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术后辅助化疗在膀胱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间于本院行RC治疗的表浅性或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359例,观察其辅助化疗结果.结果 随访观察后行意向性分析,结果显示,辅助化疗是降低总体死亡率(95% CI,HR:0.47,0.34 ~0.61,P<0.0001)和癌特异死亡率(95% CI,HR:0.82,0.63~ 0.92,P=0.0339)的独立预测因子,但与竞争死亡率无关.在规避与患者及肿瘤相关的混杂因素后,淋巴结阳性和膀胱外淋巴结阴性膀胱癌患者的顺铂方案辅助化疗结果相似,即均显示出死亡率降低的治疗效果.结论 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根治性切除术后行辅助性化疗可能降低患者总体死亡率和癌特异死亡率.未来的研究热点应该聚焦于患者行RC后配合新辅助或辅助化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于临床淋巴结转移(cN+)膀胱癌患者远距离转移风险高,但存在治愈可能。这类患者被排除在新辅助化疗试验之外,并在一线辅助化疗试验中与远距离转移患者合并,认为不适合定义综合治疗。本研究就其不同治疗策略进行了疗效比较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本院行化疗或膀胱切除术的cTanyN1-3M0期膀胱癌患者522例。通过规避患者及肿瘤相关的混杂因素评估有效性。结果 522例患者中(cN1 47%,cN2 43%,cN3 10%)342例接受了膀胱切除术、180例仅接受化疗。膀胱切除术患者中,116例接受了术前化疗、96例接受了辅助化疗。单独化疗、单独膀胱切除术、膀胱切除术配合术前化疗及膀胱切除术配合术后辅助化疗的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12%(95% CI:9%~14%)、19%(95% CI:13%~23%)、32%(95% CI:26%~37%)、25%(95% CI:20%~32%)。相比于单纯的膀胱切除术,术前化疗的OS显著改善(HR 0.68,95% CI:0.54~0.92)。术后辅助化疗相比于单纯膀胱切除术也显著改善生存期。仅接受化疗患者的生存期低于仅行膀胱切除术的患者。结论 cN+膀胱癌患者实现长期生存需结合化疗和膀胱切除术等多种疗法以获得最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膀胱癌的新辅助化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淋巴结清扫仍是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 ,但不论对局部晚期/转移性膀胱癌或是器官局限性膀胱癌,单纯手术治疗的效果均不理想.大量临床试验证明对膀胱癌病人术前使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化疗后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TO)可能是将来一个新的治疗终点指标.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将帮助筛选出对化疗敏感的病人和开发出更多的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两种不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本科收治6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照组30例患者在电切术后采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注,观察组38例患者在电切术后采用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分析对比两组化疗药物灌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膀胱癌的复发情况.结果 通过12~30个月的临床随访,在灌注的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丝裂霉素组在尿路刺激征和肝功能损害方面显著高于表柔比星组(P<0.05),而两组治疗药物在血尿、白细胞降低、肾损害、皮疹以及尿道狭窄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表柔比星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为7.89%,显著低于丝裂霉素组26.67%的复发率,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表柔比星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均可有效的预防术后肿瘤复发,表柔比星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膀胱部分切除术+化疗对盆腔淋巴结阴性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报告这一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08年2月至今到我院肿瘤科实行了膀胱部分切除术并联合辅助化疗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的临床有关资料,共纳入50例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了同一时期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50例作为对照组,并认真收集其临床资料。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为分析影响盆腔淋巴结阴性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危险因素,笔者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研究所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得知,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有效率方面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通过分期比较,我们所得高选择性患者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测得病理分级(P=0.001,P<0.05)和病理分期(P=0.002,P<0.05)为盆腔淋巴结阴性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对膀胱部分切除术配合辅助化疗的治疗方法加以对比显示,膀胱部分切除术配合辅助化疗相比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在所有病理分级中并没有优势,但在高选择性患者中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配合辅助化疗的治疗方法更有疗效。病理分级和病理分期为影响盆腔淋巴结阴性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得到充分关注,进而提高盆腔淋巴结阴性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研究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辅助髂内动脉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不愿接受或不能接受膀胱全切术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术后采用全身化疗;实验组44例,术后采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保留率、化疗后不良反应、HIF-1α和VEGF阳性率以及患者的3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HIF-1 α和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45.5%、3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0%、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年随访膀胱保留率为60.0%,实验组为8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3年生存率实验组为70.5%,对照组为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曾文利 《护理学杂志》2008,23(16):21-22
目的 探讨膀胱功能锻炼对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原位新膀胱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2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原位新膀胱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14例)和功能锻炼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功能锻炼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膀胱充盈度放尿以及行肛提肌收缩训练以锻炼患者排尿功能.结果 3个月后两组排尿功能比较,功能锻炼组膀胱容量显著增多,残余尿量显著减少,排尿异常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膀胱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原位新膀胱的容量及控尿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 2012年3月期间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浅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电切术(TURBt)+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TURBt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残余尿、最大尿流率、尿道狭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观察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尿道狭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前列腺部肿瘤种植,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术后的最大尿流率显著升高,残余尿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够降低术后膀胱癌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排尿情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淋巴结清扫仍是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不论对局部晚期/转移性膀胱癌或是器官局限性膀胱癌,单纯手术治疗的效果均不理想。大量临床试验证明对膀胱癌病人术前使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化疗后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TO)可能是将来一个新的治疗终点指标。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将帮助筛选出对化疗敏感的病人和开发出更多的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10.
