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斌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1947-1948
随着现代检验医学朝着仪器自动化、试剂商品化和管理科学化方向的发展,对临床实验室结果准确度和各实验室结果可比性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控制成为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各级医院检验科的重视。虽然,近年来随着各级各类检验人员质量控制技术的培训不断完善,质控管理的制度和考核监督,室间质量评价,使得各级医院检验数据准确性和各实验室之间数据结果可比性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护理工作人员对检验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掌握仍不够,对检验结果带来的负面影响依然意识淡薄,有所忽视。大多数实验室虽有比较完善的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机制,实验误差也能够及时发现;可是,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很多,质量是难以完全保证的,据有关报道,误差来源主要取决于样本采集,70%的误差都来源于分析之前。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最薄弱、最易出现问题、潜在影响因素最多、最难控制的环节。分析前阶段包括从患者准备到样本采集等分析前过程,分为生理性变异、标本收集和处理过程的变异和内源性干扰因素三大类,涉及护理人员、患者及临床实验室多个环节,影响因素众多,难以监测和控制。因此,作为采集检验标本的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检测项目的标本采集要求,达到检验质量控制的目的。我们采取检验标本采集前防范,护理人员学习,建立相应的对策,有效提高了标本采集的质量,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让护理人员更好的掌握不同检验项目标本采集要求,提高检测合格率.方法:分析静脉采血的影响因素,建立防范措施.结果:血液标本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规范,加强医护技人员沟通,建立定期分析评价机制,对护理人员进行持续教育培训.结论:只有提高血液标本质量,才能提高临床检验、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检验标本的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多数实验室对检验中和检验后都有较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但由于标本的采集多在实验室外实施,导致检验标本的质量成为检验操作程序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引起实验室检验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临床检验标本合格率的措施包括:做好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和预处理等全过程.实践证明,对各种检验项目的 标本,其采集前做好患者准备,采集标本的种类、方法、需要量,以及抗凝剂和防腐剂的种类、用量、送检等所需注意事项,是提高临床检验标本合格率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评价检验质量的标准以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为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标本检测前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却往往被忽视,合格的标本是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保证,但因为检验过程的流程化,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成为我们最难控制的环节,因标本采集、运送、传递等因素引起不正确检验结果要比检验操作中的错误更多见.有资料统计,临床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尿液检测结果异常的原因.方法 以300例患者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尿液标本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结果 26例尿液标本检验结果存在异常,异常率为8.67%.尿液检测结果异常原因分别为患者自身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样本存储因素、送检因素以及实验室因素.结论 尿液标本检测结果存在许多影响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标本采集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应严格按照尿液标本采集及送检原则做好尿液标本采集及送检工作质量控制,保证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异常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真空采血标本质量,减少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十年来真空采血标本质量进行分析,浅述标本不合格的因素和改进措施.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真空采血方法不当,如溶血、标本量过多或过少、标本放置过久、真空采血管使用不正确、采集标本的部位不当、采血时间和采集的体位不当、止血带压扎不当等因素,易导致标本不合格,影响检验结果.结论 护理人员要了解真空采血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掌握真空采血要求,提高采集的血液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7.
吴晓铭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9):1166-1167
检验科主要工作是利用熟练的检验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各种标本进行正确的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为达到此目标,必须对分析前、中、后过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文献报道[1],分析前过程占整个检测周期的57.3%,临床对检测结果不满意原因80%可追溯到分析前过程。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是收集到合格的标本,这是保证分析工作顺利进行乃至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和基础临床医生是诊疗方案的策划者,在为患者开出申请单时,应掌握检验项目的检测原理、临床意义及适应证,还需了解各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如患者生理因素、病理因素、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食物和药物因素等[2]。分析前质量控制涉及到患者检验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检测时间的选择及标本保存、运送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检验结果。为确保标本的合格性,就要求检验科与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增进了解和沟通,在基层医院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从5个方面进行阐述,供同道参考。1微生物学检验1.1下呼吸道分泌物(痰培养)的标本采集要求患者清晨留取,留取标本前用清水漱口3次,之后用力咳出。咳痰较困难者可用雾化蒸汽吸入以利于痰的排出,幼儿可用手指轻叩胸骨柄上方以诱发咳痰。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以为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使临床医学检验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患者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的100份血液标本,对血液标本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临床医学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诸多因素对血液标本质量造成影响,100份血液标本中发生结果误差的共28份,所占比例为28.0%。检验前、中、后均有对血液标本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如血液标本采集时未做到一针见血,血液标本的采集血管和输血血管未分开,血液标本采集前患者未空腹或者服用过禁忌药物,血液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或未合理规范留置,血液标本检验时和检验后质量控制不过关等。结论要进一步强化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力度,保证检验质量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保证临床医学检验为临床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检验科检验结果 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可靠依据,因此,检验科质量是医疗安全不可缺少的部分.标本采集程序的规范执行,采集标本的正确等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保证临床检验科质量的前提;执行严格室间、室内的检测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根本.