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内手术或解剖畸形或上呼吸道病变患者不能直接窥喉,常需保留自主呼吸经鼻盲探插入气管导管。操作中需在保持患者自主呼吸的情况下边倾听气管导管衔接管口气流声强弱边进行探插,影响麻醉医生操作和判断气管导管前端的位置。2009年1月起,我们采用小儿口哨连接气管导管后端,  相似文献   

2.
经鼻肓探气管插管是在保持患者自主呼吸的情况下,边倾听气管导管衔接管口气流声强弱边进行探插,不利于麻醉医师操作和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我们从2009年1月至今采用小儿口哨连接气管导管后端,利用气流的强弱带动口哨声的有无、强弱,判断气管导管的前端是否对准声门及是否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食管-气管双腔通气管的临床应用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管-气管双腔通气管是一种双腔气管内导管,在紧急情况或插管困难条件下即使插入食管也能令气道通畅。为了证实该导管插入食管时的通气效能,我们对20例患者进行了观察。资料和方法导管构造 该导管后端为白、蓝色两根管,前2/3合成一管,但管内两腔互不相通。白色导管直通至前端开口。蓝色导管前端封闭,通过中段数个侧孔与外界相通。侧孔的前、后端有两个气囊,充气后可分别堵塞食管(或气管)和咽部。操作时先经口徒手盲插,两囊充气。将呼吸器与蓝管连接,若闻两肺呼吸音良好,示导管“误”入食管,可继续进行通气;若未闻及呼吸音,示导管已进入气管…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6岁,因“头痛12d,突发意识丧失15min”收入我院神经外科,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伴侧脑室内出血。入院后呼吸逐渐变浅慢,约5~6次/分,SpO2降至80%~88%,麻醉医师行气管插管。在喉镜直视下经口插入内径7.0mm普通气管导管,导管前端距门齿23cm,气囊注气并置入牙垫,以胶带固定导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SpO2渐升至95%以上。5h后护士护理时发现患者气管导管断裂,仅残留口腔以外的后部导管(约6cm),未见前部游离段导管(约21cm)。此时患者仍昏迷,自主呼吸约18次/分,无呛咳,SpO2在80%左右,在面罩加压给氧下可升至85%左右,急请麻醉科会诊。麻…  相似文献   

5.
气管插管全麻技术在麻醉科广泛使用,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内拔除气管导管前需常规充分吸引气管内、口腔、咽腔内分泌物,预防术后误吸的发生;但积聚在气管导管套囊上端与声门口之间的分泌物常不易完全吸引干净,气管导管拔除后残留在此腔隙内分泌物可能流入气管内诱发呛咳、误吸.传统的方法是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内边吸引边拔管,但此方法会诱发术后低氧血症及肺不张可能.有专家建议将气管导管外气囊压力指示囊剪去,保留气管导管套囊内残留的一些气体,在拔除气管导管时通过气管导管套囊将导管套囊上端可能残留的分泌物带出气管.此方法可能出现套囊内残气无法排出或排出不畅,未完全放气的套囊卡于声门口引起拔管困难.  相似文献   

