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门海燕  苏春燕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2):1116-1120
血液透析治疗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血管通路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或移植血管内瘘,中心静脉导管通常是血透患者最后的通路选择。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菌血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效预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非常重要。本文对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减少感染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有效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防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通过分阶段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某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对实施管理前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相关血流感染进行统计分析,作出比较。结果应用PDCA循环法后,半永久颈内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降低了67%,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总体发生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可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相似文献   

3.
<正>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作为首选血路,包括隧道套囊导管、非隧道导管和移植物,适用于原有血路废用、首次血液透析、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未成熟或有严重外周血管疾病无法建立血路的患者。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集束化管理在预防血液透析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于2018年2月开展集束化管理,选取管理前(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34名血液透析患者和管理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34名血液透析患者开展试验研究,测评集束化管理前后血液透析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本院结核科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减少胸腔引流管滑脱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12月对本院结核胸科的患者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改进固定方法,护士加强交接和巡视,病情观察,增强患者的教育,采用同伴教育等方法。比较2014年与2015年非计划拔管的情况。结果在结核科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416例,非计划性拔管2例,管路脱出率为0.5%,较2014年明显下降。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防范意识增强。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通过改进,有效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引流管滑脱,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临床病例资料的回顾性研究,探讨使用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related infections,CVC-RI)的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肾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临时中心静脉插管的132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分析CVC-RI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①132例患者中,共行中心静脉置管术149例次,符合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诊断标准的病人31例,CVC-RI发病率为23.5%.②置管后发生感染的时间最短9d,最长41d,不同置管时间的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的感染分别为13例(41.9%)和18例(58.1%).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CVC-RI患者相关培养中革兰阳性菌17例(54.8%)和革兰阴性菌14例(45.2%),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年龄、留置时间、穿刺过程是否顺利、有无他处感染、糖尿病、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均是导致CVC-R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①年龄、留置时间、穿刺过程是否顺利、有无他处感染、糖尿病、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导致CVC-RI的危险因素.②静脉置管时间大于2周的患者CVC-RI发生率明显增高.③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患者CVC-RI的发生无明显差异.④CVC-RI患者中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发生感染的比例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行血液透析治疗的256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定标准化中心静脉导管上下机操作流程,并对护士进行严格、规范的操作培训,注重无菌观念及加强健康宣教等方法,减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开始监测时中心静脉导管均无细菌定植,计算2013年CRBSI发生率。结果:1~6月监测100例有3例患者存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总导管使用天数6 721 d,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446‰;7~12月监测156例总导管使用天数7 334 d,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0%;全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213‰,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5.5‰)。结论: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导管护理操作流程,加强健康宣教,可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总结应用集束化管理预防血液透析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集束化管理的方法为:建立集束化管理团队,加强新入科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和教育,严格手卫生和皮肤消毒,制定规范的置管操作流程,保持透析室内环境洁净,加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局部护理,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维护血管通路的医学知识教育,尽量缩短留置导管的时间。集束化管理实施前1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5.40/1 000导管日,集束化管理实施后1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1.03/1 000导管日,表明集束化管理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郭丽云  郭红宝  南阳 《天津护理》2021,29(3):362-364