膀胱癌是我国男性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其中20%~30%的患者初诊时即诊断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既往,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是MIBC的一线治疗方案。现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对于MIBC患者选择新辅助化疗联合RC,相比于仅行RC,可提高肿瘤完全反应率并延长患者总生存期,已成为治疗MIBC的1类推荐标准方案,而且有保留膀胱的可能性。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以顺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在MIBC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仍存在化疗无效或肿瘤进展的可能,因此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敏感性一直是泌尿肿瘤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膀胱尿路上皮癌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问题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中采用神经电调节改善早期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选择在本院泌尿外科进行诊治的前列腺癌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会阴部肌肉常规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采用神经电调节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反射排尿时间和平衡膀胱建立时间分别为(7.81±2.14)d和(22.19 ±5.29)d,都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13±1.49)d和(25.30±6.14)d(P<0.05).针对术后有效率进行研究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数据分别为88.3%和98.3%,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盆腔血肿、切口感染、吻合口漏、尿失禁、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中采用神经电调节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排尿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根治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PKRBT)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选择保留膀胱治疗的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83例,根据治疗方法把83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3例)患者使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法治疗;B组(40例)患者仅使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根治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术中留取病理并在术后进行病理检验.对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截止到2013年12月患者的总应答率、完全应答率、部分应答率、疾病稳定率、疾病进展率)、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A、B两组总应答率分别为55.81%、32.50%,临床获益率分别为79.07%、62.50%,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B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60%、2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新辅助化疗不会对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产生影响;③A组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良好、一般、较差的概率分别为60.47%、25.58%、13.95%;B组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良好、一般、较差的概率分别为35.00%、37.50%、27.50%,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RBT联合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是保留膀胱治疗中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术前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鳞癌(ESCC)患者病理分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1997年至2007年,477例晚期食管鳞癌随机分为4组:术前化疗组、术前放疗组、术前放化疗组及单纯手术组(对照组),对比各组切除率、病理分期、相关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 术前放疗组及术前放化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根治性切除率提高(P<0.05),且术后病理分期显著降期(50.8%、54.2%比0%,P<0.05),而术前化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切除率及病理分期均无显著改善.各组新辅助疗法相关并发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术前放疗组、术前放化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为69.5%、72.9%、53.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放疗组、术前放化疗组与对照组5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高于放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应用术前放化疗可有效提高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根治性切除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OX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将其分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组(对照组,n=19)及SOX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组(观察组,n=16).记录两组患者化疗相...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新辅助放化疗对40岁以下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及预后的影响,将8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手术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治疗.观察观察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后临床分期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直肠癌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不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伴肝转移12例),3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新辅助化疗加三维适形放疗;2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新辅助化疗加常规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可切除转化率、术后生存状态、不良反应和近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治疗16周时观察组可切除转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vs.26.9%,P=0.01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明显延长(P=0.046,P=0.029);两组不良反应及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可明显提高不可手术切除直肠癌的可切除转化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和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随访观察浅表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毗柔比星膀胱保留灌注化疗对干预膀胱癌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浅表膀胱癌TURBt术后患者109例,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47例。术后,对照组未给予膀胱保留灌注化疗,观察组予以膀胱保留灌注吡柔比星治疗.随访2年.观察两组的复发率,以及观察组膀胱保留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3~6个月内,对照组膀胱癌复发率呈下降趋势,此后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观察组各时间段内膀胱癌复发率基本呈现降低趋势;两组累积复发率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观察组累积复发率升高趋势平缓,而对照组累积复发率升高趋势急剧。各时间段内观察组膀胱癌复发率、累积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保留灌注化疗有效降低了浅表膀胱癌TURBt术后膀胱癌的复发率,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比较安全,对预防TURBt术后膀胱癌复发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干预意义。  相似文献   

18.
Du ZY  Guo W  Yang RL  Yan TQ  Li DS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1):991-994
目的 分析影响滑膜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9月至2008年9月就诊的66例滑膜肉瘤患者中52例获得随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发病年龄11~71岁,均以无痛性肿块入院.通过随访了解肿瘤学预后,明确3、5年总体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通过回顾病例,分析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外科边界、病理亚型、局部治疗方式、是否侵及骨与神经血管以及是否化疗9项因素对总体生存率的影响.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确定对生存有影响的单个因素,并通过Cox回归分析明确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78.8%;随访时间6 ~ 8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为30.3%,局部复发率为32.7%,中位复发时间16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直径<5 cm、取得广泛外科边界、肿瘤位于四肢以及采取广泛切除联合局部放疗的患者预后较好(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部位以及是否取得广泛外科边界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直径、部位以及是否取得广泛外科边界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区域动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5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158例相同临床分期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6例(研究组)给予术前区域动脉化疗,方案为表阿霉素50 mg/m2+顺铂60 mg/m2+5-氟尿嘧啶1000 mg/m2,2003年起方案改为奥沙利铂130 mg/m2+5-氟尿嘧啶1000mg/m2,一次性动脉灌注,6~11 d后手术治疗.另82例(对照组)术前未行化疗,直接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静脉辅助化疗.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根治性(R0)切除率、手术并发症和远期预后进行评估.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R0切除率分别为86%(65/76)和71%(5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P<0.05).研究组的化疗毒副反应轻微.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15/76)和16%(13/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1,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1个月和23个月,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4.6%和2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区域动脉化疗耐受性良好,有助于提高R0切除率,并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