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肺结核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进行调查分析,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感染病菌进行菌种鉴别。结果 90例患者病原菌培养均为阳性,分离出病原菌143株,其中真菌55株,革兰阴性杆菌70株;革兰阳性菌18株。55株真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明显高于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肺结核、继发型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感染真菌、革兰阳性菌以及革兰阴性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患者干扰多重病原菌较常见,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必须提高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及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17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86例和窦性心律组84例,检测2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并与对照组85例健康人相比较。结果心房颤动组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和对照组(P<0.01),窦性心律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心房颤动组和窦性心律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者TNF-α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Ⅰ级者(P<0.05,P<0.01);心功能Ⅲ级、Ⅳ级者TNF-α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1);心功能Ⅳ级者TNF-α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Ⅲ级者(P<0.05)。结论TNF-α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肺结核及7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血清ADA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肺结核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血清ADA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肺结核组患者治疗前后与健康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痰抗酸杆菌阳性与阴性患者血清ADA测定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ADA可以协助诊断痰抗酸杆菌阴性肺结核,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肺结核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液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G)、免疫球蛋白G(IgG)及转铁蛋白(TRF)定量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03例糖尿病(DM)患者依据其尿蛋白定性试验分为尿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103例DM患者及60例正常健康人尿MA、α1-MG、IgG及TRF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尿MA、α1-MG、TRF及Ig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的这4种尿微量蛋白水平又明显高于尿蛋白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患者尿MA、α1-MG、IgG及TRF的阳性率分别为42.6%、39.3%、29.5%及45.9%,四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可高达90.2%。结论尿MA、α1-MG、IgG及TRF是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DN的早期诊断,对鉴别诊断肾脏病变的部位、程度及疗效观察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为其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将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初治),另随机选择同期单纯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初治),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表现、胸部X线表现、痰抗酸杆菌涂阳率、痰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等。结果:观察组咯血、呼吸困难、消瘦、低蛋白血症、痰抗酸杆菌涂阳率、痰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及误诊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变位于上肺尖后段及下叶背段以外肺野的有20例(32.3%),而对照组仅6例(1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变以团片影为主的有41例(66.1%),而对照组仅8例(13.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出现空洞的有40例(64.5%),而对照组为18例(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全身症状及肺部表现均较单纯肺结核患者严重,胸部X线表现偏离单纯典型肺结核,误诊率高;糖尿病患者如胸部影像学提示团片阴影并空洞形成,应警惕肺结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的临床特点及继发性肺结核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的异同。方法 对242例继发性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以21~30岁的年轻人为最多。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组有贫血与低蛋白血症的患者明显高于继发性肺结核组(P<0.01)。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组有发热的患者明显高于继发性肺结核组(P<0.01)。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组合并≥3种肺外结核的患者明显高于继发性肺结核组(P<0.05)。继发性肺结核组痰涂片阳性率明显高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组(P<0.01)。在继发性肺结核组,肺部病灶范围分布在6个肺野的患者最多。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组合并结核性脑膜炎/脑结核的患者明显高于继发性肺结核组(P<0.01)。继发性肺结核组合并浅表淋巴结结核的患者明显高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组(P<0.01)。继发性肺结核组合并胸壁结核的患者明显高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组(P<0.01)。两组合并脊柱结核、肠结核、喉结核、泌尿系结核、结核性腹膜炎无差异(P>0.05)。结论 对年轻、肺部结核病灶范围广、全身情况差的肺结核患者,要警惕同时合并肺外结核,尤其是合并结核性脑膜炎/脑结核、浅表淋巴结结核、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 unosorbent assay,ELISA)对38例临床诊断为ITP的患者和40例正常人的血清IL-6及TNF-α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38例ITP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人,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患者经治疗后IL-6及TNF-α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6和TNF-α在ITP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变化,用ELISA检测了RA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用化学法测定NO;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结果RA患者血清中的TNF-α(P<0.01)、NO(P<0.0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SOD的水平低于健康人(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RA的发病与TNF-α、NO、SOD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内脂素(visfatin)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CHD的治疗价值。方法将60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无病变组8例、轻度病变组27例、中度病变组15例及重度病变组1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不同程度病变组之间血清APN、visfatin及TNF-α水平的差异。将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存在病变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片连续口服28 d,观察比较2组间血清APN、visfatin及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血清APN水平呈降低趋势(F=103.428,P<0.01),而visfatin和TNF-α水平呈增加趋势(F=89.057、264.309,P<0.01)。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病变组血清APN、visfatin及TNF-α水平与无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程度病变组之间两两比较血清APN、visfatin及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血清APN、visfatin及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PN水平均增高,visfatin和TNF-α的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PN水平高于对照组,visfatin、TNF-α的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下调血清中visfatin的表达、抑制TNF-α的分泌、增加血清APN水平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成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61-162
