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通过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全项及血小板计数,探讨围手术期凝血及血小板的变化规律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将38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3、5、7 d,采血检测凝血全项、血小板计数。结果 3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血液凝固性不同程度增高。所有患者术后第1、3、5天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则在术后第3天升到最高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血小板计数均出现显著下降,术后第1天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由于解剖形态特殊,围手术期存在创伤、手术、大量失血等刺激,导致凝血机能亢进,患者术后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围手术期凝血机制的异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维持循环血液的流通状态,是凝血和纤溶之间平衡的结果。维持这种平衡依赖几个相关系统的功能保持正常,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溶系统、血小板以及血液流变学等。任一环节的作用增强或减弱,都会破坏这种平衡,在原来疾病的基础上造成血栓形成,或者出血的临床现象。对一个创伤或手术的病人医生,多注意出血而往往忽视血栓栓塞的问题,至于微栓综合征则更为陌生。  相似文献   

4.
研究结直肠癌手术前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收集青岛市市立医院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清D-二聚体、血栓弹力图检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配对分析。血栓弹力图中的凝集块形成速率(Angle)、最大幅度(MA值)分别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有明显相关性(P<0.05),年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与术前PT、APTT、血清D-二聚体、血栓弹力图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PT、APTT、血清D-二聚体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栓弹力图的凝血反应时间(R值)、Angle、MA值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手术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出现明显变化,呈现高凝状态。建议术后适当应用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5.
用血栓弹力图评价体外循环中凝血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前、后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22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病人,麻醉前及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5 min取静脉血进行TEG(Haemoscope 5000 series)和ACT(Medtronic)测定,注射鱼精蛋白后,血样分别用含肝素酶和不含肝素酶测定杯检测TEG.结果术前TEG参数除CL30外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反应时间(R)、K值延长,α降低,但与麻醉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用肝素酶消除残余肝素的影响,可部分缩短R和K,α值增高;R、K和α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最大振幅(MA)明显降低,虽使用肝素酶消除肝素影响,与麻醉前相比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含肝素酶组和不含肝素酶组相比,α和MA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术后ACT恢复到正常水平,CL30低于正常.麻醉前ACT与TEG各参数无显著相关性,术后仅与不含肝素酶组MA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TEG可提供术后凝血纤溶功能较为全面的信息,准确反映体内凝血功能失衡,是一种实用、有效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ghy,TEG)是一种动态描记凝血形成和纤维蛋白溶解全过程的曲线图,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凝血、纤维蛋白溶解和血小板功能等多方面的信息,具有指导溶栓、抗凝、输血、用药等多重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肾移植、心脏外科、创伤外科等诸多领域。本文就血栓弹力图的设计原理、参数解读以及在创伤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连续腰麻(CSA)对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连续腰麻组(CSA组)和连续硬膜外阻滞组(CEA组,对照组),每组20例.CSA组常规行连续腰麻穿刺置管,给予0.37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0.5~1.0ml,CEA组常规行连续硬膜外穿刺置管,给予试验量2%利多卡因3ml和追加0.75%罗哌卡因8~10ml,两组患者麻醉平面均控制在T10以下.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后1h(T1)、术毕(T2)、术后24h(T3)、术后48h(T4)各时间点采血行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自T2至T4较麻醉前延长(P<0.05或0.01);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T2时较麻醉前延长(P<0.05),T3时即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凝血酶时间(TT)T2至T3较麻醉前显著延长(P<0.01),T4时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 CSA组纤维蛋白原T1即开始降低,并一直持续至T4(P<0.05或0.01),CEA组T2开始降低,并持续至T4(P均<0.01).