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输尿管结石伴肾周积液的急性输尿管梗阻时肾脏血流动力学及肾周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 对12例经彩超检查显示伴有肾周积液的输尿管结石所致的急性输尿管梗阻患者的肾脏及肾周间隙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2例患者除见确切的输尿管结石征象,患侧肾脏与对侧相比较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被膜下或肾周积液,患侧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升高,P<0.05.梗阻解除后患侧肾动脉阻力指数较梗阻时减低,P<0.05,与对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输尿管结石在彩色超声表现上除可见结石征象及梗阻以上肾盂、肾盏及输尿管不同程度扩张外还同时伴有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且可以伴有肾周积液. 相似文献
2.
超声诊断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相关因素.方法 共纳入543例确诊为急性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分析声像图肾周积液与年龄、性别、肾绞痛反复发作史、疼痛时间、疼痛程度、肾区叩击痛、肉眼和/或镜下血尿、输尿管结石位置、输尿管结石直径、输尿管上端分离程度、肾盂分离、肾结石等临床和声像图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1)543例急性输尿管结石中并发肾周积液共31例(占5.71%),平均暗区厚径(6.70±3.67)mm.(2)肾周积液患者肾绞痛更剧烈(均为Ⅱ级或Ⅲ级),肾区叩击痛或输尿管行程压痛更常见,输尿管上端分离更明显(P<0.01或0.05);与疼痛时间、血尿、输尿管结石位置、输尿管结石直径、肾盂分离、肾结石等无关(均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疼痛程度分级和输尿管上端内径与肾周积液独立相关.结论 疼痛程度分级、输尿管上端内径与肾周积液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深入探讨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超声诊断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07年12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概括出输尿管结石和肾周积液之间的具体联系.结果 60例患者中肾周积液>20 mm的患者1例,10~20 mm的患者共计16例,<10 mm的患者共计43例.肾周积液的超声表现为肾周新月形无回声区,大多数局限于肾脏的下极或上极,以下极明显.结论 对于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患者,通过超声能够进行准确的诊断,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此外,该方法也能够对治疗期间的效果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急性尿路梗阻所导致的肾周积液的超声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对1 025例急性肾绞痛患者中58例超声发现肾周积液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超声图像特点以及肾周积液的特点,并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肾周积液的情况变化。结果:急性输尿管梗阻所导致的肾周积液的超声表现为肾周新月形液性暗区,以上下极多见(46例);经治疗1~3 d后,超声显示肾周积液自行吸收消失。结论:超声检查能较准确及时地诊断急性输尿管梗阻并发肾周积液,并且能够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的情况变化。 相似文献
5.
输尿管结石并急性梗阻性肾周积液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B超观察并探讨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周积液的发生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应用B超观察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伴有肾周积液的患者其放射性绞痛情况、肾及输尿管积水程度、输尿管结石部位及大小、肾周积液程度及部位进行治疗前后对照.结果:输尿管结石伴有肾周积液者其放射性绞痛重且持续时间长;肾轻度至中度积水;输尿管近段扩张,输尿管结石在4 mm×6 mm~11 mm×18 mm之间;肾周积液多位于肾上下极,呈月牙形暗区;经抗炎、解痉止痛、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等治疗,肾周积液暗区2 d~5 d内逐渐消失.结论:B超检查能及时发现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伴肾周积液情况,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评价急性输尿管结石并肾周积液的彩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经彩超确诊为急性输尿管结石并肾周积液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肾周积液的声像图特征.结果在全部270例肾绞痛伴肾积水与输尿管扩张病人中,有40例(14.8%)病人存在肾周积液,大部分病人主要表现为肾周呈现新月形无回声区,在下极尤为多见,对肾周积液病人给予抗感染、解痉、碎石等处理措施后,其临床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治愈,复查彩超显示肾周无回声区并在7d内自行吸收.结论应用彩超能够对急性输尿管梗阻伴肾周积液病人进行明确诊断,并可对治疗前后的改变情况进行动态观察,最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时肾包膜下积液的声像图表现、肾积水情况、输尿管结石梗阻部位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声像图表现为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伴肾包膜下积液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包膜下积液多发生于肾的上、下两极,积液量少至2mm宽,多至20mm宽,呈带状、三角形或梭形,同时伴有肾轻度积水。结石梗阻部位多位于输尿管下段,结石小于10mm。结论:急性肾绞痛时行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肾包膜下积液及结石梗阻部位,并结合肾脏的病理生理变化,可以及时、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引起肾周积液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方法:收集输尿管结石患者250例,对其肾绞痛情况进行疼痛指数评分,超声观察肾积水程度、输尿管结石的部位及大小、肾周积液的部位和形状,并与急性梗阻解除后进行对照。结果:输尿管结石合并肾周积液者,肾绞痛明显,为中-重度疼痛,疼痛指数为(7.42±1.94)分;肾脏集合系统分离(17.81±0.52)mm;结石直径(7.71±2.78)mm;肾周积液多位于肾上、下极,下极明显,呈月牙形或条状液性暗区,经抗炎、解痉、止痛、碎石等治疗后,肾周积液均吸收消失。结论:B超检查能发现输尿管结石及肾周积液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及观察手段,其发生机制与肾被膜的解剖结构及肾滤过、逆流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共收治因输尿管结石致肾积脓共 16例 ,诊断明确 ,在短期内纠正一般情况下 ,急诊手术 ,切开输尿管取石 ,留置内外引流管 ,经外引流管持续生理盐水低压冲洗 ,全组病例均治愈 ,患者肾功能恢复良好 ,无一例死亡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本组 16例 ,男性 10例 ,女性 6例 ,年龄最小 3 1岁 ,最大 60岁 ,平均年龄 4 4 .6岁。本组病例均为农民。病程最短 5天 ,最长约 2周 ,一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积脓 14例 ,双侧输尿管结石伴一侧肾积脓 ,急性肾功能衷竭 1例 ,一侧肾结石对侧肾输尿管多发结石伴肾积脓 ,急性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肾包膜下积液在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355例输尿管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输尿管结石301例,慢性输尿管结石54例脏,肾包膜下积液多发生于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时,共31例,超声检查显示:肾包膜见大小,形态不一的无回声区,呈带状、三角形或梭形,同时停或不伴有同侧肾轻度积水。慢性输尿管结石病例中未发现肾包膜下积液。结论超声检查可正确显示和动态观察疾病所合并的肾包膜下积液情况,及时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1.
