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T2DM并发NAFLD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T2DM并发NAFLD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治疗组,每组各16只,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罗格列酮3 mg/(kg.d)灌胃治疗。于实验第16(治疗后8周)、20周(治疗后12周)末分批处死大鼠,检测肝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学形态,分别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肝组织UCP-2蛋白和UCP-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转氨酶、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血脂水平均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下降(P均〈0.01),肝脏出现不同程度脂肪变性,肝组织UCP-2蛋白和UCP-2 mRNA表达增高,以20周末最为明显。在16周末(治疗后8周)和20周末(治疗后12周),治疗组大鼠血清转氨酶、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血脂水平均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减轻,肝组织UCP-2蛋白和UCP-2 mRNA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2DM并发NAFLD大鼠肝组织UCP-2表达增强,罗格列酮可以调控T2DM并发NAFLD大鼠肝脏UCP-2 mRNA和UCP-2蛋白的适度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T2DM并发NAFLD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大鼠肝脏中内脏脂肪素(visfatin)的表达,探讨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饮食诱导肥胖组(DIO组)、糖尿病组(DM组),成模后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游离脂肪酸(FF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脏脂质含量、肝脏visfatin mRNA及蛋白表达;HE染色后光镜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DIO组大鼠Fins、HOMA-IR、TG、TC、肝脏TG较NC组显著增高,ISI显著降低(P<0.05,P<0.01);DM组FPG、Fins、HOMA-IR、ALT、FFA、TG、TC、LDL、肝脏TG较NC、DIO组显著增高,ISI显著降低(P<0.01);DM组大鼠肝脏visfatin mRNA和蛋白较NC组显著增高(P<0.05)。肝脏HE染色显示DIO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脂肪变性,糖尿病大鼠肝细胞明显脂肪变性、碎片状坏死伴炎细胞浸润及肝纤维组织增生。结论由于胰岛素抵抗而致的visfatin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荔枝核提取物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防护作用,以及对肝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的影响。方法: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模型组(10只)、低剂量(10只)和高剂量荔枝核提取物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脂肪乳剂(添加脂肪肝诱导药物丙基硫氧嘧啶)灌胃,另外低、高剂量荔枝核提取物组大鼠以荔枝核提取物溶液(250mg/kg、500mg/kg)灌胃。第6周末处死全部大鼠,进行肝脏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对MIF的表达进行评分,并测定血清Glucose、ALT、AST、TG、TC、HDL和LDL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荔枝核提取物组大鼠可见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和坏死改善,肝组织MIF表达及血清Glucose、ALT、TG和LDL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血清HDL水平增高(P〈0.05),且高剂量组Glucose、ALT、TG和LDL的降低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荔枝核提取物可改善NASH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和血糖、血脂代谢以及肝功能损害,并能降低肝脏MIF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越鞠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α(PPAR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喂饲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NAFLD大鼠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越鞠丸高、低剂量组.提取肝脏总RNA,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PPARα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匀浆TC、TG的含量,并做病理切片.结果 模型组大鼠PPARα mRNA的含量明显降低,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明显升高,肝脏呈明显脂肪变性,经药物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肝脏PPARα mRNA表达明显增强,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显著降低,肝脂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越鞠丸能增强NAFLD大鼠肝脏PPARα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NAFLD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水飞蓟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水飞蓟素组),利用高脂饮食联合氧四环素腹腔注射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水飞蓟素组给予水飞蓟素干预(100mg/kg),8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组织TG、TC、MDA、SOD水平及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LT,TG,TC,MDA和肝组织的TG,TC、MDA明显升高,而血清及肝组织的SOD明显降低。肝组织PPARetmRNA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素组大鼠血清ALT,TG,TC,MDA和肝组织的TG,TC,MDA明显降低。而血清及肝组织的SOD明显升高,肝组织PPARαmRNA表达增加(P〈0.01)。结论水飞蓟素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是促进肝脏PPARα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消瘀化痰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解偶联蛋白2 mRNA(UCP2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FLD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喂饲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NAFLD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消瘀化痰方高、低剂量组.提取肝脏总RNA,运用半定量RT-PCR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肝脏UCP2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匀浆TC、TG的含量,并做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模型组大鼠UCP2 mRNA的表达增强,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明显升高,肝脏呈明显脂肪变性.