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对26只家兔的下齿槽神经进行冷冻处理,分别在冷冻后即刻,3天,1周,2周,1月,2月,4月进行电生理学及组织学的动态观察,探讨冷冻对神经纤维的影响及神经冷冻损伤后形态与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对冷冻后神经再生的机理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几丁质管修复下齿槽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几丁质管在修复下齿槽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 2 0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 ,在一侧下齿槽神经造成 8mm缺损 ,神经缺损的近远端用几丁质管桥接。术后 12、18周通过组织学和电生理学观察下齿槽神经再生情况。结果 术后 12周 ,再生神经连接原缺损区的神经近远端 ,下齿槽神经的完整性得以恢复 ,再生神经传导速度为 2 4 .5 1± 3.12m s。术后 18周 ,再生神经进一步成熟 ,神经传导速度为 2 7.2 1± 4 .4 2m s。结论 几丁质管能有效引导下齿槽神经再生 ,并促进其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神经生长因子对下齿槽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成年大白兔下齿槽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用24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在双侧下齿槽神经各造成8mm缺损,神经近远端用硅胶管桥接,右侧硅小室 内注入外源性NGF 作实验侧,左侧注入生理盐水为对照侧。对实验侧和对照侧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传导速度、纤维横断面积和髓鞘厚度作相应比较。结果 ①NGF能使有髓神经纤维数目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作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对54只家兔进行自体耳大神经移植修复下齿槽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中,采用聚乙醇酸线(PGA)与尼龙线吻合神经,通过电生理学、组织学及微血管造影等方法,观察、比较两种显微缝接材料对神经纤维及微血管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PGA 线是一种优于尼龙线的神经显微缝接材料。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就兔下齿槽神经缺损后立即与延迟神经移植修复后的神经纤维进行了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术后8周,SEM观各组神经缝接处再生轴索失去束状排列而紊乱生长。术后20周,吻合处神经纤维呈波纹状或平直。TEM观;术后8周各组均见少部分髓鞘和轴突内某些区域空泡样变,微丝微管较少,线粒体模糊,以8周组最为严重。术后20周,髓鞘结构明晰,微丝微管丰富,以立即组恢复最好。并认为电镜观察神经纤维超微结构对于断定神经再生较其他方法具有更明显的客观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8.
本实验对38只家兔的 IAN 行不同程度的损伤:切断、缺损4mm 和8mm.通过扫描电镜、神经电生理,组织学、HRP 组织化学方法.在术后1—7月内不同时期,定性定量地观察 IAN 在下颌管内的自身修复能力、下颌管与神经再生的关系以及节细胞对轴突损伤和再生的反应.结果显示,下颌神经管的存在和通畅有利于再生神经纤维通过损伤间隙,即使是缺损8mm.仍有较高程度的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节细胞标志率以切断组最高,两缺损组较低并呈胞体长期代偿性肥大。  相似文献   

9.
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是临床拔牙时最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虽然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很少 ,但由于这种方法的大量应用 ,每年我院因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引起的并发症绝对数量仍不少。我们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口腔门诊近 3年的并发症进行总结 ,以获得临床防范要点。1 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我院门诊进行拔牙患者 ,时间自 1997- 0 1~2 0 0 0 - 0 1,共行下齿槽神经阻滞 14 68例。平均年龄 2 9岁 ( 5~ 81岁 ) ,男 777例 ,女 691例。麻醉技术 :常规口腔消毒 ,5号长 7cm针头采用口内法进行穿刺。麻醉药均用 2 0 g/ L普鲁卡因 2 ml加 1∶ 10 0 …  相似文献   

