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宿迁地区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用德国西门子公司AutoScan4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9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检测,其中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株)40株,环丙沙星敏感铜绿假单胞菌(敏感菌株)50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中,耐药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最高为70.0%,另外敏感率大于50.0%的还有阿米卡星(60.0%)和哌拉西林(55.0%);耐药株较敏感株对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并呈多重耐药,对其引起的感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可作为对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19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持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05年6月自我院分离的191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191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中,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仃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到22.5%,ICU分离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高于非ICU21.7%~42.6%(P〈0.05)。结论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有利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敏感及耐药情况,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各种临床标本中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11株,其中呼吸道(痰及咽拭子)分离出80株(72.0%);伤口分泌物(脓及分泌物)分离出25株(22.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3%、9.9%、10.8%、18.0%;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7.3%及91.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以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主,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使临床用药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进行,对控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具有重要意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可作为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可作为次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十堰地区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及药敏情况。方法: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VITEK-32对11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检测,其中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株)60株,敏感株50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中,耐药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最高为68.3%,另外敏感率〉50.0%的还有阿米卡星(63.3%)和哌拉西林(53.3%);耐药株较敏感株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并呈多重耐药,对其引起的感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可作为对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006~2008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动态变迁以及感染病例科室分布,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年来共分离出2038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发生在呼吸内科(28.4%)、老年病区(26.3%)、重症监护病房(19.2%),对2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只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的耐药率小于3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耐药问题日趋严重,临床上可选用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PAE)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耐药性及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5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444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 EK 2 Compact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年铜绿假单胞菌的平均耐药率以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最低(<9%),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3.52%)、头孢吡肟(18.02%)、左氧氟沙星(18.47%)、环丙沙星(20.50%)、哌拉西林(18.70%)、头孢他啶(19.82%)、美罗培南(24.10%)、亚胺培南(31.76%),而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替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在95%以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占20%,且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现逐年上升。结论3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现象及对碳青酶烯类的耐药性日益严重,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和患者的个体情况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从而提高疗效和减缓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院不同标本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变迁情况,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方法对我院2017~2019分离的1147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分泌物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明显低于痰、BAL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分泌物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耐药,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可以用作经验用药。本院呼吸道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氨曲南的耐药率高,不应作为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可以将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作为首选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氨曲南外,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尤其是BALF来源尤为明显。结论 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不同标本来源,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儿童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患儿中分离的12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作药敏试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MIC值,按照2005年CLSI推荐标准判断结果。数据分析使用WHONET5.3软件。结果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最高(86.7%),头孢他啶仍具较好的抗菌活性;环丙沙星耐药率最低(2.5%)。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到34.2%、35.8%,两者MIC50和MIC50相同,分别为4和32mg/L。59株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占49.2%。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与非耐药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目前从儿科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9.
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流行和耐药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培养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的数据,用WHONET5.3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痰标本中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52株,其中产ESBLs者20株,占13%。外科ICU和呼吸ICU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5.5%和21.6%。呼吸ICU中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菌株比例最高(36,3%)。铜绿假单胞菌除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较高为70.1%,对其他加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和单环酰胺类敏感率都较低,大都低于50%。耐药分析组合结果显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f也唑巴坦(IPM-TZP)、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AMK-TZP)、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CAZ-TZP)、阿米卡星-亚胺培南(AMK-IPM)、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CW-TZP)2者均敏感率较高,在40%以上,且两者均耐药率较低,在20%左右。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耐药机制较为复杂。通过对其目前耐药状况的研究。单-用药推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联合用药推荐IPM-TZP、AMKTZP、CAZ-TZP、AMK-IPM、CIP-TZP。  相似文献   

10.