经药物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肝脏UCP2 mRNA的表达减弱,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显著降低,肝脂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消瘀化痰方通过调控NAFLD大鼠肝脏UCP2 mRNA的适度表达,可能是其治疗NAFLD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血脂水平同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并探讨降血脂及护肝治疗对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并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3周后处死,分别测定肝功能、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酒精性脂肪肝组与必需磷脂治疗组比较,治疗组血清TG、TC、HDL、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同时肝脏病理明显改善(P<0.05)。结论:脂质代谢紊乱在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中占有重要位置,经必需磷脂治疗降低血脂及保护肝脏功能后,可以明显减轻酒精性脂肪肝肝内脂质含量,改善肝脏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代谢综合征表现为一组肝脏病变的总称,包括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耐受、脂质代谢障碍和高血压。NAFLD的特点是大囊泡状脂肪变性,范围从单一的脂肪肝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随后由单纯的脂肪变性向炎症/纤维化疾病发展。持续性的肝脏损伤将导致肝脏向纤维化或肝硬化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TGL)mRNA的表达及血清ATGL酶活性、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3只和NAFLD模型组15只。模型组饲以高脂饲料,对照组给予普通维持饲料。于喂养16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提取肝组织,计算肝指数,RT-PCR法半定量测定肝脏ATGL mRNA表达,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血清TG、TC、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TGL、TNF-α等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FBG、ALT、AST、TNF-α等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肝脏ATGL mRNA表达和血清ATGL酶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且肝脏出现严重的脂肪变性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ATGL与TNF-α呈高度负相关(r=-0.983,P<0.01)。结论 ATGL可能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TNF-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回肠Acsl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5只,普通饲料)、NAFLD模型组(n=15,高脂饲料)、尼美舒利组(n=15,高脂饲料+尼美舒利)。所有SD大鼠喂养到第12周处死。采集下腔静脉血,检测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组织行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评价各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回肠Acsl家族各基因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NAFLD模型组血清TC、TG值均明显增加,肝脏脂肪变性明显(P值均0.05);尼美舒利组与NAFLD模型组比较,血清TC、TG值均明显下降,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减轻(P值均0.05);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回肠COX-2的表达明显升高(P 0.05);与NAFLD模型组大鼠相比,尼美舒利组回肠COX-2的表达明显降低(P 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回肠Acsl3、Acsl5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P值均0.05);与NAFLD模型组相比,尼美舒利组Acsl3、Acsl5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P值均0.05)。结论 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NAFLD大鼠回肠Acsl基因家族表达有调控作用,提示COX-2抑制剂可能通过Acsl基因抑制NAFLD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清肝化痰活血方对LXRa/FAS信号通路介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细胞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70只,分4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及预防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复制NASH模型;造模8周结束。预防组大鼠从造模开始给予清肝化痰活血方灌胃,1次/d,共12周;治疗组大鼠从造模结束后,开始灌胃清肝化痰活血方,而模型组、正常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均1次/d,共4周。观察各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血清ALT、AST、TC、TG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细胞LXRamRNA、FAS 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8周时,正常组大鼠肝组织正常,其余3组大鼠肝脏均发生不同程度脂肪变性;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大鼠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大鼠,其ALT、AST、TC、TG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其余3组大鼠肝细胞LXRa、FAS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和治疗组大鼠的上述基因表达水平下调明显(P0.01)。结论:LXRa/FAS通路是介导NAFLD脂质平衡代谢紊乱重要的信号通路,清肝化痰活血方能够调控肝细胞LXRa/FAS通路,使NASH大鼠肝细胞脂肪沉积趋于减轻,这可能是该方抗实验性大鼠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七理血脂肝方对大鼠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 NAFL)的治疗作用,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 Wistar 大鼠3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 C)、模型组( M)、三七理血脂肝方组( Y),每组12只。 C组给予普通饲料, M和Y组予高脂饲料造模,4周后继续予高脂饲料同时Y组大鼠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动物实验结束时,取3组大鼠肝脏组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以及血脂血糖指标TG、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游离脂肪酸( FFA)、空腹血糖(FBG)。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亚型2E1(cytochrome P4502E1, CYP2E1)和解耦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2, UCP2)的表达水平。结果: M组大鼠血清ALT和LDL-C 较C组显著升高, Y组中这两个指标较M组明显下调,并能降低血清FFA水平; M组大鼠肝组织出现弥漫性大泡性脂肪变性,肝组织 TG、 TC含量显著升高, Y组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从分布和程度上均有所减轻,肝脂含量降低。另外M组大鼠肝脏的CYP2E1的表达上调、 UCP2下调, Y组表达趋向正常水平。结论:三七理血脂肝方对大鼠NAFL治疗有效,方药的降脂理血功效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发挥降脂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脂饮食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UCP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制作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动物模型;观察高脂饮食对实验性大鼠NAFLD解偶联蛋白2(UCP2)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并检测肝脏UCP2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大鼠肝脏UCP2表达显著上升,肝组织广泛脂肪变性,形成单纯性脂肪肝。