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变化.方法 采用美国赛默飞公司Versa TREK 96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阳性标本用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40 Plu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 624份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345株,阳性率为6.13%;革兰阴性菌174株,占50.4%;革兰阳性菌163株,占47.3%;真菌8株,占2.3%.检出率前5位的是表皮葡萄球菌(16.3%,56/345)、大肠埃希菌(15.9%,55/345)、金黄色葡萄球菌(9.9%,34/345)、肺炎克雷伯菌(8.5%,29/345)和鲍曼不动杆菌(6.10%,21/345).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抗菌活性最强,对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活性较差;革兰阳性球菌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抗菌药物高度敏感.结论 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菌种复杂、耐药性呈增长趋势,临床应积极开展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监测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用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我院6年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研究,为血流感染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血培养采用BACTEC自动化血培养仪,菌株鉴定使用VITEK-32细菌鉴定系统或API鉴定系统。结果 6年共分离657株细菌,分离菌中革兰阳性菌367株(占55.86%),革兰阴性菌279株(占42.47%),真菌11株(占1.6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金黄色葡萄球菌50.4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9.8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别占34.52%和24.48%。结论我院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回顾性分析血流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烧伤科2011~2013年临床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有效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烧伤科送检阳性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出病原菌2 58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32株(32.1%),分离率居前3位的病原菌为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9.3%、6.4%、5.2%;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头孢西丁及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62.9%、100.0%、37.5%、100.0%、98.3%;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到60.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1.8%、4.1%、56.8%。革兰阳性菌1 728株占66.8%,分离率最高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21.5%、9.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70.0%以上;表皮葡萄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40.0%以上。真菌27株(1.1%),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医院烧伤科患者存在混合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存在多重耐药情况,因此需加强对烧伤科耐药细菌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2015~2017年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7年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2 599份,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6年标准,采用WHONET 5.6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 599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1 141株(43.9%); 革兰阴性菌1 282株(49.3%)和真菌176株(6.8%)。临床科室以重症医学科(425株,16.4%)、新生儿科(188株,7.2%)、急诊外科(216株,8.3%)、呼吸内科(199株,7.7%)和肝胆外科(185株,7.1%)等为主。血培养阳性菌存在季节分布,夏季高于其他季节。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260株,1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77株,6.8%)为主,其对克林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均>50%。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572株,22%)和肺炎克雷伯菌(238株,9.2%)最为常见,对头孢呋辛、哌拉西林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52%;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2.4%。结论 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为主,临床应加强血流感染的耐药监测,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随州市中心医院血流感染患儿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儿科血流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份的9 386份患儿血标本,采用BD 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送检进行培养,细菌鉴定采用BD 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结果 9 386份血培养中鉴定出病原菌912株,检出率为9.72%;新生儿(≤28d)检出最多,占43.53%(397株);912株菌中革兰阳性菌占73.57%(671株),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53.14%,485株)。CNS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高于90.00%,未发现耐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占22.04%(201株),最常见的3种革兰阴性杆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及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大于90%;检出真菌占4.28%(39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 引起儿童菌血症和(或)败血症的首要病原菌是CNS,耐药形势严峻,应引起临床儿科医生的高度重视,及早施行目标性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3年血培养阳性检出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无菌抽取的血液标本进行培养,对血培养阳性报警后分离培养的纯培养菌落,采用VITEK-Compact2微生物测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连续3年共分离出首次非重复病原菌381株,检出率为9.6%,革兰阴性杆菌占60.4%高于革兰阳性球菌,病原菌较多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0-1岁和60-91岁患者中,科室分布主要在儿科、IC U、血液净化科、肿瘤科。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55.2%、33.8%,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强,可作为经验用药。葡萄球菌中M RSA检出率为30.0%,M RSCN检出率为52.5%,四环素、米诺环素、莫西沙星、利福平敏感性强,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高,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可作为治疗葡萄球菌引起血流感染重症患者的首选用药。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多,耐药情况复杂,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血液及导管的送检率,实验室应重视血流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尽早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药敏结果,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血流感染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患者血标本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阳性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 5.4软件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5356例血培养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356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587株,阳性率10.96%.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33株(39.69%);革兰阴性杆菌201株(34.24%);真菌111株(18.91%);革兰阳性杆菌42株(7.16%).前10位分离菌种共389株,占总分离菌株66.2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0株)居分离菌株首位,其后依次为白色念珠菌(6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6株)、大肠埃希菌(47株)、粪肠球菌(23株)、鲍曼不动杆菌(22株)、乙酸钙不动杆菌(17株)、土生拉乌尔菌(16株)、热带念珠菌(14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3株).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均为0%.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低,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耐药,耐药率在12.5%~87.23%之间.白色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等耐药率较低(1.64%~13.33%),未检出对伏立康唑耐药株.结论 血培养中革兰阳性球菌是最常见分离细菌,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分离率在增加.大部分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提示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厦门地区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血培养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2107例血标本经BacT/ALERT 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检测,检出的病原菌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共检出230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0.9%,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8.7%,革兰阴性杆菌占51.7%,真菌占9.6%,葡萄球菌属和肠杆菌科细菌是厦门地区菌血症或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有43、6%的大肠埃希菌和26.7%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论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较高,应重视血培养及对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目的对本院2013~2015年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的研究。