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后所致的上肢痉挛直接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对日常生活质量影响尤为严重,能否有效抑制痉挛状态的出现,或是尽快地缓解痉挛状态,是临床提高上肢康复效果的关键.中医推拿对痉挛的治疗尽管自古都有,但相对还比较笼统,没有一个系统、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经过近几年结合现代康复功能需要,结合现代康复的一些理念,总结出来一套平衡阴阳推拿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的方法,并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抗痉挛治疗仪在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痉挛治疗仪在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抗痉挛治疗仪进行治疗;分别采用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上肢部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0d后上肢痉挛程度、疼痛程度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MAS分级,VAS评分及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S分级及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更加显著;两组FMA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且治疗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抗痉挛治疗仪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程度,并能缓解疼痛,提高其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双上肢正中神经F波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患侧上肢肌张力的关系,探讨F波在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7—2015-7作者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0例(脑卒中组),其中男24例、女16例;选取30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8名,女12名。应用丹麦丹迪公司生产的Keypoint.net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F波测定,对脑卒中组患者患侧、健侧及正常对照组F波的潜伏期、出现率、传导速度、波幅及面积进行比较。对脑卒中组患侧上肢进行改良Ashworth评分(MAS),并与F波部分参数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1)脑卒中组患侧、健侧与正常对照组间F波潜伏期、传导速度、波幅及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F波出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脑卒中组患侧F波传导速度较健侧减慢(P0.01),波幅增高(P0.01),面积增大(P0.01),而F波潜伏期与出现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3)脑卒中患者患侧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1),传导速度减慢(P0.01),而健侧潜伏期及传导速度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脑卒中患者患侧F波波幅与腕及四指MAS评分均呈正相关(r=0.906,P0.01;r=0.685,P0.01),F波面积与腕及四指MAS评分均呈正相关(r=0.917,P0.01;r=0.669,P0.01),F波传导速度与四指MAS评分呈负相关(r=-0.524,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F波波幅及面积分别与MAS评分存在正相关,F波传导速度与四指MAS评分存在负相关,F波的传导速度、波幅及面积可作为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程度评价客观的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推拿结合抗痉挛技术对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的改善情况。方法 40例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穴位推拿与抗痉挛技术组)和对照组(抗痉挛技术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周运用改良的Ashworth肌痉挛量表(MAS)和Fugl-meyer(FMA)的上肢主动运动功能积分进行上肢肌痉挛和运动功能的评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MAS和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MAS和F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组均能改善上肢肌痉挛和运动功能,但穴位推拿结合抗痉挛技术在改善上肢肌痉挛和运动功能方面又优于单纯抗痉挛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表面EMG(sEMG)法,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不同功能状态下小腿三头肌的sEMG变化。方法选取30例脑卒中恢复期存在小腿三头肌痉挛的偏瘫患者,分别采集患者在踝关节被动背屈牵伸过程中,伸膝位和屈膝位的健患侧内外腓肠肌以及比目鱼肌的sEMG信号,以及患者在行走5个步行周期时健患侧内外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的sEMG信号。并对sEMG的均方根振幅(RMS)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在踝关节被动背屈牵伸过程中:患侧内外腓肠肌的RMS值伸膝位明显高于屈膝位(均P<0.05),比目鱼肌无明显差异;同体位下内外腓肠肌以及比目鱼肌的RMS值患侧显著高于健侧(均P<0.05);伸膝位时患侧内侧腓肠肌的RMS值最高。(2)在步行运动过程中:支撑相时,健侧内外腓肠肌的RMS值高于患侧(P<0.01),比目鱼肌无差异;摆动相时,健侧内外腓肠肌以及比目鱼肌的RMS值高于患侧(均P<0.01)。支撑相时,比目鱼肌贡献度患侧高于健侧(P<0.05),而外侧腓肠肌的贡献度健侧高于患侧(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踝关节被动背屈牵伸时,腓肠肌是偏瘫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从针灸、康复医学、内科药物、外科手术四个方面论述了踝关节功能恢复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重要意义,尤其是缓解肌痉挛;总结近年来各种治疗踝关节功能障碍方法.力图探索针灸治疗对表面肌电图这一客观指标的影响,逐步揭示针灸抗痉挛的机制.建立统一的纳入标准和评定标准,使各种疗法更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中枢与外周综合性康复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患者的效果.方法 纳入75例上肢肌张力增高的脑卒中患者,实验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和任务导向性上肢功能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深层肌肉刺激仪(DMS)治疗.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FMA-UE)、上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二科的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PSD)8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9例,年龄范围54~75岁,平均年龄65岁,病变部位为基底核2例,皮质2例,多发性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年龄范围38~75岁,平均年龄59.01岁,病变部位为基底核7例,皮质14例,脑干21例,小脑2例,多发性32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的吞咽康复治疗(包括直接治疗以及间接治疗)和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表面肌电图(sEMG)、舌压计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FOIS评级、sEMG峰值、舌压均较治疗前有所增高(P <0.05),颏下肌群吞咽时程均有所减少(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很大程度的改善早期脑卒...  相似文献   

9.
