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估,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后实验室指标、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改变.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肌酐、尿素氮、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协同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协同护理组接受协同护理模式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透析依从性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协同护理组与对照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4个维度得分,透析依从性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协同护理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透析依从性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均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协同护理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透析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CBT)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7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9)和对照组(n=40)。干预组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同期仅给予日常血液透析常规护理。于干预前和干预后8周,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依从性问卷进行评定,并监测血肌酐值。结果与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移植肾功能丧失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期有明显的改善。目的:测量和评估肾移植前后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6例,同时选取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00例未接受任何透析治疗为对照。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为测量工具,采用自评方式,对比两组评分,且将两组得分与常模比较。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在SCL-90量表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人际关系敏感性、抑郁、焦虑、睡眠、饮食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躯体化方面,对照组的因子分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因子分高(P<0.01);两组患者SDS和SAS量表得分(标准分)显著高于常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DS和SAS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人格量表中E和N量表的分值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偏高(P<0.01)。提示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开始规律透析治疗后仍存在着躯体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尤其在人际关系敏感性、抑郁、焦虑、睡眠等方面较透析前加重,而且透析患者情绪不太稳定,因此在充分透析基础上,应该增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精神方面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放松训练和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与对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能够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6个月后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调查生活质量,干预前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情绪变化。结果干预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活质量各因子得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ARA适压减压训练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CARA适压减压训练模式;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依从性和疾病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评分和MCM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CARA适压减压训练模式,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使其以积极方式应对疾病,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治疗依从性及透析期间体重控制情况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5月94例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透析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6)和干预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基于知信行理论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透析治疗依从性及自我体重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护能力总分及各维度(除健康知识外)得分、治疗依从性总分及各维度(透析方案依从除外)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透析期间的体重控制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维持理想的体重增长值,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症状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根据结果分为抑郁组32例及非抑郁组27例.比较2组患者服药、遵守透析方案、控制液体摄入、运动等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4.24%,治疗不依从率为84.7%;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患者在总不依从及服药、遵守透析方案、控制液体摄入、运动等治疗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评分与治疗依从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的发病率较高,治疗依从性较差,抑郁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一项因素,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方案中应包括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8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应用SCL-90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测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CL-90评分均有降低。观察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合理情绪疗法可显著减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技术对急诊创伤患者心理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应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由急诊转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创伤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技术;2组患者在入组时及干预1周后均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SCL-90和MCM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周后,除敌对和精神病性2个因子外,干预组SCL-90评分总分、总均分及其他因子(如焦虑、抑郁等)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MCMQ评分中面对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而回避和屈服2个量表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0.02).结论:认知行为技术能有效改善急诊创伤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和负面情绪,使患者以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创伤,并促进其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脑卒中护理,实验组在常规脑卒中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情绪疗法,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时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HAMD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1个月时两组HAMD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理性情绪疗法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颜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9):2761-2762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应激反应。结果试验组对血液透析的认识率(96.15%),对并发症的认识率(82.69%),遵医嘱用药率(100.00%),合理饮食率(92.31%),MCMQ中面对评分[(22.01±5.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血液透析的认识率(51.92%),对并发症的认识率(38.46%)、遵医嘱用药率(69.23%),合理饮食率(51.92%),MCMQ中面对评分[(19.36±4.05)分]。试验组干预后的回避、屈服、SAS评分分别为(12.21±3.40)、(6.03±1.61)、(39.11±9.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0±3.91)、(10.73±2.67)、(55.20±14.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8周.于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干预效果. 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各项因子分〉2分者共35例,不同心理问题检出率为57.38%;干预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多项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但研究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干预后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对照组则均无显著变化(P〉0.05).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减轻或缓解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年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症状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症状的现状,探讨自我放松技巧(静默、暗示、深呼吸)、家庭应对、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询者中心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对80例中年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分为干预组(n=40)和对照组(n=40),干预组根据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治疗.结果 中年血透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异常心理反应,通过心理干预,干预组的心理症状减轻,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年血液透析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临床效果优于一般护理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身心语言程式学(NLP)理论在宫颈癌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化疗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NLP理论指导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CL-90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CMQ量表面对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LP理论可改善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改变应对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干预方式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提高血液透析(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门诊透析中心HD患者58例,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组由研究者实施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的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比较两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与干体比值、不依从的天数与程度等。结果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IDWG与干体重的比值、不依从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依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行为所处阶段明显高于干预前(P<0.001)。结论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是提高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ingency contracting and adherence to prescribed therapy in outpatient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 A quasi-experimental, pretest/posttest design was used. The sample included 15 hemodialysis patients, 6 in the phosphorus group and 9 in the weight-gain group.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at an outpatient hemodialysis center in a Midwestern rural state. Specific variables investigated were 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s and serum phosphorus levels that reflect adherence to fluid restrictions and to taking phosphate-binding medications. Weekly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each patient and content analysis of interview data was completed to identify categories related to adherence and nonadherence. Pre- and postcontract weight gains and phosphorus levels were analyzed with a paired two sample t-test. The categories related to adherence and nonadherence included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al, locus of control/self-control/self-praise, economical, medical, knowledge deficit, health benefits, family support, and social support. Adherence to taking phosphate-binding medication responded more favorably to contingency contracting than did adherence to fluid restrictions. Chronic outpatient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the sample responded to the use of contingency contracting and developed techniques to remember to take phosphate-binding medications in order to lower serum phosphorus medication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需求情况及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肠造口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肠造口患者最关注的是疾病相关资讯、其次是爱与归属感、个人自尊、社交娱乐、灵性和性生活;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肠造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