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24起甲型肝炎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湖南省甲型肝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南省2005-2008年间发生的24起暴发疫情进行了同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08年,湖南省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共报告24起甲肝暴发疫情,各年间甲肝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水传播占50%.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占有一定比例(33.3%),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人群以中学生为主. 结论 湖南省甲肝暴发疫情流行强度大,以经水传播为主.采取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制策略,控制甲肝暴发疫情发生是今后甲肝防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009年1~6月发生在六枝特区岩脚镇甲肝暴发疫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控制类似疫情再次发生。[方法]对疫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人血液、居民与学校饮用水进行检验。[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化验结果与流行病学特征,确定这是一起甲肝暴发疫情。通过对学校学生的生活习惯、环境卫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部分患者近期有共同饮食或到摊点购买食品;学校和村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论]这是一起可能为密切接触与食物传播引起的甲肝暴发。  相似文献   

3.
韶山市某职业中专甲肝暴发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某职业中专甲肝疫情暴发的原因和特点,为制定突发性疫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结果 这是一起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暴发流行,共发病49例,罹患率为7.49%。结论 加强甲肝疫情监测及人群甲肝病毒抗体水平监测。加强学校饮食、饮水卫生监测,加大易感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对防止甲肝疫情暴发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暴发的措施与策略。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方法查找一起甲肝暴发的可疑传染源,观察暴发前甲肝灭活疫苗干预结果。结果该起甲肝暴发疫情共发病8例,罹患率为2.04%(8/393);学校水源水和水池末梢水甲肝核酸阳性;前期甲肝灭活疫苗强化干预组与无干预组人员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P=0.29);经采取消毒水源水,更换教室桶装水,排污渠道改造使其远离水源和应急接种甲肝疫苗等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水源污染是本次甲肝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接种疫苗、加强环境卫生以及卫生宣教,方可综合防制甲肝的暴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0年南通市某初级中学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处理情况.方法:对该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个案资料分析.结果:该起暴发疫情历时10 d,发病22人,罹患率为3.72%.结论:加强学校疾病监测,严格落实隔离、消毒措施,是遏制学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太仓市沙溪镇某砖瓦厂一起甲型肝炎(甲肝)暴发的原因和传播特征,采取措施尽快扑灭疫情。方法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甲肝暴发流行共发生54例,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共41例,占75.92%。通过采取病人隔离治疗、加强饮用水及周围环境卫生管理、应急接种甲肝疫苗等措施使疫情得到及时控制。结论砖瓦厂卫生及生活环境差是此次疫情暴发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2007年甘孜州雅江县甲肝暴发疫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查明甲肝暴发原因和传播途径,分析流行因素,评价控制效果.方法 对每例患者进行个案调查,了解病例三间分布;调查30名住院儿童患者甲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该次甲肝暴发疫情共发病104人,1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的87.5%;30例住院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为0.结论 此次甲肝暴发的传播途径为日常生活接触,及时发现、报告和隔离患者,加强对公共场所的消毒和甲肝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是控制甲肝暴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解该校甲肝暴发的原因,分析流行因素,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每一病例进行个案调查. [结果] 此次暴发水源受到污染. [结论] 加强对学校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的消毒和甲肝防病知识的宣传,提高甲肝疫苗的接种率是控制甲肝暴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学校甲肝疫情,为搞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格,对所有甲肝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该起甲肝疫情患者22例,发病率为1.28%,其中男性病例10例,占病例数的45.45%;女性病例12例,占54.55%。22例病例均无确切甲肝疫苗免疫史,免疫空白、疫情报告不及时及密切接触感染是本次甲肝疫情流行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大力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开展对重点人群的甲肝疫苗接种,是防止甲肝流行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查明甲肝暴发原因及传播途径,分析流行因素,制定控制措施,评价控制效果。方法对每例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和三间分布;调查47名住院患者甲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本次甲肝暴发疫情集中在该镇中、小学、幼儿园共发病65人,18岁以下青少年占发病的98.46%(64/65),65名患者甲肝疫苗接种率为0。结论此次甲肝暴发的传播途径为日常生活接触,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学校内外环境消毒、杀虫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密切接触者及时采取丙球应急接种,易感人群接种甲肝疫苗是控制甲肝暴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江西中医学院甲肝疫情暴发、蔓延的原因,探讨甲肝暴发疫情中如何采用有效的流行病学调查设计方法来验证病因假设,探讨高校内发生甲肝暴发疫情后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迅速扑灭疫情、减少社会影响,为今后科学地开展甲肝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甲肝暴发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需加强高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及时、高效、规范地处置高校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传染病疫情.  相似文献   