李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1):1314-1314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耐药趋势。方法对2004~2006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结果3年间共分离出37株铜绿假单胞菌,该菌在临床各病区的分布情况为:重症监护室32.4%(12/37),内四科(感染科)、内二科(呼吸、消化、肾病科)18.9%(7/37),骨科16.2%(6/37),外二科(普外科)16.2%(6/37),内一科(血液、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内三科(肿瘤、中医科)10.8%(4/37),其他科5.4%(2/37)。其中痰标本51.4%(19/37),咽拭子21.6%(8/37),分泌物16.2%(6/37),血液5.4%(2/37),其他5.4%(2/37)。抗菌药物对该菌抗菌活性较好的是庆大霉素、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2.7%、16.2%、32.4%和32.4%。耐药率较高的是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分别为56.8%、51.4%和51.4%。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保持较好的敏感性,β-内酰胺酶类头孢抗生素耐药性呈升高趋势,需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11.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调查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本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美国德灵公司Oade Microscan Autoscan-4自动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分离出86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其药物敏感度依次为亚胺培南81.4%,哌拉西林-三唑巴坦76.7%,哌拉西林70.9%,阿米卡星66.3%,头孢他啶57.6%,妥布霉素57%,头孢吡肟51.2%,环丙沙星50%,头孢曲松45.2%,庆大霉素44%,氨曲南39.3%和头孢噻肟36.9%。与2000年比较,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由2000年的29.3%上升为2002年的45.1%,对妥布霉素的耐药率2000年为28.7%,2002年为39.5%,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无明显变化。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仅对碳青霉烯类、酰脲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保持较高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及妥布霉素的敏感性与2000年比较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布及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统计分析25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254株铜绿假单胞菌有159株来自伤口分泌物,有83株来自痰及气道分泌物,其余来自血液、静脉导管尖端和尿液。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科室分别为烧伤科占62.6%、内科24.8%、脑系科5.1%、外科3.9%、骨科1.6%。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菌药物均有很高的耐药性,均接近或大于60%,而对碳青酶烯类和单环β-内酰胺类有较低的耐药率,最低者是氨曲南42.9%其次是亚胺培南49.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多来自我院烧伤病人的伤口创面。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多重耐药明显,临床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该院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12月分离自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特征和耐药性。结果共分离病原菌3348株,革兰阴性杆菌2037株,占60.9%,其中构成比前5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构成比分别为26.1%、23.5%、16.5%、11.0%、7.2%。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266株,检出率为13.1%。5种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小于25.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较高,分别为97.18%、78.95%。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的耐药率超过40.00%。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超过30.00%,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为4.70%~23.35%。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较敏感,对各种药物的耐药率小于3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2.39%、50.44%。阴沟肠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8.63%和97.9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的主要病原菌,多重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5~2016年呼吸内科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定植状况及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及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6年呼吸内科患者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凡是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患者,均查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3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定植情况及耐药性。结果3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16株为定植菌株,定植率为53.33%;14株为感染菌株,感染率为46.67%。30株铜绿假单胞菌多数为多重耐药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63.33%、53.33%、53.33、43.33%、13.3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常常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并且具较强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应加强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中医院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子分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均对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可分成17基因型(A~Q),其中A型40株.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时期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方法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鉴定,K—B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结果。结果2004--2006年、2007--2009年以及2010--2012年3组107例铜绿假单胞菌其耐药率分别为7.6%~98.2%、8.5%~99.5%以及9.6%~100.0%,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每种药物的耐药率在不同时期结果不同。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为非发酵菌属中最常见的感染细菌,也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高耐药性,而且耐药率逐年在增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药敏检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整合子情况,了解其与多重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i—croWlkway-96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PCR法对临床分离的120株亚胺培南耐药和80株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整合子检测。结果120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中I类整合子的检出率为81.7%(98/120)、Ⅲ类整合子检出率为1.7%(2/120),未检出Ⅱ类整合子;80株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中I类整合子的检出率为21.3%(17/80),未检出Ⅱ、Ⅲ类整合子。整合子阳性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整合子阴性的铜绿假单胞菌,并且前者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结论I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并与其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的感染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统计分析441株PA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441株PA有357株来自痰液,占80.95%,分离PA的科室分别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占26.53%、呼吸科占20.63%、神经外科占19.05%、老年内科占17.01%。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最敏感的抗生素是美罗培南(总耐药率为13.61%),抗菌作用最差的是氨苄西林/舒巴坦(总耐药率为91.38%)。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呈上升的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多来自痰液和ICU病房,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多重耐药性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谱的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从该院ICU住院患者的可能感染部位收集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培养出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参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制定的标准进行结果判读,用 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共分离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624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72.8%(624/857);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43.4%(271/624),鲍曼不动杆菌占42.6%(266/62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6.4%(40/624),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占3.3%(21/624);鲍曼不动杆菌对其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包括米诺环素(31.2%)、头孢哌酮/舒巴坦(48.1%)、阿米卡星(64.8%);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包括头孢哌酮/舒巴坦(23.5%)、阿米卡星(26.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1.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抗菌药物敏感率在8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2009年前低于11%,2010年以后达到8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2008年高于80%,在2012年低于34%。结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发生多重耐药的情况严重,医院应重视耐药监测以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583株PA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化。结果:PA主要分布于呼吸科(30.2%)、重症监护病房(26.4%)、神经外科(13.9%)、胸外科(11.0%)以及普外科(9.1%)。分离的PA标本主要为痰液(76.0%)、脓液(6.3%)、伤口分泌物(6.0%)、尿液(5.7%)和血液(3.3%)。PA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