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晓  巫文岗  李军 《四川中医》2014,(5):115-117
目的:观察中药大承气汤加味灌肠结合针刺疗法治疗ICU重症感染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ICU重症感染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禁食、常规胃肠减压、抗感染、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处理基础上,另给予中药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加针刺治疗,观察患者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耐受肠内营养状况、胃肠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开始排气时间、开始排便时间及开始耐受肠内营养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胃肠功能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治疗前后胃肠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功能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药大承气汤加味灌肠结合针刺疗法治疗ICU重症感染患者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使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缩短,有助于患者感染控制、降低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结合针刺疗法治疗ICU重症感染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6例ICU重症感染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联合针刺治疗,统计2组治疗效果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以及开始排便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胃肠功能评分及TNF-α、IL-6、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以及开始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胃肠功能评分及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药灌肠结合针刺疗法治疗ICU重症感染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效果显著,能促进胃肠功能尽早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3.
周妃妃  许磊  周奋 《新中医》2019,51(4):143-146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对危重症感染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危重症感染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灌肠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包括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肠内营养时间、开始排便时间,并比较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肠胃功能的变化情况。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胀和皮疹。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开始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肠内营养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胃肠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肠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为2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危重症感染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中药灌肠治疗,可以降低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肛门排气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龙汤加减灌肠治疗创伤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创伤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龙汤加减灌肠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记录28 d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 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 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和28 d MODS、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黄龙汤加减灌肠治疗可以改善创伤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肠黏膜屏障功能和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中医药的方法改善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现象。方法:自制中药通腹散敷脐,加穴位按摩。结果:治疗组在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和恢复饮食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疗法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9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1h脐部外敷中药,比较2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结论:中药敷脐疗法有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源性感染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脐疗对术后胃肠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疗法对经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T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90例经腹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1h脐部外敷中药,比较2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结论中药敷脐疗法有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源性感染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加黄龙汤加味灌肠治疗颅脑损伤后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加黄龙汤加味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水平,28 d生存率、28 d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P 0.05),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APACHEⅡ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血清CRP、WBC、PCT水平,28 d死亡率、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8 d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新加黄龙汤加味灌肠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胃肠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护理对ICU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双盲法将85例ICU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灌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相关指标、干预前后胃肠功能评分、IL-6、CRP及TNF-α水平。结果: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8.3±3.0)VS(18.5±8.1)]小时、肛门排气时间[(30.4±12.3)VS(66.6±19.5)]小时、开始排便时间[(28.5±3.3)VS(48.0±8.5)]小时、肠内营养开始时间[(34.6±6.2)VS(43.7±5.1)]小时、干预后胃肠功能评分[(1.27±0.70)VS(1.95±0.7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IL-6、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灌肠及其护理能明显加快ICU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机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袁光霞  马文军 《光明中医》2011,26(2):377-378
目的中药保留灌肠对腹部术后肠麻痹的护理观察。方法腹部术后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保留灌肠,观察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可以改善术后肠麻痹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敷脐与针刺疗法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将10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脐与针刺疗法,观察两组病例自术后肠鸣音的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平均时间分别为(8.5±3.1)h与(18.7±8.2)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肛门排气平均时间分别为(30.8±12.4)h与(66.5±19.6)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敷脐结合针刺疗法能有效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药敷脐对阑尾切除术后肛门排气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212例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6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脐部贴敷.分别观察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前.结论 中药敷脐能促进肠蠕动,操作简便,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方+针刺联合常规疗法治疗ICU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禁食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中药灌肠方+针刺。中药灌肠方(大黄10g,枳实、赤芍、丹参、桃仁各12g,芒硝6g,厚朴15g);恶心呕吐加藿香9g;腹胀严重加香附12g;体虚加党参15g,将药物置于冷水中先浸泡30min,煎煮2次,取100mL,药汁放到灌肠器中,灌肠速度10~20min,保留时间1h,1剂/d,1次/d。针刺:足三里(双)、巨虚穴,留针15min,行重刺激手法行针2~3次,间隔12h行针1次刺;常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胃肠功能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治疗组段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灌肠方+针刺联合常规疗法治疗ICU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脐部贴敷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56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术后早期予中药脐部贴敷,对照组患者常规采用禁食、补液,不采用其他任何措施,自然恢复胃肠功能。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平均时间、肛门排气平均时间、排便平均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脐部贴敷可促进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灌肠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期间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外科接受LC手术的良性胆囊疾病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氧气吸入、生命体征监护,并予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并于术后8 h开始予以中药通腑汤保留灌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比较两组术后第1、5天腹部胀痛评分、胃肠反应评分及血清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5天腹部胀痛评分、胃肠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SS、V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灌肠可降低腹部胀痛评分和胃肠反应评分,改善血清SS、VIP,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治疗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卓建洁 《新中医》2020,52(24):143-14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应用在中药灌肠治疗重症监护室(ICU)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 82 例 ICU 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41 例) 与试验组 (41 例) 后,全部患者均进行中药灌肠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试验组需实施舒适护理,比较 2 组的炎症因子、临床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2 组 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2 组护理后炎症因子较前改善,试验组 CRP、IL-6、TNF-α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3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中药灌肠治疗的 ICU 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改善炎症反应,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且不易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中医药的方法改善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现象.方法:自制中药通腹散敷脐,加穴位按摩.结果:治疗组在术后肠呜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和恢复饮食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药穴位贴敷,均治疗7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及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及排便间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便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缓解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腑理肺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危重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腑理肺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肠内营养时间、开始排便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GIDF)评分,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肠内营养时间、开始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IDF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DS发生率为12.50%(5/40),低于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神阙穴对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加用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结果: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腹胀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贴敷神阙穴能明显促进胃肠道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