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红梅  王子威 《光明中医》2022,(23):4362-4364
仙方活命饮,素有“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的美誉,在中医外科类疾病中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阳证痈疡类疾病,此文通过应用此方治疗有头疽、肛痈、丹毒3则验案,旨在介绍此方在临床中针对该类疾病发挥的抑菌、抗炎等作用,以及药味加减的应用经验,为更好地治疗上述疾病提供思路,也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疮疡疾病的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2.
疮疡是外科常见病,包括疖、疔、痈、疽、发、疮等多种疾病.常用于辨证疮疡的阴阳辨证是具有传统中医特色的辨证方法.张山雷在《疡科纲要·论阴证阳证》中曰:“疡科辨证,首重阴阳。”顾世澄在《疡医大全·论阴阳法》中说:“凡诊视痈疽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可以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这说明了诊断疮疡如能辨清它的阴阳属性.在治疗上就不会发生或少发生原则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盆腔炎从“胞脉痈疡”论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女性盆腔附件属中医胞脉之系,其炎症与中医外科之体表疮疡、肿疡、溃疡及体内脏腑组织间的内痈、内疡可视为同属之类,故提出将现代医学中盆腔炎命名为中医学"胞脉痈疡";将外科"消、托、补"三大内治法则援用于"胞脉痈疡"的分期治疗中。  相似文献   

4.
关靖 《新中医》2009,(10):4-5
陈宝元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陈教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多年,擅治疮疡、肛肠、乳腺、周围血管病等。在学术上倡扶正祛邪法,精于整体辨证,按期分治。内治倡肿疡期消之,脓疡期托之,溃疡期调和气血兼清余邪。外治法则主肿疡期箍围灭之,脓疡期给邪出路,溃疡期初以祛腐为主,后以生肌为主等学术观点。除此之外在诊治全过程中还十分重视患者的脾胃状况。现就陈教授重脾胃学说治疗疡科疾病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阴疽作为一种外科性疮疡疾病,涉及临床病种较多、范围较广,历来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通过系统梳理阴疽的历史源流和病因病机,重点归纳和总结阴疽的辨证方法和治疗现状,为阴疽在现代临床上的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阴疽病名最早载于南北朝伤科医书《刘涓子鬼遗方》:"阴疽发髀,若阴股始发,腰强,内不能自止,数饮不能多,五日坚痛不治,三岁死",意指发于大腿部的皮肤疮疡性疾病,属于中医外科疽病范畴。随着中医外科的发展,阴疽的概念被分为2类,一类是以虚寒证为主的外科阴性疮疡疾病的总称,如阴性的流注、脱疽、贴骨疽、痰  相似文献   

7.
马云楼老中医临床经验简介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30021)马鸿鹦【关键词】马云楼乳腺病疮疡临床经验著名中医外科专家马云楼从事外科临床工作60余年,对治疗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有丰富的经验,善治痈、疽、疔疮、瘿瘤、瘰疬、乳腺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8.
昇丹在中医外科上有它独特的疗效。医宗金鉴说:“疡医若无红(红昇丹)白(白降丹)二丹决难立刻取效。”疡医大全说:“三仙丹(小昇丹)力薄只可施于疮癤,若■疽大症,非大昇不能应手”。疡医心得集中亦指出大升丹治疗疮疡力量比小昇丹为大。从各书中可以看出大升丹在外科上的治疗价值和它的地位了。但由于各家传授不同,对于临床应用及制炼方法以及程序等诀窍,未尽公开。我家世传外科,炼制丹药稍有经验,敢将一得之秘,公开研究,敬希同道们指正。  相似文献   

9.
薛已,字新甫,号立斋,明代吴县人。自幼随父习医,继承家学,通晓内、外、妇、儿、五官诸科,尤精疡医,造诣极深。所撰《外科发挥》一书,可谓毕生治疡经验之结晶。《外科发挥》中论及的31个常见外科病证中,除药物治疗外,多采用针灸治疗疮疡,其中尤以灸法治疮疡居多,且极富特色。其实灸治疮疡并非薛氏首创,前代医家早有运用,但使用范围狭窄,操作方法也不够具体,理论研讨更是寥寥无几,加之已有医家对灸法治疡颇有微词,后人多视为畏途,故灸法治疡终未形成气候。值得注意的是,薛氏身为明代著名医学大家,并非专执针灸,而其著作中却津津乐道于灸法治疡…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113-2115
古代医家对于疮疡的治疗总结了很多简便廉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火针烙法是针灸法与外科手术的结合,通过对患者体表或深部的疾患进行烧灼、烫烙,可起到减轻疼痛、清创、引流等作用,针对各种疮疡疾病具有良好疗效,在中医外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于疮疡之阳证脓疡期疾患,辨证合理利用火针烙法,能够有效加速脓邪的排除,改善全身状态,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亚急性、慢性迁延性疮疡类疾病越来越多,慢性皮肤溃疡急性感染期脓腐干净后新肉不生、久不收口等现象也较为常见。中医学认为痈、疽、疔、疖等疮疡类疾病,以"火毒""热毒"之邪致病最多。我院顾氏外科以清热解毒为大法治疗疮疡类疾病,取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胡永生 《河南中医》2004,24(12):61-62
阳和汤出自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由熟地黄、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炮姜、生甘草7味药组成。主治外科一切阴疽,为治疗阴证疮疡之名方。余在临床,除用其治疗阴证疮疡外,还用于内科、五官科某些疾病,辨证属阳虚寒凝者,疗效堪称满意。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关靖 《四川中医》2008,26(6):2-3
疮疡指发生于人体体表的各种急、慢性感染性或化脓性的疾病,中医分为三个阶段:肿疡期、脓疡期、溃疡期.陈教授治疗疮疡疾病三十余年,强调整体治疗,重视辨证,倡内外兼治从不偏废.内治法之肿疡期首分阴阳;脓肿期是以聚毒排脓为第一要义,分清补托与透托是关键;溃疡期总以扶正生肌为主,兼清余邪为辅.外治法肿疡期外用药不宜过寒,总宜清热散结、化瘀止痛为主;脓疡期总以排脓泄毒为第一要义;溃疡期外治初期以祛腐为先,待脓腐基本已净时,方可用生肌之品.  相似文献   

