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卡 《全科护理》2011,(30):2735-273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小便标本采集送检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分析239份小便标本送检率低(89.1%)的原因,设定预期目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案,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效果。[结果]实施CQI后小便标本送检率达98.4%,小便平均送检时间为1.9d,医生对小便标本送检满意率为97.8%。[结论]实施CQI有效提高了小便标本送检率,提高了医生对小便标本送检满意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降低儿科血标本溶血的发生率,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在全面分析标本溶血原因的基础上,自2010年1月起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应用于儿科血标本采集,具体方法包括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建立标本采集指南、增强血标本管理意识、强调采血时的注意点、调整采血时间、改进采血流程等。比较2009年7-12月(实施CQI前)和2010年1-6月(实施CQI后)采集的1 641份和1 788份血标本溶血的发生率,并调查400例患儿家长对护士采血技术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结果实施CQI措施后6个月,血标本的溶血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而且在各年龄段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血标本重度以上溶血的发生率从CQI实施前的25.84%下降到6.49%;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由90.75%上升到98.50%,技术满意度由88.50%上升到96.75%。结论实施CQI提高了儿科护士的综合能力、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能有效降低血标本的溶血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血培养标本送检质量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院内血培养送检中不规范送检环节,通过拟定各类人员培训、推行血培养标准操作规程、考核与反馈、多部门协作等行政干预手段开展血培养标本送检质量持续改进,对实施CQI前后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实施CQI后的全院血培养送检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实施CQI后两套或三套血培养送检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实施CQI后血培养标本假阳性率及血培养不规范情况显著少于实施前(P0.01)。结论:实施CQI能有效改善血培养标本送检质量,提高血培养送检率,降低血培养污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理论在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血标本采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2011年3-12月送往中心实验室的1896份临床试验血标本中94份不合格血样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血标本采集存在的问题,于2012年2月开始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对采血者、患者依从性及采血流程从管理上进行改进,评价持续质量改进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CQI后,血标本不合格率由4.92%下降至1.42%,患者对护士采血技术满意度由85.6%上升至97.2%,服务态度满意度由90.5%上升至99.5%,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2.93,15.57,14.97;P <0.01).结论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临床试验血标本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运用CQI管理模式,分析2008年10月~2009年9月采集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中存在的问题,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质量改进的过程进行实施。结果实施CQI前后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合格率、筛查率、病人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CQI管理模式,提高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合格率、筛查率;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健全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质量管理意识;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LabUMat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简称干化学)和Urised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结果的符合率,探讨尿液镜检的复检规则。方法收集1 040例门诊及住院儿童患者的尿液标本,先用朗迈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干化学和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测,然后进行显微镜检测,探讨自动化尿液分析仪尿常规分析的复检规则;通过漏检率对规则进行评价,且能避免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漏诊的复检规则。用200例标本对该复检规则进行临床验证。结果用于研究复检规则的标本中,镜检结果阳性标本占58.65%,阴性标本占41.35%。在阳性检测标本中,以RBC阳性居多,RBC阳性标本占50%,WBC阳性标本占23.08%,CAST阳性标本占7.69%。设置规则的符合率87.5%,漏检率分别是2.9%。用200例尿液标本对复检规则进行验证,符合率89.52%,漏检率2.4%。结论干化学潜血(BLD),白细胞(LEU),蛋白(PRO)和Urised有形成分分析仪RBC,WBC,管型(CAST)的检测结果不相符,或相差2个级差均要进行复检。  相似文献   

7.
林美红 《护理学报》2010,17(20):31-33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在大便标本采集送检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分析249例患者大便标本送检率低(67.9%)的原因有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对大便标本送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在管理方面缺乏大便标本采集送检流程;老年患者多,由于便秘致无大便送检;事务中心人员缺乏大便标本采集相关知识,对大便标本及时送检的意义不明确,工作缺乏主动性。制定预期目标,实施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案,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效果。结果实施CQI前后大便标本送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护士采集大便标本的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CQl后患者对护士采集大便标本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CQI有效提高了大便标本送检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的持续质量改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何晓英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746-1747
目的探讨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率的护理措施。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小组,调查归档病历620份,分析痰培养标本送检率低的原因,确定目标,制定并实施对策,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使呼吸内科痰培养标本送检率由72%上升至95.1%,平均留取天数由5.5d减至3.5d。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提高标本送检率,缩短标本留取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在手术标本缺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6月73件手术标本缺陷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影响原因,CQI护理小组依据PDCA循环进行手术标本质量持续改进。比较改进前后手术标本缺陷发生率及手术患者、手术医护人员对标本管理的满意度。结果改进后手术标本缺陷发生率0.33%(12/3547),明显低于改进前的2.24%(73/3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47,P=0.000);改进后手术患者满意度(92.2%)高于改进前(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97,P=0.000);手术医护人员满意度(96.2%)也高于改进前(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3,P=0.000)。结论应用CQI方法,可有效降低手术标本缺陷发生率,提高手术患者、手术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妇产科护士应急预案知晓率中的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质量管理小组,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发放理论考核试卷评估妇产科护士目前的应急预案知晓情况,制订预期目标,采取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案、对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前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CQI后操作考核合格率由改善前的85.93%上升为改善后的96.06%;理论知晓率由改善前的62.13%上升为改善后的9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明显提高妇产科护士应急预案知晓率,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结合尿干化学分析和有形成分分析,制订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复检规则。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7月至11月600份新鲜尿液标本,其中500份用于建立复检规则,100份用于验证所建立的规则。所有标本通过AX-4280干化学分析仪、IQ-200全自动沉渣分析仪检测,进行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脯氨酸(PR0)及管型(CAST)分析。针对自动化尿常规的不同检测方法,设计了4种复检方案。通过统计分析,建立不同检测方法的自动化尿常规分析的复检规则。结果采用该院原IQ-200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参考范围,尿沉渣显微镜镜检结果显示,500份用于建立复检规则的标本中,阳性占47.4%,阴性占52.6%。在阳性标本中,WBC阳性者最多,占70.9%,其次为RBC,占63.3%。4种方案的假阴性率(漏检率)分别为10.0%、7.6%、1.0%和0.80%;复检率分别为38.8%、43.2%、47.2%和40.6%。采用100份临床标本对所建立的复检规则(方案4)进行验证,其漏检率为0.0%,复检率为47.0%。结论方案4的漏检率最低,复捡率也较低,是理想的复检方案。  相似文献   

