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科2008-01/2008-12共收治小肠憩室误诊2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病历摘要 例1:男,38岁。因右侧髂腰部反复疼痛20个月、加重2周就诊。20 a前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曾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反复出现右下腹及髂腰部疼痛,曾行腹部B超提示:右下腹腔脓肿形成,给予抗感染治疗疼痛均可缓解。入科时查体:心肺正常。腹平坦,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右侧腰大肌及骶脊肌压痛(+)。CT示:(1)双肺未见异常征象;(2)右侧腰大肌脓肿,伴右半结肠粘连,结肠旁沟及髂窝内有脓肿形成;(3)腰椎未见明显异常征象。血常规示:W BC 7.75×109/L,N 0.609,ESR9.0 mm/h;结核杆菌抗体:阴性,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回肠末端距回盲部10 cm处系膜对侧有一较大憩室约6 cm×1.5 cm×1.5 cm,尖端朝向胸腔,行走于后腰肌中。结肠旁沟、腹腔、后腹膜等处均未见明显脓液,遂行憩室切除术。病理回报示:回肠憩室。术后恢复良好,住院半个月痊愈出院。随访,未再出现右侧髂腰部疼痛。例2:女,60岁。有慢性胃炎病史。主因阵发性中上腹闷痛1周、加剧5 h入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小肠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及手术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手术中明确诊断为小肠疾病所致消化道出血,采用小肠部分切除或肠壁部分切除术切除病变肠管.手术后所有患者均获痊愈.术后无腹腔感染、肠瘘、小肠再次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肠出血术前明确诊断困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小肠出血的主要手段.及时剖腹探查可协助明确诊断,包括病变在内的小肠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小肠出血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肠出血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68例小肠出血患者中4例行肠镜下止血治疗;40例行开腹手术;24例行腹腔镜治疗,其中行小肠部分切除术57例,完全腹腔镜下憩室切除7例。结果小肠出血原因主要以肿瘤为首,占48.5%(33/68);其次为小肠憩室占29.4%(20/68),小肠炎症占14.7%(10/68),血管病变占7.4%(5/68)。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小肠出血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小肠肿瘤、小肠憩室及炎症是其常见原因,术中肠镜检查可确诊小肠出血。外科手术是小肠出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院外科1989—03/2008—06共收治小肠出血16例,均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成人小肠憩室慢性出血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成人小肠憩室慢性出血误诊原因 ,探讨进一步诊治对策。方法 收集我院 1990~ 2 0 0 0年收治的原因不明的成人小肠慢性出血后经手术确诊的小肠憩室 12例 ,对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十二指肠乳头部憩室 4例 (33%) ,空回肠憩室 4例 (33%) ,Meckel憩室 3例 (2 5 %) ,空、回肠及结肠多发性憩室 1例 (8%) ,术后随访 ,无再出血。结论 成人小肠憩室慢性出血用内镜 ,X线胃肠钡剂造影 ,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放射性核素扫描等诊断受限 ,确诊困难 ,极易延误诊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选择新的检查手段和适当的时机 ,尽早施行剖腹探查 ,是避免误诊 ,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小肠憩室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中以十二指肠憩室最多见,在人群发生率约为2%~22%,在我国比结肠憩室更多见,在消化道憩室中居首位。本文对1977年~1996年20年间我院住院病人中发现的的例小肠憩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对小肠憩室的并发病,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本文69例中男35例,女34例。男女发生率无差异。年龄11~82岁,平均57.8±16.2岁。而60岁以上最多见,共38例(55.1%)。1.2$室部位与数目:爆室可出现于小肠各个部位,但以十二指肠最多共52例(75.4%),其中以降部最常见。单独发…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1 8岁 ,因解大量柏油样黑便 ,上腹部脐周疼痛不适 ,反复发作 2年 ,诊断为消化道大出血 ,多次住院治疗。曾多次行纤维胃镜、结肠镜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 ,均未发现明显病灶。此次因腹痛伴发烧呕吐 2d加重 1d于 1 999年1 0月 1 5日入院。体检 :T37.8℃ ,神志清楚 ,急性病容 ,巩膜无黄染 ,腹部稍隆起 ,腹肌紧 ,满腹压痛及反跳痛 ,脐周压痛明显 ,肠鸣音弱。腹透双隔下未见游离气体 ,诊断为急性腹膜炎而剖腹探查 ,术中发现Treitz韧带约 85cm处空肠 0 .8cm× 6cm憩室 ,坏疸穿孔 ,行憩室切除 ,腹腔引流。病理报告 :小肠假性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出血病因以小肠肿瘤和憩室为主,炎性息肉及血管病变少见.7例和6例患者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B超与CT检查确诊,19例剖腹探查确诊.均采用手术治疗,32例随访1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剖腹探查和术中内镜检查是诊断隐匿性小肠出血病因的重要手段,对短期内出血大、有休克表现及原因不明的反复出血应行诊断性剖腹探查,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9.
10.
1 病例报告男 ,42岁。持续性黑便 ,时伴鲜血便 4d,4~ 6次 / d,无呕血 ,无皮肤、巩膜黄染及发热 ,经输血、止血等综合治疗 ,便血不止。既往无肝硬化、胃病史 ,无饮酒史。查体 :贫血貌 ,P1 2 0次 /min,BP70 / 40 mm Hg,无蜘蛛痣、肝掌 ,心肺无改变 ,腹平坦 ,肝脾未扪及 ,未扪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肠出血的原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对29例经手术治疗的小肠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原因中肿瘤占37.9%.血管畸形31%.憩室10.3%.出血部位在空肠10例.回肠19例。16例患者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术.10例(62.5%)与手术结果相符,5例术中肉眼找不到出血部位惠者结合内镜检查明确诊断.1例经动脉注射美蓝溶液确诊。[结论]正确诊断小肠出血要运用多种手段.包括血管造影、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剖腹探查结合术中内镜检查等.从而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6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胀痛不适4天,呈阵发性隐痛,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伴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少量黄色液体,呕吐后腹痛缓解。起病以来未排气、排便,伴有发热,体温达38.2℃,无寒战、头晕、乏力。入院后予以灌肠、补液对症支持治疗,腹部胀痛无明显缓解。腹部CT示空肠远端粪石并肠梗阻,盆腔少量积液。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6.01×109/L,中性粒细胞90.6%,钠、氯均低于正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44岁。以阵发性腹痛、呕吐2天,于2001年12月 15日按“肠梗阻”收住院。2天前晚上11点左右,患者突然腹痛,呈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无大便及排气,经输液、抗生素、中药(具体用药不详)及肥皂水灌肠,症状不缓解,收住院治疗。既往体健,无腹部外伤、手术及药物过敏史。查体:  相似文献   

