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施俊 《医学综述》2010,16(17):2612-2615
雌激素是胃腺癌的保护因子之一。雌、孕激素受体在胃癌中低水平表达,可帮助诊断原位或转移性不同来源肿瘤组织,与前胸腺素、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tPA)等相关因素存在相关性,但大多数研究未发现表达与病理类型等预后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雌、孕激素受体(ER、PR)在乳腺癌中起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受体阳性患者应用抗雌、孕激素治疗可延长寿命,但据大量临床数据表明,ER阳性病人有效率只有50%左右,ER、PR均阳性者也仍有20%~30%治疗无效,一些病人甚至产生Tamoxifen抗性。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它激素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功能也有重要影响。最近泌乳素(PRL)及其受体(PRL-R)与乳腺癌的关系引人注目,多数研究表明PRL及其受体与乳腺癌发生、尤其是发展有关。本研究对85例乳腺癌标本进行PRL-R与ER、PR相关性的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价…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雌、孕激素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测定45例子宫肌瘤瘤体和非瘤肌组织的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结果:子宫肌瘤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66.67%,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为57.78%,非瘤肌组织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46.67%,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为28.8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肌瘤雌、孕激素受体含量比激素水平更能确切反映激素的作用,子宫肌瘤的发病并非因血雌、孕激素水平的或高直接引起,而可能与雌、孕激素受体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5.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性激素依赖性疾病,异位内膜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与EMT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本文就近年EMT与雌、孕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7.
人体大肠癌雌孕激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
卵巢恶性肿瘤的雌孕激素受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葡聚糖-活性碳吸附法对87例卵巢恶性肿瘤的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进行了测定。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50.6%和58.6%。在不同组织类型中,宫内膜样癌的ER与PR高于其它癌。PR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组织化学法测定了38例卵巢肿瘤的雌、孕激素受体,发现少数良性肿瘤、部分恶性肿瘤组织中存在雌、孕激素受体,且恶性肿瘤的雌激素受体的阳性率高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中上皮类肿瘤的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高于非上皮类肿瘤,分化好的肿瘤的雌激素受体高于分化差的肿瘤。雌、孕激素受体的阳性率与临床期别、月经状况无关。本研究提示:雌、孕激素受体作为指导卵巢肿瘤内分泌治疗和预测预后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外阴营养不良和恶性肿瘤与雌、孕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雌、孕激素受体与外阴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的关系,用葡聚糖-活性碳单点饱和分析法测定了31例外阴营养不良(增生型14例、混合型10例、萎缩型7例)和19例外阴恶性肿瘤(外阴鳞形细胞癌16例)的雌、孕激素受体(ER、PR)含量。结果:ER的含量混合型高于切缩型,PR的含量混合型高于增生型,增生型高于萎缩型(p值均〈0.05);外阴营养不良及其邻近正常组织的ER与PR的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23例,术前穿刺取病变部位组织活检和手术时取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两步法检测ER、PR的蛋白表达,观察化疗后临床病理特征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后ER和PR蛋白表达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临床有效率为85.4%,其中CR为28.5%、PR为56.9%及SD为14.6%,术后证实病理完全缓解5例(4.1%);年龄、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无明显关系(P>0.05),而肿瘤大小、ER及PR状态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一定关系(P<0.05),肿瘤越大,ER及PR阴性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较好;ER新辅助化疗前阳性表达率低于化疗后(P<0.05),PR新辅助化疗前阳性表达率与化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和PR阳性表达在年龄<50岁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及分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ER表达在年龄≥5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ER和PR状态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可能有关,新辅助化疗可使部分乳腺癌组织中的ER表达发生改变,但对PR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胃癌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癌中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12 0例胃癌根治术后标本检测ER、PR。结果 ①ER、PR在胃癌中阳性率分别为 32 .5 %、30 .8%,两者共同阳性2 8.3%;②ER、PR在胃癌中与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P <0 .0 1) ,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 (P >0 .0 5 )。