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中医杂志》2017,(2):91-93
精神行为病以五志类证类药为主要内容的志意辨证新方法的修复和建立,随之产生了区分病证类属使用适宜的药治模式的临床需要,为此,从以下三方面对精神行为病志意辨证方药体系进行了修复与构设。其一,中医学存在志意精神魂魄药性、治法、组方理论及分类雏形,有构设背景;其二,中医文献志意精神魂魄相关方药聚类分析研究使修复构建成为可能;其三,《志意辨证论裁》初步修复并确立了与志意辨证理论体系框架相对应的志、意、魂、魄、精、神证治方药体系。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17,(4):267-270
孤独症的病证类属为精神行为病证,形孤长,神育闭,隶属志魂、意魄、君相失调。其病机初期为五志异常本证合证阶段,表现为志魂衰,君相微,魄意亢,临床可采用志意辨证,治宜强魂志、收意魄、补君相。中后期病及形志兼证阶段,治宜形神共治。志意辨证论治孤独症应区分病机演化阶段选择辨证法则,抓住主证,选用方药穴位。  相似文献   

3.
疾病类属不同,各有其主要的最为相宜的辨证方法.志意辨证是精神动作行为异常病证相宜辨证体系的可能选择之一."志意论裁,已有法则".作者通过缕析中医学志意证治理论学说与源流,即<内经>旁引奠基,<素问>存在区分志意病、形体病类别及选择各自相宜辨证论治方法的取向;<神农本草经>萌芽类分志、意、魂、魄、精、神病证药治的雏形;南北朝、唐、宋,发展理论并致于临床证治实用;金明以降,情与志概念模糊混同,志意辨证理论渐以丢失,从而提出修复重建与精神动作行为异常病症相宜的志意辨证理论体系的命题.  相似文献   

4.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为特征的心理行为疾病.阎兆君教授基于志意辨证体系,认为其基本病机系肾志不足,脾虚意任.分别从志行、志气、志敢、志功、志觉五个方面说明了肾志不足在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影响;从意向、意恒、意行、意欲四方面解释了意任时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本病多由外伤、饮食劳倦...  相似文献   

5.
安云  陈伟刚 《光明中医》2016,(2):262-263
目的观察使用加减小柴胡汤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伤寒论》中述"但见一症"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陈伟刚教授在临床中积极探索,认为少阳病中可有神志、行为和消化道异常症状,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加减治疗以表里失和、营卫不谐、阴阳失衡、气血不调病机为主的神经性厌食症。结果加减小柴胡汤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其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小柴胡汤但见一症,不必息具,临床用方重在灵活化裁,临床用加减小柴胡汤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创建精神行为病志意辨证理论体系的理由有四:其一,不同疾病类属,应该选择各自相适宜的辨证方法。相应辨证思维和方法的缺失,是影响精神行为病证诊疗技能和疗效提高的瓶颈之一;其二,《内经》已经认识到该病证类属,存在神有余、不足,志有余、不足的类证雏形;其三,概念的厘清界定,是突破瓶颈的切入点,情、欲、性、五志具有异质性,精、神、志、意、魂、魄、君,相对精神动作行为调控呈现多元性,而志意兼具驾驭精神、收放魂魄、适应寒温、调和喜怒等更高层次的作用,先于现代心理行为学意志与意识、感知、适应、情感结构,并固有对应理法方药。提出精神行为病以五志类证类药为主要内容的志意辨证新方法,进而修复和建立志意辨证理论体系;其四,精神动作行为病证有着病理演变的阶段性规律。初期只有志、意、精、神、魂、魄本身有余或不足,气血无紊乱、五藏无失调和虚损。中期为志、意、魂、魄、精、神异常,渐有气血紊乱、五藏失调、形体损伤病证,心身共病。最终导致血气耗伤、脏腑形体损害病证。初期,适宜志意辨证;中期,方宜志意辨证与脏腑气血辨证并用;脏伤形损者,可选择脏腑辨证。  相似文献   

7.
《山东中医杂志》2017,(3):179-182
强迫症的病证类属为精神行为病证,其病理阶段演变初以五志异常为先,临床可采用志意辨证;病变发展渐及脏腑气血津液功能及形体改变,可将志意辨证结合脏腑气血津液辨证。志意辨证论治强迫症应重视据属选法、辨阶段、辨病机、辨本证合证兼证、定法则、选方药穴位。  相似文献   