检验报告单的分析、签发及急诊检验和危急值的重视,医疗安全知识的培训完善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渠道,保证检验报告质量,说明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因此,重视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才能保证服务临床,保证检验科医疗安全,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临床尿液检验的若干因素并总结其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尿液检验335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临床尿液检验的因素,并总结其防范措施.结果 临床尿液标本检验过程的缺陷率约为6.3%,影响尿液标本检验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尿液标本污染采集时间不准确和送检延时等.结论 尿液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临床尿液标本检验质量保障体系中最为重要且关键的一个环节,医院或科室相关负责人、临床医务人员以及实验室检查人员需要共同努力确保临床尿液标本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前标本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检验医学实验室的检测系统和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已经有了显著的改进,但在临床工作中,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没能引起医患的足够重视.严密控制标本误差因素,作为实验分析前质控的标本质量控制应予以广泛重视.临床医疗人员也应该了解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在分析病情时应排除这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朱丽林  王慧珍  杨锐 《吉林医学》2011,32(12):417-418
目的:为了加强检验科质量管理,保证检验标本质量,必需完善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建立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合作,共同制定医生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等操作规程,以级各种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影响因素和对策。提高合格标本的送检率。结果:通过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的建立和持续改进,不合格标本数量持续下降,有效地提高检验质量。结论:检验人员有必要和临床医护人员学习、了解分析前质量控制内容,将临床科室与实验室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质量控制,共同制定、编写适合于本医院的标本采集手册,提高检验标本质量完善分析前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准确、最佳的结果,保证医疗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分3个环节,即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开出检验申请单、护士执行医嘱、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标本的保存和运送等多个环节[1].临床检验以血液标本居多,在实验误差中实验前误差占70%,因而实验前质量保证对减少实验室误差显得尤其重要[2].本文就血液标本的采集在常规、血凝、生化实验前质量保证中的影响因素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俊  董卫国 《基层医学论坛》2013,(25):3339-3341
目的探讨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质量控制的因素,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方法结合临床实践,仔细分析PT、APTT的质量控制要点,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PT及APTT检测质量控制涉及面广,受检者的状态及用药、标本采集及运送、标本处理及存放过程、仪器与试剂、人员与质控、疾病等因素均可影响PT及APTT检测质量。结论对PT、APTT检验可干预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工作者对各种影响因素要加以控制,尽可能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检验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检验标本的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多数实验室对检验中和检验后都有较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但由于标本的采集多在实验室外实施,导致检验标本的质量成为检验操作程序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引起实验室检验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临床检验标本合格率的措施包括:做好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和预处理等全过程。实践证明,对各种检验项目的标本,其采集前做好患者准备,采集标本的种类、方法、需要量,以及抗凝剂和防腐剂的种类、用量、送检等所需注意事项,是提高临床检验标本合格率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探究,以不断提升临床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方法研究对象是本院选取的80名志愿者,对志愿者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等相关数据进行检测。找到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和血液标本采集、稀释、储存等方面的关联性。结果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血液标本的采集、稀释、储存等等。结论临床医学血液细胞的检验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不断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标本质量的合格与否决定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性。检验人员不仅要按标准操作程序做好标本的采集、检测,而且有责任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核实检测结果是否与临床病情相符,来判定标本质量是否合格。严格把好标本质量关,做好临床检验全程质量控制,这是每个检验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临床检验呈现检测仪器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检验方法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分析的精密度与准确度提高,使得检验中(分析中)和检验后(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不再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的最重要因素,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减少分析误差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从检验标本采集前对住院患者的准备、采集时间、采集部位、收集标本容器、标本采集量、送检时间等方面进行阐述,使医、护及检验人员对分析前程序的各个环节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从临床医生根据病人诊疗需要选择要检测的项目、并开出各类检验申请单、告知患者采集标本前的注意事项、做好采集标本前的一切准备,到标本的合理采集、适时保存、运送中的质量管理即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标本采集是直接关系检验结果的基本要素,而且这也正是保证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关键的、重要环节,如果由临床采集送到检验科的标本已经是不合格的,即使最好的仪器设备,再标准化操作程序,检验人员技术再高,也难以弥补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引入的误差和错误。全面质量控制也就都变成了一句空话。本文现将各类标本采集的原则及注意要点分别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应用。方法从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临床免疫检验标本患者中,随机抽取18000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90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免疫检验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量控制管理免疫检验方式,观察两组检验标本相关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检验标本的AFP、CEA、INS、Ca199、Ca125以及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免疫检验中,标本的采集、仪器设备等各方面都会影响到质量控制的检测结果,因此,加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