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氰菊酯(pyrethroids,PD)兴奋性神经毒作用机制一直是该药在毒性研究领域的热点,普遍认为谷氨酸(glutamate,Glu)递质传递紊乱是其引起兴奋性神经毒性的主要原因,中毒时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强烈兴奋症状,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1]。Glu是脑内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由于不能穿  相似文献   

2.
<正> 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是哺乳动物脑内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中枢神经系统(CNS)内大多数兴奋作用都由Glu及其他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EAA)传递。高浓度Glu及其结构类似物对神经元有明显毒性作用,这是引起缺氧—缺血、低血糖、癫痫病中神经元损伤和产生亨廷顿氏症、Alzheimer病、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症等神经溃变病的重要原因。EAA神经毒性作用机制在于通过受体引起靶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4月,笔者对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亚低温治疗前后血液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 3组治疗前后血ET和NO水平比较,亚低温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ET和NO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治疗后第7天ET和NO水平明显下降,且亚低温组下降更明显。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抑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中ET和NO的释放,改善脑灌注,保护内皮,减轻神经毒性,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脑缺血后,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紊乱,在缺血性脑损伤及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中起重要作用.介绍脑缺血时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及其机制,以及其对神经元、局部脑血流(rCBF)和脑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兴奋性氨基酸(EAA)、自由基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已有证据表明,兴奋性氨基酸在与受体或传递系统相互作用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中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在递质作用和调节方面,神经胶质的功能可能比迄今所推测的要活跃,比如用免疫组化技术已发现脑内大多数卜高半胧氨酸和犬尿唆琳酸可能存在于神经胶质中.对于作用在突触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上的  相似文献   

6.
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EAA)主要指谷氨酸(Glutamate,Glu)和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兴奋性突触的主要神经递质。大量研究证实谷氨酸不仅具有营养神经、促使神经元生长发育及轴突生长等重要生理作用,同时也是一种神经毒素,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十多年来对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EAA受体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EAA的毒性作用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ofGinkgobi-loba,EGB)对糖尿病大鼠脑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银杏叶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银杏叶组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其余两组给予同容积的生理盐水,用药5周后,测定脑组织内皮素(ET)、丙二醛(MDA)、NO产物NO2-/NO3-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以及血清中的血糖、胰岛素、ET水平,并作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糖尿病脑组织光镜下可见脑水肿、脑软化、神经细胞变性、白质脱髓鞘,透射电镜下可见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变短、神经纤维脱髓鞘、血脑屏障受损。EGB治疗后光镜、电镜下的病变明显减轻。与糖尿病组相比,银杏叶组大鼠血糖、血浆ET水平下降、胰岛素水平升高,脑组织内SOD活性明显升高,NOS活性、ET、MDA、NO2-/NO3-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EGB可能通过抗脂质过氧化及降低NO、ET水平,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急性和慢性神经疾病与兴奋性氨基酸(EAAs)的刺激而致神经细胞死亡有关,拮抗EAAs受体即可对抗神经损伤。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是两种主要的EAAs,目前用于治疗神经损伤的药物一般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自由基和氧化氮(NO)能破坏许多细胞组织,最近发现,它们也与神经细胞的死亡有关。NO是血管中的信使分子,在脑中也有类似作用,它是通过其合成酶由L-精氨酸合成,为应答NMDA受体的刺激而产生。NO  相似文献   

9.
梓醇是地黄中含量较高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其对动物模型及培养细胞有明显神经保护作用[1~3].本室研究发现,梓醇可保护Aβ25~35损伤PC12细胞及脑内注射Aβ25~35拟AD小鼠的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改善AD的病理变化,但其作用机制不明,既不是胆碱酯酶抑制剂,也不是M受体激动剂或阻断剂[4].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glutamate,Glu)神经毒性在A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5],梓醇的神经保护作用是否与影响L-Glu的毒性作用有关,本文利用PC12细胞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依托咪酯(etomidate,ET)是一种作用强、短效的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常用于麻醉诱导和门诊手术麻醉。研究表明,ET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丘脑皮层神经元GABAA受体,产生GABA样的作用,或增强GABA与GABAA受体结合所引起的效应,减少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生频率~([1])。ET明显抑制初级感觉皮层锥体细胞电压门控Na~+通道,减小Na~+电流,提示ET可能通过抑制初级感觉皮层神经元Na~+通道,降低神经元兴奋性~([2]),而ET影响小脑皮层神经元功能的文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氯内酯醇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雷公藤氯内酯醇(T4)对帕金森病(PD)大鼠多巴胺(DA)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刀损毁大鼠内侧前脑束(MFB)制备部分损伤性PD模型,应用旋转行为测试行为学改变,HPLC-ECD检测纹状体DA含量,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检测DA神经元的存活率,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损毁侧脑组织中细胞因子含量。结果T4在较低剂量下(1 μg·kg-1)能够改善安非他明(AMPH)诱发的PD大鼠异常旋转行为,其损伤侧纹状体DA含量和黑质致密部DA神经元存活率均比对照组增加,并能抑制脑内TNF-α和IL-2的异常升高。结论免疫抑制剂T4对PD大鼠具有肯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的发挥与T4抵抗细胞因子在脑内过度升高而产生的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具有跨血脑屏障功能的PTD-BDNF对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自发电活动的作用。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蛋白转导结构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PTD-BDNF)对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发突触活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DNF与PTD-BDNF作用后均可明显增加海马神经元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和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的产生频率[sEPSC的频率:(1.4±0.5)vs(4.0±0.6),(3.9±0.5)Hz,均为P<0.01;mEPSC的频率:(4.2±1.0)vs(7.9±1.9),(7.6±1.8) Hz,均为P<0.01],并增加sEPSC的幅度但并不影响mEPSC的幅度[sEPSC的幅度:(415.7±48.0)vs(743.7±95.7),(693.7±99.9)pA,均为P<0.01;mEPSC的幅度:(34.7±4.7)vs(36.3±6.2),(36.2±4.4)pA,均为P>0.05]。BDNF与PTD-BDNF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D-BDNF可以增强大鼠海马神经元兴奋性突触活动,说明重组PTD-BDNF与BDNF有相似的电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13.
兴奋性氨基酸与原癌基因c-fo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EAA)在哺乳动物脑内含量丰富,分布较广泛.它们是大多数兴奋性神经元的递质;同时,它们又与全身代谢及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和离子的分布相关,是中间代谢物.EAA的代谢紊乱或过量EAA在神经组织中的积聚可通过兴奋性毒性作用引起脑组织损伤.哺乳动物脑内至少有五种EAA受体类型:N-甲基右旋天冬氨酸(NMDA)型、a-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型、海人藻酸(KA)型、L-AP_4型及亲代谢型.  相似文献   

