻下象限N1波和P1波反应密度变化值大于其余三个象限,但仅在鼻下象限与颞上象限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黄斑中央5°区域M ERG各波反应密度下降幅度最大,黄斑中央10°区域次之,均大于各象限。术后第3 d术眼视力的变化值与黄斑区各波反应密度的变化值呈显著的正相关。术后第7 d,MERG各波反应密度有所恢复,但N1波和P1波反应密度仍较术前降低。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早期视网膜功能显著下降,光凝间接引起的黄斑区视网膜功能损害是术后早期部分患者中心视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81-183)  相似文献   

16.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级标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光璐 《眼科》2005,14(4):218-220
本文参考国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严重程度分级、“DR早期治疗研究组”(ETDRS)的分级标准及我国DR的严重程度分级,将DR分为非增生性和增生性两型。根据视网膜出血斑多少(出血斑〈10个、10~19个、≥20个)、丝棉斑、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及静脉串珠在各象限的分布将非增生性DR分为轻、中、重度,并将纤维增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虹膜红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作为DR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35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变患者进行了非特异性血清免疫学检测,发现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血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补体C_4下降,抗核抗体阴性,提示本病有免疫异常,即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增高。为什么临床上有些中浆患者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治疗未引起恶化,这可能和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有关。并对中浆病是否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电图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力  王红 《眼底病》1990,6(3):154-157
  相似文献   

20.
本综述蛋白激酶C(PKC)与高血糖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PKC是一种Ser/Thr蛋白激酶,在高血糖时,由于PKC活化,导致视网膜血流量下降,血管通透性增加及新生血管形成;同时述及PKC的种类和结构,高血糖状态下PKC活化的生化机制及由此导致的视网膜病理学改变,PKC的干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