12.
一起学校甲型肝炎水型暴发流行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学校甲型肝炎水型暴发流行的原因,探讨甲肝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国家《甲肝病人个案调查登记表》对所有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外环境及病人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甲肝暴发是因学校饮用水被甲肝病毒污染所引起,共发病52例,罹患率4.56%。结论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为学校学生提供安全卫生饮用水是降低学生中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里高中学甲肝疫情暴发的原因,探讨里高中学甲肝暴发流行的原因、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甲肝的流行提供有效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现场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症状体征,采集血样进行甲肝抗体(抗HAV-IgM)及谷丙转氨酶(ALT)测定。结果实验室检测19份血样,抗HAV-IgM阳性19例(100.00%),ALT增高17例(89.47%)。结论本次甲肝群体流行是由于学校备用水源被甲肝病毒污染而引起。提示学校应经常开展爱国卫生教育,改善卫生设施、提供卫生安全饮用水,加强卫生监管,更好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甲型肝炎 (甲肝 )暴发疫情发生的规律与流行病学特点 ,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 ,对大连市 1986~ 2 0 0 0年甲肝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资料来自大连市 1986~ 2 0 0 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报表 ,各次甲肝暴发疫情调查处理报告。2 结果2 .1 甲肝暴发概况  1986~ 2 0 0 0年 ,全市合计发生2 7起甲肝暴发 ,发病 192 0例 ,占同期全部甲肝病例总数 86 82 7例的 2 .2 1% ,无死亡。其中 ,1986~ 1988年分别发生 3起、发病 16 5人 ,1起、2 4人 ,1起、2 0人 ;1989年和 1990年无暴发 ;1991~ 2 0 0 0年分别发生 1起、发病 78人 ,3起、6…  相似文献   

15.
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2004年9~11月剑河县盘溪乡中、小学发生了一起甲肝暴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人口资料来自剑河县统计局公布资料;疫情资料来自法定传染病常规报告系统,由剑河县疾控中心疫情室提供;其他资料均为剑河县盘溪乡中、小学甲肝暴发现场调查所得。1·2调查方法由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用制定的甲肝病例调查表对暴发学校所有学生和教职工进行调查并采集血液作ALT检测,ALT异常者作甲肝IgM检测。1·3病例诊断标准根据《甲型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2006-2008年学校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云南省学校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2006-2008年各州(市)报告的学校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和部分现场调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云南省2006-2008年共报告学校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22起,涉及病种4种,发病993例,无死亡病例.暴发疫情起数及病例数在所涉及的病种中均以甲肝为最多(10起388例),其次为感染性腹泻(5起315例)、细菌性痢疾(4起162例)和伤寒+副伤寒(3起128例);绝大部分疫情发生在农村中小学(72.73%),4-6月为高发月份(72.73%),中小学学生为高发人群(79.76%).结论 应加大云南省农村改水、改厕及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加强学校食堂及校外无证摊贩的饮食卫生管理,以预防控制学校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004年广州市番禺区一起由诺瓦克样病毒引起的学校胃肠炎疫情暴发特征. 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起疫情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该起疫情共报告病例30例 ,其中3例患者的粪便或肛拭标本检出诺瓦克病毒抗原. 结论本次胃肠炎暴发疫情由诺瓦克样病毒引起,传染来源尚未查明.  相似文献   

18.
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17年学校及托幼机构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学校及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和幼儿园发生的传染病聚集和暴发疫情进行调查,采集部分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标本进行病原检测,对全年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调查处置聚集性和暴发疫情200起,其中病毒性胃肠炎疫情73起,流感引起的发热疫情69起,手足口病疫情42起,疱疹性咽峡炎疫情2起,腺病毒发热疫情8起,猩红热疫情4起,水痘疫情2起;共计病例1 591例,总罹患率为12.54%,不同疫情平均罹患率为2.82%~29.25%;流行时间2~29 d;共采集病例和密切接触人群标本898和175件,总阳性率分别为63.59%和23.43%.结论 小学和幼儿园是传染病疫情防控的重点,特别是多种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威胁着学生和幼儿的健康.学校和幼儿园应制定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对策,加强学生和幼儿卫生行为干预,减少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9.
上犹县26起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上犹县2002-2007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状况,探讨预防控制学校暴发疫情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以上犹县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基础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 26起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中乙类7起,丙类18起,其他传染病1起;肠道传染病7起,呼吸道传染病17起,接触性传染病2起;农村学校16起,城镇学校10起;小学19起,中学7起;春秋季共暴发24起,冬季和夏季各1起.结论 应重点加强学校易感人群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学校饮用水和饮食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某校暴发一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调查处置,总结经验,为控制学校疫情暴发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龙岩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个案调查.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采集病例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液,检测其病毒抗体.结果 该校在校学生甲型H1N1罹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