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和α-L岩藻糖苷酶(AFU)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1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及64例健康体检者测定其血清Cys C和AFU含量,同时测定其血肌酐(Scr),尿mALB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Cys C及AFU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Scr及尿mALB、β2-MG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糖尿病肾病组单项Cys C阳性率为67.6%,单项AFU阳性率为64.7%,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3.1%,明显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结论联合检测Cys C和AFU能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检出率,有利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多指标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CysC),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肌酐(Cr)]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糖尿病组),对照组50例.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清RBP、CysC、β2-MG、BUN和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多指标联用后(RBP+CysC +β2-MG+BUN+Cr)的阳性检出率为42%,明显高于单指标检出的阳性率(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其肾功能损害程度,适当选择多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1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联合检测阳性率这83.5%.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血hs-CRP和尿mALB可作为监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本院94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与11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ysc和RBP浓度,同时测定血肌酐(Scr)、尿肌酐(Ucr),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比较各组Cys C、RBP与Ccr、Scr的相关性.结果 DN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CysC、R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ys C、RBP与Ccr呈负相关.结论 血Cys C、RBP联合检测在DN诊断中大大提高了准确性,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本院94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与11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ysc和RBP浓度,同时测定血肌酐(Scr)、尿肌酐(Ucr),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比较各组Cys C、RBP与Ccr、Scr的相关性.结果 DN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CysC、R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ys C、RBP与Ccr呈负相关.结论 血Cys C、RBP联合检测在DN诊断中大大提高了准确性,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现有的检验项目中筛选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在糖尿病患者(该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治疗的已确诊的3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队列中进行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检验指标筛选研究,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临床各项指标,观察早于24h尿清蛋白(UAE)出现异常的检验指标,并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筛选出由血胱抑素C(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以及尿中Cys C、RBP组成联合检测的方法,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随着病患肾损害程度的加重,糖尿病肾病患者血Cys C、RBP以及尿中Cys C、RBP检测均呈现递增趋势,与入组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UAE水平的异常(30mg/24h)为金标准,联合血Cys C、RBP以及尿中Cys C、RBP检测,其阳性率可达100%,上述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敏感性优于UAE,能够提前半年筛查出50%早期肾损伤的糖尿病患者。结论同时检测血中CysC和RBP以及尿中CysC和RBP可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不同部位,对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以及干预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本院94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与11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ys C和RBP浓度,同时测定血肌酐(Scr)、尿肌酐(Ucr),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比较各组Cys C、RBP与Ccr、Scr的相关性。结果 DN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CysC、R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ys C、RBP与Ccr呈负相关。结论血Cys C、RBP联合检测在DN诊断中大大提高了准确性,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RBP、24小时尿mALB及NAG进行检验分析。根据24小时尿mALB定量将患者分为A组(无DN组)、B组(DNIII期组)、C组(DNIV期组)、D组(DNV期组),比较4组CysC、RBP、24小时尿mALB及NAG的数值及阳性检出率。结果随着DN病情进展,血CysC、RBP、尿mALB、NAG水平呈现逐渐升高趋势。B组尿mALB、NAG水平较A组已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CysC、RBP水平较A组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C组血CysC、RBP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各指标阳性率依次为尿mALB〉尿NAG〉血CysC〉血RBP。结论血清CysC、RBP和尿NAG可作为早期诊断2型DN的参考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DN的早期检出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指标。方法对 5 0例正常对照组和 5 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终点法测定尿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ELISA方法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微量白蛋白 (mALB)和尿转铁蛋白 (TRF) ,比色法测尿肌酐。结果正常对照组尿NAG/Cr为 (0 .5 2± 0 .4 6 )U/mmol,RBP/Cr为 (7.4 6± 5 .0 2 ) μg/mmol,mALB为(3.6 1± 2 .4 6 )mg/L ,TRF/Cr为(0 .0 5± 0 .0 3)mg/mmol;糖尿病患者尿NAG/Cr、RBP/Cr、mALB及TRF/Cr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P <0 .0 1) ;两项指标联合检测 ,其阳性率分别为 :NAG +mALB 86 % ,NAG +TRF 88% ,NAG +RBP 90 %。结论联合检测尿NAG与RBP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最灵敏与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尿微量清蛋白/肌酐(mAlb/Cr)联合检测在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分为A组和B组:A组43例,尿蛋白<150 mg/24 h,尿蛋白定性为阴性;B组63例,尿蛋白150~300 mg/24 h,尿蛋白定性为弱阳性或阳性.以尿常规作尿蛋白定性测定后,检测mAlb及Cr,通过计算得出mAlb/Cr比值;同时空腹采血,检测血清Cys C和RBP.