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MSCT)胆道造影成像技术的要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怀疑胆道梗阻的病人静脉滴注10%胆影葡胺100ml后,60-90min行上腹部快速容积扫描,利用工作站的后处理功能作胆道系统的三维重建图像,并将观察结果与原始横断面图像和临床病理对照。结果:①34例血清胆红素低于20mg/L中32例胆道强化效果良好,而8例血清胆红素高于20mg/L病例中6例强化效果较差;②与横断面图像比三维图像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与病因更直观准确,无假阳性和假阴性;③Raysum技术能去除强化胆汁掩盖,更清楚地显示胆道的细小病变。结论:MSCT胆道造影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胆系无创伤检查技术,尤其对血清胆红素低于20mg/L的病例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非胆系增强法胆道三维重建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扫描数据进行胆管三维重建,对梗阻原因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6例患者中31例胆道结石(其中30例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1例胆总管下端阴性结石误诊为壶腹部肿瘤),定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6.8%、100%;15例胆胰肿瘤患者中(9例胆管癌、1例胆囊癌、2例胰头癌、1例壶腹部癌、1例先天性但总管囊肿),14例得到正确诊断,定性、定位正确率分别为93.3%、100%。总体定性、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是95.7%、100%。结论 64层螺旋CT胆道三维成像能够无创、清晰、立体显示胆管结构,提高术前对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率,对胆道梗阻诊断有重要价值,并可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胆道三维重建在胆道梗阻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5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进行胆道三维重建,对梗阻原因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良性梗阻病变39例,其中胆总管结石35例,单纯炎性狭窄2例,慢性胰腺炎巨大假囊肿继发胆道扩张1例,胆囊炎术后继发胆总管血肿1例;恶性梗阻病变11例,其中胰头癌2例,胆总管癌4例,胆囊癌伴胆总管结石1例,肝癌肝门侵犯伴胆总管结石1例,转移淋巴结肿大外压3例,50例中定位准确率100%,定性准确率96%.结论 64层螺旋CT胆道三维重建对胆道梗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为临床确诊及指导手术方案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1999-2004年1月我科对19例咽喉部癌变进行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核查,现将其资料与其他核查和手术所见进行对比,借以评估其在喉科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非胆系增强法胆道三维重建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扫描数据进行胆管三维重建,对梗阻原因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31例胆道结石(其中30例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1例胆总管下端阴性结石误诊为壶腹部肿瘤),定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6·8%,100%;15例胆胰肿瘤患者中(9例胆管癌、1例胆囊癌、2例胰头癌、1例壶腹部癌、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4例得到正确诊断,定性、定位正确率分别为93·3%,100%。总体定性、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是95·7%、100%。结论64层螺旋CT胆道三维成像能够无创、清晰、立体显示胆管结构,提高术前对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率,对胆道梗阻诊断有重要价值,并可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螺旋CT曲面成像在胆道梗阻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螺旋CT曲面成橡(CPR)在胆道梗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46例胆道梗阻疾病的患者行血管对比增强,扫描完成后对原始数据作CPR成像,根据CPR像对梗阻病变的性质、原因进行诊断,并且与手术病理或逆行胆胰管造影结果作对照。结果:所有的病例CPR图像上显示胆、胰管清楚,同时还能显示相邻的组织、脏器、血管及肿块等情况。与手术病理或逆行胆胰管造影结果作对照,CPR对病因的诊断准确率为89%;良恶性梗阻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为97.8%。结论:CPR是一种便捷、无创伤性检查,有直观、整体和更全面地显示病变的优点,可使多幅轴位图像的主要信息在一幅图像上显示出来,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胆道梗阻诊断的作用.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对32例超声诊断为胆道梗阻患者进行上腹部薄层平扫及多期薄层增强扫描,对胆道梗阻行定位及定性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达100%.16例胆道或胰头肿瘤患者(胆管癌11例,胆囊癌1例,胰头癌3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中,15例得到MSCTC正确诊断,术前MSCTC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达到93.8%.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率高,是诊断胆道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最新发展的螺旋CT扫描术(spiralcomputedtomography)能够在几秒钟内采集较大容积的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可以重建任意层厚相邻或相互重叠的图像,比常规CT具有更大的优越性。现对螺旋CT的优缺点、扫描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介绍。1螺旋和普...  相似文献   

9.
CT自1972年问世以来,技术上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一般认为,CT技术已处于成熟状态。但1989年开发的螺旋CT(SpiralCT或heliealscan)则是CT技术上的一项重大革新,是CT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行家们普遍认为,螺旋CT的滑环技术,将来有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电缆供电方式,成为CT发展的方向。螺旋扫描CT将成为21世纪CT的主流则是毋庸置疑的[1,2].1螺旋CT的原理[1,2]传统CT的高压发生器置于扫描架之外,扫描架内的’X线管与外部的高压发生器之间有粗大的电缆相连.这种结构模式决定了每扫描一个层面,X线管与检测器旋转360o必须停顿、…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的临床应用巴特尔综述陈巨坤审校螺旋CT(SpiralCT或helicalCT)是当今快速CT的最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扫描机多次连续旋转,收集检测数据,检查床持续通过扫描架,在患者一次屏气中完成对器官体积或亚体积的连续扫描。1989年起国外学者...  相似文献   

11.
