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康国喜  张婷婷 《河南中医》2009,29(11):1129-1130
人届老年,肾气虚弱,命门火衰,则无以气化蒸腾津液而成痰饮。肾精亏损,阴火内生,则灼津为痰。痰浊内生,随气流行,可停积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巅顶四末,久之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受阻而发病。  相似文献   

2.
论活血化瘀治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活血化瘀治哮喘200030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王骏 ,黄国毅小儿哮喘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笔者认为伏痰固然是其主要内因,而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的病理变化亦不容忽视。津血同源痰瘀一体血和津液均由水谷精气所化生,皆属人体阴液。《灵枢·疽》云:"中焦?..  相似文献   

3.
肺阴虚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波  杨程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6):723-724
肺阴虚证是中医学肺系基础证型,证候为肺阴不足,虚热内生,以咳喘无痰或痰少而黏、口干咽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甚至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阻肺),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活血化瘀主治收效满意,现予报道如下: 1应用活血化瘀的根据 中医认为,肺主气而朝百脉,其功能主宣发、输布.肺又为娇脏,不论是外邪犯肺,还是内脏的病变影响到肺,均能使肺的功能失调,造成肺气不利,宣发、输布失职、致肺津失布、停而为痰,痰又作为病邪阻碍肺气,使肺气不通,久之必然导致肺络瘀滞.  相似文献   

5.
安辰  王蕾 《中医药信息》2014,(5):116-118
脑为元神之府,虽独居身之高巅,但与脏腑联系密切。若脏腑病,津停血滞,易使痰瘀内生,影响脑之功能,导致多种脑病的发生。常见脑病如眩晕、头痛、中风、痴呆等皆可因于痰瘀为害,临床上仔细辨别痰、瘀及痰瘀的存在,根据不同证型予以不同治法。  相似文献   

6.
耳鸣是临床常见病,目前中医学者多从“肾精亏损”论治,治疗多注重益肾养血通窍。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部分耳鸣患者辨证属“痰瘀滞络证”,发病之本在于“脾胃不足”,其标为“痰瘀阻于耳络”。其中“脾胃不足”具体涵盖“气虚”以及“失运”两方面,或因气虚无力推动津血运行,致痰瘀内生,或因脾失健运、湿浊内生,一则可致气血滞涩,二则湿浊久郁化火上承,灼炼津血成痰瘀,互结于耳络发为耳鸣。临床辨证以脉象、舌象为关键,治疗当以“理中化痰,祛瘀通络”为大法,其中脾虚者当益气养血,化痰祛瘀;气滞痰瘀者当燥湿豁痰、行气祛瘀;阴火上乘者当醒脾开郁、清火降逆,并附以典型医案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法在哮喘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秋未 《新中医》2002,34(10):70-70
哮喘属中医学哮喘、痰饮等范畴。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哮证》曰:“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证”。说明本病的发生与气、痰、非时之气密切相关。但临床所见, “瘀血”在哮喘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唐容川《血证论》中有云:“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由于外邪引发哮喘,痰浊壅阻于气道,气机阻滞,气滞导致血瘀,瘀血内生,停于脉络,阻塞气道,使气滞更甚,又加重瘀血。加之哮喘病程缠绵,易耗损肺气,肺贯心脉而朝百脉,肺气虚衰,鼓动无力,心脉不畅,瘀血内留。血瘀日久,新血不生,肺失所养,其气更虚,更加重血瘀留滞。而“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脾功能失调则痰浊内停,且“痰瘀同源”,瘀血内生,阻塞脉络,影响气机运行,瘀留更深。此外,肺肾为金水相生,肺虚及肾,日久损及元阳,肾阳不足,温煦无力,寒凝亦致血瘀。由此可见,气滞、气虚、阳虚、痰阻等皆可致瘀,又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形成痰瘀胶结的复杂病机。临床虽大多以清热化痰、理气平喘、益气补肾等为治则,但将活血化瘀法渗入其中,可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
“水瘀相关”是基于祖国医学“津血同源”这一基本理论而产生的。津液与血,异名同类,皆为阴精。而阴精为病,必然表现为津血的留滞与亏虚。津血留滞即为湿停、痰阻、水肿、血瘀。而前三者均为水病,水病和血瘀作为阴精为病的2个不同方面的表现形式,在很多条件下,都是相伴而行,有分有合,相互转化。对于水瘀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古代医家早已有所认识。《血证论》指出:“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未尝不病血。”日本《一贯堂医学》也认为瘀血、水毒往往共存。  相似文献   

9.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迁延,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李国勤教授认为肺胀亦属肺系疾患的重症,病变首先在肺,继则累及脾肾,后期及心;病性均属本虚标实,但有偏实、偏虚之不同,其中本虚即指肺、脾、肾、心诸脏之虚,标实主要为痰浊、水饮、瘀血交错为患;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能蒸化,痰浊内生,或寒化成饮、或化热成痰热内蕴,病久肺气郁闭,治节失司,心脉不利,瘀血内生,故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见,终致痰浊、水饮、瘀血错杂,相互影响,同病为患。治疗应先分清实虚,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常引起心、脑、肾等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病属中医“头痛”、“眩晕”范畴。多系过食肥甘厚味及过量饮酒以致湿浊内生,湿浊久蕴可以化热化火,热又能灼津成痰,痰浊阻塞脉络,上扰清窍,痰瘀互结而发。  相似文献   

