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体干细胞(ASC)是指那些存在于已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研究表明,在特定的条件下ASC可以改变其原有的分化方向跨系分化形成各种非来源组织的细胞类型,即具有可塑性。现就ASC可塑性的研究现状、机制、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背景: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以骨髓干细胞居多,但随着其来源有限,提取创伤大等一系列问题的限制,研究人员开始寻找其他的种子细胞.脂肪组织以其丰富的来源、提取方便等优势逐渐得到重视.以脂肪组织为来源的种子细胞可能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综述脂肪组织来源的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2010 PubMed数据库及重庆维普数据库有关脂肪干细胞获取和分化能力以及去分化脂肪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等在相关组织工程中应用前景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脂肪组织因其丰富的来源,便捷的取材方法和较高的干细胞含量使其相比骨髓更适合作为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供体.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脂肪干细胞,近年来随着"去分化"和基因转导技术的日益发展,去分化脂肪细胞和多潜能诱导干细胞的获取和生物学性能研究也有了较大的进展.作为种子细胞,3种细胞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缺陷,但均可来源于脂肪组织,对其各自的获取方法和诱导分化潜能的研究比对,有助于人们在组织工程应用中对种子细胞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已经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在某些实验条件下,组织特异性的干细胞在组织和器官中能衍生为各种细胞谱系.已经有撤道称骨髓基质细胞能衍生为骨骼细胞、胃贲门细胞、椭圆形肝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样细胞.因此,通过资料研究分析出生后的骨髓细胞被诱导增殖进而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对其转化的特征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4.
成体干细胞存在于已分化的组织器官中,具有明显的可塑性,能跨系统、跨胚层分化,在组织工程和损伤修复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血管组织工程研究领域中,成体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得到越来越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目前研究表明,具有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成体干细胞主要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来源的干细胞以及羊膜来源的干细胞等基于此,就成体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血管组织工程领域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自然分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成功是进一步研究其分化机制的基础,从胚胎大鼠脑室下区分离、培养、鉴定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并观察其向神经元的分化情况。方法分离胚胎SD大鼠脑室下区的组织,采用无血清原代及传代培养方法,获得具有克隆能力的细胞群;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并检测分化后特异性成熟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观测神经干细胞随时间向神经元的分化情况。结果从胚胎大鼠脑室下区分离培养的细胞群具有克隆增殖能力,表达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随着贴壁后分化时间的延长,表达nestin的细胞数量从80.5%下降到10.9%,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阳性细胞数量则从1.1%上升到31.6%。结论用本方法分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并具有多分化潜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随着分化时间的延长,神经干细胞数量下降,而神经元比例有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6.
干细胞的可塑性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细胞 ,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根据其分化潜能 ,可分为 3类 :①全能干细胞 :即受精卵 ,在受精后的头几个小时内 ,受精卵可以分裂为功能一致的全能细胞 ,将其中的任一细胞置于女性的子宫内均可发育为胎儿 ;②胚胎干细胞 :来源于囊胚期的内细胞团或原肠胚的生殖嵴细胞 ,它具有广泛的分化潜能 ,可生成除胎盘外的所有组织细胞 ;③多能干细胞 :它局限于器官的某些特定部位 ,可分化为所在组织的各种细胞 (如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髓系和淋巴系细胞 )。在胚胎发育中 ,它的增殖和分化是器官、系统发生的基础 ;存在于成年组织…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其定向分化是生物体发育、生长和修复的基础.目前对于干细胞定向分化诱导控制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常见的干细胞分化调控因素包括转录因子、生长因子以及膜蛋白介导的细胞间相互作用等.近年来有研究显示,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可能是改变、维持和恢复干细胞特性的关键因素.而生长因子及膜蛋白介导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则可能对外源性调控干细胞定向分化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就以上几种分化调控因素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成体干细胞(ASC)是指那些存在于已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研究表明,在特定的条件下 ASC可以改变其原有的分化方向跨系分化形成各种非来源组织的细胞类型,即具有可塑性。现就ASC可塑性的研究现状、机制、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小肠干细胞增殖分化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肠干细胞(stem cell,SC)是位于小肠黏膜隐窝底部、潘氏细胞上面的未分化细胞.它以对称分裂和不对称分裂两种方式来维持隐窝内稳定的干细胞数量 ,并通过短暂扩增细胞(TAC)增殖分化成5种不同表型的终末细胞,即潘氏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肠吸收细胞和M细胞[1].众所周知,小肠黏膜是哺乳动物更新最快的组织,然而其癌变发生率最低.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调节小肠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相关因子,细胞外基质和其凋亡机制做了大量研究,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定向分化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基质中的非造血系细胞,它们能够分化成中胚层和非巾胚层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有3种分离方法:贴壁法,梯度离心法和免疫选择法.文章列举了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种类,讨论了文献报道的各种相关的诱导条件,分析这些人工调控条件后的原理并探寻统一而有效的诱导条件.得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当条件下不仅可以分化为同源于中胚层的间质组织细胞,还可以突破胚层界限,分化为非中胚层组织,如脂肪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等.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及细胞替代治疗的一种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广泛应用于干细胞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干细胞的研究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制高点,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不同细胞类型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1].干细胞治疗的生物学原理是组织定向分化[2],干细胞已被移植应用到各种组织,包括再生骨、神经组织、营养障碍和受损骨骼肌[3].我院于2005年7月及2006年4月分别对2例巨大压疮患者成功实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取得了很好效果,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背景:以往对干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方面,但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 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目的:介绍miRNA 的形成及其对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以"microRNA,stem cell"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r 数据库2000-01/2010-05 文章;以"miRNA,干细胞"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10-05 文章.