12.
周惠玲 《全科护理》2012,10(32):2996-2997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新生儿预防接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CQI管理模式,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0月新生儿预防接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质量改进的过程实施质量管理。[结果]实施CQI前后新生儿出生24h内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由98.01%上升为100.00%,卡介苗接种率由97.97%提高到99.18%;实施CQI前后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12周末阳性率由89.93%提高到92.14%;实施CQI后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CQI前。[结论]运用CQI方法可使新生儿预防接种过程更加规范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提高医护人员洗手和手消毒的依从性。方法采用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持续质量改进法实施期间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和依从性的提高效率进行了观察。结果根据相关洗手指征和标准规定,所实施CQI管理的科室医务人员在实施CQI管理之前洗手率为33.17%;实施CQI管理措施之后,医务人员洗手执行率提高到87.98%(表1)。管理措施实施结果实现了本计划规定的达到80%以上的目标,实施CQI管理前后医务人员洗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方法提高了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对改善手术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针对手术室护士手卫生状况,调查现存问题,根据三级甲等医院评审要求制定预期目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原因,确定要因,制定对策并实施,追踪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结果继续以上循环,以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并对改进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室护士手卫生依从率CQI后高于CQI前。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提高手术室护士手卫生依从率。  相似文献   

15.
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本科室2010年2月~2011年2月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后(即CQI前后)的穿刺成功率、护理理论知识掌握率、穿刺时间记录率、及时更换敷贴率、患者的满意程度、留置针使用的注意事项知晓率以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施CQI后,护士在以上7个指标的达标情况均好于CQI前,其中患者的满意度增幅最大,由CQI前的37%增至92%,其次为留置针使用的注意事项知晓率和及时更换敷贴率,而各并发症的发生均降低(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提高护士规范护理的同时,还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规范护理的开展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护理流程再造在降低大小便标本漏检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QCC活动进行流程再造的管理方法对大小便标本采集流程在人员配合、分工、质控等工作方面进行改进再造,对流程再造实施前后大小便标本漏检率及留取大小便标本平均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经流程再造后的工作流程大小便漏检率明显低于流程再造前,漏检率由24.14%降至11.62%;留取大便平均时间由5.9 d降至2.8 d;留取小便平均时间由2.3 d降至1.5 d.上述指标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护理流程再造降低了大小便标本漏检率,患者留取大小便的平均时间缩短,同时减少了出院病历的不完整性,也提高了医生对大小便标本成功送检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调查分析160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情况,分析导致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主要原因,制订并落实持续质量整改措施,评价落实效果。结果 CQI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由原来的6.40%下降到2.57%,患者满意度由90.00%提高到97.50%。结论采.用CQI方法,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诊预检分诊现状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 CQI )后对分诊准确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6月我院急诊科未实施CQI前的预检分诊漏诊、误诊及准确率状况,并与2013年1~6月实施CQI后的状况进行比较,评价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效果。结果2013实施CQI后,急诊预检分诊率(100%)、准确率(95%)、分诊过程质量考核评分(92.37±3.65)均显著高于2012年未实施CQI前( P<0.05);急诊预检分诊误诊率(2%)、漏诊率(7%)、护理纠纷率(1%)、预检分诊平均时间(35.27±6.31) s明显低于2012年( 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显著提高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提升分诊工作效率,降低误诊、漏诊率,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效果。方法: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2010年3~12月以及2011年1~10月的药物不良反应报表进行数量和质量(完整率)统计。结果:实施CQI后药物不良反应报表完整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依从性,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杜绝了药物不良反应中潜在的护理纠纷和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0.
金红英 《当代护士》2016,(6):165-166
目的探讨使用持续质量改进以后对CT增强患者使用欧乃派克外渗的控制效果分析。方法 2010年1月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质控小组成员为组员的改进小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患者的资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2010年1月~2011年1月的未使用CQI管理前的60例使用欧乃派克进行CT增强的患者渗出病例;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使用CQI管理后的60例使用欧乃派克进行CT增强的患者;将前者定为未使用CQI组,后者定为实施CQI组。分析两组CT增强患者使用欧乃派克后的外渗情况对比;比较实施CQI前后护士的护理技能。结果实施CQI组在进行了CQI管理以后,欧乃派克外渗病例数量比未使用前少(P0.05),护理知识掌握率在CQI前为70%,实施CQI后为98%;患者满意度在CQI前为42%,实施CQI后为99%;穿刺成功率在CQI前为75%,实施CQI后为95%;使用欧乃派克的注意事项知晓率在CQI前为30%,实施CQI后为90%;护士的护理知识掌握率、患者的满意度、穿刺成功率、使用欧乃派克的注意事项知晓率均高于CQI前(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减少了CT增强患者使用欧乃派克外渗情况,提高了护士的护理技能,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