上述各项指标麻醉后各时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腰麻可预防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围术期的高凝状态,这可能有利于减少围术期血栓性并发症,对保障围术期老年患者的安全性有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监测凝血功能,并指导血液制品应用的价值.方法 终末期肝硬化肝移植患者27例,分别于术前、无肝期(下腔静脉阻断后5 min)、新肝期(下腔静脉开放后5 min)、关腹时抽取血液标本进行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及TEG测定.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TEG采用Haemoscope 500 series TEG仪测定,所用参数包括反应时间、K值、α角及最大振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上述参数指导血液制品应用,反应时间〉7 min 即给予新鲜冰冻血浆;最大振幅低于54 mm时给予血小板输注;α角低于32°时给予Fg.术后评价凝血功能调控效果.结果 经采用血液制品调控凝血功能后,27例患者无肝期、新肝期与手术结束时的常规凝血功能和TEG指标变化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均保持在轻度低凝状态,术中的调控效果满意,且术后无发生血栓栓塞相关并发症.结论 TEG对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控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晚期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7例急诊肝移植病人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整方法,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7例乙型肝炎伴重度肝硬化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38~57岁,平均46岁。术前24h内有消化道大出血5例(出血量1500ml ̄2500ml),肝昏迷3例,所有患者均有胸腔积液、盘状肺不张和大量腹水,肝功能均为ChildC级。合并重度营养不良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TOF)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以减少术后血液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我院收治的65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TOF患者纳入研究(实验组),选择同期手术的65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手术后1周的血气、血常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Ⅷ和Ⅸ因子活性,并对各项指标术前、术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组内比较:术后7d实验组血红蛋白(Hb)和APTT均低于术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凝血因子Ⅷ和凝血因子Ⅸ均高于术前,PT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实验组术前Hb和APTT均高于对照组,PaO2、凝血因子Ⅷ和凝血因子Ⅸ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TOF患者术前存在内源性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是自身凝血功能代偿以降低高粘血症带来的血栓形成危险,术后能得到改善,可能与血氧分压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术前使用帕瑞昔布钠对神经外科手术术后镇痛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神经外科开颅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帕瑞昔布组钠(P组)和对照组(C组)。P组在手术开始前3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C组在手术开始前3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两组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PCIA配方为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0.2mg/kg,加生理盐水至120ml。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16、24、48h的VAS评分、Ramsay评分,术后48h内PCIA总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于帕瑞昔布钠给药前和给药后2h、48h测定凝血功能,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术后2、4、16、24、48hVAS评分明显高于P组(P0.05),术后2hP组镇静满意率明显高于C组(P0.05)。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前和注射2h及48h后,两组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h内,C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P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镇痛可增强舒芬太尼PCIA的镇痛效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不影响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ASAⅠ或Ⅱ级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所有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诱导后Ⅰ组静注UTI 5 kU/kg;Ⅱ组静注UTI 10 kU/kg,均加入生理盐水100 ml;Ⅲ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入室时(T0)、切除肿瘤时(T1)、术毕(T2)、术后24 h(T3)采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及D-D二聚体,并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等。结果 T1~T3时三组血小板计数(Plt)均明显低于、纤维蛋白原(FIB)、D-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T0时(P<0.05),Ⅲ组Plt明显低于、FIB、D-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Ⅰ、Ⅱ组,Ⅰ组Plt明显低于、FIB、D-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Ⅱ组(P<0.05)。