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Omega-3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Dyerberg等[1]在七十年代发现Omega-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Omega-3 FA)与格陵兰岛爱斯基摩人很少罹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有关之后,Omega-3 FA成为了CVD危险分析和干预治疗研究的热点.大量流行病学[2-3]和临床研究[4-5]显示Omega-3 FA具有预防或降低CVD发生发展的功能.因此,欧美心脏病学会都推荐增加Omega-3FA的摄入以预防或降低CVD发生[6-7].但是,也有临床研究[8-9]和荟萃分析[10]对Omega-3 FA保护CVD的作用提出了质疑,认为Omega-3 FA对CVD风险的降低可能并无作用.明确Omega-3 FA对CVD的作用,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方法,目前监测Omega-3 FA摄入主要有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指标两种方式,前者受记录、回忆等影响易产生偏倚,客观的实验室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已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11]和气相色谱法[12]等实验室方法来监测Omega-3 FA水平,并提出了对CVD危险预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Omega-3指数的概念[13].我们对Omega-3 FA在生化特性、临床意义及监测方法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2.
许多研究已经显示了:大量食用鱼和鱼油中包含的欧米茄-3(英译:Omega-3)脂肪酸,能够降低患痴呆的风险和认知能力的下降。稍微深入一点挖掘,两个主要欧米茄-3脂肪酸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似乎起到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循环杂志》2023,(2):116-130
众所周知,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可带来显著的心血管获益,但仍存在心血管剩余风险。有证据提示甘油三酯(TG)或富含TG的脂蛋白(TRL)胆固醇(TRL-C)水平升高是剩余风险发生的原因之一。Omega-3脂肪酸虽能有效降低TG,但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其在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获益结果不一,同时,其在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压、心脏性猝死等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价值仍存困惑。据此,本专业委员会综合有关Omega-3脂肪酸的现有认知,从诸多方面对Omega-3脂肪酸进行全面而科学的阐述,以期为中国人群Omega-3脂肪酸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鱼作为有益于心脏的食物而为人称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Omega-3脂肪酸。然而,研究显示鱼油似乎不能帮助安装了除颤器的患者,提示Omega-3脂肪酸的好处并没有惠及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5.
2011年5月26日科学日报报道:欧米茄-3(英译Omega-3)脂肪酸对人体可能并不只是对心脏有益。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从分子水平证实这类物质可同时对酒精依赖和情感障碍方面的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内皮细胞的损伤、脂质沉积等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病理过程。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具有重要的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但其机制仍不明确。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环氧化酶、脂氧合酶和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类二十烷酸代谢产物。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自身被代谢为类二十烷酸的同时,也可与花生四烯酸竞争共同的代谢酶,从而也对花生四烯酸来源的类二十烷酸代谢产物水平起调控作用。文章基于代谢的观点,系统地讨论了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影响类二十烷酸代谢谱而发挥动脉粥样硬化拮抗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该文是一个世界性多国(中国、日本、英国、美国)关于饮食对血压影响的调查,4680名男女,年龄0~59岁,居住不同地区,回顾24h饮食情况,测定2次24h尿。计算饮食中Omega-3量,平均为2g,日本居民从植物与鱼中摄取Omega-3摄入量最多。矫正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运动、饮酒量、食盐及其他饮食因素后,饮食中Omega-3可使收缩压、舒张压下降1mm Hg。即使降压效果不大,但从整个人群来看,血压下降2mm Hg、脑卒中减少6%、冠心病减少4%。研究认为饮食中各个因素的独立降压效果都很小,但多种因素合起来就对BP有较大影响,如减盐、减重、不酗酒、多吃蔬…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杂志》2004,12(2):186-186
爱斯基摩人与西方人比较 ,心梗发生率特低 ,其可能原因是饮食中Omega 3酸能稳定心肌电生理 ,减少室性心律失常、骤死。这些脂肪酸也有明显抗炎、抗血栓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最近GISSI对1132 4名冠心病预防研究证明食用高度纯化的Omega 3脂肪酸能明显减少骤死、各种原因的死亡。Omega-3脂肪酸对心血管病的二期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人群维生素D含量情况,研究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为早期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北京地区体检人群580例。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和25-羟基维生素D2,用以评价体内维生素D状态;同时测定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胆固醇酯脂肪酸类(CEFA)、支链(BCAA)及芳香族氨基酸类(AAA)、溶血卵磷脂类(LPC)等新发现的心血管病潜在危险因素,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这些指标的关系。结果:580例体检人群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为(21.57±7.83)μg/L,参考区间(2.5%~97.5%分位数)9.41~38.32μg/L;男性(22.68±7.60)μg/L)显著高于女性(20.18±7.90)μg/L)(P0.001)。研究对象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缺乏、不足和充足所占比例分别为3.3%、42.8%、39.3%及14.6%。非参数相关分析表明校正年龄、性别后总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HDL-C、apo AI、不饱和LPC、Omega-3型CEFA等心血管保护因素均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与apo B、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BCAA、AAA、饱和CEFA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可能是心血管保护因素,其对预防和改善心血管疾病具有潜在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在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中,饮食营养治疗是基础。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如何科学选择食物是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要面对的具体问题。为了寻找简便易行的食谱制定方案指导患者快速合理搭配饮食,我院营养科的葛声主任结合20多年的临床营养工作实践,提出了"3-2-1蔬菜模式"。"3-2-1蔬菜模式"是一种既符合糖尿病营养治疗原则,又满足平衡膳食要求,方便记忆、操作简单的食物选择模式。3-2-1蔬菜模式有2层含义,既可理解为  相似文献   

11.