6.
双管法行困难气管插管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0岁,体重91kg,因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入院。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失败后改为全身麻醉,用地塞米松10mg、咪唑安定5mg、芬太尼0.1mg、丙泊酚150mg、维库溴铵8mg静脉诱导后,出现辅助通气困难,SpO2一度降至65%,置入口咽通气管时SpO2最高升到98%。由一资深麻醉医师插管,声门暴露困难,经口盲探插管3次未成功。于第3次插入食管后保留气管导管,气囊充气5.5ml,用一根气管导管顺第一根导管的上方插入,导管在声门处受阻,修正导管方向插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拔除食管内的气管导管。术中无异常,术毕清醒后拔管。术后了解患者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年,体检发现患者舌大、下颌后缩、颈后仰小于80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ProSeal喉罩在静-吸复合麻醉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麻醉诱导后,L组插入喉罩,T组给予罗库溴铵后气管插管.两组均吸入七氟醚及微量泵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2)、手术结束时(T3)、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即刻(T4)的SBP、DBP、HR;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呛咳、咽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药用量.结果 L组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平稳,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较T组少(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咽痛发生率低.结论 ProSeal喉罩通气操作简单、刺激小、通气T靠,复合应用静-吸复合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快,且不良反应少,其效果优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8.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操作时需保留自主呼吸,以呼吸气流作引导,常在清醒或浅麻醉下进行[1],但清醒插管时患者较痛苦且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低.异丙酚是短效静脉全麻药,起效快、代谢快、镇静效果好,芬太尼抗伤害性作用强,可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本研究拟比较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患者不同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探讨异丙酚麻醉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9.
恩纳乳膏气管导管表面涂布行气管粘膜表面麻醉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院自1999年6月首次将“恩纳”乳膏涂布于气管导管表面,使气管粘膜接触气管导管的部分受到麻醉,以减少导管对气管粘膜的刺激,达到在浅全麻下减少因导管刺激引起呛咳、屏气等呼吸扰乱和应激而使病人血压波动,增强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周艳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295-296
目的:探讨新型光棒与传统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随机选择80插管全麻患者分为光棒/导管组(A组)和喉镜/导管组(B组),麻醉后A组:用光棒引导行气管插管,确定气管导管满意后,接麻醉机。B组:常规置入喉镜,窥见声门后插入气管导管。记录操作时间、MAP、HR、SPO2及不良反应。术后24小时内随访,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咽喉疼痛、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咽喉疼痛病例少于B组,A组患者插管前后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插管后1分MAP和HR与诱导前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光棒插管技术简便实用,容易掌握、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为气管插管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面罩在经鼻快诱导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Ⅰ~Ⅳ级60例择期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普通面罩组(普通组,n=30),改良面罩组(改良组,n=30)。两组病人入室后用1%的地卡因作鼻腔表面麻醉和呋麻滴鼻液收缩鼻粘膜。普通组使用常规麻醉面罩加压通气下进行快诱导,在无呼吸情况下再将气管导管穿过鼻腔经声门插入气管。改良组在气管导管通过后鼻孔后,不退出导管,使用改良麻醉面罩加压通气下进行快诱导,诱导后再将气管导管经声门插入气管。记录首次中止面罩给氧至气管插管成功过程中肺通气中断总时间T,和气管插管成功时的SpO2、PETCO2。结果SpO2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中止面罩给氧至气管插管成功的时间和PETCO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经鼻快诱导气管插管中,使用改良麻醉面罩给氧较普通麻醉面罩明显地缩短了气管插管操作时的肺通气中断时间,从而改善了CO2潴留,减少了发生缺氧性意外的机会;在插管不顺时也可以带管行面罩给氧,导管无需拔出,减少了鼻粘膜损伤的机会;另在插管困难时,可以在机器或人工辅助通气下,同步行支纤镜明视下插管,也减少了在快诱导下经鼻腔气管插管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12.
气管插管损伤致呼吸心跳骤停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成功抢救一例气管插管后气管损伤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女,12岁,46kg,145cm,择期在全麻下行颌下腺包块摘除术。术前患者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常现麻醉前准备。入室后于9:20am静注2.5%硫喷妥钠13ml,维库溴铵4mg,待下颌松弛后经口明视下插入ID7.0气管导管。确定双侧呼吸音对称后固定气管导管。于9:25am心率突然  相似文献   

