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休克、严重创伤、感染等病症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为严重的、不易缓解的低氧血症和呼吸频率增加、呼吸窘迫,多采用以呼吸机辅助/控制通气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性抢救治疗措施。而呼吸机治疗期间的整体护理在抢救治疗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ICU近两年共收治ARDS患  相似文献   

2.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监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何丽仪  黄美清  陈娟 《新医学》2001,32(11):693-694
1引言急性重症胰腺炎(ASP)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约占20%的患者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其发生率、病死率高居所有并发症之首犤1犦。为提高对ASP并发ARDS的防治水平,本文将11例ASP并发ARDS患者的监护体会总结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本组ASP并发ARDS患者11例,为我科1997年2月至2000年7月的住院病人,男6例,女5例,年龄26岁至88岁,中位年龄59岁。患者表现为发热(10例)、呼吸急促(11例)、呕吐(4例)、腹胀(11例)、全腹痛或剧痛及腹膜刺激征(10例)、所有病…  相似文献   

3.
无创性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1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经鼻(面)罩机械通气已成功用于神经肌肉疾患以及气道阻塞性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治疗〔1,2〕。但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目前国内仅有个案报道。近年来用无创呼吸机治疗ARDS,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1999年4月~2000年6月呼吸内科监护室和外科病房患者11例,男9例,女2例。均符合文献〔3,4〕急性肺损伤(ALI)/ARDS诊断标准。年龄26~72岁,平均49岁。感染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5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4例,败血症1例。非感染组6例中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48岁;脾破裂手术1例,颅脑外伤或硬膜外血肿清除…  相似文献   

4.
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肺保护性通气的监护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起病急骤,发展快,病死率高,早期进行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重要手段。本科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ARDS病人38例,在严密监护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ARDS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重症监护病房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肺部感染评分(CPI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ARDS患者的VAP发生率,为患者病情康复提供有利条件,可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治疗的监测护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568-570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呼吸机治疗儿童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沙丁胺醇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沙丁胺醇联合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气促、咳嗽、呼吸困难、肺部鸣啰音)缓解时间、肺功能(FEV1、FVC、PE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气促、咳嗽、呼吸困难、肺部鸣啰音)缓解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期间,均偶有头晕、恶心等轻微不良反应发生,无需处理,停药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在针对儿童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过程当中,应用沙丁胺醇联合呼吸机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139-1140
选取5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呼吸机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24h后的各项生命体征、治疗结局。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Pa O2、Pa O2/Fi O2均明显提升(P0.05),Pa CO2、MBP、CVP、HR均显著降低(P0.05);(2)本组53例患者中,经呼吸机治疗后,存活47例,存活率为88.68%;死亡6例,死亡率为11.32%。在急性呼吸窘迫患者中,采用呼吸机治疗,效果良好,死亡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治疗期间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是新生儿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 ,多发于未成熟儿 ,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随着人工呼吸机的应用及良好的呼吸管理 ,治愈率已有很大提高。我科自1998年 1月至 12月共收住本病 35例 ,使用Vipbird型呼吸机 2 6例 ,治愈率80 7%。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中男 19例 ,女 7例 ,胎龄 2 8~ 34周 ,体重低于 15 0 0 g 4例 ,~ 2 5 0 0 g 2 0例 ,大于 2 5 0 0 g 2例 ,均在出生后 2 4h内上呼吸机 ,呼吸机治疗3d 2例 ,4~ 7d 16例 ,8~ 10d 7例 ,超过 10d 1例。 2 1例治愈出院 ,2例死亡 …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99~2004年对12例由创伤造成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采用了以呼吸机治疗为核心的综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韩桂清  王志月 《全科护理》2009,7(35):3231-323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机械通气(MV),但MV对病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已逐渐显现。因此,探讨ARDS病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的监护方法受到广大医护工作者的重视。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ARDS病人42例,现将MV监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机械通气(MV),但MV对病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已逐渐显现.因此,探讨ARDS病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的监护方法受到广大医护工作者的重视.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ARDS病人42例,现将MV监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至今仍缺乏特殊治疗方法,绝大部分措施仍属于支持治疗。本文就ARDS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1 ARDS的非药物治疗1.1 体位〔13〕:由于ARDS的肺浸润不均匀性,改变体位可以改善通气。在理论上浸润较轻的区域通气和灌注更为有效。俯卧位的作用最为显著,经2小时俯卧位改善气体交换的疗效甚至可持续到恢复为仰卧位后。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应用体位预防性治疗可降低ARDS、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适应证包括:急性肺损伤、心源性肺水肿和渗透性肺水肿;禁忌证有急性出血、多发性创伤、脊椎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治疗,以及时正确评估病情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综合治疗48例创伤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6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6例。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方式,可明显改善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SARS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作为新的传染病 ,SARS已使世界上 31个国家和地区的 84 0 0多人患病 ,80 0多人死亡[1] 。平均总死亡率8 2 % ,(中国 5 5 % ) [2 ] 。有研究表明 ,SARS致死的直接原因并非冠状病毒本身 ,而是SARS引起的并发症———ARDS[3 ] 。Nicholls等[4] 对 2 0 0 3- 0 2 - 0 3间死亡的 6例SARS患者进行了研究。 6例患者中有 5例死亡于ARDS。陶大花园发病的75例患者中 15例也死于ARDS[5] 。1 SARS致ARDS的高危因素老年和吸烟是ARDS的明显危险因素[6~ 7] 。老年患者抵…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20例儿童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有效的救治措施及护理、建立人工气道联合一氧化氮辅助通气、人工气道的管理、超声引导下的静脉通路建立、液体的管理、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的护理等,其中在人工气道的管理中以采用俯卧位通气,把握好吸痰时机,使用密闭式吸痰管,选择合适的负压尤为重要。认为通过以上规范、同质化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儿早日撤离呼吸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机械通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是重症护理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尽管呼吸机很普及,但护理计划对临床情况仍有深远影响。选择最好的通气模式,重症监护护士的知识和对机械通气的理解对保证病人安全度过机械通气的急性期到撤离呼吸机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使用改善病人结果的证据。本文重点讨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机械通气和撤机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一、关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定义及诊断标准的进展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dultrespiratoydistresssyndrome ,ARDS)的命名起自 1971年 ,沿用了 2 0年。 1992年美国胸病学会 (ATS)和欧洲危重病学会 (ESICM)联合召开讨论会 ,共同建议将ARDS中的A改为Acute (急性 ) ,并建议将该综合征划分为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 ,ALI)和ARDS (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两部分 ,前者反映该综合征的病生理过程 ,…  相似文献   

2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系多种原发疾病如休克、创伤、严重感染、误吸等疾病过程中发生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弥漫性肺损伤、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和肺泡群萎陷,导致肺内血液分流增加和通气/血流比失衡,临床表现为严重的不易缓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