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标准化实验调查小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ALT)是临床了解肝脏功能的最常用的检测项目之一。七十年代以前 ,因当时检验科多以手工操作为主 ,为配合肝炎防治 ,卫生部确定将赖氏 ( Reitman’s)比色测定改良法列为全国的统一方法。并以上海 1 975年调查的 99%上限 40赖氏单位定为全国参考限值 ,并沿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八十年代起 ,自动生化分析仪逐渐进入各级医院检验部门 ,采用速率法检测各种酶 (包括ALT)的试剂也逐渐随之得到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相应的分析试剂和检测方法在医院检验部门的广泛应用 ,使临床生化检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也带来…  相似文献   

2.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是筛查献血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本室采用赖氏法检测ALT。由于试管法检测ALT活力,存在工作量大、比色时间长,初复检使用的标本量多等缺点,所以,笔使用微量法检测,用酶标仪比色,现将两种方法结果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北海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参考值.方法 对北海市中心血站2011年12 817名无偿献血者的AL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北海市无偿献血者ALT 95%参考值为<58.2 U/L,男性<71.68 U/L,女性<54.74 U/L.结论 北海市无偿献血者ALT参考值高于GB18467-2001标准的参考值,如使用北海市无偿献血者ALT参考值,可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减少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式化学法在献血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快速初筛的作用,减少因ALT升高而导致的血液报废。方法对泰州市中心血站姜堰分站未使用干式化学法筛查与使用干扰化学法筛查后无偿献血ALT升高引起的血液报废情况进行比较。再随机选取献血者100人,对其进行献血前ALT检测并与速率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筛查后不合格人数占总不合格数比例从71.1%下降到47.6%;干式化学法与速率法相关性良好(r=0.906 2)。结论干式化学法准确快速,干式化学法在献血前的筛查是十分必要的,对减少因ALT升高而导致的血液报废也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血液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能够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之间的氨基转移酶,整个肝脏内ALT含量约为血中含量的100倍。由肝细胞内ALT浓度比血清高1000~5000倍,肝细胞内ALT也可由于此种浓度差而泄漏入血中,因此,血清ALT活性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标志。除在肝炎的诊断及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外,在中国血站系统对献血者的筛查也是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不合格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原因及降低ALT不合格率的策略.方法 对2009年河源市中心血站自愿无偿献血者ALT检测结果异常的160例进行ALT异常与性别、年龄、体质量及献血次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ALT检测不合格献血者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体质量大于70 kg的与体质量在45~70 kg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异常升高与性别、体质量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降低自愿无偿献血者的ALT不合格率,有利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提高自愿无偿献血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单项阳性导致血液报废产生的血液浪费和经济损失。方法回顾性调查东莞市中心血站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无偿献血者因ALT单项检测阳性导致血液报废的经济付出和血液无效浪费情况,用经济学指标分析估算其产生的浪费状况。结果ALT单项检测阳性导致血液报废的近期和远期经济付出均很巨大,如果增大ALT的报废域值,可以明显减少经济损失和血液浪费,且不影响血液安全。结论ALT单项阳性导致的血液报废和经济损失巨大,适当提高ALT的报废域值,可以减少血液的无效报废,不影响血液的安全,可以节约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建立宁夏血液中心实验室血液筛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的临界值。方法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41名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要求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浆ALT活性进行检测,其中男性121名,女性120名,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2文件要求进行分析。结果血浆ALT活性在男性、女性2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高于女性;本实验室的血浆ALT活性的临界值,男性为57 U/L,女性为40 U/L。结论血站实验室应使用自己的检测系统按照性别分组建立ALT活性临界值标准,科学地判定血液的"合格"与"报废"。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昆明地区健康成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C28-A2文件推荐的间接抽样法,选取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的健康体检者共9 890例,用奥林巴斯AU54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ALT和AST进行检测,用Stata 11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项指标的参考区间(≤P95)如下:男性ALT≤51U/L,女性ALT≤34U/L;男性AST≤40U/L,女性AST≤35U/L。ALT和AST水平随年龄增长大体呈升高趋势,在男性组中,30~40岁组的ALT水平最高。结论昆明地区ALT和AST的参考区间明显不同于参考书或其他地区的参考区间,因此建立本实验室ALT和AST的生物参考区间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无偿献血者的情况,为制定献血者筛选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板速率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2次ALT检测,37℃下反应2次检测均超过40 U者判为异常,对异常结果与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献血次数的相关性,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的相关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 231份献血者标本经检测有1 495份ALT异常,异常率为7.04%;ALT异常人群在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等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初次献血者异常率最高,可达66.15%,异常的比例随献血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有ALT异常史的多次献血者,其再次献血时ALT异常的概率在40%以上;90%以上的ALT异常仅为ALT单项升高,与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无关。结论 ALT异常一直是造成血液报废的首要原因,此项目虽容易受一些非特异性因素的影响,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不断总结改进,多环节把关,就能达到既保证血液安全,又避免血液浪费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1.
