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胡伟  代琼  胡孝彬  陈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3):3158-3159,3161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选择呼吸道感染患者3 514例,空腹采集静脉血,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呼吸道嗜肺军团菌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9项病原体的联合检测。结果 3 514例患者血清IgM总阳性率为35.00%(1 230/3 514),IFB阳性率最高,为26.01%;其次为MP,阳性率为16.28%;PIV、ADV、RSV阳性率分别为0.03%、2.27%、0.65%。病原体合并感染413例,阳性率为11.75%(413/3 514)。结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和MP。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ARI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甲型流感病毒(INFA)、副流感病毒(PIV)、乙型流感病毒(INFB)、肺炎衣原体(C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肺炎支原体(MP)等7项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分析ARI病原学种类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例ARI患者中检出病原体133例,占比66.50%(133/200),其中MP阳性率为57.89%,ADV阳性率为15.79%,INFB阳性率为10.53%,RSV阳性率为7.52%,PIV阳性率为4.51%,INFA阳性率为2.26%,CP阳性率为1.50%;在133例病原体中,混合感染38例,占比28.57%(38/133),其中MP+INFB感染14例,占比36.84%,MP+ADV感染9例,占比23.68%,MP+INFB+ADV感染8例,占比21.05%,PIV+MP感染3例,占比7.89%,MP+RSV感染2例,占比5.26%;133例病原体中,≥70岁阳性率占比89.47%...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惠东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不同病原体的检出率及其流行特点。方法对81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标本应用9项呼吸道联检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9项主要病原体的 Ig M 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 P )、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和副流感病毒(PIVS)1、2、3型。结果9种病原体的感染率为30.9%,其中以MP最为多见,IFB、RSV次之;混合感染率达7.7%。结论该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M P、IFB、RSV ,明确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ELISA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血清特异性IgA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 (MP)、肺炎衣原体 (CP)、流感病毒 (IV)、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 (ADV)和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等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 69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上述 6种病原体血清特异性IgA抗体水平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90例患者各种血清特异性IgA抗体检出率依次为 :CP 95例 (13 77% )、PIV 84例 (12 17% )、MP 67例 (9 71% )、ADV 5 4例 (7 83 % )、RSV 2 6例 (3 77% )、IV A 2 2例 (3 19% )和IV B 14例 (2 0 3 % )。ADV检出率为男性高于女性 (P <0 0 5 ) ,MP、IV A、IV B、ADV和RSV均为≤ 14岁组高于 >14岁组 (P <0 0 5 ) ,MP和CP为下呼吸道感染组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组 (P <0 0 5 ) ,其余均无年龄、性别和病种间差异 (P >0 0 5 )。检出至少 1种血清IgA抗体者 2 5 1例 (3 6 3 8% ) ,混合感染 10 7例 (15 5 1% ) ,其中CP、MP合并病毒感染者 91例 (13 19% )。本组病例阳性例数 ,男女间无差异 (P >0 0 5 ) ,≤ 14岁组高于 >14岁组 (P <0 0 5 ) ,下呼吸道感染组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组 (P <0 0 5 )。结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MP、CP、IV A、IV B、PIV、ADV和RSV感染情况普遍 ,混合感染情况突出 ,尤以MP、CP合并病毒感染者居多  相似文献   

5.
呼吸道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其中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临床表现与治疗措施存在差异.最常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型、腺病毒(AV3)型、流感病毒A(Ⅳ-A)、流感病毒B(Ⅳ-B)、副流感病毒1(PIV1)、副流感病毒2(PIV2)、副流感病毒3(PIV3)、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流感嗜血杆菌(HI)、肺炎克雷伯杆菌(KP)、嗜肺军团菌血清型-1(LPS-1)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液中9种病原体IgM抗体,分析呼吸道感染9种病原体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技术对河南焦作煤业中央医院门诊和住院的260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液中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s)等9种病原体的IgM抗体进行检测,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季节各种病原体的检出情况。结果在2608例标本中,9种病原体IgM检测阳性率为62.96%(1642/2608),单一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48.35%(1261/2608),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4.72%(384/2608);LP、MP、IFB在不同季节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不同性别间各种病原体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是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的一种灵敏、特异且简便的方法;该院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率较高,以MP、IFB、LP、PIVs感染为主,冬春季节病原体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崇明区0~12岁儿童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特异性IgM的检测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8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因呼吸道感染的0~12岁患儿4272例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嗜肺军团菌(LP)、肺炎衣原体(CP)、肺炎支原体(MP)、流感病毒A(IVA)、流感病毒B(IVB)、副流感病毒(PIV)8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比较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段感染率。结果4272例样本中共检出IgM抗体阳性939例(21.98%),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773例,占82.32%(773/939),混合感染166例,占17.68%(166/939)。