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药垫预防和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循环障碍,使皮肤皮下组织失去正常所需营养而致组织坏死溃烂和褥疮。 防止褥疮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以往常规方法是以勤翻身,保持清洁,局部按摩骨突及受压局部部位,及全身注意补充营养等。此方法虽然有效,但护理工作强度大,尤其对不宜翻身的患者操作上较困难。  相似文献   

2.
孙玲  郭佳 《中外医疗》2011,30(30):175-175
褥疮是由于营养血供与机体组织发生血流障碍的末期结果。皮肤褥疮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又是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正确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伤口的愈合。研究分析了褥疮的护理措施、预防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疡坏死。一旦发生褥疮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甚至发生败血症而死。年老体弱、长期高热与恶病质的病人,由于全身营养缺乏,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褥疮。晚期肿瘤患者大多会出现恶病质,又由于长期卧床,抵抗  相似文献   

4.
王淑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6):1085-1086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例长期卧床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对长期卧床住院患者采取预防褥疮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除2例是入院前褥疮即存在外,未见入院后褥疮发生。结论预防褥疮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在临床护理中切实可行,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褥疮的发生原因主要是身体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所致皮肤及皮下脂肪缺血、缺氧而形成溃烂和坏死.褥疮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尤其恶病质机体更是要求甚严的艰巨任务.有时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无法挽回的结局.为了杜绝和减少褥疮的发生,我们主要根据减少其产生的三个作用力(压力、剪力、摩擦力)研制了简便适用的褥疮防护垫.  相似文献   

6.
老年病人因各种慢性疾病,长期卧床,使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褥疮.加上患者年龄大,机体抵抗力下降,各器官功能衰竭,给褥疮的治疗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我院自1997~2000年共收治10例高龄IV期褥疮病人,在住院期间,通过正确评估,细致全面的治疗和护理,使褥疮治愈率达98%,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由于全身水肿、皮肤干燥粗糙、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等因素,容易发生褥疮,如何预防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褥疮成为护理的一大难题。我科从2007年5月-2009年3月,对3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预防褥疮采取了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褥疮患者的社区干预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是一种压力型溃疡。一旦溃疡迁延不愈,治疗起来相当棘手。褥疮易发生在年老体弱,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的患者身上。褥疮的发生、发展与家属掌握的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的多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教会患者和家属如何预防褥疮及褥疮发生后的治疗方法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褥疮是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皮肤溃疡,局部坏死。褥疮的发生重在预防,特别是骨科,有很多患者不能翻身,也不能睡气垫床,给临床护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2006年6月-2008年3月,我科使用局部减压法预防褥疮,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1例丧失自理能力老年痴呆症患者抗感染、防褥疮、长期保留导尿等对症支持治疗。护理要点包括: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小便及褥疮发生情况,合理进行饮食调节,尿管维护,预防褥疮、营养不良及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患者长期进行家庭病床护理。  相似文献   

11.
GS1波动式防治褥疮床垫在预防褥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褥疮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据文献报道,神经科疾病中褥疮的发生率高达30%-60%。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目前认为把褥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似更为妥当,因而避免或减少压力对组织损坏是预防褥疮最有效的护理措施。自1999年1月以来.我科给66例诊断为“潜在的褥疮”和“可能发生的褥疮”患者.应用广东省汕头市永泰医疗器械厂生产的GSL波动式防治褥疮床垫(以下简称“气垫床”).在预防褥疮护理方面取得了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褥疮是由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又称压力性溃疡预防褥疮的方法在于消除其发生的原因。因此,要求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患者一旦发生褥,不仅增加其痛苦,而且也增加医疗费用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随着临床护理人员责任心的不断加强,发生褥疮的患者越来越少。我科在2003年6月收治了一例双臀部巨大褥疮合并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患者,经过42天的治疗和护理,疮面已愈合。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致使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多发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尽管护理人员经常对危重患者和长期卧床患者进行认真细致地护理以防褥疮发生,但有时仍难以避免。我科通过对15例溃疡期褥疮患者使用鸡蛋油配合G-CSF达到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30例脑梗死后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治疗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世乐 《当代医学》2010,16(6):93-93
目的针对脑梗死后长期卧床患者发生的褥疮,探讨治疗及护理对策,促进愈合。方法对30例脑梗死后长期卧床患者发生的褥疮进行针灸,红外线照射,西药治疗及护理。结果痊愈Ⅰ期褥疮20处,Ⅱ期褥疮26处,Ⅲ期褥疮1处,有效Ⅲ期褥疮2处,无效Ⅲ期褥疮1例。结论通过合适的、精心的护理对脑梗死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皮肤出现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一旦发生褥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康复的时间,严重时还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褥疮,只要在临床上做到精心科学的护理,就可以将褥疮的发生降到最低程度,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褥疮是护理卧床患者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科自2000年以来应用安舒妥贴膜治疗褥疮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褥疮的防治是临床医疗护理上攻关难题之一。褥疮的发生多见于长期卧床患者,由于其身体某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导致皮肤溃烂,诸如神经系统疾病,各种消耗性疾病以及各科外伤术后等,若一旦发生褥疮,不仅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并大量耗资耗力,而且易于...  相似文献   

17.
褥疮又名“压力性溃疡”,是临床长期卧床患者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在形成褥疮多项因素中,压力在褥疮的发生中起着决定的作用。所以,避免或减少压力对组织的损坏是预防褥疮最为有效的护理措施。我科自2002年10月-2003年12月对86例卧床病人采用自制水垫的护理方法,扩大了骨隆突处支撑面,减少了局部组织压力,有效的预防了局部褥疮发生。  相似文献   

18.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发生持续缺血、缺氧 ,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溃烂坏死 ,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一旦发生 ,不但患者痛苦 ,如治疗护理不当 ,可引起并发感染 ,加重病情 ,给治疗带来困难。我科收治 1例全身多处褥疮并发蜂窝组织炎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 ,治疗 30d后 ,创面已基本愈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 ,女 ,76岁。门诊以脑梗死、全身多处褥疮并发蜂窝组织炎而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 ,精神不振 ,胃纳可 ,双侧肌体瘫痪 ,大小便失禁。由于长期卧床 ,骶部及左髋部均有3cm× 3cmⅢ度褥疮并发蜂窝组织炎。左右外踝有 2cm×…  相似文献   

19.
褥疮也称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好发于长期卧床者,尤其是老年人、昏迷患者、截瘫患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由于活动减少,血流缓慢,同时由于糖代谢、脂质代谢异常,使糖原物质沉积于皮下,引起血管基底膜增厚,管腔变窄,血液循环不良,使褥疮极易发生而难于愈合。本院于2004年2月收治了1例糖尿病并发Ⅲ度褥疮感染的患者,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后病情好转,褥疮痊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致软组织溃烂或坏死。褥疮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以及心理上和经济上负担,甚至可能因并发感染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故需高度重视褥疮的预防、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