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康血糖仪在临床使用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晓康血糖仪测定末梢毛细血管血糖(CBG)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 89 例住 院糖尿病患者在用生化仪测定静脉血糖(VPG)的同时用晓康血糖仪测定CBG.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采用 ISO15197 关于血糖仪的要求.结果 无论空腹和餐后,CBG 与VPG 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相关分析 提示二者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50 以上.分为不同血糖浓度比较,VPG 在4.4 mmol/L 以上时,相对 差值均在20%以内.误差栅格分析(EGA)显示85.39%的血糖在A 区,14.61%在B 区.整体血糖中有 16.85%(15/89)不符合ISO15197 的准确性要求,缩小血糖范围后发现,当VPG >6.1 mmol/L 时,准确性和可 重复性分别为95.59%、96.59%.另外,当血红蛋白低于120 g/L 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分别为66.7%和 87.5%;红细胞压积低于35%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分别为78.6%和87.0%.结论 晓康血糖仪测定CBG 与VPG 无论在空腹或餐后,相关性均较好,当VPG >6.1 mmol/L 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均达到要求,因此,晓 康血糖仪适用于糖尿病筛查.  相似文献   

2.
袖珍式血糖仪测定不同血标本血糖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与方法采用ONETOUCHⅡ型袖珍式快速毛细血管血糖仪测定297例病人空腹时的微血管全血糖(CBG)、静脉全血糖(VBG)和静脉血浆糖(VPG),其结果与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测得的静脉血浆糖(VPG)做对比,以研究ONETOUCHⅡ型血糖仪的可行性及不同类血糖间的差异性.结果与结论用ONETOUCHⅡ型血糖仪与自动生化分析仪间存在系统误差,但所测的VPG呈强相关性(R=0.996),说明ONETOUCHⅡ型血糖仪所测值能反应血糖浓度.ONETOUCHⅡ型血糖仪所测的CBG、VBG、VPG间存在显著差异,提示不可将其混淆.  相似文献   

3.
三种便携式血糖仪的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常用的三种便携式血糖仪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它们应用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同时用该三种血糖仪测定25例次糖尿病患者的静脉全血血糖(VBG)、毛细血管血糖(CBG),并用中心检验室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浆血糖(VPG)作为对照。结果:三种血糖仪测定的VBG(或CBG)与VPG均呈非常显著的直线相关(P<0.01)。以VPG作参照血糖误差表格分析,三种血糖仪的测定值大部分(96%以上)位于A区和B区。结论:这三种便携式血糖仪,都能较准确反映VPG,可用于临床治疗参考。使用这些血糖仪时应按照说明熟练操作很重要,尤其应注意适当的采血量,注意血细胞比容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栾芳  张颖  尹贺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577-2578
目的评价罗氏活力型血糖仪测定的精确性及该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CBG)与实验室生化分析仪测定的静脉血浆血糖(VP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0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采用实验室生化分析仪和罗氏活力型血糖仪测定空腹和餐后2 h静脉血浆血糖和末梢毛细血管血糖。结果在空腹和餐后2 h,使用罗氏活力性血糖仪测定的末梢血糖与生化仪测定的静脉血浆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氏活力型血糖仪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高,在空腹和餐后不同血糖浓度下均能较准确地反映血糖的真实水平,可以作为临床床边血糖测定及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自我检测。  相似文献   

5.
血糖仪与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葡萄糖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糖监测是观察糖尿病控制好坏的重要手段之一,采静脉血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是公认的测定方法,但此方法采血量较多,测试时间较长,不便于一日多次监测,且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不适合门诊病人快速等结果的要求。而血糖仪则可避免上述缺陷,易于病人接受,从而实现血糖自我监测(Self-MonitoringBloodGlucose,SMBG)。为了解和评价血糖仪的准确性、重复性及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相关性,我们选用不同型号的六台血糖仪测定了CBG和VBG,与日立7170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的VPG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  相似文献   