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的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输尿管急性梗阻时肾脏、输尿管的改变,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对150例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病人经手术、体外碎石、消炎等综合治疗随访证实后,病例声像图特征性表现,归类、总结。结果:150例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病例在超声的下均能有效检出梗阻的结石回声,并能跟踪观测肾脏的回声及肾周的改变。结论:探讨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引发肾脏的病理生理改变,结石的及时诊断的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输尿管结石导致肾周围积液的彩超表现及发生机制。方法该院2008年4月—2012年4月收治输尿管结石临床症状表现为肾绞痛的患者246例,对所有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肾周围积液声像图特点,探讨其发生机制。结果 246例受检患者发现34例肾周积液,且急性输尿管结石导致肾周围积液的患者多为轻中度肾积水,大多都表现为肾周略呈新月形无回声区,其肾周积液的厚度一般都在3~12mm之间。结论急性输尿管结石导致肾周围积液的彩超诊断,为及时发现和准确诊断急性输尿管梗阻提供了保障,同时还能够动态反映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是实际临床治疗急性输尿管结石导致肾周围积液的重要依据和观察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伴感染的诊治策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例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伴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例孤立肾患者均急诊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例1结石最大直径0.7 cm,感染严重,术后出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入ICU抗感染、血液净化等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例2结石最大直径0.5 cm,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等对症处理,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伴感染病情进展快,肾功能损害重,应采用个体化治疗,尽早解除梗阻,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45岁。因发现双侧肾脏大量积液于2001年12月10日入院。患者自述于入院前5年左右作例行健康体检时,B超发现其双肾区可见无回声球形团块影,双肾明显增大,且轮廓不清,疑为“双肾多发性囊肿”。因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故未作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此次入院前3个月再次作B超检查时发现双 相似文献
15.
16.
输尿管结石致肾周积液的超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致肾周积液的超声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对21例超声确诊急性输尿管结石并肾周积液患者,观察其声像图的特点,并动态检测治疗前后肾周积液的变化情况.结果 21例患者输尿管结石梗阻部位以第二狭窄以卜多见,梗阻以上输尿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患侧肾均有不同程度肾盂积水;肾周积液声像图表现为肾周"条带形"、"月牙... 相似文献
17.
超声检查对急性梗阻性尿外渗的观察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急性梗阻性尿外渗的诊断价值,并初步了解其发生机制。方法对48例因急性梗阻而引起尿外渗形成肾周包膜下积液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引起肾周包膜下积液患者为输尿管结石的急性梗阻。结论超声检查能对输尿管结石的大小及部位、肾积水、肾周积液程度及部位作出准确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肾无功能的诊治效果。方法:应用HX-902型X线双定位碎石机,频率50—60次/分,冲击600—2500次,工作电压8—12KV。结果:162例患者ESWL治疗后2—8周复查IVP患肾功能完全恢复的160例,占98.8%,2例碎石治疗3次,结石仍残存,4周后IVP检查患肾仍不显影,改行输尿管镜弹道碎石,3个月后复查IVP肾功能恢复。结论:ESWL因其治疗时间短,康复快,无严重创伤和痛苦等特点,是治疗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肾无功能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宋远义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1):1031-1031
肾、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急性疼痛为临床所常见,有时用一般解痉和镇痛剂难以即刻见效。笔者用耳穴按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在临床已广泛应用。由于结石使输尿管内尿液排出受阻 ,在管腔内积聚 ,致使管腔内流体静压增高引起梗阻 ,近端输尿管扩张乃至肾盂积水 ,为超声检查提供了良好的声学反射界面 ,使大多数病例得以明确诊断。但在尿路梗阻的早期或梗阻程度较轻时 ,上述征象往往不明显 ,从而给诊断带来困难。有学者指出多普勒超声以尿路梗阻后肾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依据 ,为梗阻性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1] 。为此 ,本文对 1 8例输尿管结石病人的肾血流情况应用多普勒进行了检测 ,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