14.
内皮素是1988年日本学者Yanag sawa发现的一类由内皮细咆合成的生物活性肽。随后有人证实神经胶质细咆也产生内皮素(ET),并以旁分泌的方式对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发挥作用。这说明ET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神经调节因子,内皮素以其强大的缩血管作用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近几年来有关内皮素与腑血管病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对脑外伤后脑脊液及血浆ET含量的  相似文献   

15.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1992年开发了选择型ET(endothelin,ET)受体拮抗剂BQ123,继而开发了选择型ET受体拮抗剂和非选择型ET受体拮抗剂(endothelin receptor antagonist,ETRA).通过应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内皮素所具有的生理作用及内皮素系统得到了更多的认识.ET对神经、内分泌、心脏、肾脏、胃肠道、呼吸道和细胞分裂增殖等都有广泛影响,并参与了诸如高血压、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痉挛等心血管疾病的过程[1],因此对内皮素拮抗剂的研究为这些疾病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路径.研究表明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可能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有效新药,ETRA的应用可能改变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格局,其前景已经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七十味珍珠丸的抗惊厥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七十味珍珠丸ig给药,使用硫代氨基脲制成惊厥小鼠模型,测定惊厥开始时间、致死率;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小鼠脑内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和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的含量。结果 七十味珍珠丸对硫代氨基脲所致惊厥的开始时间,具有显著延迟作用,可明显减少小鼠致死率。有升高惊厥小鼠脑内GABA ,降低脑内Glu含量的作用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 ,而对Glu/GABA的比值,却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P<0.01) ,使Glu/GABA保持正常动物的水平,即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状态平衡的作用,阻止惊厥发生。结论 该药具有抗惊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脑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平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纳涛  戴德哉 《药学进展》2005,29(3):97-101
综述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特点和表现及其相关内源性物质 ,探讨该类病变机制及其药物干预对策。神经退行性病变可由多种因素造成 :脑内 β 淀粉样蛋白沉着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皮层下区域病变导致帕金森病和Hunt ington病 ;另外 ,非特异性老年性脑内神经元病可变使神经元减少 ,导致老年性智力衰退 ;血管内皮细胞损害与脑神经元及脑功能有相关性 ;老年性血管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 (NO)生物利用度下降以及脑内某些脑区内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NO异常上调与脑内神经元变性相关 ;老年人脑供血不足是由于舒血管物质减少而缩血管物质增多 ,使血管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变所致 ,是造成脑内神经元逐年递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人的血管活性障碍与糖尿病病人有相似之处 ,亦是由于体内非酶糖基化产物的生成 ,使内皮细胞功能损害、内皮素 (ET1)及ONOO· -增多 ,最终导致氧化应激。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为主要靶点的药物治疗 ,可通过抗氧化应激、降低ET1水平、改善血管重构及多靶点作用 ,并结合节制饮食、加强锻炼等非药物治疗 ,可改善神经退行性病变 ,提高老年人的智力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治疗中,神经保护 剂的作用在于减轻缺血后的细胞损害,延迟神经细胞死亡,以争取时间恢复脑灌注,延长治疗时间窗。 AIS导致脑细胞损害和死亡是一个快速的级联反应,这个级联反应包括许多环节,如神经递质变化、兴奋性氨基酸(EAA)释放增加、细胞内钙失稳态、自由基生成、细胞酸中毒、凋亡基因激活等。这些环节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细胞不可逆性坏死。针对上述各环节,施以不同的药物加以阻断,从而阻止脑细胞死亡,增加脑细胞的存活能力,这就是脑神经保护剂治疗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朝巍 《天津医药》2008,36(2):98-98
大脑新皮质是哺乳动物大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感觉、知觉、目标定向行为和认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包括两种主要的神经元,释放谷氨酸的兴奋性神经元和释放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性神经元。两种神经元均直接受到兴奋性丘脑中继神经元的神经支配,并且这种支配效应对抑制  相似文献   

20.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是脑缺血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缺血期间谷氨酸的大量累积会导致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等神经细胞发生兴奋性毒性损伤,因此对缺血期间谷氨酸水平的调控一直是脑缺血防治药物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研究表明,通过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上谷氨酸转运体GLAST(EAAT1)和GLT-1(EAAT2)的表达或活性,增加缺血时谷氨酸的摄取,维持突触间隙内谷氨酸的正常浓度,从而降低兴奋性毒性,减轻缺血性脑损伤。一些化合物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尿酸、甲状腺激素、雌激素、山楂酸等已在体内或体外实验中被证实对谷氨酸转运体的调节作用,对抗谷氨酸毒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研究和开发以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为作用靶点的药物,为缺血性脑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