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采用培养法、两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长春地区部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进行生殖支原体(Mg)的检测,以探讨Mg感染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本地区部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487例,取其前列腺液标本接种于自制培养基37℃培养,同时进行两种PCR技术检测。并与75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487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中,Mg阳性率达7.39%(36/487);在75名正常的前列腺液标本中Mg阳性率为1.33%(1/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P〈0.05)。结论 本地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Mg感染率较高,认为Mg可能是引起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重要病原体之一,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中应加防范。  相似文献   

2.
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CNP)又称慢性前列腺充血或前列腺溢液,好发于青壮年,性欲旺盛,性冲动频繁时期。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血塞通胶囊联合消炎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72例,并与罗红霉素胶囊联合癃闭舒胶囊治疗的68例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4月~2005年4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140例,均符合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诊断的标准[1],年龄17~54岁。病史半年~9年。按中医辩证分型符合气滞血瘀型。具体有如下四组症侯群:(1)尿路刺激症:尿频、尿急、尿不适。尿道内瘙痒感等;(2)…  相似文献   

3.
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尤其是年龄偏大男性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本文对180例男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了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80例均来自本院2004~2006年泌尿外科收治的男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30~65岁,前列腺液由临床医生按摩前列腺,用无菌棉签采取标本。  相似文献   

4.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 ,其发病率为90 %~ 95 %。从 2 0 0 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泌尿科门诊采用泽桂癃爽胶囊和a1A受体阻滞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96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在门诊对有会阴部下坠胀痛、睾丸痛、阴茎痛 ,腹股沟区及下腹部坠胀不适 ,尿道灼热、尿频、尿不尽感、性功能不良等症状中 2~ 3个症状以上的患者 ,经按摩取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 ,呈阴性 ,尿液细菌培养阴性及尿常规正常 ,在排除细菌性前列腺炎及尿路感染后 ,符合者 96例 ,年龄 2 0~ 48岁 ,平均 3…  相似文献   

5.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泌尿男科门诊病人的30%[1].1954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全身抗生素药物及中药治疗前列腺炎作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药物难以穿过前列腺类脂膜进入前列腺腺泡内,故该处药物含量不能达到有效浓度[1~3].为此,我院自2000年12月以来对203例经按摩前列腺液细菌学检查培养出细菌证实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者,选用川参通注射液等联合局部直接注药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3~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依据主要是临床表现及前列腺液的改变。我们对 1999年 5月~ 2 0 0 2年 5月 15 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 ,分析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 (EPS WBC)在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与前列腺液 pH (EPS pH)、前列腺B超结果及患者年龄、病程之间的关系 ,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 0例 ,均为门诊患者 ,年龄 19~ 5 1岁 ,平均 3 4 6岁。病程 3个月~ 10a ,平均 2 1a。全部患者符合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 ,前列腺按摩前行尿常规检查正常 ,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增多或卵磷脂明显减少 ,曾行间断治疗 ,前…  相似文献   

7.
李波  王耕  江立军 《新医学》2002,33(6):346-347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新方法。方法:对60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人采用骨盆直肠间隙注射法把药物(含抗生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直接注射到前列腺被膜下,隔日注射1次,5次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结束时55例(92%)前列腺按摩液细菌培养转阴,疼痛及尿路刺激症状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骨盆直肠间隙注射法操作安全,疗效确切,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31例慢性前列腺炎的尿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春华  陈立中  曾金云  郑克立  梅骅 《新医学》1998,29(10):526-527
慢性前列腺炎(CP)是中、青年男性的常见病,且并非是单一疾病,而是由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类综合征,包括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因此,有人[1]称之为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关于CP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前列腺内尿液反流是其重要原因之一[2~4]。尿液反流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后尿道高压有关[4]。本研究通过对CP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了解CP的后尿道压力变化,以阐明其与CP发病的关系。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CP患者31例,年龄17~39(平均26.7)岁,为1995至1996年我院男科门诊病人,临床表现为腰骶及会阴部疼…  相似文献   

9.
直肠黏膜下注射庆大霉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道虎  丘少鹏  邓春华  梅骅 《新医学》2001,32(5):272-273,308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下注射庆大霉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43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门诊病人行直肠黏膜下注射庆大霉素治疗,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3个月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细菌培养以及前列腺症状评分。结果:直肠黏膜下注射庆大霉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愈率37%,显效率49%,有效率14%,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直肠黏膜下注射抗生素是一种有效的给药途径,可以改善症状,消除前列腺液检查异常。  相似文献   