结论 ER、PR阳性表达的胃癌具有激素依赖性 ,测定胃癌中ER、PR对临床判定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乳腺癌C -erbB - 2与ER、PR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 5 8例乳腺癌C -erbB - 2癌基因产物、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结果 :在分化差的Ⅲ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和术后复发的病例中 ,C -erbB - 2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C -erbB - 2的激活在ER、PR阴性的乳腺癌中较常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4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以及Cx43蛋白与ER、PR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内膜癌组)、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正常组)中的Cx43蛋白、ER及PR的表达.结果:(1)Cx43蛋白、ER及PR在正常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83.3%及86.7%,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7%、50.0%及5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Cx43蛋白、ER及PR在病理分级为G1的内膜癌中阳性率分别为80.0%、80.0%及80.0%,高于G2(60.0%、60.0%及46.7%)和G3者(10.0%、20.0%及30.0%),P<0.05;(3)浅肌层浸润的内膜癌阳性率分别为59.1%、63.6%及86.3%,高于深肌层浸润者(均为12.5%),P<0.05;(4)手术分期为Ⅰ~Ⅱ期的内膜癌阳性率分别为54.2%、50.0%及62.5%,Ⅲ~Ⅳ期者的阳性率分别为16.7%、50.0%及33.3%,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x43蛋白、ER及PR与内膜癌发生有关,可作为诊断、了解病变程度和监测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Cx43蛋白与ER及PR的表达呈现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ExpressionofProgesteroneandEstrogenReceptorsinHumanRenalCelCarcinomaQianLixin(钱立新)SuiYuangeng(眭元庚)XuZhengquan(徐正铨)WuHongfei(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长强"穴位对荷乳腺癌小鼠肿瘤组织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A-782小鼠乳腺癌细胞株接种于小鼠左侧腋下制作荷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荷乳腺癌小鼠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表达。结果:电针组8个样本中,ER样性表达8个,阳性表达率100%,PR阳性表达7个,阳性表达率87.5%;模型组8个样本中,ER样性表达0个,阳性表达率0%,PR阳性表达2个,阳性表达率25.0%,电针组乳腺癌小鼠ER、P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电针组。结论:ER、PR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研究结果提示电针对乳腺癌小鼠的ER、PR具有促进的作用,这可能是电针治疗对乳腺癌的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应用乳癌受体酶联雌三醇(ER)与孕酮Pg-HRP(PR)亲和组化检测法,检测60例乳癌激素受体分布,并探讨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与受体的关系。结果发现,组织学分级较低者(分化程度高),ER阳性率高。而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为受体的阳性率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探讨雌、孕激素在子宫内膜息肉(E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试图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EP患者56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切除息肉及周围内膜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EP组织和周围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水平。同时所有病例均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6项性激素。结果ER在息肉组及内膜组中腺体及间质上的表达均无差异。PR在息肉组中腺体及间质上的表达均低于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患者的血清6项性激素检测结果均属正常水平。结论EP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局部子宫内膜对周期性变化的雌、孕激素不敏感有关。PR在子宫内膜息肉组中的异常表达与EP的形成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PR)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对 8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标本常规进行病理检查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R、PR。【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ER、PR及ER和PR同时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 5 6 6 %、81 9%、5 3 0 %。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组织ER、PR阳性率高于绝经后 (P <0 0 5 )。子宫内膜癌Ⅰ期ER、PR阳性率高于Ⅱ期以上者 (P <0 0 5 )。子宫内膜癌组织高分化的ER阳性率高于中低分化 (P <0 0 5 ) ,而PR阳性率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不大 (P >0 0 5 )。【结论】子宫内膜癌ER、PR阳性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有关 ,对指导术后内分泌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158例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158例乳腺癌进行雌孕激素受体规定.结果①ER阳性110例(69.6%),PR阳性85例(53.8%),ER、PR同时阳性70例(44.3%).二者差异有显著性。②ER、PR表达与月经状况和病理分级相关,而与年龄、腋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ER、PR的表达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