李晔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2):1915-1916
目的观测不同波长设置时,3种溶血程度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影响。方法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血红蛋白(Hb)浓度。应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波长设置于340nm和340/660nm时检测20例住院患者,在不溶血和溶血程度在Hb为2.0、5.0、8.0g/L时ALT指标的变化。结果应用配对设计差值均数t检验得出,波长340nm时,与无溶血比较,Hb-2.0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Hb=5.0g/L时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Hb-8.0g/L时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波长340/660nm时,与无溶血比较,Hb-2.0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5.0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8.0g/L时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溶血标本在两种波长设置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的溶血会影响ALT检测,不同波长设置抗干扰能力不同,340/660nm优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五种不同配方试剂检测妊娠妇女和糖尿病人空腹餐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差异.方法 2012年12月募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组研究对象:健康志愿者用餐组20例、妊娠妇女用餐组22例、妊娠妇女喝糖组46例、糖尿病用餐组42例.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餐后2h各抽血一次.用5种不同配方的ALT试剂(罗氏进口试剂A和B、进口分装试剂C、国产单试剂D、国产双试剂E)检测所有标本ALT值.结果 用国产单试剂D检测四组人群ALT值分别为健康志愿者用餐组:空腹14.25±9.88U/L,餐后15.99±10.92 U/L;妊娠妇女喝糖组:空腹14.55±11.31 U/L,餐后15.06±11.08 U/L;妊娠妇女用餐组:空腹16.05±14.22 U/L,餐后17.88±15.01 U/L;糖尿病用餐组:空腹16.45±7.99U/L,餐后17.29±7.38U/L.用国产单试剂D检测四组人群餐前餐后AL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0,2.309,2.841,2.754,P均<0.05).用进口试剂B、进口分装试剂C、国产单试剂D三种试剂检测糖尿病组餐前餐后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3,3.112.2.754,P均<0.05).结论 用双试剂检测一般正常人群、妊娠妇女空腹和餐后2 h ALT无差异,而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2hALT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因丙氨酸转移酶(ALT)检测不合格而延缓献血的献血者与合格献血者献血筛查结果的比较分析,初步探讨现阶段继续开展ALT筛查对提高血液安全性的意义.方法 将2006年2月至2008年1月上海地区565 360名献血者中,参加过两次献血且两次献血间隔期在365天以内,ALT延缓献血者和合格献血者分成两组,比较分析两组第二次献血筛查的不合格率.结果 ALT延缓献血者人群在第二次献血筛查时,ALT、HBsAg、抗-HCV、梅毒筛查不合格率及总体不合格率分别为33.90%、0.38%、0.26%,0.32%和35.05%,显著高于合格献血者人群(P<0.01);抗-HIV筛查不合格率为0.06%,与合格献血者人群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核酸检测等新的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以前,ALT血液筛查能部分检出酶免疫检测的窗口期漏检,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干化学法初筛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影响因素,以有效建立初筛 ALT 标准,减少血液浪费。方法收集2013年1~6月茂名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血样标本21065份,对比测试标本溶血、脂血、加样量、加样后等待时间等因素对干化学法检测 ALT 的影响,并根据结果规范操作,设定适宜的初筛限值标准。结果标本溶血对 ALT 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溶血率小于或等于0.5%对 ALT 检测无明显影响;脂血对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加样量为(32±3)μL、加样后等待时间为10~40 s,ALT 检测结果可接受。设定初筛限值标准为 ALT≤40 U/L(女),ALT≤45 U/L(男)。