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游离DNA(cfDNA)联合检测在肝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182例高度疑似肝癌患者,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癌症组和良性组。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外周血CTCs、cfDNA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癌症组患者外周血CTCs、cfDNA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外周血CTCs、cfDNA检测在早期肝癌筛查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癌症组患者血清AFP、γ-GT、CEA、ALT、AST、ALP及外周血CTCs、cfDNA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癌症组外周血CTCs、cfDNA水平与AFP、CEA及肝功能水平均呈正相关性(P0.05);肝癌不同分期外周血CTCs、cfDN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CTCs诊断肝癌的AUC为0.854,最佳临界值为4个/5 mL,灵敏度为75.54%,特异性为86.05%;cfDNA诊断肝癌AUC为0.831,最佳临界值为19.38 ng/mL,灵敏度为78.42%,特异性为79.07%;二者联合诊断肝癌的AUC、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923、82.01%和90.70%。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CTCs、cfDNA水平升高,CTCs、cfDNA联合检测对肝癌的早期筛查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现今世界上第四大常见的癌症,其致死率在各类癌症中居第二,且胃癌的早期诊断又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确定新的、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来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并改善预后,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ur cell,CTCs)是经过內渗作用进入外周血液的脱离原发灶或转移灶的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 (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是从凋亡坏死的肿瘤细胞中释放的一种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CTCs和ctDNA检测作为一种"液体活检",因其具备微创性、易获得性和可重复性等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文献显示CTCs和ctDNA在癌症的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胃癌中CTCs和ctDNA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外周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循环游离DNA(cfDNA)检测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8-02-2019-02收治的94例乳腺癌患者、4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56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液标本,采用基于尺寸的高通量微流控芯片捕获CTCs、基于Alu序列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游离DNA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作为放疗疗效检测标志物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0例,为食管癌组。另选本院同期6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两步法磁珠提取血浆cfDNA,分析血浆cfDNA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比较患者放疗前后的血浆cfDNA水平。结果: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分期、肿瘤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分化程度等与cf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与肿瘤体积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DNA水平与肿瘤体积大小呈正相关(r=0.672,P=0.013)。食管癌组患者放疗后的血浆cfDNA水平显著低于放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患者放疗后的血浆cfDNA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fDNA水平与食管癌患者的肿瘤体积大小呈正相关,并随放射治疗呈动态变化,cfDNA可作为放疗疗效检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临床分期患者外周血CTCs、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及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及Ⅲ~Ⅳ期患者CTCs阳性表达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Ⅰ~Ⅱ期患者(P<0.05);年龄、临床分期、CTCs、CEA、NSE、CYFRA21-1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外周血CTCs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灵敏度、特异度、AUC最高(P<0.05)。结论 外周血CTCs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有效诊断NSCLC,可为临床病情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血浆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近一期《Science》杂志专门刊登编辑文章强调cfDNA可能是血液中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1]。cfDNA的检测就如"液态的组织活检(liquid biopsy)",有可能代替现在的肿瘤活组织检查[2]。研究表明cfDNA浓度在肿瘤患者中升高[3],且随肿瘤大小、部位以及严重程度而不同[4]。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价能力。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8年2月河北省涿州市医院收治的采用吉西他滨加顺铂(GP)化疗、联合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共33例,共观察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2、4个疗程后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检测肿瘤直径及肿瘤标志物变化;并通过免疫磁珠法富集、Envision法检测外周血CTCs的变化,分析CTCs标准与RECIST标准的异同。结果联合治疗前,33例中晚期NSCLC患者均检测出CTCs,检测阳性率为100%,而基线CTCs数量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和临床分期和吸烟史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直径越大,CTCs数量越多(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第2疗程后CTCs变化与治疗效果具有相关性(r=0.832,P=0.000)。按照RECIST标准分为有效组(n=19)和无效组(n=14),有效组治疗第2疗程和第4疗程后CTCs计数分别为8.0(3.0,15.0)个/5 ml及5.0(3.0,10.0)个/5 ml与治疗前12.0(7.0,18.0)个/5ml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3.427、-3.876,P<0.05);无效组治疗第2疗程和第4疗程后CTCs计数分别为16.5(12.0,20.0)个/5 ml,18.5(14.0,22.0)个/5 ml与联合治疗前14.5(10.0,18.0)个/5 ml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Z=-3.126、-2.897,P<0.05)。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评价两种疗效判定方法,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NSCLC联合治疗过程中,CTCs测定可以实现早期、有效的疗效评价,是RECIST标准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3):547-548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支气管肺炎患者56例以及42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归为肺癌组、肺炎组和健康组。采集各组人士的外周血,采用磁珠富集及免疫染色的方法检测外周血中的CTCs,比较CTCs的阳性检出率与非小细胞肺癌及其肿瘤分期的关系。结果肺癌组患者外周血CTCs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越晚,CTCs检出率越高,IV期患者的检出率达到88.89%,显著高于其他分期(P<0.05)。CTCs阳性检出率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较高,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有关。CTCs检测能够用于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情、判断预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肺癌的高转移率和高复发率是导致肺癌患者病死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存在于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一类特殊细胞,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监测肿瘤状态。CTCs检测可应用于肿瘤患者早期诊断、疗效评价、预后评估以及个体化治疗等方面。该文阐述CTCs的生物学特性,同时比较不同CTCs检测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探讨CTCs在肺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CTCs将为肺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远处转移是由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通过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附着于靶器官内皮,然后侵入周围实质组织形成继发性肿瘤灶。在大多数实体瘤中,影响患者预后的并非原发肿瘤而是远处转移灶。深入研究CTCs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潜在关系,并在肿瘤转移灶形成前靶向清除CTCs,可减少转移相关的肿瘤死亡。本文就CTCs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及在靶向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