所调查样本中,阳性被检者中MP阳性率最高,占40.15%,其次为IVB、IVA、CP、PIV、LP、RSV、ADV,分别占35.68%、22.47%、10.44%、4.15%、2.24%、2.02%、1.60%。不同年龄段儿童,CP、MP、IVA、IVB、PIV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学龄期组CP和MP阳性率最高,学龄前期组IVA和IVB阳性率最高,幼儿组IVB、MP和IVA阳性率最高。该地区不同季节的病原体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CP、IVA和IVB。CP感染率夏秋高于冬春季节,IVB冬春季节高于夏秋,IVA感染率秋冬季高于春夏。女童总体阳性率为25.98%(489/1882),高于男童18.83%(450/2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掌握该地区0~12岁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助于提高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常见呼吸道感染(RTI)的9项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进行分析,探究一种快速、简捷、灵敏的方法。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151例患者进行嗜肺军团茵、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9项病原体Ig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9项病原体IgM抗体在儿童组中阳性率为37.9%,以RSV感染多见;在成人组中阳性率为27.1%,以ADV感染多见。结论IF法是检测RTI病原体的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且操作简便的方法,适合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常见病原体致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 采用双扩增技术(即T7核酸扩增和生物素信号放大技术)检测致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7种病原体包括:RSV、甲型流感病毒(Flu A)、乙型流感病毒(Flu B)、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核酸(CP),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该院302例检测阳性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结果 RSV,Flu B,PIV阳性检出率位列前三,分别为61.6%,19.9%,12.3%,其中Flu A,CP检出率为0。分析上述病原感染患儿实验室指标发现:Flu B感染患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降低比例分别为36.4%、32.7%、45.5%,23.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升高的比例分别为45.3%、26.4%;ADV感染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升高比例分别为76.2%,61.9%,76.2%;MP感染患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增加比例均为88.9%,血红蛋白降低比例为50.0%; RS...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原体特异性Ig M抗体检出情况,为该地区儿童ARI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选择的1928例ARI行呼吸道病原体特异性Ig M抗体检测,包括嗜肺军团菌(LPN)、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VA)、乙型流感病毒(IVB)及副流感病毒(PIV),比较不同年龄段及季节的病原体感染情况。结论本组MP特异性Ig M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为IVB和PIV。与3~≤6岁组比较,≤3岁组MP阳性率、≤3岁组和6~≤16岁组IVB和PIV阳性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特异性Ig M抗体阳性率以冬季最高,且MP阳性率冬季明显高于春季和夏季(P0.05),IVB阳性率冬季明显高于夏季和秋季(P0.01),PIV阳性率秋季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地区患儿ARI以MP、IVB、PIV感染为主,且不同年龄和季节病原体感染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商洛市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血清IgM 抗体检测情况,探讨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流行特征,为临床 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7 年2 月~2018 年1 月儿科医院3 687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 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INFA)、流感病毒B(INFB)、 副流感病毒(PIVs)、肺炎衣原体(CP)、肺炎支原体(MP)和嗜肺军团菌(LPI)共计8 项呼吸道病原谱特异性血清 IgM 抗体。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3 687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标本中,阳性 检测例数640 例,阳性率为17.36%,检出率由高到低为MP,INFB,CP,PIVs,RSV,INFA,ADV 和LPI。男、女 儿童检出率分别为14.11% 和22.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39.983,P <0.05)。各年龄段儿童的检出率不同,随 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392.03,P <0.05)。春夏秋冬四季检出率依次为19.13%,12.91%, 12.97% 和22.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43.13,P <0.05)。混合感染情况:两种抗体阳性29 例,占4.54%。结论  商洛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由MP,INFB,CP 三种病原体引起,混合感染以MP 和INFB 常见;不同性别、不同 年龄段及不同季节间流行特征均不相同,鉴于此,对儿童需要做好针对性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呼吸道感染非细菌性多种病原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林瀛  卢云涛  薛承岩 《临床荟萃》2004,19(10):557-559
目的 评估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在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呼吸道感染患者 (感染组 )和健康人 (对照组 )组成研究对象 ,采集呼吸道排泌物 (鼻咽分泌物和痰 )为检测标本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腺病毒 (ADV)、巨细胞病毒 (CMV)、柯萨奇病毒 (COX)、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肺炎衣原体 (CP)、沙眼衣原体 (CT)、肺炎支原体 (MP)和解脲支原体 (UU)。结果 感染组的阳性检测结果分别为 :ADV 11.5 %、CMV14 .5 %、COX 18.0 %、RSV 2 9.5 %、CP 34.5 %、CT 4 .5 %、MP 17.0 %、UU 5 .5 % ;除CT和UU外 ,其他病原体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PCR方法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 ,可以作为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方法应用 ;CP、RSV、COX、MP等微生物可能是导致呼吸道感染重要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绵阳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病原学流行现状,分析预测病原流行趋势及特点。