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补阳还五汤共煎液和单煎混合液中芍药苷和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共煎、单煎情况下补阳还五汤中芍药苷、阿魏酸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补阳还五汤共煎液中的芍药苷、阿魏酸含量比单煎混合液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本研究为探讨方剂的配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方药配伍对白芍中没食子酸溶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UPLC方法测定白芍不同配伍煎液中没食子酸含量,研究配伍对没食子酸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5%醋酸为流动相(2∶98,V/V);流速:0.3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71 nm;进样量:3μl,分析白芍不同配伍煎液中没食子酸含量。结果 UPLC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白芍不同配伍煎液中没食子酸含量大小为:四逆散>芍药甘草汤>白芍单煎液,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方药配伍对其白芍的活性成分没食子酸的溶出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补阳还五汤共煎液和单煎混合液中芍药苷和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共煎、单煎情况下补阳还五汤中芍药苷、阿魏酸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 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补阳还五汤共煎液中的芍药苷、阿魏酸含量比单煎混合液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 本研究为探讨方剂的配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有效成分及效应组分含量层面探讨芍药甘草复方相使配伍的药剂学环节变化,为体内药动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建立芍药甘草复方中有效成分及效应组分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采用HPLC法同步测定芍药甘草复方合煎液和单煎合并液中有效成分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铵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煎煮液中效应组分芍药总苷、甘草总黄酮、甘草总皂苷含量。结果:各有效成分与效应组分含量差异均5%,说明配伍前后从有效成分层面到效应组分层面均无差异。结论:芍药甘草复方相使配伍体外主要成分的药剂学环节无变化,为相使配伍体内药动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超 《中医研究》2011,24(10):16-17
目的:研究苦杏仁单煎及与不同比例甘草配伍共煎时汤液中苦杏仁苷含量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HPLC测定苦杏仁单煎及其与不同比例甘草配伍共煎时汤液中苦杏仁苷含量。结果:苦杏仁单煎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与甘草共煎(3∶4)时苦杏仁苷含量降低最多。结论:苦杏仁长时间煎煮可降低汤液中的苦杏仁苷含量;甘草能降低苦杏仁汤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建中汤及其拆方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Diamonsil RP-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小建中汤拆方前后芍药苷的含量有明显变化,其中去甘草组、去桂枝组、去饴糖组与全方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去生姜组、去大枣组与全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草和桂枝有助于白芍中芍药苷的溶出;大枣、生姜对白芍中芍药苷的溶出影响不大;饴糖可能会以小团块形式包裹芍药苷,使实验中芍药苷的萃取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传统砂锅和煎药机煎煮八珍益母汤对芍药苷和阿魏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砂锅和煎药机煎煮制备八珍益母汤,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煎液中芍药苷和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条件:Imtakt 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4∶86,ν/ν)溶液;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芍药苷230 nm,阿魏酸322 nm;柱温为25℃。结果:芍药苷在传统砂锅煎液中含量略高于煎药机煎液;阿魏酸在两种煎液中含量相近。结论:传统砂锅煎煮与煎药机煎煮八珍益母汤剂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白芍与柴胡不同比例配伍共煎芍药总苷及苯甲酸的煎出量,以探讨传统药对白芍配伍柴胡对有效成分及有害成分煎出的影响。[方法]单味白芍、白芍与柴胡配伍(1∶2,1∶1,2∶1),水煎提取,分别直接分离和水解后再分离测定游离苯甲酸及芍药总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白芍配伍柴胡,游离苯甲酸煎出量均比白芍单煎明显降低,芍药总苷煎出量与白芍单煎比变化不大。[结论]白芍配伍柴胡合煎与白芍单煎相比,可显著降低有害成分苯甲酸的煎出量。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枳实-白芍配伍的化学成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枳实和白芍配伍后化学成分在质和量上的变化。方法:采用HPLC比较枳实-白芍单煎液与合煎液中各成分的变化,色谱柱为Syncronis-C18(4.6 mm×250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乙腈-0.3%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230nm。结果:方法学考察表明,所用色谱条件符合定性和定量研究要求,确定了19个共有峰,并初步对各共有峰进行归属判断,其中8个成分含量增加,而9个成分含量降低。枳实-白芍配伍后化学成分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但含量上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中药复方的配伍并不是单味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白术、白芍、白术-白芍、痛泻要方中白术内酯Ⅰ、Ⅱ、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HPLC-PDA色谱分析方法,同时测定5种成分在单味药、药对、复方中的含量,为探究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Thermo Fisher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运行时间:32 min;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白术内酯Ⅰ及白术内酯Ⅲ为222 nm,白术内酯Ⅱ为278 nm,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为232 nm;进样量:10μl。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线性考察,以峰面积(Y)与浓度(X)进行线性回归,白术内酯Ⅰ、Ⅱ、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8 0~0.320 0μg(r_1=0.999 9)、0.004 1~0.160 0μg(r_2=0.999 8)、0.210 0~0.840 0μg(r_3=0.999 7)、1.750 0~70.000 0μg(r_4=0.999 8)、1.000 0~40.000 0μg(r5=0.999 6);加样回收试验、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良好,稳定性试验证明在24 h内稳定,结果准确可靠。在单味药、药对与复方中,5种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顺序依次是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比较白术与白芍配伍前后的含量发现,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较配伍前均有所升高,而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较配伍之前的含量均降低;比较药对与复方中5种成分的含量发现,白术内酯Ⅰ的含量药对较复方明显升高,白术内酯Ⅱ、Ⅲ,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该法可同时对单味药、药对以及复方的质量控制进行评价;通过比较单味药、药对、复方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表明配伍可以对药物的有效成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妇康宝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妇康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采用薄层鉴别法对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芍药苷含量在0.014 0~0.447 0 mg/m 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0.9%,RSD为1.06%;薄层色谱法能对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进行专属定性分析。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好,可作为妇康宝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引种白芍与主产区白芍质量,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Shim-pack GIST-HP C18色谱柱(250 mmx4.6mm,5.0μm),乙腈(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lmL/min,柱温为3...  相似文献   

13.