10.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病,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又是性传播疾病(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的常见并发症,传统治疗方法难以根治,原因就是一方面抗菌药物很难突破血屏障进入前列腺组织使慢性前列腺炎迁延不愈。前列腺腺管开口狭窄或堵塞而使前列腺液淤积,引流不畅,另一方面我科自2001年11月至今共收治慢性前列腺炎患者32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舍尼通片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观察.口服舍尼通片一次1片,2次/d.比较治疗前后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及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数量的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50例患者中,治愈20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舍尼通片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病之一,临床上常分为急性细菌性、慢性细菌性、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等。前列腺液的培养结果对前列腺炎的诊断治疗有较积极的意义。现将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前列腺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4年5月~2005年5月,我院应用体外电场热疗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00例,20~65岁,平均33.1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1.4年,已婚213例,未婚87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会阴部肿痛、尿道刺激征、尿痛、尿液排不尽感,部分患者有神经衰弱、性功能衰退。直肠指诊前列腺局部有压痛,腺体大小、硬度不等。前列腺液涂片镜检白细胞大于10/HP、卵磷脂小体减少。前列腺液细菌培养确诊为细菌性前列腺炎178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122例。B超检查前列腺大小在4 cm×5.2 cm×5.3 cm左右,包膜回声增强,内部…  相似文献   

14.
慢性前列腺炎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典型对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通常良好。但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的重视不足 ,或经济承受能力等原因而未能正规治疗 ,发展成为慢性。慢性前列腺炎因细菌耐药性增加 ,增加了治愈难度。现将我院收治 6 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菌检测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共 6 9例 ,年龄 1 7~ 5 3岁 ,平均 (3 6± 8.5 )岁 ;初诊治疗数月后 ,再次出现临床症状而来院复诊 ,前列腺按摩液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 ,临床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二、细菌培养 ,鉴定及药敏试验对患者严格无菌操作采集前列腺按摩液作细菌培养 ,阳…  相似文献   

15.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常继发于细菌性尿道炎 ,由于治疗的盲目性 ,故病情反复难愈 ,为成年男性的常见病 ,占门诊数的 2 5 % [1] 。我院于 1999年对 5 0例患者采取了联合治疗 ,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 0例患者符合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 ,均有急性尿道炎病史 ,其中 30例曾患急性淋菌性尿道炎 ,前列腺液检查有脓细胞或白细胞 >10个 /HP ,卵磷脂小体 <5 0 % ,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发现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淋球菌为主 ,药物试验均对头孢曲松钠 ,西力欣敏感。1 2 治疗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2 0例 ,口服西力欣每次 …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病原学方法探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是否存在生殖支原体感染,为临床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用无菌藻酸钙拭子取前列腺液接种到Mg培养基中,置37℃ CO2培养箱中培养,对符合Mg生物学特征的培养物用PCR和电镜加以鉴定。结果在24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培养出19株Mg,分离率为7.91%。对照组72例,培养出1株Mg,分离率为1.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93,P〈0.05)。结论从病原学证实,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存在Mg感染,为阐明慢性非细菌件前列腺炎的病原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微波经尿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资料和方法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2 95例 ,年龄 2 2~ 6 0岁 ;病程 10d~ 18个月 ;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痛、尿急、尿等待、尿不尽及腰酸、下腹部不适等症状。部分病例有尿道分泌物。治疗前均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白细胞 ~ /HP。细菌学检查示细菌性前列腺炎 159例 ,其中淋球菌 51例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84例 ,其中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 6 2例 ,混合性感染 52例。首次接受治疗74例 ,2 2 1例曾在其他医院应用不同方法治疗无效。B超检查示 185例前列腺轻度或中度增大 ,6 5例前列腺内部回声不规则 ,少数有钙化。同期…  相似文献   

18.
慢性前列腺炎2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59例慢性前列腺炎,其中细菌性167例,非细菌性83例,前列腺痛9例.采用综合方法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及前列腺常规变化,并分析治疗效果欠佳原因.结果:经治疗4周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明显减少,前列腺液白细胞明显减少,卵磷脂小体明显增加,治疗总有效率为74.1%,其中细菌性为79%,非细菌性为67.3%,前列腺痛为44.4%,67例治疗无效,其原因主要有细菌耐药、生活无节制,前列腺有结石、纤维化,精神因素等.结论:多种方法综合应用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治疗无效时应寻找原因对因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经会阴前列腺注射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症状比较复杂,体征不典型,治疗手段多样化,但临床却不能取得满意疗效。作者自1995年8月起对前列腺液定位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选用抗生素行前列腺局部注射,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年龄19~40岁,平均26岁,病程约半年~5年。1.2临床表现:病人大多有下述不同程度表现,尿频、尿急、大便时从尿道口溢出乳白色液,会阴部、腰骶部、耻骨上方及睾丸酸痛。性功能障碍,如早泄,造精或失眠、多梦等神经官能症表现。实验室检查:前列腺液高倍镜…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炎是男性中青年多发病。自2001年3月~12月我们对临床怀疑为前列腺炎的141例患者进行前列腺液常规、细胞学、涂片细菌检查和细菌培养,检出细菌性前列腺炎80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61例,通过EPS的涂片细菌检查及细菌培养检测手段,为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阶段分析、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