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阴尖锐湿疣与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的临床病理形态和HPV-DNA型别。方法未经治疗肛周、外生殖器部位典型CA患者进行醋酸白试验初筛,确定80例醋酸白试验阳性的疑似合并亚临床感染患者,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及HPV-DNA检测,综合上述结果,确定71例CA合并SPI患者,比较CA和亚临床感染皮损的组织病理和HPV-DNA分型的不同。结果 80例尖锐湿疣典型皮损活组织标本经病理学检查,71例(88.75%)表现为典型尖锐湿疣组织病理学改变;9例(11.25%)表现为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80例尖锐湿疣疑似亚临床感染皮损活组织标本经病理学检查:4例(5%)具有典型尖锐湿疣病理改变;71例(88.75%)病理表现为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80例典型尖锐湿疣标本中HPV-DNA阳性者为80例。80例疑似尖锐湿疣SPI标本中HPV-DNA阳性者共75例(93.75%),阴性5例(6.25%)。对确诊的71例尖锐湿疣合并亚临床感染标本的组织病理形态比较,二者存在差异,对二者的空泡细胞数目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二者的各HPV型别出现频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的诊断应以醋酸白试验为基础进行组织病理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HPV的核酸。  相似文献   

2.
尖锐湿疣仅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可能对少数病人易于误诊。笔者对我科1991年12月~1992年11月临床拟诊为尖锐湿疣的54例外阴疣状增生患者进行临床和病理观察。患者以中青年居多,发病部位女性以肛周及阴唇为主,男性以肛周及冠状沟为主。皮损形态以菜花状最多,鸡冠状、丘疹状、砂粒状较少,分别为26例、5例、14例、9例。病理检查中,凡有乳头瘤样增生同时可见特征性空泡细胞者报告为尖锐湿疣,仅有乳头瘤样增生者,如实描述镜下所见。54例共有34例病理诊断为外阴尖锐湿疣。皮损形态符合病理尖锐湿疣诊断的比率,菜花状为100%(26/26),鸡冠状为80%(4/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阴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的病理形态变化特点及其与HPV型别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性病门诊就诊的未经治疗的肛周、外生殖器部位典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醋酸白试验初筛,收集到80例醋酸白试验阳性的HPV亚临床感染患者,对其进行活组织病理及HPV-DNA检测。结果外阴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病理形态特点与典型尖锐湿疣存在差异,高危和低危HPV-DNA型别感染在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组织病理中Ⅰ,Ⅱ型挖空细胞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 HPV低危型和高危型感染导致的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不同,高危型感染中Ⅱ型挖空细胞更为明显,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皮肤镜在男性生殖器部位尖锐湿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6例男性生殖器部位临床疑似尖锐湿疣的122个疣体,由临床经验丰富的皮肤科医师根据皮损形态特征结合临床病史进行临床诊断,然后采用皮肤镜进行诊断,并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122个疑似疣体中,采用肉眼观察确诊100个为尖锐湿疣,皮肤镜检查确诊112个,病理检查确诊114个.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皮肤镜检查的灵敏度是97.4%,特异度是87.5%;肉眼观察的灵敏度是87.7%,特异度是100%.在皮肤镜下男性生殖器部位尖锐湿疣颜色主要呈粉红色(98/114,86.0%),形态以乳头状多见(98/114,86.0%),有明显的血管特征(107/114,93.9%),其中多形血管(102/114,89.5%)和点状血管(98/114,86.0%)多见.结论 皮肤镜下尖锐湿疣疣体具有特征性结构,皮肤镜能够用于男性生殖器尖锐湿疣诊断.  相似文献   

