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其可能原因。方法收集体检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A组),甲减患者(B组)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C组)各35例,同时测定各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尿酸(UA)水平。结果 1与A组比较,B组与C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升高(P0.05),B组TSH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2与A组比较,B组与C组患者的TG、TC、LDL-C,LPa、Hcy、UA水平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与C组比较,B组患者TG、TC、LDL、LPa与Hcy水平更高,HDL-C更低(P0.05);3TSH与TC、TG、LDL-C、LPa、Hcy及UA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0.39、0.50、0.58、0.4、0.35,均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血脂异常、HCY、UA改变的原因可能与TSH的水平及其功能有关系。LPa与Hcy水平升高是甲减患者易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检测血脂、LPa与Hcy对预防甲减患者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检测不同妊娠期孕妇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期分为早孕组、中孕组和晚孕组,每组40例,选择同期40例非妊娠健康妇女为非孕组。比较各组妇女体内的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分析各组妇女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缺乏情况。结果早孕组妇女叶酸值与非孕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组妇女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_(12)低于非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孕组和晚孕组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低于非孕组,中孕组和晚孕组的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_(12)缺乏率高于非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孕组妇女叶酸缺乏高于非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妊娠期孕妇进行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分析孕妇贫血原因及状态,有效预防和治疗贫血症状,促进胎儿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期妇女不同孕期的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的水平,为临床治疗妊娠贫血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待产的妊娠妇女129例进行研究,将所有孕妇分成早、中、晚孕期组,每组43例;另外选择同期43例非妊娠期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的水平,统计各组妇女的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的缺乏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孕期的增加,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的水平呈减低趋势,早孕期妇女叶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B_(12)、铁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孕期妇女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B_(12)和铁蛋白在中、晚孕期的缺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在晚期缺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与母血中叶酸以及维生素B_(12)水平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不同孕期的妇女进行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的检测,可对妊娠期妇女的贫血原因、贫血状况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以期达到对孕期妇女的贫血症状有效预防、干预治疗的目的,对胎儿的正常发育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患者体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脂蛋白a(LP-a)水平,及其与促甲状腺素(TSH)的关系。方法在确诊为亚临床甲减的30例住院患者中进行TC、TG及LDL-C、HDL-C、LP-a测定,对照组为检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SH均正常并行TC、TG及LDL-C、HDL-C、LP-a检测的29例老年健康体检者。结果亚临床甲减患者体内TC、TG及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C、LP-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TSH与TC、TG、LDL-C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老年亚临床甲减可引起血清TC及TG、LDL-C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与促甲状腺素(TSH)的关系。方法:测定53例甲减和50例亚甲减患者血清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水平并与56例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甲减组、亚甲减组TC、LDL-C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1),两病例组之间TC、LDL-C水平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TC、LDL-C随TSH升高而升高,TSH与TC、LDL-C密切相关(r=0.41,P<0.01;r=0.44,P<0.01)。结论:TSH是敏感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的指标,对诊断亚甲减和甲减具有指导意义;TSH升高是影响甲减及亚甲减患者血脂升高的最为密切的因素;甲减组与亚甲减组TC、LDL-C水平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监测甲减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意义。方法分别用酶法测定3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简称甲减组)及35名正常体检者(正常对照组)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维生素B12(Vit B12)和叶酸(FA)水平。结果甲减组Hcy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F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Vit B12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减患者的高Hcy血症可能是其易并发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因素。监测甲减患者的Hcy水平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_(12)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 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某院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来某院门诊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并将观察组患者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检测比较所有观察对象的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_(12)以及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Hcy以及hs-CR P水平均显著升高,叶酸以及维生素B_(12)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以及hs-CRP的水平最高,叶酸以及维生素B_(12)的水平最低;中度组、轻度组患者血清Hcy以及hs-CR P水平依次降低,叶酸以及维生素B_(12)水平依次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叶酸、维生素B_(12)以及hs-CRP与脑梗死的出现具有直接的关联,联合检测各项指标可提升脑梗死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血清叶酸和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50例患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孕妇设为本次实验的分析组,再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前后血清叶酸水平、甲状腺功能、血脂水平。结果在治疗前,分析组孕妇游离甲状腺素(FA)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孕妇FA、TSH、FT3、FT4、TC、TG、LDL-C、HDL-C均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FA水平下降和TC、LDL-C升高存在一定关联,左旋甲状腺素对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具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提升患者血清叶酸水平,改善其甲状腺功能,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_(12)、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以期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新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就诊于该院神经内科因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48例(脑梗死组),并随机选择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其他系统疾病者。患者入院后24~72h内进行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相关辅助检查后明确脑梗死诊断。所有患者用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进行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_(12)、SF检测并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Hcy、叶酸、维生素B_(12)、SF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S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_(12)、SF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SF、叶酸、维生素B_(12)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对孕妇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规律产前检查的920例孕妇,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及甲状腺功能情况分为GDM组(A组)、甲减组(B组)、GDM+甲减组(C组)、正常妊娠组(D组),对4组孕妇的肾功能及血脂指标进行分析,观察妊娠期血糖浓度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不同状态对孕妇肾功能及脂代谢水平的影响。结果 A、B、C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D组; C组胱抑素C(Cys-C)、尿酸(UA)、TC和TG水平高于其他三组(P0. 