10.
自从Taylor首创带血管的游离神经移植获得成功以来,为临床解决长段神经缺损和血供差的受植床中移植神经段的成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然而,对于血管化神经移植的吻合技术难度较大,要求较高,可能还会引起供植血管区域的某些并发症,且并非所有神经移植术都需要血管化。为此,本实验进行了下齿槽神经缺损后非血管化神经移植,并观察了移植神经段的微血管重建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于兔下颌颏孔内注射无水甘油,通过电生理学及形态学方法,观察注射后下齿槽神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注射无水甘油后仅使部分神经纤维受损害,其电生理学改变为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延长、振幅减小;形态学改变主要为髓鞘肿胀、断裂,轴索变形、溶解。注射无水甘油后第1周电生理学及形态学改变最明显,第5周时可见再生迹象,第16周时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准确进行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准确进行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710004)李家伟,胡永升,张引成,马冬在口腔临床工作中,遇到患者术中麻醉效果不佳,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其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将介绍一种能够准确进行经口内的下齿槽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3.
14.
下牙槽神经挤压伤后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成年大白兔下牙槽神经挤压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下牙槽神经挤压伤后,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用药组,对二组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数目、直径和髓鞘厚度作比较。结果 NGF能使理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直径、髓鞘厚度增加;术后相同时间NGF组神经传导速度大于对照组。。结论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能够促进下牙槽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观察不同缝合材料对神径移植后微血管再生的影响,本实验以健康成年家兔为对象,人工制造0.8cm的下齿槽神经缺损,用自体耳大神经行缺损修复,吻合区缝线采用聚乙醇酸线(PGA)和尼龙线。分别于术后1、2、4、6、8、10、12周通过微血管造影方法比较两者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促进移植神经内微血管的再生和改建方面,PGA显微缝线明显优于尼龙线。这一结果对于选择缝合材料,提高神经移植的手术效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牵张成骨(DO)可能对下齿槽神经(IAN)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本文对下颌骨牵张过程中IAN的损伤机制,影响因素及IAN受损后的形态学和功能改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速率牵张延长下颌骨后下齿槽神经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为临床上确立合理而安全的牵张速度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8只山羊随机分为A、B、C三组,A、B组各3只。A组1mm/d,B组以2mm/d牵张,C组2只动物为对照。牵张延长下颌骨10mm,固定2w处死。取下齿槽神经行组织学,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牵张动物的下齿槽神经均发生了Wsaller变性,以2mm/d牵张神经退行性病变严重而广泛。超微结构病变主要发生于粗大的有髓神经纤维,而细小的有髓神经及无髓神经纤维未见异常。结论 2mm/d牵张会对下齿槽神经造成严重损伤,而1mm/d牵张速度为较适宜而安全的下颌牵张速率。  相似文献   

18.
下齿槽神经损伤(IAN)是下颌骨骨折中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咀嚼、语言和感觉功能障碍。许多学者对INA损伤的各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分别对下颌骨骨折中下齿槽神经损伤的发病率,影响因素及神经损伤后三叉神经节、周围神经、神经感受器的微观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离断下齿槽神经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建立可行的失神经支配下颌骨骨折愈合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40只中国大白兔被随机分为2组:下齿槽神经横断+下颌骨骨折组(20只),单纯下颌骨骨折组(20只)。两组动物分别于骨折术后7、14、21、28d处死,取骨痂组织行HE染色及P物质(substanceP,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照组CGRP、SP大量表达于骨痂组织,骨痂致密且排列规律;实验组CGRP、SP在骨痂组织中持续弱阳性表达,骨痂结构稀疏而紊乱,骨质成熟缓慢。结论:本实验所采用的离断下齿槽神经的下颌骨骨折愈合动物模型具有稳定、可重复性的特点,可望成为研究神经系统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下齿槽神经缺损神经移植后牙髓组织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就下齿槽神经血管束缺损及神经移植后进行了牙髓组织学观察。通过对兔牙齿的电活力测验,牙髓微血管、组织学形态及牙髓神经纤维的实验观察,表明:牙齿电活力变化因不同时期神经血管束损伤而逐渐恢复。牙髓微血管在神经血管损伤初期,数量减少且扩张渗出;修复晚期,三级血管结构正常且丰富。牙髓组织细胞学变化早期呈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后逐渐趋于正常。牙髓神经纤维也呈渐进性再生,由此认为,无论下齿槽神经血管束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