5.
宫颈不同形态尖锐湿疣与HPV亚型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宫颈不同形态尖锐湿疣与人乳头瘤病毒 (HPV )亚型的关系。方法 对 86例宫颈尖锐湿疣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分析HPV亚型 ,超微病理观察宫颈尖锐湿疣的病理变化。结果 扁平形宫颈尖锐湿疣 ,HPV 6 /11感染率 ( 81.2 % )明显高于HPV 16 /18感染率 ( 8.7% ) (P <0 .0 1) ;乳头形宫颈尖锐湿疣 ,HPV 16 /18感染率 ( 6 4.7% )明显高于HPV 6 /11感染率 ( 17.6 % ) (P <0 .0 1)。病理变化 :扁平形宫颈尖锐湿疣主要为挖空细胞 ,分化程度较高 ;而乳头形宫颈尖锐湿疣主要为细胞核的病理改变 ,其分化程度较低。在具有挖空细胞的宫颈尖锐湿疣中 ,HPV 6 /11感染率( 83 .8% )明显高于HPV 16 /18感染率 ( 7.4% ) (P <0 .0 1) ,以细胞核病理改变为主的宫颈尖锐湿疣中 ,HPV16 /18感染率( 6 6 .7% )明显高于HPV 6 /11感染率 ( 11.1% ) (P <0 .0 1)。结论 宫颈尖锐湿疣的形态与HPV亚型的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6.
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和白介素6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和白介素6表达徐廷香李西启王剑波邹积才我们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对尖锐湿疣(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6.11DNA进行检测,并观察了HPV分布特点及其与CA病理形态改变的关系,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CA组织中白介素...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60岁 ,5个月前 ,右眼睑内眦出现淡红色丘疹 ,顶稍尖 ,不痛不痒 ,未重视。后发现丘疹逐渐增大 ,来诊。体检 :左眼睑内眦有一乳头状赘生物 ,呈灰白色 ,5 %醋酸白试验阳性 ,初步诊断尖锐湿疣。以电毫针 3 0V电灼、15V止血去除后 ,取少许留做病理检查 :表皮中上部出现明显的空泡化细胞 ,棘层肥厚、乳头样增生 ,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的淋巴细胞浸润改变 ,病理诊断 :尖锐湿疣。讨论 :尖锐湿疣主要是由性接触传染 ,常见生殖器和肛门部位。近年来 ,口腔、外耳道、脐部、趾间等特殊部位尖锐湿疣均有报道。此患者患病部位在眼睑 ,患者否认性乱…  相似文献   

8.
尖锐湿疣鳞状细胞癌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鳞状细胞癌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尖锐湿疣鳞癌变的临床特征,病理改变,病毒基因亚型分布,与同期首诊、单纯性尖锐湿疣相比较。结果尖锐湿疣鳞癌变病程长(平均31m),首诊、单纯性尖锐湿疣病程较短(平均3m);病理切片显示前者核硝酸银染色硝酸银颗粒/核面积比显著大于后者;首诊、单纯性尖锐湿疣感染的HPV基因亚型主要为低危型6/11型,尖锐湿疣鳞癌变感染的HPV基因亚型主要为高危型16/18型。结论尖锐湿疣鳞状细胞癌变在病程,病理,病毒基因亚型上显著区别于首诊、单纯性尖锐湿疣。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初诊为尖锐湿疣中临床表现不典型的31例进行了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的观察,结果确定为假性湿疣的21例,早期尖锐湿疣10例.并将二者作了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的对比,认为假性湿疣的发生与非特异刺激等有关.两者在组织病理学上的区别主要有三条,鉴别诊断应结合病史,皮疹特点,组织病理改变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2063例人乳头瘤病毒原位杂交病理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HPV-1/11感染与组织病理形态改变之间的联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对2063例标本中HPV-6/11DNA进行检测,并对凹空细胞进行流行病学评价。结果 2063例中有1466例阳性,阳性率71.06%,尖锐湿疣组、增生组、乳头状瘤组和食上皮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6.16%、59.86%和69.57%。以凹空细胞作为诊断标准,其灵敏度为77.93%,特异度为95.26%,阳性  相似文献   

11.
<正> 6例中女性2例,其中1例伴有霉菌性阴道炎;男性4例,查血KT均强阳性,其中2例查血USR阳性,1例有硬下疳,1例有二期梅毒疹。全部病例的诊断除具有尖锐湿疣典型皮损外,均做病理活检有典型改变。6例尖锐湿疣治疗均采用本院自制的中药腐蚀剂——天津天仙膏,用法为直接涂药于患处,要均匀反复涂药至周边出现红晕为止,  相似文献   