T1~T3时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Ⅲ组明显短于Ⅰ、Ⅱ组,Ⅱ组明显长于Ⅰ组(P<0.05)。围术期出血量、输血量及24 h引流量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Ⅰ组则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 UTI可以抑制凝血酶和凝血因子的激活,抑制纤溶系统的激活,保护血小板功能,改善凝血系统功能。5 kU/kg UTI可适当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而10kU/kg则对凝血功能有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左进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65~8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关胸前予以0.375%罗哌卡因行肋间神经阻滞后接静脉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3μg/kg+氟比洛芬酯100mg,泵速2ml/h,自控镇痛0.5ml/按压,锁定时间15min。B组:关胸前予以舒芬太尼10μg+氟比洛芬酯50mg为负荷量后接静脉镇痛泵,配方同A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3、5、7d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术后苏醒时、苏醒后4、8、12、24、48h视觉模拟疼痛(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BCS舒适评分、术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后苏醒时、苏醒后4、8、12、24、48h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苏醒后4、8、12、24、48h的BCS评分明显升高、有效按压次数明显降低(P0.05);术后3、5、7d的MMSE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3、5、7d的POCD发生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胸手术围术期应用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POCD的发生率,提高术后患者舒适度,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全麻在老年患者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神经外科手术老年患者50例,年龄65~80岁,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全麻维持微泵静注芬太尼0.08μg·kg-1·min-1(F组)或瑞芬太尼0.2μg·kg-1·min-1(R组)。记录诱导前(T0)、插管后1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HR、MAP以及诱导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F组比较,R组T1、T2时的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F组T1、T2时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与F组比较,R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苏醒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联合常规凝血检测评价冠心病合并梅毒患者的凝血与血小板功能。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合并梅毒患者,并选取单纯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应用血栓弹力图及常规凝血指标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及血小板功能指标差异,包括R、K、a角、G、MA、MA(ADP)、ADP抑制率、AA抑制率、PT、PT INR、APTT、纤维蛋白原以及血小板计数。结果共纳入冠心病合并梅毒患者6例,对照组单纯冠心病患者12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TEG检测指标R、K、a角、G、MA、MA(ADP)、ADP抑制率以及AA抑制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心病合并梅毒患者PT(t=2.243,P=0.039)与PT INR(t=2.295,P=0.036)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但两组患者APTT、纤维蛋白原以及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合并梅毒患者内源性凝血、血小板功能及对于抗血小板药物反应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当,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验证此结果。  相似文献   

17.
血栓弹性图评价肾移植围术期的凝血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用血栓弹性图(TEG)评价肾移植围术期的凝血状况,并探讨术前血液透析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行肾移植术病人,按术前最后一次血液透析距手术的时间分为三组,A组(16例),小于6h,B组(12例):6-24h,C组(10例),超过24h。三组均于术前,称植肾动静脉开放后10min及术毕采静脉血检测TEG(r,k,α角,MA及CI)。结果:A组术前TEG参数中r,k值均小于正常值,α角,MA及CI值均明显增高,B组术前TEG参数均在正常值范围内,C组术前r值的平均值为6.89min,超过了正常上限值,其MA平均值为57.21mm,低于正常下限值,与C组术前r值的平均值为6.89min,超过了正常上限值,其MA平均值为57.21mm,低于正常下限值;与C组相比,A组术前r值显著降低,α角,MA及CI值均升高(P<0.05)。B,C两组动静脉开放10min后的TEG参数与术前值相比,均表现为r值缩短,MA与CI增加(P<0.05),三组术毕TEG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EG提示血透后的6h内血液呈高凝状态,24h后有纤溶的倾向。移植肾动静脉开放后血液亦呈高凝状态,有潜在的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术中持续泵注艾司洛尔对老年腹腔镜胃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5~80岁,体重40~80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洛尔组(E组)和对照组(NS组),每组30例。