14.
外科毒陷证治之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外科治病,以辨证论治作为基本法则,综合了许多临床证象,辩别它是什么病,再看病者体质的虚实,疾病的久暂,而下治法。中医外科的对象是(?)疽疮疡,凡生疮疡,必有毒,有毒,就有内陷之可能。作脓时吃托毒药,是使抵抗力增加,以预防内陷之祸。如毒气已经走散,更须重用解毒护心之剂,以挽生命。(?)疡除毒陷虚陷之外,即无其它危险。外科所称七恶、逆证,阴证、死证等,均不出虚毒二门。虚陷、毒陷的预防和治疗均须服药。凌云鹏同志说“比较严重的都以内服药为主”,最是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5.
《外科证治秘要》[1]一书,系清末无锡名医王旭高先生所著。该书涵盖了中医外科临床辨证论治常法,言简意赅,对初学者来讲,易于把握要旨。细究此书则可辨证得其要领,论治可明其常法,继则临床施治便有方可循,为进一步深入钻研开辟门径。结合本人临床治验及教学体会,现将王旭高先生主要学术思想介绍如下,以飨同道。论疮疡王旭高认为:凡外疡名目虽多,以痈疽为提纲,疽属阴,痈属阳也。诸疮痛痒,皆属心火,故外疡多火证,然每每兼风兼湿,若真正阴寒之症,百中仅二三耳,外疡以寒、热、虚、实四字为提纲,治法以温、清、攻、补四字为要领。湿有阴阳之别,阳…  相似文献   

16.
刘爱民教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在疮疡外治方面造诣颇深,现将其外治脑疽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疡科心得集·辨脑疽对口论》云:“对疽发背,必以候数为期,七日成形,二候成脓,三侯脱腐,四侯生肌。”刘爱民教授根据这一理论,主张外治脑疽亦应分期治疗。1 初起成形此期乃脑疽起病第一周。局部结块肿起,渐渐向四周扩大,且向纵深发展,呈漫肿趋势,谓之疽毒成形期。其外治的关键,在于使疽毒集聚,阻止其向纵深发展,即围聚疽毒。一般选用如意金黄散用蜂蜜调配成膏,掺冲和散外敷来围箍疽毒。治…  相似文献   

17.
中医对外科疾患的認識和治疗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如痈、疽、发背、疗疮、对口、瘰瀝、瘿瘤、疥、癣等。这些外科疾患,在我国厉代的中医文献中均蘊藏着丰富的医学理論和宝貴的治疗经验,尤其对于痈疽的認識和治疗更有所阐发,故将痈疽作为探討的重心,就管见所及,臚列于后,欠妥之处,尚冀同道指正。(一)中医对(?)疽病名之确立痈疽系中医外科部分疮疡之总称,亦系外科中之大症。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就有着广泛的記载,如黄帝內经中就載有猛疽、天疽、甘疽、米疽、銳疽、骨疽、肉疽、股陘疽及頸痈、疵痈、厉痈、脫痈等十三个名称;又如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论又載有緩疽、瘭疽、行疽、风疽、水疽、肘疽、禽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病本在于脾虚,病标为湿毒壅滞;其"疡"之临床表现与外科疮疡相吻合,治疗可采用《外科正宗》疮疡之"消、托、补"之治法。《外科正宗》中的分期论治、顾护脾胃、慎用寒凉,疏通调补气血等疮疡治则可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正> 清热解毒法是疡科治疗的总法.它是根据《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和《医宗金鉴》:"疮疡原是火毒生"的基础上,针对病因,立法施治,以使热清毒解,痈疽皆平.清热解毒法,广泛应用于外科的各种病症中,又自始至终应用于每一病症的各个阶段中.因此,掌握和运用清热解毒法,就显得极为重要.长期以来,不少医家认为:痈属阳,属热;疽属阴,属寒(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认为:"痈有火毒之滞,疽为寒痰之凝.")将附骨疽(骨髓炎)  相似文献   

20.
甘草膏外用治疗脱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草膏外用治疗脱疽牛敬山山东省单县郭村医院(274318)主题词%甘草膏/治疗应用,脱疽/中医药疗法近年来,我们在著名疮疡专家,中医外科主任医师郭志尧的指导下,以自制甘草膏外用,配合中药内服,治疗Ⅲ期脱疽14例,临床治愈8例,显著好转5例,明显进步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