05)。促甲状腺激素(TSH)与TC、TG、LDL-C呈正相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与TC、TG、LDL-C呈负相关,游离甲状腺激素(FT_4)与TC、TG、LDL-C呈负相关,血糖与Urea、UA、Cys-C、a_1-微量球蛋白(a_1-MG)、TC、TG、LDL-C呈正相关(P0. 05)。结论 GDM合并甲减对孕妇肾功能和脂代谢有显著影响,严重危害孕产妇及胎儿健康,应加强孕期血糖、甲状腺、肾功能及脂代谢相关指标的监测,尽早识别高危妊娠,合理干预,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王平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2):1789-1792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女性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与血脂变化及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晚期是否出现高脂血症分为高脂血症(A组,40例)、未出现高脂血症(B组,80例),所有孕妇均在孕38周测定其血清TSH、FT3、FT4水平及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妊娠晚期血清TSH、FT3、FT4水平与血脂变化的关系,并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的情况.结果 A组孕妇血清FT3、FT4水平均低于B组,TG、TC、LDL-C、TSH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妊娠晚期孕妇血清TSH和TG、TC、LDL-C呈正相关(P<0.05);血清FT3、FT4与TG、TC、LDL-C呈负相关(P<0.05);A组孕妇过期妊娠、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贫血、巨大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晚期血清TSH、FT3、FT4水平和血脂变化密切相关,且甲状腺功能减退会造成TG、TC、LDL-C水平升高,妊娠晚期高脂血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冠心病发生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冠心病组110例和正常对照组78例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的TC、LDL-C和Hcy水平较对照组高,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冠心病有关的因素是LDL-C和Hey.结论:高LDL-C和高Hcy水平均为冠心病发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38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及50例健康者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等多项生化指标。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组Hcy水平明显升高,与游离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呈明显负相关(r=-0.65,P0.05;r=-0.46,P0.05);同时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明显降低,Hcy与叶酸呈负相关(r=-0.50,P0.05)。甲状腺功能亢进组Hcy与FT3、FT4间呈明显负相关(r=-0.58,P0.05;r=-0.51,P0.05);而与叶酸、维生素B12无相关性。结论监测Hcy水平是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一个非常有效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_(12)(Vit B_(12))对高血压及其合并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4 358名体检者Hcy、Vit B_(12)及叶酸,同时收集常规体检资料。根据血压及有无合并症分为单纯高血压组(653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CHD)组(55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DM)组(386例)、高血压合并多疾病组(154例)和正常对照组(2 615名)。结果 4 358名体检者中检出1 743例高血压患者,检出率为39.99%。正常对照组Hcy、Vit B_(12)、叶酸水平均无异常。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CHD组、高血压合并DM组、高血压合并多疾病组Hcy水平呈线性升高,Vit B_(12)、叶酸水平呈线性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4个组年龄、体重指数(BMI)、性别比例、嗜烟酒率、Hcy水平及高Hcy血症患病率均明显增高(P0.05),叶酸、Vit B_(12)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其他高血压各组Hcy、高Hcy血症患病率明显增高(P0.05),叶酸、Vit B_(1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高血压合并CHD组比较,高血压合并DM组和高血压合并多疾病组Hcy水平明显增高(P0.05),叶酸、Vit B_(12)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他项目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低Vit B_(12)及低叶酸水平是高血压及其合并症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还与年龄、嗜烟酒及BMI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88例(甲减组),同期选择80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亚甲减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FT3、FT4、TSH及Hcy水平,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同时计算出各指标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甲减组的血清FT3和FT4水平明显低于亚甲减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H和Hcy水平明显高于亚甲减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和对照组的血清FT3和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血清TSH和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H和Hcy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明显高于血清FT3和F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SH和Hcy水平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能有效预测亚临床甲减向甲减转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该院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63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组29例,重度组34例。同时选取同期63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血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孕妇与健康妊娠组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TC、LDL-C、Hcy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轻度组与对照组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妊娠期妇女,同时,重度妊高征孕妇的TC、LDL-C、Hcy亦明显升高,为更好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应加强孕期及围生期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并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50名对照组、38例甲减治疗前组、31例甲减治疗后组空腹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Hcy、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甲减患者治疗前FT3、FT4、H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而Hcy、TG、TC、LDL-C水平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甲减患者治疗后血清FT3、FT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Hcy、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TG、HDL-C水平略有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甲减患者Hcy与FT3、FT4水平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T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TC、HDL-C、LDL-C均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cy水平升高是甲减患者并发CHD的重要危险因素。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了Hcy及血脂水平的代谢。测定血清Hcy水平对甲减并发CHD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_(12)与叶酸表达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受试者(脑梗死患者血管性痴呆组、脑梗死患者非痴呆组、健康对照组)血浆Hcy、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并观察MTHFR基因型在不同组间分布情况。结果:血管性痴呆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非痴呆组、健康对照组(P0.05),而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明显低于非痴呆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脑梗死血管性痴呆患者间Hcy、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MTHFR基因型在各组间分布情况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Hcy、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可能与血管性痴呆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的关系。方法对在门诊检验FT3、FT4、TSH确诊为亚临床甲减的46例患者进行TC及TG测定。对照组为已检验FT3、FT4、TSH均正常且已行TC及TG测定的40例体检者。结果亚临床甲减患者TC、TG水平与正常人群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减不会导致患者血清TC及TG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60岁以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血脂水平.方法 将84例亚临床甲减合并脑梗死患者纳入合并组,84例亚临床甲减患者纳入甲减组,84例脑梗死患者纳入脑梗死组,并将同期常规体检的84例健康老人纳入健康组,4组受试者年龄均大于60岁,比较4组受试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结果 合并组、甲减组的TSH水平高于脑梗死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甲减组、脑梗死组TG、TC、LDL-C水平高于健康组,合并组、甲减组TG、TC、LDL-C水平高于脑梗死组,合并组TG、TC、LDL-C水平高于甲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0岁以上亚临床甲减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血脂水平存在明显异常,临床应予以重视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