E组插管前3min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3 mg/kg,并于术中持续泵注艾司洛尔50μg·kg-1·min-1至气管拔管;NS组以生理盐水替代艾司洛尔。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气腹建立即刻(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即刻(T4)及拔管后30 min(T5)的MAP、HR、SpO2、PETCO2、BIS,并计算RPP。检测麻醉诱导前、术后6h、术后30h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记录围术期和术后3个月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T1、T2、T4时E组的HR明显慢于NS组,MAP、RPP明显低于NS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cTnI、CK、CK-MB、LDH各时点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术期无一例发生严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均无一例心脑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术中持续泵注艾司洛尔50μg·kg-1·min-1对术前无明显心肌损伤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浓度影响不大,但可有效减轻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胃肠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胃肠手术老年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D1、D2组和D3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插管后分别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0.5、0.8μg·kg~(-1)·h~(-1)至术毕前30min;C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7ml生理盐水,插管后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0ml/h至术毕前30min。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用量,记录给药前(T_0)、气管插管后即刻(T_1)、气腹后5min(T_2)、气腹后60min(T_3)、拔管后即刻(T_4)和拔管后10min(T_5)的HR、SBP、DBP,分别于T_0、T_1、T_3、T_5时抽取桡动脉血,测定Glu、Cor、E和NE浓度。结果 D1组、D2组和D3组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少于C组,且D2组和D3组明显少于D1组(P0.05)。与T_0时比较,T_1~T_5时C组HR明显增快(P0.05)。T_2~T_5时,D2组和D3组的HR明显慢于C组和D1组,SBP明显低于C组(P0.05);T_1时D2组和D3组Cor和NE浓度也明显低于C组(P0.05)。T_3和T_5时,D2组和D3组Glu、Cor、E和NE浓度明显低于C组,D2组和D3组Cor和NE浓度明显低于D1组(P0.05)。结论与0.2和0.8μg·kg~(-1)·h~(-1)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维持比较,0.5μg·kg~(-1)·h~(-1)能更有效抑制腹腔镜下胃肠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研究围术期保温对老年患者的止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ASA Ⅰ~Ⅱ级,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对照组,按常规手术进行;Ⅱ组为试验组,采用综合性保温.分别监测和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及麻醉后30、60、90、120 min和术毕的鼻咽温度.麻醉前,术中30、60、90、120 min和术毕,术后24、48、72、120 h取外周静脉血测量两组老年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y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含量.结果 Ⅰ组麻醉后30、60、90、120 min及术毕时体温(℃)[分别为( 36.52±0.08)、(36.22±0.07)、(35.83±0.07)、(35.68±0.06)和(35.65±0.06)]较麻醉前(36.86±0.08)和Ⅱ组同时间体温(℃)[分别为(36.83±0.12)、(36.80±0.10)、(36.78±0.11)、(36.76±).10)和(36.80±0.11)]明显降低(P<0.05).Ⅰ组在术中30、60、90、120 min和术毕时的PT(s)[分别为(16.12±0.31)、(16.32±0.51)、(16.21±0.33)、(16.320.42)和(16.32±0.32)]、APTT(s)[(39.3±3.3)、(39.2±3.2)、(42.2±3.1)、(43.4±3.2)和(44.4±3.3)]、TT(s)[(16.2±1.0)、(16.3±1.1)、(17.1±1.4)、(17.3±1.4)和(183±1.4)]较麻醉前的PT( 14.12±0.21)s、APTT(34.3±1.5)s和TT( 14.1±0.5)s以及Ⅱ组同时间的PT(s)[分别为(13.32±0.23)、(13.42±0.21)、(13.32±0.22)、(13.42±0.31)、(14.21±0.12)]、APTT(s)[分别为(35.3±1.4)、(35.2±1.3)、(34.2±1.4)、(34.2±1.4)、(34.1±1.3)]和TT(s)[分别为(14.0±0.4)、( 14.4±0.3)、(14.2±0.4)、(14.2±0.5)、(14.0±0.4)]明显延长(P<0.05);Ⅰ组在术中120 min,术毕和术后24、48、72 h时的PLT含量(×109/L)[分别为(178±13)、(121+15)、(131±34)、(123±35)、(166±14)]较麻醉前(213±12)×109/L和Ⅱ组同时间的PLT含量(×109/L)[分别为(209±14)、(192±13)、(198±17)、(203±18)、(216±15)]明显降低(P<0.05);Ⅰ组在术后24、48、72h的DD含量(mg/L)[分别为(1.01±0.11)、(0.82±0.13)、(0.71±0.12)]和vWF的含量(%)[分别为(220±23)、(183±20)、( 126±18)]较麻醉前DD含量(0.41±0.12) mg/L和vWF含量(92±12)%以及Ⅱ组同时间DD含量(mg/L)[分别为(0.44±0.12)、(0.45±0.22)、(0.45±0.21)]和vWF含量(%)[分别为(94±12)、(96±13)、(95±11)]明显升高(P<0.01),同时间Ⅰ组FBG的含量(%)[分别为(1.5±0.3)、(1.6±0.3)、(2.1±0.3)]也较麻醉前(2.5±0.3)%和Ⅱ组(%)[分别为(2.5±0.4)、(2.5±0.4)、(2.5±0.5)]明显降低(P<0.05).结论 围术期综合性保温能够部分减轻老年患者术后止血功能抑制程度,使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