方法对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绵阳地区某三甲医院住院儿科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1 099例患儿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检测8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特异性IgM抗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副流感病毒(PFlu)、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和嗜肺军团菌(LP),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9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至少一种呼吸道病原体或病毒阳性检出率为53.3%,其中,FluB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6.9%;其次是FluA为28.3%;阳性检出率最低的是ADV为2.7%。单一感染阳性检出率为13.3%,两种及以上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为40.0%,提示混合感染比较普遍。混合感染之二重感染模式中,FLuA+FLuB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5.2%;其次是RSV+MP,3.73%;第三是RSV+FluB,1.91%。三重感染模式中,FLuA+FLuB+LP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91%;其次是RSV+FLuA+FLuB和FLuA+FLuB+MP,均为1.09%。各年龄组内比较,FluB阳性率均为最高,其次是FluA。组间比较,3~6岁组的FluB阳性率为最高,达73.8%;其次是FluA,为57.3%。季节间比较,冬季阳性检出率最高,达59.6%;其次是秋季,为57.6%。FluB和FluA在冬、秋季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夏、春季(P0.05)。结论 FluB、FluA、MP和RSV是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混合感染流行情形比较普遍,且以FluB+FluA的二重感染模式最为多见;病原体的感染有季节流行趋势,病原体的检出率与年龄和地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普洱市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九联检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该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采集普洱市人民医院2014年1~12月儿科门诊及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 327例血液样本,采用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 32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IgM抗体阳性446例,总阳性率为33.6%。其中肺炎支原体(MP)阳性率最高(23.6%),其次乙型流感病毒(INFB)为18.5%,嗜肺军团菌1型(L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和副流感病毒(HPIVs)的阳性率都比较低,依次为0.4%、1.1%、1.0%、1.1%、1.0%,Q热立克次体(CB)和肺炎衣原体(CP)未检出阳性。9种病原体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主要病原体的月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患儿病原体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洱市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MP和INFB,病原体的流行病学分布与年龄和季节有关,临床医生应根据检测结果对患儿进行合理诊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茂名地区儿童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结果及流行情况。方法取6 241例初步诊断为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9种病原体IgM抗体。9种非典型病原体分别是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乙型流感病毒(INFA/B)和副流感病毒(PIVS)。结果共检测6 241份血清,其中1 320份阳性,非典型病原体感染阳性率为21%,其中MP(15.12%)感染率最高,其次为INFB、LP、ADV和PIVS,它们的感染率分别为3.03%、1.92%、0.54%和0.22%。感染率最小的病原群体为RSV、COX、INFA和CP,它们的感染率分别为0.14%、0.11%、0.048%和0.016%。结论茂名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MP,病原体检出率与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泉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非典型病原体的流行趋势及现状,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对泉州市第一医院1754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8种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中的IgM抗体,包括腺病毒(AD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呼吸道合胞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深圳市患者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特点和流行趋势。方法收集该院就诊的具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5 918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副流感病毒(PIV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 918份血清标本中共检出IgM抗体阳性1 376份,总阳性率为23.25%,其中MP阳性率最高(15.19%),其次为INFB(8.11%),其余几种病原体阳性率较低,混合感染阳性率为4.29%。女性患者中MP、INFB和PIVs IgM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01)。MP、INFB和PIVs在不同季节中的阳性率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14岁组MP、ADV和INFB IgM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14~60岁组和60岁(P0.05)。婴幼儿(0~14岁)患者MP、CPn、ADV、RSV、INFB和PIVs的阳性率与年龄密切相关(P0.05)。结论引起深圳市人群非典型肺炎的主要呼吸道病原体,以MP和INFB为主,9种病原体具有各自的感染特点和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湖南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鼻病毒及病原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 447份鼻咽抽吸物(NPAs)样本及病历资料,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RT-PCR、巢式PCR方法检测NPAs中鼻病毒(HRV)及其他11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鉴定。结果 (1)1 447份样本中HRV检出率为18.73%(271/1 447),其他呼吸道病毒检出依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4.44%、副流感病毒(PIV3)10.85%,博卡病毒(HBoV1)8.15%、腺病毒(ADV)7.12%、偏肺病毒(HMPV)3.59%、流感病毒A、B型(IFVA、IFVB)1.94%和1.52%、副流感病毒1、2型(PIV1、PIV2)0.90%和0.28%、冠状病毒NL63和HKU 10.62%和0.55%;(2)HRV检出率在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月份检出率最高(38.24%);(3)HRV检出阳性与混合感染有相关性(P<0.00),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HRV检出阳性与RSV(OR=0.618,95%CI 0.4050.944)、HMPV(OR=0.224,95%CI 0.0690.944)、HMPV(OR=0.224,95%CI 0.0690.725)、ADV(OR=2.044,95%CI 1.1560.725)、ADV(OR=2.044,95%CI 1.1563.612)感染密切相关。结论 HRV是引起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体,HRV与RSV、HMPV、ADV的混合感染可能是呼吸道感染致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