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席文  杨蔚 《新疆医学》2005,35(4):158-160
机械通气(MV)是临床上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呼吸机可对生理功能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重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ICU于2002年1月~2004年12月对109例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在救治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经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是本病的首要死因,在呼吸衰竭出现后及时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是救治的关键,因此重视对机械通气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极为重要,我院内科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20例本病呼衰病人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应用多功能呼吸机辅助治疗,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的意叉。方法对20倒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进行护理。认真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给予雾化吸入后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控制医原性感染。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呼吸道的护理,是抢救治疗机械通气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使用及机械通气来进行临床上抢救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各类手术的术后护理越来越重视,经过多年研究,患者在进行手术后,如果使用机械通气护理,可以减少许多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在各种护理操作中,如何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仍需加强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气道管理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械通气是临床抢救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为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和条件。人工气道的管理是机械通气护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在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的保证下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人工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于2006年1月~2008年8月共收治气管插管患者48例,在保持气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充分供氧、纠正二氧化碳蓄积以及对危重患者呼吸循环的抢救、复苏及治疗中,机械通气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呼吸机通气管道的消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治疗是ICU抢救呼吸衰竭常用的方法,但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感染,它使患者的治疗更加复杂化,给抢救增加困难。因此呼吸机通气管道的消毒,对机械通气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我科2004年10月~2005年2月对呼吸机通气管道的消毒方法进行了实验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呼吸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治疗作用已受到重视。由于呼吸机可对生理功能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产生严重并发症,因此,重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于2001年1月~2002年11月对31例危重抢救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在救治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患者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4.6岁。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9例,严重创伤10例,大手术后呼吸支持7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2例,其他3例。本组患者均采用德国西门子Servo900 C型多功能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采用MENNEN型多功能生理监护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者一种有效重要手段,做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是保证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笔者收集我院呼吸科,气管插管附以机械通气抢救危重患者15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从护理角度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合理的吸痰对机械通气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我科自2001年1月使用Bearcup750型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33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理想。现就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体会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李杰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24-124
探讨40例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护理。护理重点:针对40例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患者给予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呼吸支持和气道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心理护理及有效的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寻找安全,有效的方式减少感染机会,降低和延迟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使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机械通气是临床抢救、治疗呼吸衰竭和心脏停跳等危重病人的急救措施。在ICU接受呼吸机治疗及因急慢性呼吸衰竭接受通气治疗的患者易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护理一直是专家们和专业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和进展迅速,为进一步提高呼吸道护理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呼吸道护理技术的运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周燕飞  黄丽丽 《吉林医学》2014,(36):8143-8144
目的:观察护理安全管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5例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008年1月~2009年12月实施呼吸机常规护理的98例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呼吸机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下列安全护理管理:充分加强护士的呼吸机操作技术培训、注意对呼吸机性能的检测、对护士的教学培训加强、护士长对人员及呼吸机管理方面加大力度、病房环境需不断改善。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0.00%、呼吸机应用时间(8.11±2.09)d、住ICU(12.56±3.78)d,低于对照组的5.10%、(11.45±3.45)d、(16.45±4.12)d;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99.05。高于对照组的92.39%(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能够减少机械通气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减少医院因机械通气护理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机械通气是指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法。机械通气病人的气道包括呼吸机本身的通气管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置管。但需特别护理的是插管或置管及气管支气管部分。恰当的护理是提高通气病人抢救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现将对机械通气病人的人工气道的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的体会.方法:对实施机械通气58例的急救患者经应用呼吸机人工气道通气治疗.结果:自患者上呼吸机后实施规范化护理,有效地降低了气道感染及损伤的发生,使抢救成功率达到82%.结论:加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规范化气道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显著降低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呼吸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治疗作用已受到重视。由于呼吸机可对生理功能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重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06年7月-2008年11月对48例危重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在救治过程中取得一定的经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机械通气是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病人的重要措施。在现代ICU病房中,建立了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治疗和抢救急危病人越来越多。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与观察很重要,尤其是停机前后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更为重要。现将在护理工作中,总结12 5例机械通气病人停机前后的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上蔡县人民医院诊治的56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28例,对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均明显缩短,VAP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机械通气患者,有效的人工气道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VAP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1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取集束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气管切开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气管切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及气管切开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促使患者早日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 对28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28例呼吸衰竭患者成功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结合常规药物治疗后顺利撤机恢复自主呼吸,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吴娟  程宏辉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5):747-748
机械通气是抢救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及时准确地应用机械通气,能迅速改善病人的缺氧状况,防止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组织损害和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人工通气过程中由于呼吸机可对生理功能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产生严重并发症,因此,重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于2002年1月 ̄2006年1月对32例危重抢救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4岁 ̄85岁,平均年龄56.6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10例,重症肌无力6例,急性肺水肿3例,脑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