继续给予高脂饮食使肝脏UCP2表达水平进一步增加,肝脏发生进一步病理改变而形成脂肪性肝炎。结论:高脂饮食成功地复制了NAFLD动物模型;NAFLD时肝脏UCP2表达上调,可能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但是UCP2过度表达,可能诱导或加剧肝脏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山楂叶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诱导建立大鼠NAFLD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山楂叶提取物组、自然恢复组和节食组,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游离脂肪酸(FFA),脂蛋白酯酶(LPL)、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以及大鼠肝脏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和自然恢复组相比,山楂叶提取物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血清TC、FFA、FPG、INS、IRI明显降低(P〈0.05),同时LPL升高以及PPARαmRNA表达量升高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楂叶提取物能够改善NAFLD大鼠的糖脂代谢异常,这可能与提高LPL的含量和增加PPARct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肝脏疾病,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临床上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三种类型。自Westwater(1958)首次描述与肥胖、糖尿病相关的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以来,该病的名称曾有多种术语,如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Laennec's病、糖尿病性肝炎、类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目前NAFLD已成为统一的术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SG)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合并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T2DM合并脂肪肝的大鼠模型,以RSG进行干预治疗。18周末留取肝组织及血清,检测比较各组血糖、血脂、胰岛素、谷丙转氨酶、TNF-α、瘦素等指标及肝脏病理变化和TNF-α在肝脏的表达。结果RSG治疗组大鼠肝脏结构较糖尿病对照组明显好转,TNF-α在肝脏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TG、TC、瘦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P〈0.05)。结论RSG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合并脂肪肝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TNFα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与脂肪肝的关系,以及TNFα在肝脏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经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4周、8周、18周末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和相关生化指标,18周末光镜、电镜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学改变和TNFα在肝脏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4周末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诱导出胰岛素抵抗,8周末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18周末肝脏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肝脏存在着严重的脂肪变性;电镜结果显示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变形,部分线粒体嵴融合消失,TNFα在肝脏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合并脂肪肝,TNFα在脂肪肝的发生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脂质代谢和糖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高脂饲料建立大鼠NASH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复方甘草甜素对照组,低剂量丹参组和高剂量丹参组,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糖(GLU)水平,参照2006年2月NAFLD诊疗指南中脂肪肝分度和炎症分级的组织病理学标准进行量化计分。结果高、低剂量丹参组比模型组及对照组血清GGT、AST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及低剂量丹参组比较,高剂量丹参组血清TC、GLU及肝组织炎症计分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高剂量丹参注射液对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脂肪性肝炎和脂肪代谢紊乱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成脂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饮食饲养,分批于实验第4、8、12、16、24周处死,同期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作对照.RT-PCR分别检测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及其靶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联素、抵抗素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4周肝脏可见散在性肝细胞脂肪变性,8周为单纯性脂肪性肝炎,12~24周从脂肪性肝炎进展为脂肪性肝炎伴肝纤维化.从实验第4周起,模型组大鼠肝脏SREBP-1c和FAS mRNA表达逐渐增强,至24周时分别较对照组升高5~6倍和2~2.5倍;模型组大鼠肝脏从第12周起出现脂联素和抵抗素mRNA表达,两者表达量均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增强.相关分析显示,SREBP-1c、FAS、脂联素、抵抗素mRNA表达量均与肝脂肪变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8、0.834、0.592、0.577,P值均<0.01).结论高脂饮食NAFLD大鼠肝脏SREBP-1c、FAS、脂联素、抵抗素等成脂基因表达增强,提示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可能部分具有脂肪细胞的特征,即发生了成脂性改变.  相似文献   

20.
王文强  李珏宏  李昌平  康敏  陈霞 《山东医药》2013,53(35):29-31,I0004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抵抗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4组: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模型组,高脂饮食)、HO-1干涉组(ZNPP组,高脂饮食4周后每周六尾静脉注射锌原卟啉5 mg/kg)、抵抗素干涉组(高脂饮食4周后用西洋参夜20 mL/100 g灌胃),每组15只.分别于4、8、12周末处死各组大鼠5只,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TNF-α、HDL-C、LDL-C等.对大鼠肝脏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HO-1,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抵抗素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8、12周时比较,ZNPP组TNF-α、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抵抗素干涉组TNF-α、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ZNPP组HO-1阳性细胞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增加;抵抗素干涉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减轻,抵抗素mRNA表达低.结论 HO-1可延缓或阻止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情进展,抵抗素通过胰岛素抵抗可加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