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魔芋精分对二甲肼诱发大鼠结肠癌的影响的实验中,给SD大鼠注射二甲肼13周,每周一次。于35周及52周分两次处死。进行系统便学观察。300只大鼠共诱发结肠肿瘤179只75.5%,结肠癌161只(67.93%)及少量其他器官肿瘤,在组织形态方面与人体结肠癌基本相似,并有动物肿自特点。比较了两阶段处死动物的结果,作者认为选择35周作为终点较为合适,可作为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肾胚胎瘤产主要见于儿童的肾脏肿瘤。作者在用二甲肼诱发结肠癌过程中同时诱发了肾胚瘤,实验选用SD大鼠237只,每周肌注二甲肼一次,20mg/kg,共13次。于第35及52周分两批和死大鼠,进行病理学观察。发现肾胚胎瘤36只,52周的肿瘤发生率明显高于35周。双侧肾均发生肿瘤占25%,多发性肿瘤者占41.7%。 相似文献
3.
在魔芋精粉对二甲肼诱发大鼠结肠癌的影响的实验中,给SD大鼠注射二甲肼13周,每周一次。于35周及52周分两次处死。进行系统的病理学观察。300只大鼠共诱发结肠肿瘤179只75.5%),结肠癌161只(67.93%)及少量其他器官肿瘤,在组织形态方面与人体结肠癌基本相似,并有动物肿瘤自身特点。比较了两阶段处死动物的结果,作者认为选择35周作为观察终点较为合适,可作为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植酸和魔芋干预二甲肼诱发ICR小鼠大肠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饮食与大肠癌的关系极为密切,植酸(PA)和魔芋(KM)均为天然食物。本实验表明在二甲肼诱发ICR 小鼠大肠癌过程中,2%PA 饮水25周能使肿瘤发生率和浸润性生长发生率分别从100.0%和70.0%下降至42.9%14.3%;5~10%KM 饲料喂饲25周能使肿瘤发生率从100.0%下降至50.0%,但未能观察到 PA 和 KM协同抑癌作用。PA 和 KM 也能显著地减轻与肿瘤密切有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6.
7.
螺旋藻对二甲肼诱导SD大鼠肠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继前螺旋藻可以抑制接触致癌剂动物大肠细胞增生及癌前病变向肠癌转化的研究,本文报道进一步研究螺旋藻对大肠癌发病率的影响及其机理。将140只sD雄性大鼠分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螺旋藻低剂量保护组(150mg/kg)和螺旋藻高剂量保护组(1500mg/kg)。从第1周开始给阳性对照组和保护组腹腔注射二甲肼(DMH)(2Omg/kg×24次),同时予保护组饲喂螺旋藻干粉,分别于第9、13、16、21和24wk每组处死5动物。观察淋巴细胞UDS、NK细胞活性、肠癌发生率和病理组织学表现。结果表明:保护组动物肠癌出现时间比阳性对照组推迟5wk,总发癌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螺旋藻保护组在第9、13、16wk(NK细胞活性)较高,晚期活性降低,各级间Nk细胞活性无显著差异。但在动态观察时见螺旋藻有延缓NK细胞活性下降趋势。在第9、13、16wk螺旋藻保护组UDS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而在第21、24wk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二甲肼诱导大鼠肠癌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以及它们的相关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2-二甲肼成功诱导大鼠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PCNA的表达。结果:用1,2-二甲肼诱导大鼠肠癌模型。诱癌率达57.69%。PCNA表达在肠癌诱导的第5周明显改变。到第15周肠癌形成时达到较高水平,并与癌前病变及癌的浸润程度呈正相关。结论:PCNA在肠癌发生的早期有高表达,并与癌的病变及癌的发展呈正相关。它可能是一种肿瘤早期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螺旋藻对二甲肼诱导SD大鼠肠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锋 《癌变.畸变.突变》1995,7(4):218-218
螺旋藻对二甲肼诱导SD大鼠肠癌的保护作用陈锋,钟小明,杨杏芬,冯坚持,张桥(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劳卫教研室510089)目前,在西方国家大肠癌已成为第二位最常见的肿瘤死因。世界结肠癌发病率每年递增2%,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故肠癌防治已成为刻不容... 相似文献
11.