14.
空肠憩室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比较少见 ,术前诊断困难 ,误诊率高。本院 1981~ 2 0 0 0年共收治本病 10例 ,手术前均误诊 ,现就其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例 ,男 6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52 (2 2~ 74 )岁 ,其中 6 0岁以上 6例 (6 0 % )。入院前均有反复解柏油样大便史 ,不同程度贫血、并伴有上腹部隐痛不适、腹胀、暖气、解稀大便等消化道症状。病史最长 7年 ,最短 1年 ,平均 3年 ,其中 2例因解柏油样大便住院 2次 ,1例住院 1次 ,其余均在门诊治疗。1.2 术前检查  10例中 6例行胃镜检 ,其中 2例为入院后急诊胃镜…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9岁。无明显诱因脐下腹痛,腹胀6天,加剧伴呕吐1天就诊。查体:精神差,腹平软,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既往史,个人史无殊。当地医院B超报告:不完全性肠套叠待排。 超声检查:于下腹部扫查,可见一端为盲端的葫  相似文献   

16.
李毅  王慧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8):557-557
小肠憩室临床较为少见,往往于术中发现,易漏误诊。我院1991~2004年共收治6例小肠憩室,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28例小肠憩室并发症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肠憩室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对28例小肠憩室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6例十二指肠憩室中4例确诊,22例空回肠憩室仅1例确诊。小肠憩室伴小肠梗阻15例,憩室出血4例,其余并发症有憩室穿孔、憩室结石等。术后所有病例均痊愈。有并发症的憩室均有炎症表现,其中5例有溃疡。结论小肠憩室可成为腹部严重并发症的病因。憩室的并发症与憩室粘膜的异位组织类型有关,尤以肠梗阻最常见。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7岁,外院超超声提示右侧卵巢巧克力整肿,行腹腔镜盆腔检查未见肿块而来我来诊治。  相似文献   

19.
小肠出血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对小儿小肠出血定位及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经手术及病理明确病因的31例小肠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31例术前均经胃镜及肠镜检查未能明确病因而行核素显像检查。先行^99mTcO4^-显像,阴性者再行^99mTc-RBC显像,腹部出现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为阳性。结果31例小肠出血患儿Meekel憩室15例(占48.39%)、小肠重复畸形7例(占22.58%)。31例患儿^99mTcO4^-显像阳性17例,其中病理发现异常胃黏膜16例;^99mTcO4^-阴性14例,^99mTC—RBC显像阳性9例,其中4例Meckd中有1例病理发现异常胃黏膜。1例Meckcl憩室辨^99mTcO4^-显像对异位胃黏膜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3.75%、86.67%,阳性结果时预期值71.43%;^99mTcO4^-显像对儿童小肠出血的检出率为54.84%,联合辨^99mTc—RBC显像后检出率增至83.87%。结论核索显像对小儿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