方法选用BDFX-200血培养分析仪对2013~2015年共3323份标本进行检测并对鉴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23份血培养标本中检测出阳性标本343株,阳性率为10.32%,革兰阳性菌占40.52%,革兰阴性菌占56.86%,真菌占2.62%;主要分布在新生儿和中老年患者,分别为6.85%和76.48%;病原菌主要分布在普外科(14.58%)、呼吸科(11.66%)、消化科(11.66%)、血液科(10.79%)。肠杆菌科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等较为敏感;非发酵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对万古霉素较为敏感。结论结合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临床医生应合理用药增强菌血症和真菌血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血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阳性标本用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898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341株,阳性率为11.77%,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82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140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19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病原菌主要分布于急诊病区、肿瘤内科和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和奎奴普丁/达福普丁较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较敏感。结论临床应多做血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最佳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重症医学科(ICU)内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血流感染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早期抗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ICU确诊为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培养阳性病原菌构成特点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住院期间存活和死亡,分为存活组和非存活组,收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武汉市中心医院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血培养病原菌菌群分布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检测,分离出的致病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鉴定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以2007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判定,运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256例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269株,血培养阳性率11.9%,检出革兰阳性菌129株(47.96%);革兰阴性菌116株(43.12%);真菌24株(8.92%)。主要致病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100%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100%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结论武汉市中心医院败血症的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革兰阳性病原菌的分离率略高于革兰阴性菌,以葡萄球菌居多。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严重,应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该院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和常见菌株的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D生产的BACTEC9120血培养仪对临床送检的血液标本进行培养,并用BD公司生产的phoenⅠ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2 978例血培养标本共报警阳性317例,阳性率为10.6%.在患者首次分离的170株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11株占65.3%,革兰阳性菌46株占27.1%,真菌13株占7.6%.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总分离菌的28.8%,占革兰阴性菌的44.1%.革兰阳性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4.9%和23.1%,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保持高度抗菌活性,敏感率达100%;铜绿假单胞菌除了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噻肟、氯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等药物有很高抗药性外,对其他药物有很高的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甲氧西林率分别为30.0%和95.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株.结论 医院应加强血培养的监测,尽早发现病原菌,及时监测病原菌的分布变化及耐药趋势,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ICU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13年1~12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ICU所有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8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7株(占19.7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00%;分离革兰阴性菌135株(占72.19%),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3.59%、46.15%,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7.91%、32.56%,30.23%;分离出真菌15株(占8.02%),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结论定期检测ICU病原菌的分布种类和耐药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足区人民医院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对血流感染的诊断。方法对大足区人民医院1 285例血培养标本所进行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阳性血培养标本55例,菌株5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株、革兰阴性菌45株,分布占总数的21.0%和79.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较敏感。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较敏感。结论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特别是对大肠埃希菌,抗生素耐药率普遍偏高,临床应加强对无菌体液标本的送检,特别是血液标本的送检,加强对血流感染的诊断,尽早获得病原菌诊断和抗生素敏感资料,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该院2009~2013年5年来血培养感染患者中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最新依据。方法应用 VITEK-32系统鉴定细菌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该院5年中血培养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药敏结果。结果连续5年共14006例血培养分离阳性菌2301株,阳性率为16.4%。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303株(占56.6%);革兰阴性杆菌954株(占41.5%);真菌44株(占1.9%)。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等。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及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5.8%和18.4%。血培养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严重。结论血培养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复杂,敏感性各不相同,及时了解血培养的结果,对临床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耐药菌株、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住院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相应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来茂名石化医院就诊的患有呼吸道疾病的420例临床住院患者病例,采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后对相关菌株进行分离鉴定,采用K—B法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住院患者的病原菌排在前4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对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住院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系统了解,可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该院7 534例临床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7 534例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和耐药分析。结果革兰阳性球菌、阴性杆菌以及真菌阳性率分别为14.02%、52.98%和7.57%,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正日趋增高。结论提高标本检测的准确性,规范抗菌药物应用,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许涛  张世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2):2441-2442,2445
目的了解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2006~2008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常见细菌的耐药现状。方法对2006~2008年临床科室送检的培养标本,采用MicroScan A/s-4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621份标本共分离出的病原菌占34.93%,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检出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送检标本主要以痰、血液、脓、尿液为主。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55.7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6.55%、26.38%;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多重耐药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本院分离的细菌耐药水平高且多重耐药,加强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有利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减缓多重耐药菌株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