肌电生物反馈诱发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踝背屈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肌电生物反馈(EMG-BFB)治疗技术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 将满足入选标准的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EMG-BFB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EMG-BFB 治疗,1次/d,每周5次,连续治疗6周,共计30次.经专人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肌电信号、肌力、踝背屈角度以及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 进行评定.结果 EMG-BFB组在踝背屈角度和下肢Fugl-Meyer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MG-BFB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较单独使用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信号对指导脑卒中患者居家远程康复的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8例,78例患者通过SPSS统计软件按1:1的比例分成两组,分别为表面肌电信号指导进行居家康复的治疗组(39例)与无表面肌电信号指导居家康复的常规组(39例)。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上肢功能,通过均方根值(RMS)测定肌肉收缩时的收缩强度。结果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与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与RMS评分均较康复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康复治疗后,治疗组上肢FMA评分与RMS评分均较常规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MA:P=0.02;RMS:P=0.018)。结论康复过程中进行表面肌电信号调整康复方案可增强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使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05例脑梗死及脑出血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治疗组55例住院期间使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14d。对照组50例未做辅助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运动功能恢复比较显示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使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辅助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有明显疗效,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关于脑卒中的治疗,现代康复医学主要采用以神经促通技术为核心的运动治疗和物理治疗,但疗效尚不满意[1].近年来,我科采用自身诱导法治疗脑卒中后手指屈伸功能障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痉挛肌治疗仪对尖足痉挛型脑瘫患儿踝关节改善角度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按就诊时间、性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痉挛肌治疗仪加综合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组),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以足背屈角改善角度作为评估指标进行评估。结果痉挛肌治疗组患儿踝关节改善角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肌治疗仪可以辅助降低踝趾屈肌群痉挛,明显改善踝关节活动度,从而可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站立、行走模式,是脑性瘫痪患儿安全、有效的临床康复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科对2011-01—2013-03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进行针灸及康复治疗,同时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障。现将我科的针灸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2011-05-2012-05就诊的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心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DS、SAS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及社会自我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批评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心理干预能改善脑卒中的抑郁、焦虑心理,提高患者的认识,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上肢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上肢及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脑卒中上肢功能损伤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进行常规作业疗法训练、上肢机器人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作业疗法.2组患者训练时间均为2次/d,5 d/周,共2个月,同时2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运动疗法训练和针灸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runnstrom偏瘫上肢功能评价法对2组患者进行上肢功能评定.