结论标本溶血、加样量、加样后等待时间对干化学法检测 ALT 产生影响,而脂血对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规范操作、合理设置正常限值可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节约血液资源,进一步保证血液安全,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降低献血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单项检测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13日至2020年2月25日纳入的5600例献血者,采用便利取样法将其分为研究组(2800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对照组(2800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比较两组的血液检测时间及ALT单项检测不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不同检测系统使用经参考方法赋值的冰冻人血清样本作为校准品进行校准后,不同来源样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与准确性的改变程度.方法 5份经4家候选参考实验室应用不含磷酸吡哆醛的ALT参考方法定值的冰冻人混合血清样本用于评价广州地区10个不同检测系统ALT催化活性结果的可比性与准确性.其中一个样本用作校准品校准各系统.比较校准前后各系统间新鲜血清样本与商品制备物测定结果的变异与偏倚.结果 校准后,各检测系统间新鲜血清测定结果的变异由11.90%~8.60%下降到6.78%~2.30%,偏倚则从-12.52%~-8.44%下降到-3.36%~-0.08%.校准后,常规系统测定新鲜血清结果与参考方法的回归曲线的斜率和截距比校准前更接近1和0;而商品制备物测定结果校准后的斜率和截距则无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定值冰冻人血清样本作为校准品可以改善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但由于基质效应的存在不能改善商品制备物测定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诊断肝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0月确诊为肝病的患者100例设为试验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同时对常规检测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前清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有明显提高(P<0.05),血清前清蛋白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血浆D-二聚体的阳性检出率(80.0%以上)明显高于常规检测指标( 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可准确了解肝病患者体内高凝状态和肝细胞的合成功能,有助于提高对肝病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可为临床肝脏疾病的分期、严重程度、治疗情况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天门市高考体检者HBsAg和ALT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本市高中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阳性情况,为学校有效控制肝炎在学生中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16517名参加高考的学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sAg、采用连续监测比色法检测ALT。结果HBsAg阳性率为9.56%,高于社会人群9.09%的携带率,男生阳性率(10.97%)高于女生(7.46%)。ALT阳性率为1.36%,男生(1.56%)高于女生(1.13%)。结论应加强高中学生的健康查体,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率和肝炎发生率,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不同模式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HBV DNA以及转氨酶情况,比较HBV-LP的检出与HBV DNA及转氨酶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99例HBV患者血清HBV-LP,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HBV D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转氨酶。结果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HBV-LP与HBV DN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HBV-LP与HBV 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92.45%与42.04%,P<0.05;90.57%与38.85%,P<0.05)。HBV-LP阳性患者的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HBV-LP阴性患者。结论 HBV-LP与HBV DNA有较高的符合率,是反映乙肝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的可靠指标。而且,HBV-LP阳性患者转氨酶较阴性患者高,表明HBV-LP同时也反映了乙肝病情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谷丙转氨酶的快速检测对献血者采血前进行初筛的意义.方法 采用干式化学法对献血者进行初筛,同时用生化分析仪复查检测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 500例献血者中,初筛组(5 000例)采血后谷丙转氨酶复检阳性率为0.1%,未初筛组(2 500例)复检阳性率4.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同时采用2种方法检测的22例标本,将其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采用快速检测谷丙转氨酶,可大大降低采血后谷丙转氨酶的不合格率,且节约检验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