目的:通过对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资料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我院收治的成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反应。结果: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占53.3%,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占46.7%;痰净片查抗酸杆菌阳性率为10.3%,痰结核杆菌Taq Man-PCR阳性率为42.5%。胸部X线片50%患者表现为大小、密度、分布"三均匀"的粟粒结节影。胸部高分辨CT显示83.3%患者在X线片粟粒阴影之前发现微小结节病灶。纤支镜下痰刷检阳性率为44.4%。43.3%患者合并肺外结核。78.8%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显示病灶不同程度被吸收。结论:血行播散型结核病是一种致死性传染病,积极重复影像学、病原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结核药联合利福喷丁对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因子、VEGF及MMP-9的影响.方法 60例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利福喷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结核丸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VEGF及MMP-9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组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INF-γ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IL-4、CRP、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INF-γ水平明显较高(P<0.05),而IL-4、CRP、TNF-α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清MMP-9、VEGF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血清MMP-9、VEGF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结核药联合利福喷丁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降低VEGF及MMP-9水平,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CAP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指标的表达,探讨炎症因子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CAPD患者分别送检hs-CRP、IL-6、TNF-α,同时测定肌酐(Cre)、血钙(Ca)、血磷(P)、血红蛋白(Hb)、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白蛋白(Alb)。根据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计算分值,观察腹膜透析患者炎症因子与各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RP〉5 mg/L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RP〈5 mg/L组;血清Hb、Alb水平及SGA均显著低于CRP〈5 mg/L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Ca、P、Chol和Cr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高转运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高于其他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腹膜高转运功能患者炎症因子升高明显,炎症与低蛋白血症、营养状态差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金炬  刘帮助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97-1600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机械通气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70例COPD机械通气的患者,其中34例行常规机械通气为对照组,36例行BAL为观察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测2组外周血的TLR4表达水平,同时采用ELL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第1天外周血TLR4、TNF-α、IL-6和IL-8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5天TLR4、IL-6和IL-8及治疗后第3天和第5天TNF-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机械通气并BAL治疗后第1、3和5天TLR4、TNF-α、IL-6、IL-8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两表达水平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在机械通气治疗后第1、3和5天TLR4、TNF-α、IL-6和IL-8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TLR4表达水平与TNF-α、IL-6、IL-8细胞因子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观察组在肺部感染控制窗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呼吸重症监护室时间、首次撤机成功率、再上机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能够提高COPD机械通气患者外周血TLR4表达水平,增加脱机成功率,提示COPD治疗与机体的固有免疫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映曼  蔡毅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9):1110-111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TNF-α在脑梗塞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连续检测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第1、3、7和28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与2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于发病第1dTNF-α开始升高(P〈0.05),第3d达峰值水平(P〈0.01),然后逐渐下降,至第28d时仍高于对照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P〈0.05);梗死体积越大,TNF-α水平越高,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患者血清TNF-α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急性脑梗塞的发生发展有关,TNF-α水平与梗死灶体积有关,TNF-α参与脑梗塞患者炎症/免疫反应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庄志 《吉林医学》2010,31(31):5495-5496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选择30例COPD急性发作期、稳定期患者及20例健康非吸烟者留取痰液,采用双抗体ELISA法测定痰中IL-17和TNF-α水平,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结果:COPD急性发作期IL-17、TNF-α和hsCRP水平分别为(148.4±15.2)pg/ml、(14.5±4.3)ng/L和(126.5±24.5)mg/L,与稳定期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稳定期患者IL-17也较对照组升高(P<0.05)。COPD急性发作期IL-17与TNF-α、hsCRP呈正相关(r=0.342,P=0.01和r=0.416,P=0.001)。结论:IL-17、TNF-α与hsCRP参与COPD的急性炎性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讨疏血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rsion molecule-1, sICAM-1)、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清涧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sICAM-1、IL-6、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治疗后对照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同组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又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患者血清sICAM-1、IL-6、TNF-α的表达,对脑梗塞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IL-6、IL-8和TNF-α含量,并与34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浆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恢复期3种因子有下降的趋势,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塞患者恢复期IL-6、IL-8和TNF-α水平低于急性期(P〈0.05)。结论脑梗塞发病过程中存在IL-6、IL-8和TNF-α介导的炎症和免疫反应,IL-6、IL-8和TNF-α的测定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邱丹  黄毅  刘建英  刘振峰 《西部医学》2008,20(3):504-506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血清中MMP-9和TNF-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25例患者在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及20例正常人血清MMP-9和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TNF-α水平高于稳定期、正常人,而后两组TNF-α水平相近;但三组MMP-9水平相近。结论TNF-α参与了COPD的炎症过程,其血清水平有助于对COPD急性加重期进行检测。MMP-9在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都有高水平表达,尚待进一步观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腔积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价值,观察二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8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的胸腔积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两组中TNF-α的表达,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中hs—CRP的表达。结果TNF-α和hs—CRP在观察组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伴有糖尿病肾病患者TNF-α和hs—CRP的表达明显高于不伴有糖尿病肾病患者(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TNF-α和hs—CRP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TNF-α和hs—CRP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腔积液的表达明显升高,在疾病进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