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谈血液制品细菌污染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浅谈血液制品细菌污染及控制措施61008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输血研究所车鲜梅血液制品的制备过程不易通过热处理方法达到灭菌目的。笔者就血液制品菌污染途径及采取控制措施浅析如下。1血液制品染菌的危害“血液制品污染所致的菌血症”,最早是经输血并...  相似文献   

2.
聚合酶链反应(PCR)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但也常因标本受PCR扩增产物污染而产生假阳性结果。因此,控制外源性DNA污染已成为各实验室非常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人们采用了许多方法消毒处理不同的污染环境和污染物,但结果报导不一。为选择一种消除实验室DNA污染的最佳方法,我们选用六种传统的消毒法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技术,PCR具有其它传统方法无与伦比的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极微量的污染即可导致假阳性结果。因此,PCR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如何防止PCR污染已成为整个实验成功的关键,现就我院PCR实验室二年来采取的预防污染办法介绍如下:PCR检测过程中的污染来源有三:一是标本间的交叉污染;二是实验室中克隆质粒的污染;三是扩增产物的污染,其中以第三种为最主要,因此冠以“残留污染”(Carryover)。PCR污染可能来自标本处理过程中所伴随的阳性质粒,通过空气和气溶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组织配型实验室常规DNA污染监测试验体系,预防和消除可能会干扰检测准确性的PCR产物或基因组DNA的污染。方法设计含多种阴阳性对照和各关键监测点的完整反应链,针对HLA-Ⅰ类和Ⅱ类基因扩增区域内的非多态区进行引物特异性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扩增产物;对被污染监测点进行局部灭活处理后对相应监测点重新采样进行灭活验证;同时采取不定期抽查监测与定期全面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实验过程零污染。结果灭活处理及整改后,所监测HLA基因分型实验过程中的核酸抽提区、PCR加样区、PCR扩增区、下游产物处理区4个区域的主要监测点污染监测结果均合格。结论该研究建立的以Wipe Test为核心的DNA防污染监测实验体系能够有效监测和灭活验证可能会干扰检测准确性的PCR产物或基因组DNA的污染,是HLA组织配型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正实时荧光PCR 技术是一种实时监测PCR扩增产物,通过CT值和标准曲线的关系对待测样品中的特定DNA序列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其优点是扩增量大、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精确定量,但易污染,一直是困扰各实验室的大问题,极微量的污染就可能造成假阳性反应,导致实验结果失败。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稳定、结果可靠,验证整个操作流程中是否存在污染的可能,必须进行污染的监测。通过有效地监测,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防止或消除污染。1 对照实验是监测PCR污染的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基因污染情况,采取消毒措施及其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方法对生物安全柜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消毒前生物安全柜内台面、侧壁和柜内空气采集的样本中经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均有阳性出现。经对柜体内外喷洒75%医用酒精,紫外灯照射消毒30 m in等消毒处理后立即采样检测未出现阳性结果;工作结束后采样,也检测出阳性结果。结论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乙型肝炎病人标本PCR试验后会造成污染,经过喷洒酒精消毒液和紫外线照射可以有效消除污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血培养实施全面质量控制措施,观察血培养实施前、后的结果变化。方法对进行质量控制措施前一年的血培养结果与进行质量控制措施后1年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血培养进行质量控制措施后,血培养的阳性率升高2.4%、污染率下降8.6%。结论通过对血培养实施全面质量控制可提高血培养阳性率、降低血培养污染率。污染菌的判定,一定结合实验室检查资料和患者临床情况。确保为临床提供准确、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丁杰  杨玉修 《家庭护士》2009,7(7):641-641
分析医用化学实验室的污染特点和现状,并阐述"绿化"医用化学实验室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综合医院住院病案细菌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住院病案细菌污染状况,分析病案细菌污染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法和细菌计数法对不同病区100份病案消毒前后带菌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住院病案均不同程度受到细菌污染,有82%的病案细菌污染量超过卫生部所规定的普通物体表面的带菌标准。病案上检出的细菌主要有枯草芽孢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真菌、沙门菌、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结论住院病案细菌污染严重,检出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应对病案采取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10.
PCR反应具有较大扩增能力与极高的灵敏性等优点,在操作过程中,极其微量的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结果的产生。1污染原因1.1标本间交叉污染主要有收集标本的容器被污染,或标本放置时,由于密封不严溢于容器外,或容器外粘有标本而造成相互间交叉污染;标本核酸模板在提取过程中,由于吸样枪污染导致标本间污染;有些微生物标本尤其是病毒可随气溶胶或形成气溶胶而扩散,导致彼此间的污染。1.2PCR试剂的污染在PCR试剂配制过程中,由于加样枪、容器、双蒸水及其它溶液被PCR核酸模板污染。1.3PCR扩增产物污染这是PCR反应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水源污染是肠道致病菌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为消毒措施和流行病学防治提供依据,我们从不同水源采集水样,在实验室观察了多种肠道致病菌在其中的存活情况。  相似文献   

