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山东省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应用滤纸干血滴间接血凝试验(IHAT)对山东省9个地区15个县市的弓形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人群总感染率为1.53%。调查常见动物11种,检出阳性动物7种,感染率分别为猫46.0%、猪30.34%、羊12.88%、狗12.87%、驴5.88%、兔4.17%、鸡4.76%、另外4种动物牛、马、骡和鼠未发现阳性者。  相似文献   

2.
两种不同防治对策控制血吸虫病的费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1992~1995年江西彭泽县两个村进行不同防治策略的费用-效果研究的结果,实施人畜同步化疗策略的椿树村,居民感染率从26.12%迅速降到3.07%下降88.25%,年人均费用为3.29元,并呈逐年减少趋势,每100个降低1%感染率的费用为3.68元,实施围堤垦种结合人群化疗策略的太字村,居民感染率下降72.37%,消灭钉螺面积800亩,费用-效益比达1:4.56,取得“增地,增收,灭螺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1992~1995年在江西省彭泽县两个村进行不同防治策略的费用-效果研究的结果。实施人畜同步化疗策略的椿树村,居民感染率从26.12%迅速降到3.07%,下降88.25%,年人均费用为3.29元,并呈逐年减少趋势,每100人降低1%感染率的费用为3.68元。实施围堤垦种结合人群化疗策略的太字村,居民感染率下降72.37%,消灭钉螺面积800亩,费用-效益比达1∶4.56,取得“增地、增收、灭螺、控制血吸虫病”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特点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了解经大规模防治及经济发展后,江苏省人体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特点,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方法,1999年在江苏省33个县(市)进行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总感染率为20.39%,男、女感染率分别为19.95%和20.82%。共查出21种人体寄生虫,包括线虫8种、吸虫2种、绦虫3种和原虫8种。感染1、2、3、4种虫者分别占感染人数的88.70%、9.73%、1.48%和0.09%。人群中蛲虫、钩虫、蛔虫、鞭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4.44%、6.97%、5.78%和4.66%。华支睾吸虫和姜片虫感染率分别为0.12%和0.07%。蛲虫和蛔虫感染率最高的年龄组在10岁以下,钩虫感染率最高的是40~60岁年龄组。结果表明,江苏省人体寄生虫的感染率较10年前已有大幅度下降,但寄生虫病仍是危害欠发达地区居民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闽南地区猪刚刺颚口线虫病流行病学。终宿主猪检查790头,感染率为4.7%,感染强度1~16条虫。第2中间宿主鱼类检查12种,阳性3种,即黄鳝Monopterusalbus,乌鳢Ophiocephalusargus和胡子鲶Clariasbatrachus,感染率依次为30%,10%和4.2%,胡子鲶是国内外宿主新纪录。两栖类检查2种,均阴性。转续宿主蛇类检查5种,阳性4种,它们是银环蛇Bungarusmulticinctus、水泡蛇Enhydrisplumbea、渔游蛇Natrispiscator和中国水蛇E·chinensis感染率分别为71.4%,14.3%,12.5%和12.5%,这4种转续宿主均为国内外首次报告。调查结果显示,闽南地区是刚刺颚口线虫病散发性流行区。鳝鱼和银环蛇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第二次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方法,1997年在广东省8个县进行第二次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共查8217人,总感染率为48.11%,男、女感染率分别为48.78%和47.48%,总感染率学龄前儿童最高为52.56%,其次为中小学生50.87%,这次调查共查出38种人体寄生虫,包括线虫12种,吸虫8种,绦虫4种,原虫13种和棘头虫1种,其中比翼线虫,念珠棘头虫和巨片吸虫为我省首次报道,感染1、2、3、4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第二次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方法,1997年在广东省8个县进行第二次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共查8217人,总感染率为48.11%;男、女感染率分别为48.78%和47.48%。总感染率学龄前儿童最高为52.56%,其次为中小学生50.87%。这次调查共查出38种人体寄生虫,包括线虫12种、吸虫8种、绦虫4种、原虫13种和棘头虫1种,其中比翼线虫、念珠棘头虫和巨片吸虫为我省首次报道。感染1、2、3、4、5和6种虫者分别占感染人数的57.58%、28.53%、10.40%、2.71%、0.63%和0.10%。人群中蛲虫、蛔虫、鞭虫和钩虫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9.46%、19.20%、18.24%和6.56%。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4.08%,感染率最高的年龄组是30~岁组,为9.06%;感染率最高的职业是干部,为16.15%,农民次之,为7.38%。  相似文献   

8.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于1989年对该市4个调查点的2085人进行了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其总感染率为47.2%。查见11种虫种,其中蠕虫3种,原虫8种,各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蛔虫40.7%,蛲虫(12岁以下儿童)13%,鞭虫1.8%,溶组织内阿米巴0.05%,结肠内阿米巴1.7%,布氏嗜碘阿米巴0.2%,微小内蜒阿米巴5.4%,哈氏内阿米巴0.1%,贾第虫4.2%,人芽囊原虫0.6%,人毛滴虫0.05%。男、女人群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45.8%和48.5%(χ2=1.5239,P>0.05)。感染1、2、3、4和5种寄生虫者分别占76.8%、19.8%、2.5%、0.7%和0.1%。5-1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尤以学生感染为重(χ2=84.4763,P<0.005)。该调查表明,应开展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特别应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以预防感染寄生虫。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县1996年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年4~12月,对乌鲁木齐县8个监测点 2 004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 41.71%(836/2 004),检出寄生虫 12种,其中蠕虫 6种,原虫6种,感染率分别为 17.76%、23.95%.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以及性别与年龄组间,其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1988名中小学生集体驱虫两个月后,总感染率由驱虫前的 41.71%降为 21.18%,差异非常显著(χ2=195.16,P<0.005)。另外,对全县 23 000名中小学生进行集体驱虫,受治率达97.29%。  相似文献   

10.