11.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迁延,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李国勤教授认为肺胀亦属肺系疾患的重症,病变首先在肺,继则累及脾肾,后期及心;病性均属本虚标实,但有偏实、偏虚之不同,其中本虚即指肺、脾、肾、心诸脏之虚,标实主要为痰浊、水饮、瘀血交错为患;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能蒸化,痰浊内生,或寒化成饮、或化热成痰热内蕴,病久肺气郁闭,治节失司,心脉不利,瘀血内生,故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见,终致痰浊、水饮、瘀血错杂,相互影响,同病为患.治疗应先分清实虚,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2.
徐怀恩 《河北中医》2005,27(9):697-697,720
脑梗死属中医学中风范畴.多发于中、老年.其病因有二,一则年岁增高或它病及肾、肾渐亏虚,肾气虚运血无力形成血瘀.肾阴亏损阴血不足,血流迟滞也可致瘀.肾虚气化失职,可致痰阻.津血同源,痰瘀同病.因此,肾虚血瘀痰阻相关并存.二则饮食劳倦,情志所伤或阴虚阳亢,脾失健运,痰浊内生,阻塞脑络,损伤脑髓.  相似文献   

13.
慢性咽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反复发作,病程长,现代医学除了在急性期抗感染外,无其他有效的治疗措施。吾师韩树人主任依据慢性咽炎的病因,抓住“火热邪毒,耗伤阴液,肺肾阴虚,虚火炼津为痰,病久瘀血内生,痰瘀互结”的病机演变过程及“久病入络”理论,创立清润化瘀法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卒中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年老气血本虚,内伤积损或久病气血耗伤或劳倦过度使气血再衰;气虚则血行不畅,脑脉瘀阻;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情志过极,肝郁血滞致瘀;或气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瘀阻滞脑脉,脑髓神机失调,清窍失用。气虚为其本,痰浊瘀滞为其标,气虚生痰致瘀,痰瘀互结闭塞脑脉为其主要病机关键,气虚、血瘀、痰浊是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证候要素,治宜益气活血、化痰通窍。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脑出血的病理基础是瘀血脑出血属中医学“中风”、“头痛”范畴。乃阳化风动、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夹痰夹瘀、横窜经络、阻滞经脉、血菀于上、逆而不下所致。脑血管破裂后在颅内形成血肿即是瘀血 ,瘀血的程度与出血量的多少和部位有关。瘀血使津液外渗 ,痰水内生 ,痰瘀互结 ,化火生风 ,扰动神明 ,蒙塞清窍 ,痹阻经脉而致半身不遂 ,窍闭神昏。实验室检查 ,脑出血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有黏、浓、凝、聚的特点 ,血液流变学检查指标均为异常 ,这从微观角度证明了脑出血瘀血证的存在 ,是出血性瘀血证 ,或是血管外瘀血证。再从其证候看 ,…  相似文献   

16.
安阳地区食管癌术前中医辨证分型与生物学行为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认为本虚内生,日久而致气、痰、血互结,津粘血燥,变证丛生,此为食管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虚证、瘀证、痰证与食管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在食管癌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意义,以及本地区食管癌的防治对策,笔者以1999年4月~1999年12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进行了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17.
苗香圃治疗脑梗塞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肾虚皿瘀痰阻是基本病机脑梗塞属中医“中风”范畴,大多发生于中老年。苗师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痰阻。其形成有两条途径,一则年事增高或他病及肾,肾渐亏虚,肾气虚运血无力形成血瘀;肾阴亏损,阴血不足,脉道涩滞也可致瘀。肾虚气化失职,可致痰阻。津血同源,痰瘀可同病。因此,肾虚血瘀痰阻相关并存。二则饮食劳倦,情志所伤或阴虚阳亢,脾失健运,痰浊内生,阻塞脑络,损伤  相似文献   

18.
火热病邪在脑病发病中的致病作用及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病邪有外感与内生之别,其为病既可迳犯于脑,扰乱神明,闭塞清窍,化火生风;又可灼液伤津、生痰致瘀、壅滞气机,引起继发性病理变化。二才皆是热性致脑病过程中常见的病理改变。因此,清热泻火是治疗脑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湿邪致晕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方法依据所学理论,结合临证经验,列举临床中典型病例对湿邪致晕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进行了探讨。结果阳亢化热,热邪灼津成痰,烁血为瘀,木旺克土,脾失健运,内生痰湿,痰瘀湿热互结是主要病机,清热、利湿、活血、化痰是其主要治则。结论湿邪致晕复杂多变,从湿邪辨证治疗头晕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心绞痛从痰论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病 ,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脏气亏损 ,气化失调 ,痰浊与瘀血内生、痹阻心脉所致。以往对本病的治疗多从瘀血论治 ,近年来从痰论治冠心病的理论已逐渐引起临床广泛重视。笔者温习有关文献 ,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体会 ,对冠心病从痰论治作一探讨。1冠心病从痰论治的理论基础1 1痰浊之形成中医认为 :痰浊由津液凝聚而成 ,津血同源 ,总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水谷之化 ,主于脾而本于肾。所以 ,冠心病痰浊之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1 1 1外因在于饮食长期恣食膏粱厚味或醇酒肥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