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秦巴山区成分输血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中市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辖10县1区,面积27000平方公里,人口372万,有县及县级以上医院29所。医疗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尤其是成分输血的直接执行者,推广者、医务工作者、长期在各自领域里受专业所限,输血知识陈旧,输血技术落后,导致成分输血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为了提高成分输血率,笔者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了一条提高滞后地区开展成分输血的新路,现就几点体会报道如下。1领导重视、统筹安排是提高成分输血比例的前题我站成分输血起步晚,由于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知识陈旧,成分分离设备落后等因素的影响,2000年成分输血率仅5%,虽然市卫生局先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德阳市临床成分输血的现状。探讨进一步提高临床成分输血比例的方式以进一步推广成分输血,使其更好的服务临床。方法对本地区2006-2008年成分输血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成分输血率63.21%(16327/25829),2007年成分输血率79.67%(28008/35155),2008年成分输血率94.07%(35700/37949),本区成分用血比例呈递年上升趋势,从2006年63.21%上升.升至2008年94.07%,增长近30.86%。结论本地区近年在成分输血临床应用中取得的成效,但仍需继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全方位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到临床输血的有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贯彻实施,有偿献血已逐步被无偿献血所取代。供血群体的变化在一定时期内加重了医疗机构的用血紧张状况,一血多用就成为缓解医院用血紧张提高输血治疗水平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孙秀娟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1(4):58-59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用血状况,积极推广成分输血,指导合理用血。方法:对2002年至2010年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用血量和输血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年来随着成分输血的增长,输血不良反应率低,但是成分用血仍存在不合理处结论:成分输血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节约血资源,但在临床输血中,应合理使用成分血。 相似文献
6.
李云芝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16(2):57-57
成分输血在临床应用李云芝(安徽省合肥第一人民医院血库230061)关键词:成分输血;临床应用中图法分类号:R457.1成分输血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全血或原料血浆制成各种血液成分,再输注给患者以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成分血有:浓缩白细胞、红细胞、洗涤...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本市临床输血现状,来探讨进一步提高成分血使用率的具体对策。方法对西宁市2008年1月一2012年12月临床用血总量、全血、成分血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宁市临床输血已由输注全血发展到成分输血,各类成分血用量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改变临床医生的观念能够有效提高成分输血使用率.同时加强输血工作人员自身业务的学习也很有必要,并要及时指导纠正不合理的临床用血,保证科学、合理、安全的临床用血。 相似文献
8.
9.
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但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尽管血液经过严格程序的筛查、检测等处理,但依然存在发生输血传播疾病及其它输血不良反应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目的通过了解该院2013-2015年的成分用血情况,评估现行的血液管理手段的有效性。方法对该院2013-2015年的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3年来,该院的用血总量有所下降,从2013年的138 631.5 U下降到2015年的114 845.75 U。用血结构更趋合理。红细胞/血浆比值逐年升高,从2013年的0.51升高到2015年的0.72。其中心外科用血量占比最大,达到全院用血总量的22.16%~27%。结论该院通过开展严格鉴别输血适应证,采用术中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血栓弹力图检测等有效的血液管理手段,使得其临床成分用血总量逐年下降,结构更趋合理,对缓解血液供应紧张局势和提高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连翘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倩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2):78-80
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连翘的研究论文并分类汇总,作一归纳研究。其所含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是木脂素类、黄酮和苯乙醇及其苷类,另外还有C6—C2天然醇类、萜类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调查临床输血病案,更好的规范输血病案的书写,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方法对临床输血终末病案随机检查及时干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280份输血病案中,干预前病案640份,合格病案438份,干预后病案640份,合格病案544份。输血病案合格率从68.44%提高到85.00%。干预前后输血病案有明显差异,两者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输血病案存在不同程度缺陷,输血指证不明确,医院应持续加强医务人员的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加强科学合理用血宣传培训力度,规范临床病案书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临床输血病案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通过加强对输血病案的管理,促进临床输血的规范化,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防范输血所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以《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主要依据,每月随机抽查输血病案,对输血相关文书、输血适应证掌握、输血后疗效评估等进行检查,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并督促整改,对严重缺陷者扣罚当月奖金.结果 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共抽查输血病案1273份,合格率84.2%;其中外科系统合格病案531份,合格率78.9%,内科系统合格病案541份,合格率90.2%,内科系统合格率高于外科系统.通过持续检查整改,合格率有明显提高,从2013年1月的59.3%上升到2014年2月的91.7%.结论 临床医生对输血病案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够,通过对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输血病案的持续质量控制,增强医护人员对临床输血风险的认识,提高输血的安全性,防范因输血病案缺陷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7.
18.
由于血液检测存在“漏检率”和“窗口期”,即使血站和医疗机构严格按规定采、供血和输血,极少部分患者仍会因输血而感染传染性疾病。目前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办法还不完善,还不能有效地保护患者、血站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文章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推进输血保险制度,以便更好地解决因无过错感染而引起的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9.
20.
为加强临床用血(输血)流程管理,提高医院用血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临床用血及输血安全,减少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分析了当前医院血库管理和输血流程的不安全因素,强调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引入RFID技术到临床输血各环节,建立起一套可靠、安全、有效的输血机制,总结并分析了RFID技术在输血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