新疆农五师88团位于温泉县境内,有天然草场约 3万km2,牲畜存栏数2.5万头。1994年经兵团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考核验收达到稳定控制标准.为进一步了解布病防治效果,我们于1998年8月进行该团人群布病感染监测,现报告如下。 此次监测 2 072人,布鲁氏菌素试验阳性 81人,血清RBPT阳性 29人,血清 SAT阳性 11人,三种试验布病感染率依次为3.9%、1.4%、0.5%.有一种或一种以上试验阳性86人,其感染率为4.2%。各年龄组布病感染率见表1,其中男性感染率为4.8%,女性为3.6%,…  相似文献   

11.
以冰冻保存的绵羊棘球蚴内原头节为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间接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检测对包虫病人、非包虫病人及键康人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交叉反应性,并与间接血凝试验相比较(IHAT)。结果表明IFA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36%和97.67%;IES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55%和100.0%;两种方法均高于IHAT的敏感性(85.54%)和特异性(95.35%)。三种方法对血吸虫感染者和癌症病人血清均无交叉反应,但对囊虫病人的交叉反应率为IFAT(51.35%)>IHAT(37.84%)>IEST(21.62%)。以原头节为抗原IEST诊断人体包虫病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用范围广,不需特殊设备,具有现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目的 纵向评估湖北省公安县血吸虫病防治效果, 为制定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 方 法 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收集2000-2013年湖北省公安县血吸虫病疫情资料, 分析不同防治阶段人群、 家畜和钉螺血吸 虫感染率变化。结果 结果 2000-2013年公安县血吸虫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 人群感染率从2000年12.62%下降到2013年 0.69%, 其中第一阶段下降幅度为24.09%, 第二阶段下降幅度为64.37%, 第三阶段下降幅度为73.05%; 第一阶段发生8例急 性血吸虫感染病例, 第二阶段发生15例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 第三阶段无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发生。耕牛血吸虫感染率 从2000年6.50%下降到2013年0.30%, 其中第一阶段上升了74.15%, 第二阶段下降了75.04%, 第三阶段下降了87.56%, 至 2013年底已淘汰了全部耕牛。第一阶段钉螺感染率、 感染螺面积和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上升了18.06%、 46.03%和7.63%, 第 二阶段分别下降了66.84%、 97.78%和378.9%; 第三阶段钉螺感染率和感染螺面积均下降了100%; 而活螺平均密度出现 2.67%的上升。2000-2011年均查到感染性钉螺, 2012和2013年未查到感染性钉螺; 但钉螺感染率、 感染性钉螺面积均逐 年下降, 分别从2000年的0.072%和267.80 hm2 下降到2011年的0.022%和6.37 hm2 。结论 结论 公安县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 的综合治理策略后, 人畜血吸虫感染率显著降低; 但应进一步强化防治措施, 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了解湖北省荆州市血吸虫病流行区野粪分布和阳性情况, 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方 方 法 法 2010-2012年对公安县、 监利县、 江陵县、 洪湖市和石首市27个血吸虫病流行村的野粪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并采用顶管 孵化法调查野粪阳性情况。 结果 结果 2010-2012年共调查1 366份野粪, 其平均密度为0.089 2份/100 m2 , 其中牛粪、 人粪、 犬 粪、 麋鹿粪分别占99.71%、 0.07%、 0.15%、 0.07%。野粪主要分布在沟渠和外滩; 两环境野粪平均密度为0.090 9份/100 m2 和 0.084 8份/100 m2 , 阳性率分别为1.46%和2.4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0.20, P > 0.05)。2010-2012年阳性野粪均为牛 粪; 野粪阳性率分别为3.21%、 0.36%和1.60%,2012年野粪阳性率较2010年下降了50.0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2.27,P > 0.05)。结论 结论 荆州市野粪种类以牛粪为主, 阳性野粪主要分布于沟渠和外滩; 加强耕牛管理和野粪处理对控制 血吸虫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86~1988年我们应用绵羊棘球蚴囊壁冰冻切片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分别检测了13例包虫病人血清和滤纸干血滴,结果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00%(13/13);24例健康人血清和滤纸干血滴的阴性率分别为95.8%(23/24)和100%(24/24)。本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节省抗原材料,采血简便易行,是包虫病较为理想的辅助诊断方法。