<正>为使作者了解我刊的编辑出版计划,及时地为我刊惠赐稿件,我刊编委会确定了2015年9-12期和2016年1-5期"重点号"选题:2015年9-12期"重点号"选题:9.肝衰竭与人工肝;10.胆汁淤积和胆道疾病;11.丙型肝炎;12.肝移植。2016年1-5期"重点号"选题:1.肝癌的介入治疗;2.门静脉高压症;3.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4.中西医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因"腹痛3 h"于2013-12-31入院。患者因"头晕1 d"于2013-12-31到当地医院就诊,3 h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呕吐餐后胃内容物1次,伴头晕加重、气促,无头痛、胸闷、心悸,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5 g/L。予抑酸、吸氧、平喘等治疗后,腹痛、气促症状稍缓解,为进一步治疗,遂转至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不同植入角度"The all?on?3 concept"远中倾斜种植体两种加载条件下模型各部件的应力分布.方法 建立种植固定全口义齿修复模型,其中"The all?on?3 concept"模型3组(分别记为3-17°、3-30°、3-45°组)及"All-on-4"模型1组(4-30°组),3-17°组、3-30°组、3-45°组、4-30°组种植体数量分别为3、3、3、4颗,远中倾斜种植体植入角度分别为17°、30°、45°、30°,修复体远中悬臂长度为14.7、12.8、9.6、12.8 mm,近中种植体与远中种植体间距分别为15.3、17.2、20.9、6.8 mm,使用有限元软件对4组模型进行垂直以及倾斜加载,分析两种加载模式下各组模型各部件(下颌骨、种植体、基台、修复螺丝、氧化锆桥)的应力峰值.结果 在两种加载模式下,3-45°组各部件最大应力峰值出现次数最多、应力分布最不均匀,其次为3-17°组和3-30°组,4-30°组在对比中未出现最大应力峰值.结论 "The all?on?3 concept"远中种植体植入角度为30°时各部件应力分布情况最佳,其次为17°,最差为45°,但"The all?on?3 concept"应力分布情况略差于"All-on-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对D-半乳糖(D-gal)诱导的大鼠骨骼肌衰老的延缓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注射0.9%生理盐水),模型组(骨骼肌衰老大鼠模型)和 n-3 PUFAs组(骨骼肌衰老大鼠模型加n-3PUFA饲料喂养),每组各10只。比较各组大鼠生长状况、体重、比目鱼肌质量变化、四肢肌肉力量探究n-3 PUFAs 对衰老肌肉萎缩大鼠肌肉再生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aMKK2、AM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脱毛明显、活动度下降、体重减轻,开始攀爬的时间明显延长;与模型组比较,n-3 PUFAs组大鼠能够有效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大鼠骨骼肌萎缩,改善大鼠的肌肉力量。(2)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中CaMKK2、磷酸化的p-AMPK的相对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n-3PUFA组大鼠中CaMKK2、磷酸化的p-AMPK相对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AMPK在三组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3 PUFAs可延缓D-半乳糖诱导的大鼠骨骼肌衰老,其机制可能与CaMKK2/AM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水平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为使作者了解我刊的编辑出版计划,及时地为我刊惠赐稿件,我刊编委会确定了2015年7-12期和2016年1-5期"重点号"选题:2015年7-12期"重点号"选题:7.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8.小儿肝胆胰疾病;9.肝衰竭与人工肝;10.胆汁淤积和胆道疾病;11.丙型肝炎;12.肝移植。2016年1-5期"重点号"选题:1.肝癌的介入治疗;2.门静脉高压症;3.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4.中西医结合肝胆胰疾病;5.胰腺疾病。  相似文献   

16.