结果 通过常规的作业疗法和运动疗法及传统针灸康复治疗,2组患者Brunnstrom分级都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P<0.05.结论 通过应用上肢康复机器人重复训练,使大脑发生神经结构可塑性的改变,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部功能有所提高,结合复合运动训练,从而改善了上肢的功能障碍,加强上肢多关节肌的力量和肌间协作能力,能使患者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立,最终回归家庭,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卒中患者上肢运动过程中躯干肌用力疲劳情况。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4-9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卒中患者作为卒中 组,并招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木插板分别让卒中患者的健侧和患侧上 肢、健康志愿者利手侧上肢进行前后向置物-返回运动各15次,分3组完成,每组5次,组间间隔30 s。 受试者在运动前后根据改良版Borg自觉用力程度量表对其自身疲劳程度进行评价,对比受试者运动 前后的量表评分结果。利用表面肌电技术采集进行前后向置物-返回运动时躯干肌(运动侧斜方肌、 双侧腹直肌、双侧腹外斜肌、双侧胸段及腰段竖脊肌)的肌电频域指标[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平均值,分别比较卒中患者健侧、患侧运动时与健康志愿者利手侧肌肉MPF的差异。 结果 卒中组患侧和健侧上肢运动后改良版Borg自觉用力程度量表评分均较运动前升高(均P <0.001),而对照组运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表面肌电图技术分析发现,在前后向置物-返 回运动过程中,相比对照组,卒中组患者不论用患侧还是健侧上肢运动,其健侧腹直肌、患侧腹直 肌、健侧腹外斜肌、患侧胸段竖脊肌的MPF均较低,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肌肉两组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卒中患者双上肢活动时躯干肌群容易出现疲劳。在进行上肢前后向置物-返回动作过程中, 双侧腹直肌、健侧腹外斜肌和患侧胸段竖脊肌的疲劳程度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卒中患者上肢运动过程中躯干肌用力疲劳情况。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4-9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卒中患者作为卒中
组,并招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木插板分别让卒中患者的健侧和患侧上
肢、健康志愿者利手侧上肢进行前后向置物-返回运动各15次,分3组完成,每组5次,组间间隔30 s。
受试者在运动前后根据改良版Borg自觉用力程度量表对其自身疲劳程度进行评价,对比受试者运动
前后的量表评分结果。利用表面肌电技术采集进行前后向置物-返回运动时躯干肌(运动侧斜方肌、
双侧腹直肌、双侧腹外斜肌、双侧胸段及腰段竖脊肌)的肌电频域指标[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平均值,分别比较卒中患者健侧、患侧运动时与健康志愿者利手侧肌肉MPF的差异。
结果 卒中组患侧和健侧上肢运动后改良版Borg自觉用力程度量表评分均较运动前升高(均P
<0.001),而对照组运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表面肌电图技术分析发现,在前后向置物-返
回运动过程中,相比对照组,卒中组患者不论用患侧还是健侧上肢运动,其健侧腹直肌、患侧腹直
肌、健侧腹外斜肌、患侧胸段竖脊肌的MPF均较低,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肌肉两组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卒中患者双上肢活动时躯干肌群容易出现疲劳。在进行上肢前后向置物-返回动作过程中,
双侧腹直肌、健侧腹外斜肌和患侧胸段竖脊肌的疲劳程度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卒中踝关节痉挛患者行踝关节矫正板站立训练对踝关节痉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7-09在我科诊治的存在踝关节痉挛的脑卒中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康复科脑卒中偏瘫常规治疗,包括神经发育疗法、主/被动牵伸、ADL训练、传统中医治疗等,同时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行直接站立训练、踝关节矫正板站立训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踝关节活动角度、6min步行测试(6MWT)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价。结果行踝关节矫正板站立训练患者的踝关节痉挛程度较直接站立训练的患者改善明显,且步行能力得以提高。结论踝关节矫正板站立训练可使脑卒中患者的踝关节痉挛程度明显降低,并提高其步行能力,较常规的直接站立训练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神经损伤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中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0-01—2014-08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FIOS分级与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评级情况大致相同(P0.05),治疗后观察组FIOS分级和洼田饮水试验功能评级改善情况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通过反复训练,帮助患者掌握吞咽动作与技术,为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行为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神经损伤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