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沅  王维 《上海护理》2015,15(2):39-42
目的探讨手术压疮防护记录单在手术患者术中压疮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压疮防护记录单于术前对患者进行手术压疮风险评估,记录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手术压疮风险评估表、术中压疮预防措施护理提示单及手术压疮预报登记表4部分。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建立围手术期压疮防范体系;另选取于2013年1—6月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术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压疮的发生率及术后患者皮肤情况。结果观察组有1例患者发生手术压疮,对照组发生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压疮防护记录单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观察通过应用护理干预对颅脑肿瘤患者术中压疮预防的效果分析。方法:分别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的颅脑肿瘤手术患者65例设为对照组,同样标准将2016年4月—9月的颅脑肿瘤手术患者83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于围术期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压疮的预防,而观察组则采用系统的围术期压疮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压疮的预防管理,观察两组间在压疮预报率、难免发生率及治愈率等几方面的差异及效果评价,并分析颅脑肿瘤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在两组颅脑肿瘤手术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系统的围术期压疮护理干预措施后比较各方面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压疮预报率为55.4%,远远高于对照组的49.2%;观察组压疮难免发生率为6.5%,明显低于对照组12.5%;观察组压疮治愈率为4.3%,也高于对照组的3.1%。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对颅脑肿瘤手术患者采用系统的围术期压疮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压疮的预防管理可明显预防手术压疮的发生,降低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同时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获得手术医生及家属的满意及理解,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交流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长时间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行长时间手术患者55例为对照组,另选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行长时间手术患者5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中体位护理,对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舒适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为3.64%,明显低于对照组14.55%的压疮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结论:体位护理可预防长时间手术患者术中压疮,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预防术中压疮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分级为4级的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980例,应用传统预防手术压疮的护理技术。观察组1150例,应用持续质量改进预防术中压疮措施。对比两组病人术前压疮评估率、手术体位正确率、术中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前压疮评估率、手术体位正确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CQI 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实施护理流程预防肝移植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0月的肝移植手术患者168例为观察组,运用护理流程对肝移植手术患者进行压疮预防;选取2008年1-12月的肝移植手术192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压疮质量控制环节中应用护理流程,重视肝移植手术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强化术中压疮的防范意识,有助于预防肝移植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有效降低肝移植术中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刘建萍 《全科护理》2016,(4):383-38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手术中预防压疮发生的应用。[方法]将68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压疮预防情况。[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手术后恢复良好。观察组腰骶部红斑2例(5.9%),对照组腰骶部红斑6例(17.6%),两组红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病人术中压疮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标准化防护流程在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中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压疮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标准化压疮防护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2、4天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 d压疮发生部位、压疮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间体温、出血量、低体温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实施标准化防护流程能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精细化护理在强直性脊柱炎手术患者术中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精细化护理实施前(2016年1月-2017年1月)和实施后(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试验组接受以预防术中压疮为主题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干预,对2组干预后的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组术中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630,P=0.031)。 结论 以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开展术中压疮预防护理活动,可获得较好的压疮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压疮预警体系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使用压疮预警体系表对236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前患者的皮肤状况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实行压疮预警体系及相应护理措施预防术中压疮,观察术后两周内皮肤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访视中有3例发生Ⅰ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2.54%;对照组术中压疮发生率为11.01%,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压疮预警体系评分表能够及时评估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效地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中护理干预对侧卧位长时间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行侧卧位手术治疗的1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中加强护理干预以预防急性压疮的形成,比较2组手术压疮的形成情况以及术后舒适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24 h的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压疮的平均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下肢麻木、上肢麻木、颈肩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术中护理干预能够减少长时间侧卧位患者中压疮的发生率,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评估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程度以及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出院时自护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骨科手术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压疮发生率及程度,提高出院时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警干预措施在预防手术患者难免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预警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观察组术后难免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出院时两组患者压疮均痊愈,皮肤无破损.结论:预警干预措施可有效防止手术患者难免压疮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循证标准化护理在长时间侧卧位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术中压疮预防循证标准化护理实施前(2017年1-6月)和实施后(2017年7-12月)我院以侧卧位接受心脏手术的病例各65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手术护理对象分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中压疮预防护理,观察组接受术中压疮循证标准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术中压疮发生情况及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满意率。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术中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900,P=0.048),实施后护理人员对术中压疮预防护理模式的满意率高于实施前(χ2=4.329,P=0.037)。 结论 循证标准化护理模式具备较好的心脏手术侧卧位患者术中压疮预防效果,深受手术室护理人员认可。  相似文献   

14.
陈娟  来园 《当代护士》2018,(9):118-120
目的探讨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手术相关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手术相关压疮高发科室的40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189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216例患者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压疮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压疮的发生率为2.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8%(χ~2=4.943,P=0.026);干预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06%(χ~2=6.786,P=0.009)。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手术相关压疮的发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及病区护士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因循证护理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40例行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对因循证护理预防术中压疮,比较2组皮肤状况及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 d的皮肤潮湿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6 d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压疮平均面积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因循证护理能够改善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皮肤状况,减少术后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泡沫敷料预防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将104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骶尾部使用泡沫敷料,对照组常规清洁后使用爽身粉。结果:观察组术中急性获得性压疮发生率和压疮前期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骶尾部使用泡沫敷料可以有效预防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秦薇 《全科护理》2013,11(1):44-45
[目的]探讨手术全期护理在术中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遵循手术全期护理的理念,手术室重点在术前访视及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随访3个阶段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压疮护理干预。[结果]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术中压疮的发生。[结论]手术室在术中压疮预防中应用手术全期护理可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张秀平  张兰梅  任杰平 《护理研究》2013,27(21):2237-2238
[目的]探讨术中压疮护理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实施术中压疮护理单后1 105例高危压疮手术病人为观察组,制订手术室术中压疮护理单,内容有术中压疮高危因素评估、术中压疮6步集束防护措施、针对性地进行术中压疮风险量化评估表,并进行1个月的相关知识培训与督导。选择术中压疮护理单实施前1 113例高危压疮手术病人为对照组进行效果比较,并对手术科室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术中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科室护士满意度在术中压疮护理单使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制订并应用术中压疮护理单,手术室护士按步骤落实术中压疮集束干预措施,针对性地进行术中压疮风险量化评估,指导病房护士进行高危风险压疮重点防护,使手术室与病房护士共同努力将术中压疮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9.
脊柱后路手术中压疮预防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措施及效果,并调查脊柱后路手术中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为完善手术中压疮的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脊柱后路手术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和泡沫敷料预防压疮;对照组使用手术室常规防护措施,术后0h、24h、72h对病人进行压疮评估。[结果]术前血红蛋白、年龄、术中出血量是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发生压疮5例,实验组病人术后发生压疮2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和泡沫敷料对于脊柱后路手术中压疮的预防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措施及效果,并调查脊柱后路手术中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为完善手术中压疮的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脊柱后路手术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和泡沫敷料预防压疮;对照组使用手术室常规防护措施,术后0h、24h、72h对病人进行压疮评估。[结果]术前血红蛋白、年龄、术中出血量是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发生压疮5例,实验组病人术后发生压疮2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和泡沫敷料对于脊柱后路手术中压疮的预防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