血液透析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肾脏替代疗法,是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伴有多种复杂基础病的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内瘘难度的不断增大,中心静脉置管更多的成为了血透患者新的选择.但若发生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不仅严重影响血液透析的临床治疗效果,还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采取前瞻性调查方法监测2011年1—12月5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A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精细化护理干预)CRBSI率,并与2010年1—12月5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B组,采用常规护理)CRBSI率比较。结果 A组患者CRBSI率为3.89‰,明显低于B组的11.36‰(P<0.01)。结论开展精细化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可进一步规范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操作流程与护理方法,提升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持续质量改进对于纠正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状态,并观察纠正贫血与患者住院率的关系。方法对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随访,应用PDCA四步法,即设计(plan)-实施(do)-检验(check)-应用(Act),设计并实施改善患者贫血的治疗流程。结果在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水平由(101.20±18.05)g/L上升至(109.80±16.67)g/L(P<0.01),血红蛋白≥110g/L患者的比例从42.2%上升至52.2%。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没有显著性改变,铁充足患者的比例明显增加。血红蛋白水平低于110g/L的患者住院率显著高于≥110g/L者。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万古霉素、浓肝素钠溶液交替封管对中心静脉导管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空军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 lat 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20例,万古霉素、浓肝素钠溶液每6h交替封管,同时全身应用万古霉素.结果 20例CRBSI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CRBSI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45% 比19.6%,χ2>2=4.73,P<0.05);经过万古霉素、浓肝素钠溶液交替封管,20例CRBSI患者中14例有效,有效率为70%,5例拔管,拔管率25%,1例死亡;有效病例的血红蛋白[(96.5±19.2)g/L比(92.2 ±22.1)g/L,t=2.4,P<0.05]、血白蛋白[(35.6±3.8)g/L比(32.7±4.2)g/L,t=2.3,P<0.05]水平高于无效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万古霉素、浓肝素钠溶液交替封管可以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CRBSI的拔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RBS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2例行中心静脉临时置管后l临床怀疑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采集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血样后拔除导管,同时留取血培养及导管标本。62例患者根据诊断标准分为CRBSI组27例和非CRBSI组35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导管类型、导管留置时间、血白细胞计数(WBC)值、CRP值及降钙素原值(PCT值),并对比CRBSI组治疗前后的PCT值。结果CRBSI组患者年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大于非CRBSI组,CRBSI组及非CRBSI组拔管时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7.16±5.84IIg/L和0.97±1.4411g/L(F=11.759,t=5.387,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其WBC(109/L)分别为9.52±3.10及8.65±2.19(F=O.860t=1.291P=O.202),CRP值分别为10.57±3.74mg/L及10.66±4.94mg/L(仁1.641,t=-0.081P=O.935),2组均无统计学意义。CRBSI组拔管前后的降钙素原值(PCT值)分别为7.16±5.84ug/L及0.634-0.43IIg/L(t=5.904,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T在早期诊断CRBSI方面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本院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751例,其中发生CRBSI 21例,分析发生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结果 21例患者发生CRBSI的原因与操作流程不当、患者个体因素、导管的类型和材料、置管部位和时间等有关;其中2例患者进行了导管更换,4例拔除了导管,其余15例感染得到控制,病情稳定转出ICU,1例患者死亡.结论 ICU应制订完善的预防机制,对医护人员进行正规的置管培训,同时加强无菌观念,落实血管内导管的管理与监测,以保证患者的置管安全,预防CRB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国内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共纳入13篇符合条件的文献.其合并OR值为0.33,95%CI为(0.26,0.43),说明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结论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已经成为医院最常见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之一.作者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预防和护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362例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193例患者则加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置管与相关临床指标、各类型疾病CRBSI感染率、已发生CRBSI的相关临床指标与不良医疗事件、家属总体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糖尿病肾病、急性肾衰竭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CRBSI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体CRBSI感染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CRBSI时间显著性高于对照组,CRBSI持续时间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总体护理满意度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现状,探讨建立导管日志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 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呼吸监护室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对照组51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43例患者采取以建立导管日志为主的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CRBSI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发生感染5例(9.8%),干预组发生感染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53,P<0.05).干预组导管的千日感染率为0.00,对照组为4.36‰.干预组记录完整的日志为31条(72%)导管,记录不完整的12条(28%).结论 建立导管日志,切实做好无菌操作、管路观察及维护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CRB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市三级医院ICU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预防与控制质量安全管理现状,探讨其对策。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某市8家三级医院ICU CRBSI防控现状,分析252名ICU护士CRBSI预防和控制相关知识认知、赞同度及行为情况。结果8家医院中6家医院具有预防CRBSI标准操作规程,2家医院有CVC导管维护专用记录单。基于美国CDC《指南》推荐的循证支持的CRBSI特殊预防措施,各家医院执行不佳。252名ICU护士对导管感染相关知识、组合干预与维护措施赞同度、导管相关感染预防和控制行为得分分别为(55.88±7.46),(20.21±1.48),(72.59±6.83)分。结论某市三级医院ICU缺乏统一的CRBSI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及CVC置管核查表和维护核查表,应加强医护人员CRBSI防控知识的培训,提升行为依从性,降低CRBSI的发生率,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方法对确诊为CRBSI的4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结果 49例患者共检出4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1.22%(30/4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占22.45%(11/49),以肠杆菌科和不动杆菌属为主;真菌占16.33%(8/49),均为假丝酵母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00%,对喹奴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为3.45%;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09%、18.18%;未发现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耐药的真菌。结论了解CRBSI感染和药敏有助于预防和指导CRBSI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