12.
对52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的研究,结果表明94%的尖锐湿疣损害组织病理检查具有特征性的空饱化细胞,但未见空饱化细胞不能除外尖锐湿疣的诊断.抗乳头瘤病毒抗原PAP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率为67.3%0同时发现中重度空泡化细胞,其免疫组化阳性检出率高于轻度空泡化细胞,表明前者含有较多的成熟病毒颗粒,可能是病毒感染的后期结果.  相似文献   

13.
对252例尖锐湿疣从年龄、职业、文化、婚姻、感染方式,皮疹形态与分布,自觉症状,组织病理、伴发疾病、治疗方案与结果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尖锐湿疣的发病、亚临床感染、治疗和生殖器癌的关系进行分析性探讨。  相似文献   

14.
FQ-PCR检测HPV-6、11型在尖锐湿疣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尖锐湿疣(CA)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在HPV众多的血清型中6和11型与尖锐湿疣关系最密切。对于尖锐湿疣的诊断,主要依靠不洁性交史、外阴赘生物形态以及5%冰醋酸白试验。由于该病潜伏期较长、亚临床感染常见、皮损形态多样,一直没有快速准确并早期诊断的方法。笔者从2002年8-12月在我科门诊收集CA可疑的皮肤粘膜组织220例进行HPV-6、11型荧光定量PCR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婴儿尖锐湿疣1例报告王冰,谢瑞亭山东省临沂地区人民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276003)患者女,11个月。因外阴部出现新生物就诊。其父母均有尖锐湿疣病史。检查:右侧大阴唇内侧有一个约0.3cmX0.scm菜花状淡红色皮损。局部组织病理符合尖锐湿疣诊断。经...  相似文献   

16.
正毛发疾病的皮肤镜诊断具有无创性和快捷性,能够提供毛囊单位在皮面开口处、皮表微细结构、毛干形态、毛细血管和发根形态的信息。而且常见的脱发疾病具有与病理改变相关联的特征性皮肤镜征象,可用于脱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活检和病理检查的机率。本共识详细阐述了常见脱发疾病的皮肤镜征象,重点在于提供瘢痕性和非瘢痕性脱发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报告1例以阴囊多发性丘疹为首发表现的尖锐湿疣.患者男,40岁,阴囊处光滑丘疹增大、增多一个半月,初步诊断为阴囊血管角皮瘤.皮损组织病理示:棘层明显肥厚,棘层上部可见灶性细胞空泡化,表皮细胞无明显异形性.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尖锐湿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在尖锐湿疣及其癌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28例尖锐湿疣皮损中的微卫星DNA改变。结果:28例尖锐湿疣皮损中8例存在微卫星不稳定性。而且其主要出现在尖锐湿疣癌变中,未发现杂合性丢失。结论:尖锐湿疣及其癌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有关,临床上通过对尖锐湿疣患者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检测,有可能对尖锐湿疣癌变作出可能性预测及早期诊断,为发现癌变高危人群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儿童尖锐湿疣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介绍了利用获专利的中药组方外洗治疗儿童尖锐湿疣的尝试.患者为4岁的肛周肛门口尖锐湿疣感染者,排除了梅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乳头瘤病毒6(HPV6)感染阳性,病理检查确定为符合尖锐湿疣改变.采用中药组方坐浴外洗及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疣体逐渐脱落.对残留的肛门口疣体采用药液湿敷加外洗法予以...  相似文献   

20.
尖锐湿疣作为一种性传播疾病,诊断应慎重。由于假性湿疣、乳头状瘤等与之在光镜下相似,可造成漏诊、误诊。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能反映其感染,但不能取代病理学检查及诊断[1,2]。本文参照廖松林、陈乐真等[3,4]标准进行病理形态学分析,结合HPV-Ⅰ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以观察棘细胞形态学改变在尖锐湿疣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收集1995年~1996年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为尖锐湿疣、皮肤粘膜鳞状上皮细胞乳头状瘤及瘤样增生病例182例。全部切片经复检,诊断参照有关尖锐湿疣的诊断标准[3,4]。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