13.
高频通气在气管隆突重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高频通气应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肺癌需行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10例,常规麻醉诱导,插入双腔气管导管,开胸新开健侧主支气管后行高频通气,呼吸频率(RR)120次/min,呼吸比(1:E)1:2,驱动压力0.15~0.20MPa。连接一条高频喷射通气导管(内径3mm),插入一侧主支气管内3cm,并在术前、单肺通气后15min、高频通气后5min、10min、20min及再次单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利用导管芯将气管导管塑形成S形在直视喉镜下声门暴露不佳患者经口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将50例麻醉诱导时意外发现的Cormack-Lehane喉镜暴露Ⅲ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由同一名高年资医师使用J形或S形气管导管行经口气管插管,记录插管情况。手术后24h随访患者是否出现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使用S形气管导管一次插管成功率、总插管时间均优于使用J形气管导管(P<0.05)。结论将气管导管塑形成S形行经口气管插管在意外出现的困难气道情况,插管成功率高,可能减少损伤和并发症,使麻醉诱导过程更为平稳、安全。  相似文献   

15.
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的效果.方法 将68例气管切开术后需更换套管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改进组和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按照常规方法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改进组利_用气管导管为导芯.将气管导管插入原气管切开套管腔内10~15 cm,一手固定气管导管,另一手沿气管导管迅速拔出原气管切开套管,将新的气管切开套管顺气管导管送入气管腔内,拔出气管导管,新气管切开套管气囊充气、固定.结果 改进组一次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成功率、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时间、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和局部出血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可显著提高一次换管成功率,缩短换管时间,减少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和局部出血.  相似文献   

16.
严重气道狭窄患者气管内治疗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严重气道狭窄患者气管内治疗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10例不同原因气道狭窄患者分别进行狭窄气道内支架置入术、支架或异物取出术或气管造口处“T”管置入术,分别于全身麻醉下采用气管插管、喉罩及高频喷射等不同的保障气道及通气的方法。结果:经气管导管或喉罩支气管镜下定位气道内支架成功放置7例;感染气管支架或异物取出失败各1例,但均清除部分坏死组织,解除部分气道梗阻;经气管导管手控呼吸及高频喷射通气下“T”型硅胶管成功放置1例。结论:严重气道狭窄患者气管内治疗的麻醉管理关键在于保障气道内操作时的气道通畅。气管插管、喉罩及高频喷射等可灵活应用于不同的病例,其选择主要取决于气道梗阻的部位、严重程度及治疗方法,医护人员的通力协作也是成功的保障之一,经喉罩通气下行气管内操作为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气管内插管是临床麻醉的经常性工作,然而一旦插入气管内,有时可怀疑是否插入过深或过浅。本文报道的方法简便易行,感觉清楚,定位可靠并无创伤。方法:当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在固定导管前,先于导管套囊内注入0.5~1ml注射用水,接着反复给  相似文献   

18.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抢救急性重症口服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绮  胡燕 《护理学杂志》2005,20(20):31-32
目的观察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用于急性重症口服中毒患者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7例急性重症口服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管,从导管管腔中插入胃管洗胃;对照组在普通气管插管成功后,从口腔或鼻腔插入胃管洗胃。结果观察组一次插胃管成功率、抢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插胃管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口服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使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洗胃效果良好,且操作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9.
气管导管管芯断落气管内在临床麻醉插管过程中很罕见,及时发现并成功取出至关重要。我科利用纤维支气管镜确定导管位置,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用胆道镜钳成功取出断落管芯,避免了一起医疗事故发生。现报道如下。患者,男,72岁,68kg,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无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无药物过敏史,ASAⅠ级。麻醉过程:麻醉诱导平稳,快速去氮给氧过程中发现气道阻力较大,置入口咽通气道后改善,喉镜挑起会厌发现声门暴露困难,试插入折成鱼勾状8#带管芯(铝质管芯直径3mm)气管导管,导管置入声门时阻力较大,拔出管…  相似文献   

20.
李绮  胡燕 《护理学杂志》2005,20(10):31-32
目的观察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用于急性重症口服中毒患者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7例急性重症口服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管.从导管管腔中插入胃管洗胃;对照组在普通气管插管成功后,从口腔或鼻腔插入胃管洗胃。结果观察组一次插胃管成功率、抢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插胃管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口服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使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洗胃效果良好,且操作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