结果与结论:不同组织不同细胞存在自身特异的miRNA 表达谱及序列特征,这可以作为某些组织或细胞的特异性分子标志.在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miRNA 组成不同,决定细胞的分化方向以及分化时相,是细胞"定时"、"定向"分化的"开关".在各种干细胞中均存在特异性的miRNA,并且在干细胞的不同分化阶段亦有特异性miRNA 表达,它们是保持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特性的关键分子之一.miRNA 作为一种新的调控基因表达的小分子RNA,为干细胞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0引言 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也可以说它是一切血细胞的原始细胞.造血干细胞的理论基础是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成熟为各种血细胞和免疫活性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背景:人类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着床前囊胚的内细胞团,能在长期培养中无限增殖并保持未分化状态,且具有分化成人体组织各种细胞类型能力的细胞。目的:进一步验证人胚胎干细胞HuES17细胞株向造血干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人胚胎干细胞HuES17采用与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二维共培养的方式培养,采用人胚胎干细胞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OP9)二维共培养的方法诱导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分化。结果与结论:人胚胎干细胞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OP9)二维共培养诱导造血分化的第四五天即开始出现OP9细胞逐渐老化,很快死亡;可以观察到人胚胎干细胞分化,然而,随着OP9细胞死亡,分化的人胚胎干细胞亦死亡,不能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分化。提示人胚胎干细胞HuES17细胞株可能不能向造血干细胞分化,或向造血干细胞分化的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来源于骨髓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MSCs具有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脂肪细胞等多向分化的能力[1].同时因其具有取材方便,易于分离培养,体外扩增快,且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不易产生免疫排斥等优点而备受重视,成为组织工程、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背景: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以骨髓干细胞居多,但随着其来源有限,提取创伤大等一系列问题的限制,研究人员开始寻找其他的种子细胞。脂肪组织以其丰富的来源、提取方便等优势逐渐得到重视。以脂肪组织为来源的种子细胞可能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综述脂肪组织来源的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2010 PubMed数据库及重庆维普数据库有关脂肪干细胞获取和分化能力以及去分化脂肪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等在相关组织工程中应用前景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脂肪组织因其丰富的来源,便捷的取材方法和较高的干细胞含量使其相比骨髓更适合作为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供体。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脂肪干细胞,近年来随着"去分化"和基因转导技术的日益发展,去分化脂肪细胞和多潜能诱导干细胞的获取和生物学性能研究也有了较大的进展。作为种子细胞,3种细胞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缺陷,但均可来源于脂肪组织,对其各自的获取方法和诱导分化潜能的研究比对,有助于人们在组织工程应用中对种子细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群。大量的研究已证实,在发育期及成年哺乳动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贮藏有干细胞。这些组织包括上皮、血液、脑、脂肪和胰腺等。在成年动物,干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参与补充因正常衰老或损伤而丧失的细胞。相对之,胚胎干细胞较成年动物干细胞贮备量大。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源于囊胚,之后,内细胞群的干细胞迅速分化产生原始外胚层,并最终分化为三胚层,以后再发生为各种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18.
不同来源干细胞神经向分化能力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神经系统变性病、脑卒中后遗症、颅脑及脊髓损伤等难治性疾病,多为大量神经元坏死、功能缺失.成年哺乳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能力差,几乎无法产生新的神经元,完成自我修复.因此使损伤或变性的中枢神经组织恢复功能是人类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治疗难题.干细胞的研究应用给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目的:干细胞的研究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检索不同来源干细胞神经向分化的相关文献,对不同来源干细胞神经向分化能力进行比较.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neuronal differentiation"分别于"embryonic stem cell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umbilical cord blood ctem cells"组合检索.搜索以1995-01-01/2009-12-31相关文献,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参考文献.筛选近年来不同来源干细胞神经向分化的所有文献.结果与结论:理想的种子细胞应具有创伤小,易于获得,易于体外扩增,不涉及免疫排斥致瘤性及伦理学问题等.目前尚未发现具有以上优点的种子细胞.对于理想种子细胞不仅要考虑取材和法律问题更重要的细胞的定向分化能力.神经系统干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可以根据干细胞神经向分化能力的选择,由于目前对于各种干细胞神经向分化能力的研究存在很大差别,所以尚不能确定理想的种子细胞.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来源干细胞的神经向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羊水干细胞是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组织干细胞,在体外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向神经细胞、肌细胞、内皮细胞等分化[1].本实验探讨了在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成人羊水干细胞(human amniotic fluid-derived stem cells,hFSCs)向神经元细胞转化的规律,为羊水干细胞应用于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0.
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基本属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建钢  刘鸣 《华西医学》2007,22(1):96-98
目的分别以单纯机械吹打法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并观察NSCs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特点。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胎鼠的大脑皮层和海马通过单纯机械吹打和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培养原代细胞,并加血清诱导其分化,借助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蛋白的表达;并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干细胞的生长特点及分化后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①从胎鼠大脑皮层及海马能分离培养出具有很强增殖力的细胞,它们能稳定表达巢蛋白,经诱导分化后可表达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②与用单纯机械吹打分离细胞法相比,用胰蛋白酶消化后,在神经干细胞培养基中有很少或几乎没有未分离的组织团块,原代细胞背景更清晰。结论①应用胰蛋白酶消化,能分离培养出纯度较高的神经干细胞。②从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能成功地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它是进一步研究神经干细胞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