川乌与白芍配伍前后乌头碱和芍药苷煎出量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何伟  王宁  秦林  张翔 《中国药学杂志》2002,37(9):680-683
目的:考察川乌与白芍配伍前后主要化学成分乌头碱和芍药苷煎出量的变化,探讨两药配伍使用增效减毒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川乌与白芍配伍合煎,乌头碱的煎出量降低。芍药苷的煎出量增加。结论:川乌、白芍配伍前后有效成分煎出量的变化为两药配伍后药效的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硫磺熏蒸白芍在储藏一年中其芍药苷及二氧化硫残留的变化,为解决白芍质量与安全的硫磺熏蒸相关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白芍与硫磺熏蒸白芍药材及其饮片在相同条件下储藏一年,分别测定其芍药苷、二氧化硫残留量。结果:白芍硫磺熏蒸后芍药苷含量显著性降低;在切片及煎煮过程中芍药苷也有所下降;芍药苷含量最低为2.805%;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芍药苷含量不低于1.6%的要求;硫磺熏蒸会导致二氧化硫残留,以饱和硫磺熏蒸白芍,残留量最高为284.239 mg·kg~(-1),但低于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查项目限度"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 mg·kg~(-1)"的规定;且在切片、煎煮以及储藏过程中会损失大部分。结论:白芍经硫磺熏蒸后,芍药苷含量下降明显,且有二氧化硫残留;但软化、切片及煎煮过程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大大降低,硫磺熏蒸技术现阶段可以保留。  相似文献   

15.
赤芍和白芍不同部位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赤、白芍不同部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差异,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色谱柱:Hypersil C18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14∶86);检测:UV 23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赤、白芍不同部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不同。结论运用HPLC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赤、白芍不同部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区别同为芍药来源的赤芍和白芍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逍遥丸(浓缩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和完善逍遥丸(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当归、甘草、白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1.26%(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7.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白芍药汤剂的光谱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测定单味白芍饮片汤剂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集7批次白芍饮片、5批次白芍药材、5批次赤芍饮片制备所得汤剂的拉曼光谱,并进行初步谱峰归属,分析白芍饮片汤剂与白芍药材汤剂的拉曼光谱,对比白芍饮片汤剂和同属药物赤芍饮片汤剂的拉曼光谱.结果:白芍饮片汤剂拉曼光谱在637,783,847,981,1 091,1 128,1 336,1 458,1 636cm-1处出现9个拉曼信号.白芍药材汤剂拉曼光谱中的783,981,1 128,1 336,1 458 cm-15个拉曼峰同样存在于白芍饮片汤剂的拉曼光谱中,633,1 633 cm-1拉曼峰发生微小频移,而716,737,835,916,1 072,1 271,1 600 cm-1等拉曼峰消失.此外白芍饮片汤剂和同属药物赤芍饮片汤剂的拉曼光谱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拉曼光谱可能为白芍药或其他中药汤剂提供一种快速的化学成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炒白芍提取物中芍药苷(Pae)在大鼠不同肠段的肠外翻囊模型中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及其与Pgp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肠外翻囊模型,以Pae为炒白芍提取物中代表成分,用HPLC对其进行检测,计算Pae的肠吸收动力学参数,分析Pae的肠吸收特征。结果:炒白芍提取物不同浓度时Pae在不同肠段的吸收均为线性吸收,其回归相关系数的平方(R2)均>0.9以上,符合零级吸收;其Ka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其为被动吸收。Pae在不同肠段吸收总趋势为空肠>回肠>结肠。炒白芍提取物与维拉帕米(Ver)合用时,Pae在回肠中吸收显著增加(P<0.05);口服炒白芍提取物后,在回肠段对Rho 123的外排量增加(P<0.01)。结论:Pae在肠道中吸收为零级吸收,吸收机制为被动吸收。Pae可能为Pgp底物,炒白芍提取物能诱导肠道中Pgp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白芍超微饮片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雅  杨永华  蔡光先 《中成药》2007,29(5):631-634
目的:研究白芍超微饮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0批白芍超微饮片。结果:建立了白芍超微饮片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有色谱峰约20个,其中共有峰10个。结论:该指纹图谱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具有可操作性,能用于白芍超微饮片的鉴别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白宇明  郝近大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2):4506-4509
笔者通过对芍药品种的本草考证和对黄芩汤配伍组方的分析,探寻白芍与赤芍在品种、产地加工、炮制方法、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异同;并从功能主治等方面加以比较,探讨《伤寒论》"黄芩汤"中的芍药究竟是赤芍还是白芍。在进行考证时,笔者从芍药本草记载的本原,即最早收录该品种的本草古籍,按照主流本草发展的脉络,理清该品种在历史各个时期的发展与变迁,并以功能主治为主线,搞清赤白芍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现代白芍的应用大约起始于宋代,它与赤芍的区别主要是加工方式不同,而其原植物品种是相同的。笔者从历史源流、植物基原、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的角度搞清了芍药品种的来龙去脉,探讨和分析了赤白芍从不分用到分开使用的发展变化,以及黄芩汤中芍药的品种。最终,笔者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证实在2000多年前《伤寒论》成书时白芍尚未出现,而根据《名医别录》所载"二月八月采根,暴干"的产地加工方法推断,"黄芩汤"中使用赤芍更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