6.
徐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6):2028-2030
目的评价EKF酶-电极法血糖仪和传统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及其测定毛细血管血糖的(CBG)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浆血糖(VPG)结果的相关性分析,从而比较两种血糖仪的差别。方法通过64例对比EKF酶-电极法血糖仪、传统POCT血糖仪和OlympusAU400型生化分析仪检测(低、中、高)水平的血糖标本分析结果,分析各水平血糖仪的精密度,敏感性和准确度。结果两种血糖仪的精密度均小于10%,EKF血糖仪的敏感性较传统POCT血糖仪要高,其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r2>0.95),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时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结论两种血糖仪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均符合临床要求,EKF血糖仪的性能较传统POCT血糖仪有显著提高,但两者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便携式血糖仪能否在社区医疗机构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确诊、血糖浓度的监测及用药指导。方法:用便携式血糖仪分别测定VBG和CBG,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VPG,并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别和相关性。结果:VPG〉CBG〉VBG,三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但三者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9、0.996、0.978)。结论:便携式血糖仪测量准确、快捷、需血量少,可以在社区医疗机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确诊、血糖浓度的监测、筛选和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快速血糖仪测定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与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血糖之间的差别,探讨血糖仪测定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拜安易快速血糖仪测定15例新生儿(A组)和30例非新生JL(B组)患者的毛细血管血糖(CBG),同时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儿的静脉血清血糖(VSG),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CBG与VSG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呈高度相关(P〈0.001)。结论应用快速血糖仪测定儿科患者毛细血管血糖减轻了患儿、特别是新生儿的疼痛,而且该方法快速、简便,采取必要措施可获取可靠结果,符合儿科临床血糖筛查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患者血糖仪的准确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51例糖尿病患者测定静脉血浆血糖(VPG),同时用自己的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CBG);填写自制调查表,做相关统计分析。结果:CBG与VPG相关性良好;但仍有测定结果超误差20%范围。血糖仪误差与血糖监测频率等无明显相关性;试纸价格等对血糖仪使用频率产生一定影响。结论:血糖仪应注意定期质检;注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种血糖仪检测方法与生化仪血糖检测进行比对,对结果、临床可操作性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方法选取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共61例,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mL置于含有EDTA-K2的抗凝管中颠倒混匀。取1滴静脉血用血糖仪测静脉全血血糖(VBG),剩余标本离心取血浆用生化仪(日立7600)检测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VPG)。抽取静脉血后5min内用同一血糖仪检测指尖毛细血管血糖(CBG)。以VPG为参考标准,分别计算血糖仪VBG和CBG的偏差;用统计软件分别进行VBG或CBG与VPG的相关性分析;针对VBG和CBG绘制Parkes误差网格图,判断数据的临床接受程度。结果使用罗氏公司的Accu-Chek Performa血糖仪检测静脉血糖或毛细血管血糖与生化方法血糖比对,结果呈线性相关(r分别为0.991和0.989),偏差范围均能达到国家标准,所有数据在临床可接受区。结论便携式血糖仪检测静脉血糖与生化血糖结果比对,因标本来源一致、操作流程简单、可人为制造过高或过低血糖样本,故建议医疗机构采用该方案进行定期比对实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新一代自我血糖检测仪——罗康全整合型血糖仪(ACCU-CHEKIntegra,Roche Diagnostics GmbH,Germany)在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和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检测中的准确度。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109例初发2型糖尿病或IGR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的同时,在±2 min内用罗康全整合型血糖仪测定指尖毛细血管血糖,而后比较毛细血管血糖(capillary blood glucose,CBG)和静脉血浆血糖(venous plasma glucose,VPG)数值差异,以VPG为参考值,评价该血糖仪的准确度。用绝对差值的中位数(median AD)、绝对差值的相对数的中位数(median RAD)评价其准确度;用Clarke误差表格分析指尖血CBG和VPG的一致性;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CBG值与VPG值的相关性;用敏感度、特异度评估血糖仪对高血糖检测的准确度和特异度。结果共收集到292对CBG-VPG值。93.49%的CBG值符合ISO家用血糖仪检测标准,median AD为7.2 mg/dL,median RAD为4.76%;误差表格分析显示100%位于A区和B区;CBG值与VPG值在整体水平上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84,P=0.000),检测高血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6%和95.7%。结论罗康全整合型血糖仪具有良好的准确度,能较准确地反映血糖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余桂芳  刘丽红  李娟  邝建  杨华章 《护理研究》2008,22(5):1164-1165
[目的]评价拜安易血糖仪测定指尖毛细血管血糖(CG)与实验室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浆血糖(V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7例住院糖尿病病人,采用实验室生化分析仪和拜安易床边血糖仪测定早餐前和餐后2h静脉血浆血糖和指尖毛细血管全血血糖。[结果]空腹及餐后2hCG与VG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在0.900以上;空腹及餐后2hCG与VG均值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79%和13.94%,均在15%以下。[结论]拜安易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有良好的稳定性,CG可比较精确地反映空腹及餐后2hVG,并可对VG做粗略的估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检测的差异。方法 采用快速血糖仪检测末梢血血糖,同时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静脉血清血糖。结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值高于快速血糖仪,血清血糖值比末梢血高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相关性好。结论 快速血糖仪监测血糖最理想、最有效,但应严格规范操作,提高准确性,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4.
血糖监测仪性能评价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糖监测仪的性能及影响其测定的有关因素。方法使用强生稳步倍加型血糖监测仪及血糖仪配套试纸所测毛细血管全血糖(CBG)结果,与同时收集并在美国强生Vitros250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上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所测的静脉血浆糖(VPG)结果比较,并且对血糖仪的总重复性、同一血标本不同体积、贫血标本、不同抗凝剂标本等进行了摸索,探讨对血糖仪测定的影响。结果(1)CBG与VPG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糖仪的精度较好,总重复性变异系数(CV)为1.6%;(3)标本体积在10~50μL,测定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氟化钠对血糖仪测定有负干扰,结果偏低;(5)使用者的熟练程度对结果无明显影响,熟练者与非熟练者测定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仪测定CBG简便、快速、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床旁监测或家庭使用,并可用于糖尿病的筛选普查、急诊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餐后2小时末梢全血糖(CBG)、静脉全血糖(VBG)及生化法测定静脉血清糖(VSG)三者之间的差别。方法用德国罗氏活力型微量血糖仪测CBG及VBG与日立公司HI2TACHI717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VSG进行了对比。结果三种检测方法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餐后2小时末梢血全血糖可以反映人体内的血糖水平,微量血糖仪的准确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对血糖的自我监测,有助于糖尿病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监测临床科室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比对20台德国罗氏Accu-chek performa血糖仪与Olympus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低、中、高浓度水平的血糖结果,以生化分析仪结果为靶值,分析不同浓度水平快速血糖仪的重复性及准确性。结果除1台血糖仪不合格以外,其余血糖仪均符合要求。结论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准确性好,重复性高,但还应定期进行比对,每天做室内质控。  相似文献   