12.
PCR基因试验诊断技术规范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人员培训 1.1 凡各级医院的检验科或实验室中从事与PCR基因实验诊断项目有关的技术人员必需进行上岗前培训及定期培训. 1.2 受培训人员经考核合格后,发给上岗证书,才能上岗,否则不得从事临床PCR基因实验诊断检测工作. 1.3 对于从事PCR基因实验诊断工作已满一定期限后需进行再培训. 1.4 经培训的人员必须掌握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技术、操作规范、防止污染措施及质量控制方法等. 2 实验室基本条件 2.1 为保证临床PCR基因诊断实验室各功能区分开,实验室使用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2.2 实验室分区原则:必须使PCR基因实验诊断…  相似文献   

13.
PCR试验加样过程中无DNA原则控制污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在PCR操作过程中如何预防污染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方法 首先制定了PCR操作过程中的无DNA原则 ,对实验室的划分 ,操作总原则 ,Eppendorf管开、关 ,有螺旋的离心管开、关 ,装有反应体系Eppendorf管的放置 ,标记反应管的操作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等进行规范化 ,最大限度地避免DNA污染反应体系。然后通过扩增新鲜扁桃体组织中珠蛋白基因及模拟手套被质粒污染的情况下扩增质粒基因 ,验证该无DNA操作过程对避免污染的有效性。结果 按本实验的规范方法进行操作 ,所有阴性对照均未出现假阳性。结论 采用这种无DNA原则进行PCR操作 ,是控制反应体系污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PCR反应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大扩增能力与极高的灵敏性,但令人头痛的问题是易污染,极其微量的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的产生,本文就PCR污染的原因及其监测、防止的方法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丁华  邓晶  谢立  孙昼  干伟群  缪凡  张薇 《疾病监测》2010,25(4):279-281
目的调查2008年3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三中等7所学校发生Ⅰ型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集病例肛拭子、咽拭子及呕吐物等样本进行诺如病毒PCR检测。结果检出诺如病毒阳性标本32份;饮桶装水量与患病之间呈正相关(r=0.900,P=0.037);饭前便后洗手频次与患病间呈负相关(r=-1.000,P=0.000);同宿舍或同伴存在病例与患病间存在统计学关联[χ2=21.947,P=0.000,OR(95%CI)=3.264(1.957~5.443)]。结论Ⅰ型诺如病毒病原体污染的桶装水为共同暴露源,同时存在学生间的密切接触传播和患者呕吐物、粪便形成的气溶胶传播等多种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6.
PCR的问世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其灵敏度和特异性是其它生化、酶免、放免方法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这些特征,其技术要求有很高的严密性,污染将会是该技术的一项敌害。本文介绍近年来对PCR技术污染采取的措施,并着重介绍方法学的改进,一种新的方法—DIAPOPS法,大大减少了污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房水污染的途径,探索减少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房水污染的措施。方法:对实施干预措施前后2个阶段的807例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术中结膜囊及房水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术中结膜囊细菌培养1 614例次,阳性154例,阳性率9.54%,术中不同时段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水细菌培养1 614例次,阳性15例,阳性率0.93%。干预后术中结膜囊和房水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阳性细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90%。连台手术>6台患者结膜囊及房水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明显大于≤5台患者(P<0.01)。结论:房水污染细菌培养研究为临床上探索预防控制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房水污染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对指导临床采取有效地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术后内眼感染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dUTP/UDG反应体系在荧光定量PCR中抗污染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dUTP/UDG反应体系在荧光定量PCR中抗PCR产物污染的能力。方法 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定量检测。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含dUTP的HBV—DNA PCR扩增产物作为污染源,分别加至含dUTP/UDG的PCR反应体系和普通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中,在荧光定量PCR仪上进行定量检测,从而得出含dUTP/UDG的PCR反应体系的抗污染能力。结果 1.最佳抗污染实验条件:UDG酶含量0.05U,消化时间37℃5min,灭活时间92℃1min;dUTPl00%代替dITP,四种底物浓度相等。2.含0.05U的UDG抗污染反应体系对每管浓度为10^3拷贝/ml的污染物可完全消化,并随UDG含量的增高及消化时间的延长,抗污染能力增强。结论 dUTP/UDG反应体系的应用能有效防止PCR产物污染,但抗污染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尚需加强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才能真正达到抗污染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而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的控制措施之一〔1〕。本文通过对感染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自主研发的针对细菌16 S r DNA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并评价该方法对浓缩血小板制品中细菌污染检测的效果。方法设计16S r DNA基因保守区引物,构建SYBR Green Real-time PCR反应体系;然后分别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绿脓杆菌以初始浓度为1CFU/m L、10 CFU/m L和100 CFU/m L接种到浓缩血小板中,经22℃保存7 d后,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进行细菌检测。结果细菌污染后的血小板在常规保存条件下,最长保存期7 d,不同接种浓度的细菌生长情况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所有种类的细菌均在d 1、2表现出迅猛的增殖高峰,d 3以后增殖趋于平缓。结论该Real-time PCR检测体系可定量地检测出血小板的细菌污染的情况,可适用于血小板输注前的快速细菌污染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