结果 A组血清Cys C、RBP和尿mAlb/C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B组血清Cys C、RBP和尿mAlb/Cr明显高于A组(P<0.01).A、B两组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提高,血清Cys C、RBP和尿mAlb/Cr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血清Cys C、RBP和尿mAlb/Cr是诊断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70例HSP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单纯型HSP 50例,合并紫癜性肾炎(HSPN)20例;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儿童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对HSPN患儿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单项检测阳性率及联合检测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组及HSPN组血清补体C1q水平均升高,HSPN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S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HSP组比较,HSPN组血清RBP及尿mAL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SP组尿mA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R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患儿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但三者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联合检测在儿童HSP早期预示肾损伤中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蛋白十二烷基磺柳酸钠-琼脂糖凝胶(SDS-AGE)电泳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48例临床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作为患者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尿mAlb和血RBP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血CysC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同时使用SDS-AGE电泳对对各尿蛋白组分及蛋白质分子量大小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组尿mAlb的检测结果为(82.7±12.5)mg/L,血清CysC为(1.85±0.58)mg/L,血清RBP为(108.00±11.85)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AGE电泳后对各尿蛋白组分及蛋白质分子量大小进行评估:肾小球蛋白尿98例(66.2%);肾小管蛋白尿6例(4.1%);混合型的蛋白尿29例(19.6%);假阳性蛋白尿(mAlb检测为阳性)15例(10.1%)。血清CysC阳性者电泳后证实为肾小球性蛋白尿98例,肾小管蛋白尿4例,混合性蛋白尿29例;血清RBP阳性者电泳后证实为混合性蛋白尿占29例和肾小管蛋白尿4例。结论SDS-AGE电泳可对蛋白尿的病理类型,肾脏损伤及部位判断有很高特异性和检出率,应当作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指标。而尿mAlb,血CysC及血清RBP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肾脏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灵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害的检测意义。方法检测40例2型糖尿病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UAER),并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计量选择性分成两组,其中UAER〈30 mg/24 h为UAER正常组,UAER在30-300 mg/24 h为UAER微量组,正常对照组为正常体检者,每组分别测定血清CysC、血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肌酐(Cr),进行组间比较。结果T2DM患者UAER正常组、微量组、正常对照组各组间比较Cys C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与UAER有良好的正相关性。T2DM患者UAER微量组血RBP、血Cr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2DM患者UAER正常组血RBP、血Cr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随肾功能恶化逐渐升高,其灵敏程度高于血RBP与血Cr,是一种反映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理想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N一乙酰一13一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T2DM)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0例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lC分为A、B、c3组,5.6%〈A≤6.5%、6.5%〈B≤8.0%,C〉8.0%)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D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4组血清hs—CRP、Cys—C、RBP和尿液肌酐(cr)、NAG及mALB(西门子特种蛋白仪)水平。结果T2DMA组RBP、Cys—C,BC两组血清hs—CRP、Cys—C、RBP和尿mALB/Cr、NAG/Cr均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组最为明显;C组81%的T2DM患者5项指标联合检测异常。结论初诊T2DM患者HbAlc≤6.5%即提示有早期肾功能损伤,随HbAlC增高而损伤加重。联合测定血Cys—C、RBP、hs—CRP和尿mALB、NAG可能有助于从不同层面评判初诊T2DM早期肾功能损伤,Cys—c和RBP可能是较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早期生化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免疫比浊法检测尿mALB ,采用胶体金颗粒免疫比浊法测定Cys-C ,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β2-MG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尿mALB、血清Cys-C、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尿mALB、血清Cys-C、β2-MG阳性检出率比较:尿mALB显著高于血清Cys-C、β2-MG阳性检出率,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尿 mALB、血清Cys-C、β2-M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存在不同程度肾脏损害,尿mALB、血清Cys-C、β2-MG对肾脏早期损害有较好的诊断作用;尿mALB最能反映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功能损害,可成为判断早期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胱抑素C(CysC)及其联合检测在Ⅱ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的DN患者92例(DN组)和体检健康者90例(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的尿mALB、尿RBP和尿CysC水平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N组患者的尿mALB、尿RBP和尿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中,尿mALB检测DN的阳性率最高,为94.57%,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97.83%)显著高于各项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Youden指数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测。ROC曲线结果显示,尿mALB诊断DN的AUC为0.732,诊断阈值为43.58mg/L;尿RBP的AUC为0.685,诊断阈值为1.47mg/mL;尿CysC的AUC为0.701,诊断阈值为1.42mg/L,联合检测的AUC为0.928。结论尿mALB、尿RBP和尿CysC为反映肾脏损伤的较好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DN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监测糖尿病患者的尿mALB、尿RBP和尿CysC水平,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发生、发展和DN的预防、治疗和延缓疾病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尿mALB和尿NAG酶水平对肾结石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60例临床诊断为肾结石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指标,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30例正常对照组尿mALB为11.19±4.83mg/L,尿NAG酶为5.14±2.55U/L.60例肾结石组,各指标以超过正常上限(x±2s)为阳性,尿mALB单独有19例阳性,尿NAG酶单独有13例阳性,二指标均阳性有17例,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尿mALB和尿NAG酶活性的联合检测,对肾结石引起的肾功能损伤起到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