17.
张三平 《山西临床医药》2011,(12):917-917,953
目的:探讨用罗氏Glucotrend(乐康全)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CBG)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糖(VSG)之间有无差别和可比性,为临床提供可靠数据。方法:随机选取血糖测定患者80例,全部测试采集空腹血,用罗氏Glucotrend血糖仪测定末梢血全血糖,采血后立即测试,血糖仪试纸为配套试纸条,仪器用质控液校正,用迈瑞BS-3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同侧静脉血糖,采血后2h内测试,血清是静脉血抽取后立即离心分离获得。结果:通过对80例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血糖结果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糖仪的测定范围内,两种方法都是可靠的,但血糖仪测定范围受限,过高或过低时无数据显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可弥补血糖仪之不足,因此用罗氏Glucotrend血糖仪测定血糖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疼痛少的特点,给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和急诊快速检测血糖带来方便,对临床用药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进行比对,评估其测定结果的偏倚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份氟化钠-草酸钾抗凝全血对全院27台血糖仪和 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同时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7台血糖仪中1台血糖仪比对结果未通过,其余26台血糖仪均通过,通过率96.3%;2台血糖仪比对结果属于临床尚可接受水平,24台血糖仪属于临床完全可接受水平,临床完全可接受率为88.9%。结论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虽然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总体相关性较好,应定期对血糖仪进行比对和校准以提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余桂芳  刘丽红  李娟  邝建  杨华章 《护理研究》2008,22(13):1164-1165
[目的]评价拜安易血糖仪测定指尖毛细血管血耱(CG)与实验室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浆血糖(V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7例住院糖尿病病人.采用实验室生化分析仪和拜安易床边血糖仪测定早餐前和餐后2 h静脉血浆血糖和指尖毛细血管全血血糖.[结果]空腹厦餐后2 hCG与VG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在0.900以上;空腹及餐后2 h CG与VG均值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79%和13.94%.均在15%以下.[结论]拜安易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有良好的稳定性.CG可比较精确地反映空腹及餐后2 h vG,并可对VG做粗略的估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POCT)测定患者血糖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的差异。方法应用POCT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糖尿病患者40例的空腹、餐后末梢血、静脉血清及抗凝全血进行检测。结果 40例患者空腹、餐后末梢血、静脉全血、抗凝血清分别用POCT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采用POCT血糖仪进行检测结果最低,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最高。结论 POCT血糖仪最好用于空腹末梢血血糖的监测或血糖过筛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