目前,病理学工作者对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仍然主要依靠细胞和组织形态学作出判断,主观因素较多。随着先进的科学仪器,如显微分光光度计(MSP)、流式细胞计(FCM)及带电脑的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相继问世,为病理诊断从定性的分析判断逐渐向定量方向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985年作者曾利用MSP,测定小鼠大肠粘膜上皮细胞核在化学致癌剂诱变过程中DNA含量变化,其方法与Kimura所采用的相同。结果表明实验性大肠癌癌变上皮细胞核DNA含量明显增高,而不典型增生细胞核的DNA含量则介于正常细胞与癌细胞之间。其中,有的不典型增生细胞核DNA含量与癌细胞相仿。提示我们,检测细胞核DNA含量有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二甲肼(DMH)诱发的大肠癌癌前病变模型大鼠的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与大肠癌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歧杆菌属特异性引物实时定量PCR,对实验第3与第9周8只模型组大鼠以及同年龄的7只正常对照组大鼠肠道中的双歧杆菌数量进行检测。结果:第9周的正常对照组大鼠未见明显异常隐窝灶(aberrant crypts foci,ACF),同年龄的模型组平均每只大鼠大肠可形成(37.7±2.6)个ACF。第3周正常对照组与同年龄的模型组大鼠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2;第9周模型组大鼠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低于同年龄的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0。结论: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与大鼠大肠癌癌前病变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脂质体作为甲氨喋呤载体对小鼠大肠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氨喋呤(MTX)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抗癌药物,但半衰期短,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不能充分发挥其疗效,临床上除了毒副作用外,还易产生耐药性。为了提高其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本文用封闭脂质双层微体(脂质体)包封MTX,观察了对小鼠大肠肿瘤模型的抗瘤作用和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双层培养板法和双套管是浮培养法,分别以人羊膜和SD胚鼠心肌组织作为靶组织,以小鼠B16细胞,人SGc-7901和HR8348细胞作为侵袭细胞,研究观察了上述三种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行为。实验表明B16和SGc-7901细胞对人羊膜以及HR8348和SGc-7901细胞对SD胚鼠心肌都有不同程度的侵袭作用。本文还对二种不同的体外侵袭模型的特点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6.
在以二甲肼(DMH)诱发大鼠大肠癌的同时,给大鼠灌胃Ge-132 100mg/kg体重或300mg/kg体重共27周。Ge-132 100mg/kg体重组大鼠的平均癌灶数和平均癌灶体积,均显著少于对组照和Ge-132 300mg/kg体重组(P均<0.01)。Ge-132 300mg/kg体重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肠镜检查显示,Ge-132 100mg/kg体重组致癌物所致结肠粘膜的炎症、萎缩和不典型增生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癌肿发生的潜伏期比对照组长3周。Ge-132 300mg/kg体重组与对组照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表明,Ge-132对化学诱癌的预防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18.
对87例大肠乳头状肿瘤(腺瘤19例,腺瘤伴不典型增生8例,腺癌60例)行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观察分析。提示,AgNOR随细胞增生的程度而增加,在良恶性病变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1)。因此,对病理学诊断和科研为一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丁酸钠抑制二甲基肼诱发小鼠大肠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体外研究证实丁酸钠能促进多种肿瘤细胞分化,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本研究给予小鼠直肠内灌注丁酸钠,旨在观察丁酸钠对二甲基肼(dimethylhydrazine,DMH)诱发的昆明种小鼠大肠癌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为实验对象,模型组以DMH30mg/k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连续给药11周。实验组分别以1.25×10-3mol/kg、2.5×10-3mol/kg丁酸钠溶液,直肠灌注,每天一次,连续24周。分别于给药后第12周、18周和24周分3个阶段处死小鼠。观察肿瘤的发生率,以及2.5×10-3mol/kg丁酸钠灌肠组小鼠的一般状态、体重增长、肝肾功能、以及肝、肾、肺、胰腺等病理变化。结果:实验12周各组小鼠未见肿瘤发生;18周时,模型组小鼠肿瘤发生率为58.3%(7/12),1.25×10-3mol/kg丁酸钠组肿瘤发生率为25.0%(3/12),2.5×10-3mol/kg丁酸钠组肿瘤发生率为0(0/12),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24周结果,模型组小鼠肿瘤发生率为95.0%(19/20),1.25×10-3mol/kg丁酸钠组肿瘤发生率45.0%(9/20),2.5×10-3mol/kg丁酸钠组肿瘤发生率为15.0%(3/20),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纯2.5×10-3mol/kg丁酸钠灌肠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未发现肿瘤。单纯2.5×10-3mol/kg丁酸钠灌肠组小鼠一般状态良好,体重增长及肝、肾功能均与生理盐水灌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肾脏、胰腺等重要脏器未见病理性改变。结论:丁酸钠能够抑制DMH诱发的实验性小鼠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