为了研究其实用价值,我们又检测了甘肃省天祝县251人,漳县242人和会宁县683人,阳性率分别为4.78%(12/251),5.37%(13/242)和1.17%(8/683),其结果与间接血凝试验的结果(阳性率分别为4.78%,4.96%和0.9%)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作者认为将该方法用于包虫病流行区人群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可反映人群包虫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B0 blood groups was investigated in 624 patients with echinococcosis operated on and in 579 persons whose sera were subjected to IHAT with echinococcosis diagnosticum. Higher disease incidence was recorded in patients with the A (II) blood, especially in males,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 Simultaneous involvement of the liver, lungs and other organs was more common in them. Rh-positive patients predominated both in the A (II) and control groups. Blood group distribution with regard to IHAT findings failed to reveal any regular featur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不同人群中新型呼肠病毒既往感染情况。方法选取健康人群以及手足口病、腹泻、麻疹、乙型肝炎等患者的血清标本,利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其血清标本中新型呼肠病毒IgG抗体。结果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健康人群中新型呼肠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29.90%,抗体滴度的中位数为1:32;手足口病患者中抗体阳性率为70.83%,抗体滴度的中位数为1:64;乙型肝炎和麻疹患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22%和90.70%,抗体滴度的中位数均为1:128;腹泻患者中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的中位数均最高,分别为100%和1:256。结论健康人群与不同疾病患者中薪型呼肠病毒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及滴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paper presents the stages of a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dry red blood cell Trichinella antigenic diagnosticum for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 (IHAT) and the evaluation of its diagnostic efficiency. The diagnosticum is shown to be a 3% suspension lyophilized from formalinized and tanned sheep red blood cells on which an 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 of invasion Trichinella larvae was absorbed in a dose of 100 mg/ml. The rather high sensitivity (98.7%) and specificity (97.3%) of IHAT using the Trichinella diagnosticum based on the 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 allow it to be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diagnosis of human trichinosi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与慢性荨麻疹( CU)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100例CU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者的HPV-IgG感染情况。结果100例CU患者中28%HPV-IgG抗体阳性;100名健康对照者12% HPV-IgG抗体阳性,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P=0.005)。结论 CU与HPV感染存在相关性,HPV感染可能是CU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乌鲁木齐地区某实验动物室4种7个品系实验动物寄生螨的感染情况。4种品系(昆明,BALB/c,ICR和NIH)小鼠寄生螨的感染率均为100%,Wistar大鼠寄生螨的感染率为63%,新西兰兔寄生螨的感染率为47%,豚鼠未发现螨的感染。共检获寄生螨类8种,其中兔皮姬螯螨(Cheyletiella parasitivorax Megnin,1878)为国内新记录。作者认为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加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目的 了解安徽省27个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县 (市、 区) 疫情现状。 方法 方法 按照 《血吸虫病防治地区达标考核评估方案》 确定的抽样调查方法, 在安徽省27个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县 (市、 区) 各抽取3个疫情相对较重的乡 (镇), 每个乡(镇) 抽取1个疫情相对较重的流行村作为调查现场。调查常住人口和散养家畜病情, 以及近3年查出钉螺且人畜活动频繁环境的钉螺感染情况。同时, 查阅各县 (市、 区) 近年来感染性钉螺调查结果和当地感染急性血吸虫病疫情资料。 结 结果 果 现场共抽查81个乡 (镇) 81个村。累计血清学检查34 293人, 阳性1 086人, 平均阳性率为3.17% (0.65%~9.58%);累计粪检1 068人, 平均阳性率为0.37% (0~4.0%), 推算人群平均感染率为0.01%。累计调查家畜3 057头 (只), 其中牛 438头, 羊2 550只, 其他家畜69只, 均未查到阳性。累计调查钉螺60 944框, 捕获活螺11 261只, 解剖全部活螺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27个县 (市、 区) 均在调查前2年以上未查出感染性钉螺, 平均未查出感染性钉螺年限为2.9年 (2~6年); 均已2年以上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 平均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年限为4.9年 (2~9年)。 结论 结论 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地区人畜病情较低, 已查不出感染性钉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