优质脂肪     
肥胖对糖尿病人很头痛的,前提是病从口入,最大限度的减少脂肪摄入。但注意其中一些被称做“优质脂肪”不仅对病人无害,而且还有益。其中包括广泛存在于鱼类、谷物、牛肉、羊肉、奶制品、大豆油和红花油中亚麻油酸,系一种二、三价的不饱和脂肪,它们在体内可溶解积累的脂肪酸,改善血糖水平,特别是其中的Omega-6不饱和脂肪酸对糖尿病有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研究新型结核病疫苗菌株(B/R菌株)对T细胞免疫记忆的建立及保护效应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分别皮下接种PBS、BCG、H37Ra和B/R菌株,各组小鼠于免疫后不同时间点,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2、IFN-γ的水平;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脾脏中央型记忆性淋巴细胞(TCM)及效应型记忆性淋巴细胞(TEM)的数量;检测各组小鼠脾脏和肺脏组织中的菌落数(CFU),以及根据肺脏病理损伤程度评价B/R菌株的保护效果。结果 免疫小鼠8周,B/R菌株组小鼠血清中,产生了高于BCG组的IL-2(q=4.709,P<0.05)和IFN-γ(q=5.477,P<0.05),与H37Ra组无统计学差异。免疫小鼠12周,B/R菌株组小鼠血清中IL-2、IFN-γ水平与BCG组和H37Ra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免疫小鼠16周,B/R菌株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高于BCG组(q=4.243,P<0.05),与H37Ra组无统计学差异;B/R菌株组小鼠血清IL-2水平与BCG组和H37Ra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免疫小鼠8、12、16周,与PBS组相比较,除12周时B/R菌株组的CD8+TCM水平有所降低外,B/R菌株组均可诱导产生较高水平的CD4+TCM(F=5.178,P<0.05)、CD4+TEM(F=72.04,P<0.05)以及CD8+TCM(F=16.86,P<0.05)、CD8+TEM(F=27.93,P<0.05)。随免疫时间延长,即16周时,与BCG组相比较,B/R菌株组可维持更高水平的CD4+ TEM(q=31.55,P<0.05)和CD8+ TEM(q=16.08,P<0.05),TCM无统计学差异。BCG、H37Ra和B/R菌株免疫小鼠后,各组小鼠脏器病理损伤程度及菌落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B/R菌株免疫小鼠后,可建立较高水平的T细胞免疫记忆,以TEM为主,其免疫记忆水平可维持近4月,并且与BCG免疫保护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8.
温州市3例恶性疟死亡病例均系非洲输入性病例,第1例因回国入院时临床症状严重,于2007-01-10抢救无效死亡;第2例病例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被误诊误治为"普通感冒",导致病情恶化,于2011-03-05抢救无效死亡;第3例患者属"三无"人员,入院时未能及时提供病情详细信息和流行病学史,延误诊治,最终病情恶化死亡。应加强对归国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工作,争取最佳治疗时间,以减少恶性疟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因"尿痛半月,颜面部水肿3 d"于2018-12-20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尿痛,伴尿道口瘙痒和泡沫尿,无尿急、血尿、尿频、尿量改变,未就诊。3 d前患者出现颜面部水肿,就诊于当地医院,检验提示血白蛋白20. 10 g/L,尿蛋白(++++),  相似文献   

20.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7岁,退休职工,因"反复发作心悸3年,再发伴胸闷、气急1 h"于2015-10-05 14:30分入院。近3年来患者反复出现阵发性心悸发作,但未伴有胸闷、气急症状,每次发作数分钟后自行缓解,缓解后因无特殊不适,故未就诊作进一步检查。平素生活规律,否认"高血压、心脏病、传染病及遗传病"史,未长期服用特殊药,偶因受凉感冒后予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