8.
阎兆君 《中医药通报》2013,(1):32-33, 36
疾病类属不同,各有其主要的最为相宜的辨证方法。各得其法,为相宜。志意辨证是精神动作行为异常病证相宜辨证体系的可能选择之一。中医典籍业已存在的志意精神魂魄药治理论是中药学的丰富内涵之一.作者通过发微中医学志意药治理论源流,即:《神农本草经》萌芽类分志、意、魂、魄、精、神药治雏形;南北朝、隋唐扩展药治范围并致于临床实用;宋代确立志意精神魂魄药用指导理论;金明以降,初步形成的药治理论又渐以丢失。从而提出修复并重新确立与精神动作行为异常病症相宜的志意精神魂魄药治理论体系的命题。  相似文献   

9.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患,属“神志病”范畴。“志意”学说始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将“志意”代指脾肾之神,负责统领并协调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ASD以肾志不充为发病基础,脾意不荣为核心病机,痰瘀内生、志意失和为病理因素。临证应以调养志意为核心,分期论治:初期宜化痰散瘀、调和志意,予二陈汤合四物汤加减;中期宜行气健脾、荣营养意,予归脾汤加减;后期宜填精生髓、补肾益志,予六味地黄丸加减。中药治疗的同时,可根据各期证型辅以相应的推拿手法治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医杂志》2017,(6):443-445
焦虑症主症、类属适用于志意辨证。初期五志异常本证合证阶段,志偏意摇,魂强魄弱;中后期病及形志兼证阶段,或肝郁魂强,或心脾两虚、意摇神惑,或肾阴虚弱、精不任神,或心肾不交、神志不定,或痰火内郁、神虚魂怯。应分别辨病机、析主证、重舌脉,选择方药穴位,相宜施治。  相似文献   

11.
中医五神学说是古人对精神心理及其生理活动的总体概括.五神之“志意”要素反映了人的思维认知活动和精神情志,并对五脏和全身的功能正常协调具有重要作用.志意具有协调精神心理活动,统摄调配七情,适应外界活动等作用.志意的病因主要与七情有关.当今社会,心身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医学模式逐渐向“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转化,挖掘、整理反映精神心理活动的志意要素,诠释和分析“志意”要素的内涵、生理作用、病因及病理变化,探寻其辨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将对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中医理论治疗现代精神行为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志意辨证是与精神行为疾病相适宜的辨证手段,魂魄辨证是志意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讨论分析先天因素在精神疾病中的地位与作用。笔者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梳理并讨论了志意辨证理论体系中“魄”的概念及发生发展方式,阐明魄的特性,分析魄与魂、意、志之间的联系,描述魄的生理病理状态及相关调节用药经验,总结并补充中医魂魄理论,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营与血、营与脑髓关系的探讨来解释"脾藏营,营舍意"的内涵,用以阐述"脾在志为思"、"脾藏意"理论的实质,使"脾在志为思"、"脾藏意"的藏象理论更加深入和具体。  相似文献   

14.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欲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脾不藏意型不寐患者与肾不藏志型不寐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之间的差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为其在临床推广和应用提供更多客观依据。方法根据上述分型诊断法纳入脾不藏意型不寐患者84例、肾不藏志型不寐患者81例,对纳入患者进行PSQI评分及分析。结果脾不藏意组与肾不藏志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及睡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QI总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脾不藏意型与肾不藏志型的PSQI分析,证明脾不藏意型与肾不藏志型PSQI存在差异性,脾不藏意型不寐患者总体睡眠质量低于肾不藏志型患者。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7,(7):539-540
伴随精神行为病证志意辨证理论与方药体系的实践应用,相应的志意脉象诊法需要构建;临床脉学研读体会,单因素、典型脉象的感悟须从重视儿科开始。病证、体质、志意脉象的拾取与诊断技能提升,应秉承中医传统脉学理法,学习汲取现代脉家精华,注重脉感的训练与研习,区分疾病类属,选择相宜脉诊方法,依据脉征特点,选择相宜脉诊指法,顺应脉象规律,选择相宜脉诊层位。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答     
问:中医藏象中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之说,其中神、魄、魂、意、志指的是什么?答:所谓神者,是指的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  相似文献   

18.
古代医学经典《难经》中说:人之安睡神归心,魂归肝,魄归肺,意归脾,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您老爱失眠,一定是您体内的神、魂、魄、意、志没有好好待在相应的五脏里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医者意也     
"医者意也",语出汉代名医郭玉,其云:"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体现了其对实施医术的慎重。"医者意也"的含义,早在《内经》中就有明确的提示,《灵枢·本神》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有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可见中医学中所说的意,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与对事物所显示的思维活动。故"医者意也"之"意"实际上与心、意、志、思、虑、智等思维活动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唐代名医许胤宗云:"医特意耳,思虑精则得之。"此处"意"是指精湛的思虑而言。《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于心精。"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探讨中医思志理论的内涵,思与虑、思与意的关系和异同,思志的特性,从饮食、睡眠、运动分析思志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提出思志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因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主气机之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