CT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通过30例常规CT扫描和静脉法CT胆道造影的自身对比检查,明确了CT胆道造影在诊断和显示胆总管方面都优于CT非胆道造影。认为此法可帮助估计胰头钩突的大小,还可帮助鉴别诊断肝囊肿还是Caroli病或胆总管囊肿、局限性脂肪肝还是肝肿瘤、肝内胆管扩张还是肝转移灶、胰头部肿瘤还是胰头后肿块以及胆道先天性异常,从而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准确率为88.1%;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能够准确诊断并定位胆道梗阻性疾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胆道三维成像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胆道疾病诊断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T"管引流术后病人,经"T"管注入5%碘造影剂后,行上中腹薄层螺旋扫描,小间隔重建,工作站中胆道三维成像显示(MIP、SSD、Rdg-sum),并与常规X线对照。结果:在清晰显示相邻脏器有无改变的同时,胆道三维成像清晰,立体直观,可以从任意方位角度观察,病灶显示明确,检出率高于常规"X"线"T"管造影。结论:经"T"管注入造影剂后,螺旋CT胆道三维成像准确、可靠;对于需行CT检查的病人,可望取代常规X线"T"管造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胆道梗阻诊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对36例超声诊断为胆道梗阻患者进行上腹部薄层平扫及多期薄层增强扫描,并用薄层增强的扫描原始数据行三维胆系重建,对胆道梗阻行定位及定性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多层螺旋CT薄层平扫+多期薄层增强扫描结合三维胆系重建定位诊断率100%,定性诊断率91.6%。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率高,是诊断胆道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螺旋CT在结肠癌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病例行螺旋CT检查,对其2D多平面重建图像(MPR)、3D透明法(Raysum)、表面遮盖法(SSD)、仿真纤维内窥肠镜(CTVE)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结肠癌的CT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与肠管关系密切,可挤压并推移周围肠管移位。部分块影内可有囊变灶、低密度坏死区及细小钙化灶。部分肠管壁局限性或广泛性不均匀增厚,增强扫描肿块有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央囊变或坏死区不强化。部分肠腔变窄,其中一例横结肠局部呈环形缩窄,CTVE图像显示缩窄处肠腔菜花状软组织结节突向肠腔内,SSD图像清楚地显示缩窄处的位置及病变肠段的长度。另有一例乙状结肠与降结肠交界处肠腔完全梗阻、闭塞。MPR图像准确地显示病变肠腔部位,手术证实定位准确,且该处肠管壁局部增厚、肿块突向腔内并堵塞肠腔。结论:将多排螺旋CT的轴位图像、MPR及三维SSD、Raysum、CTVE图像有机地结合,可以较准确地进行病变定位、良恶性定性诊断,为临床诊治结肠肿瘤提供直观、可靠的科学依据,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螺旋CT在结肠癌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病例行螺旋CT检查,对其2D多平面重建图像(MPR)、3D透明法(Raysum)、表面遮盖法(SSD)、仿真纤维内窥肠镜(CTVE)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结肠癌的CT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与肠管关系密切,可挤压并推移周围肠管移位。部分块影内可有囊变灶、低密度坏死区及细小钙化灶。部分肠管壁局限性或广泛性不均匀增厚,增强扫描肿块有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央囊变或坏死区不强化。部分肠腔变窄,其中一例横结肠局部呈环形缩窄,CTVE图像显示缩窄处肠腔菜花状软组织结节突向肠腔内,SSD图像清楚地显示缩窄处的位置及病变肠段的长度。另有一例乙状结肠与降结肠交界处肠腔完全梗阻、闭塞,MPR图像准确地显示病变肠腔部位,手术证实定位准确,且该处肠管壁局部增厚、肿块突向腔内并堵塞肠腔。结论:将多排螺旋CT的轴位图像、MPR及三维SSD、Raysum、CTVE图像有机地结合,可以较准确地进行病变定位、良恶性定性诊断,为临床诊治结肠肿瘤提供直观、可靠的科学依据,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通过螺旋CT检查的肺动脉栓塞患者52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检查发现,双肺患病22例(42.31%),右肺20例(38.46%),左肺10例(19.23%),对比发现,右肺发病率明显增高,与其他肺部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累及肺动脉436支。本组检查同时发现合并肺梗死12例,合并胸腔积液10例,合并肺炎4例,合并心包积液7例。不同轴面图像及MPR在左、右主肺动脉及肺叶动脉检查结果一致。肺段及肺亚段动脉存在差异,而层厚1 mm明显优于层厚3 mm,肺段动脉不同层厚及MP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亚段动脉不同层厚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层厚1mm与MP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螺旋CT检查肺动脉栓塞准确率高、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9.
李世华 《医学综述》2013,(22):4201-420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佛山市禅城区张槎医院内科就诊的疑似肺栓塞患者42例,对患者分别进行普通CT-9螺旋CT检查后,比较两种方式的确诊率,同时观察患者CT图像。结果普通cT组共检测出16例肺栓塞患者,检出率为45.24%,螺旋cT组共检测出35例肺栓塞患者,检出率为8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cT和螺旋cT诊断肺栓塞的直接征象为肺动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本次研究中,中心型充盈缺损(轨道征)普通CT检测出20支、螺旋cT检测出37支;部分充盈缺损普通cT检测出79支、螺旋cT检测出103支;完全阻塞普通cT检测出94支,螺旋cT检测出129支;附壁充盈缺损普通CT检测出68支、螺旋cT检测出97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可以在临床上用于诊断肺部栓塞,确诊率比普通CT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