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了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短期疗效。方法 以C型臂X光机上开展PTCA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并予随访。结果 35例患者进行了PTCA术,29例患者随访6-23月,22例无心绞痛发作。结论 在C臂型X光机上开展PTCA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黄江  蔡剑玲 《当代医学》2010,16(34):52-52
目的对于部分急性持续胸痛患者,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本文意在探讨急诊冠脉造影在诊断不明确持续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性持续胸痛患者常规行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对于持续6h以上胸痛患者仍诊断不明确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造影术后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对其罪犯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结果 22例急性持续胸痛患者中,5例(5/22)被除外冠心病。17例(17/22)确诊为冠心病,结合随后的肌钙蛋白结果,其中非ST段抬高性心梗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变异型心绞痛2例。对15例确诊为非ST段抬高性心梗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其罪犯血管进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结论对于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因的急性持续胸痛患者,进行急诊冠脉造影可快速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无,同时对冠状动脉病变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进行直接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从而解除症状,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应用价值。方法 对7例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的不稳定心绞痛(UAP)行冠脉造影术,5例为双枝或多枝复杂病变,2例为单枝严重狭窄,对“罪犯”血管施行PTCA,有残留狭窄而植入冠脉内支架,结果 7例全部成功,术后重复造影“罪犯”血管开通无残留狭窄,随访3-4个月无心绞痛发作,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结论 PTCA及冠脉内  相似文献   

4.
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2例具备冠状动脉造影适应证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穿刺法行右、左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决定是否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结果:冠状动脉狭窄(50-70)%21例(21/102,占21%),〉75%以上68例(68/102,占67%),68例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50%13例(13/102,占12%),冠状动脉正常25例(25/70,占35.5%)。结论: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定性诊断,指导治疗;桡动脉穿刺具有出血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验的积累及冠脉介入器材的小型化,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有益的替代途径,桡动脉位置表浅,周围无重要静脉和神经相邻,桡动脉和尺动脉之间有良好的侧支循环,选择该动脉穿刺后,术后易止血,无需卧床,局部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出血并发症少等优点,易于被病员及家属接受。我科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共施行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176例,其中经桡动脉途径171例,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一度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本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并对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手术及相关问题 (1)手术适应症:①有心绞痛,特别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②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失败,或溶栓治疗失败、或前述过程中发生意外者、出现急症情况。③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成功后,症状反复,出现在狭窄。④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狭窄超过50%以上,特别是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者。⑤行其他心脏手术时,术前未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中发现冠状动脉分支有明显硬结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的不稳定心绞痛(UAP)行冠脉造影术,5例为双枝或多枝复杂病变,2例为单枝严重狭窄。对“罪犯”血管旅行PTCA,有残留狭窄而植入冠脉内支架。结果:7例全部成功,术后重复造影“罪犯”血管开通无残留狭窄,随访3~4个月无心绞痛发作,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结论: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是治疗UAP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介入手术,包括选择性冠脉造影、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手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是目前应用最多、最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介入治疗己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介入途径目前主要分为经股动脉和桡动脉介人两种,研究发现[1,2],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加支架术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我科于2004年开始尝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置入术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不适感轻,并发症少,现将其中1225例病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对不稳定心绞痛17例.急性心肌梗死59例施行急诊PTCA和/或支架植入术的护理。结果术后患者全部入住冠心病监护室(CCU)进行监护,除2例死亡外,其余74例康复出院。结论急诊PTCA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专业性强,对护理要求高。  相似文献   

12.
微血管性心绞痛临床报道比较少,自从1997年我院引进西德DSA(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仪)以来,我院开展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安装支架术,在造影中发现2例患者符合X综合征,现报告如下。例1女,58岁,因阵发性胸痛3个月...  相似文献   

13.
急诊PTCA及支架置入术护理配合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MI)的主要治疗方法。尤其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行急诊PTCA和冠脉支架置入术,可使梗塞相关的冠状动脉获得更早和更安全的再通,保护了心脏功能,减少各种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我科从2001年8月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卧床体位和时间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玉香  张颖  郜玉珍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3):149-150,152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指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插入一种特制的冠状动脉导管,注入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走行和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定量诊断冠心病,为估计患者预后、决定药物及介入治疗提供了更为确切的指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即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动脉的一种冠心病血管重建技术。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是将金属或塑料制成的支架置人病变的冠状动脉.支持管径以保持其管腔内血流畅通。  相似文献   

15.
张小利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8):1027-102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和(或)支架植入术已成为且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及常用治疗方法,我科自2003年9月至2005年6月对7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造影、PTCA或支架植入术。探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护理方法,回顾分析实施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7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一度被认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本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并对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研究的迅速进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支架植入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PTCA是用球囊挤压的原理,使冠状动脉狭窄段病变内膜和粥样斑块撕裂,粥样斑块压缩、中层延长,使血管腔扩大。血管内金属支架的植入则起到支撑血管壁,防止PTCA术后血管急性闭塞、夹层形成和慢性再狭窄的作用。但经长期研究表明,PTCA并冠脉内金属支架植入术再狭窄率仍高达约20%。药物洗脱支架的开发和应用能有效降低再狭窄的发生,我院自2004年11月-2005年12月应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对27例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经随访6个月无一例发生再狭窄,效果满意。现将其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刘良福,李桂美,李瑞杰,刘键(临沂地区人民医院)关键词心脏导管插入术;冠状动脉疾病PTCA机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STENT)等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对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值得关注,其中较为常见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asovagal reflexes,VVRs)多发生于术后拔除动脉鞘及压迫止血时,VVRs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其发现、处理不及时,可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0.
冠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以达到血流通畅的目的 的一种检查和治疗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愿意接受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1],而护理人员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对协助治疗患者病患起了重大的作用.现将我院心内科2009年11月至2011年7月期间实行冠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