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肠移植的外科手术导致移植物淋巴管引流的完全离断,淋巴管的再生能力及其对小肠移植后移植物生存及功能的影响仍不十分清楚。作者回顾了小肠移植后淋巴管系统的再生,淋巴管重建的技术和影响因素以及小肠淋巴管重建对移植肠功能及生存的意义。分析了小肠移植后淋巴管显微外科重建在临床仍未被应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Wang G  Sun X  Wei M  Shi H  Ru L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6):376-378
目的探讨肝小肠联合移植后肠壁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移植肠功能和免疫排斥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封闭群大鼠建立肝小肠联合移植模型,术后定期对移植组织进行病理学、酶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单独小肠移植组术后均发生排斥反应,肠壁酶活性消失。肝小肠联合移植组56%可避免排斥反应,肠壁酶活性和神经成分得以保持和恢复。结论肝小肠联合移植可使供肠避免或推迟被排斥。术后检测肠壁酶活性和神经成分的变化可用于监测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肠移植后肠道细菌移位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综述小肠移植与肠道细菌移位的相关文献。结果 移植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免疫排斥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都会导致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 ,肠蠕动和运输功能紊乱 ,肠道内条件致病菌过度生长 ,细菌和毒素向肠外组织器官移位 ,引起受体感染。结论 小肠移植后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率较高 ,是引起受体感染 ,影响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提高肠移植外科技能 ,缩短缺血保存时间 ,选择性肠道去污 ,改进营养支持和免疫抑制方案 ,有望减少肠移植后细菌移位 ,降低感染并发症 ,提高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小肠移植的出现,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移植肠段的免疫问题上。然而,由于移植肠段的支配神经巳被切断,其近端十二指肠内在肌神经的连续性遭受破坏,以及淋巴引流等问题,上述诸因素对移植肠的吸收功能均可产生特殊的影响,但目前所知甚少。本文作者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空、回肠自体移植模型,揭示活体犬内空、回肠神经离断后对整个肠道吸收基本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氨酸、苯丙氨酸、油酸)的影响。该研究不仅将神经离断的空、回肠与神经完整的肠道加以比较,同时试图了解移植肠经过一段时间后的适应变化。  相似文献   

5.
肠移植具有潜在治疗作用。但鉴于对肠移植后肠生理知识的认识不足,作者设计本实验拟探讨空回肠移植对小肠动力类型的影响。为避免免疫因素影响,作者建立并选用自体去神经空回肠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6.
自1964年人类实施首例肠移植至今已近50年,同其他器官移植一样,小肠移植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受者和移植物的1年存活率已达到其他实体器官移植的水平,但更长时间的存活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1].肠移植分为单独小肠移植、肝肠联合移植和腹腔器官簇移植.单独小肠移植的适应证为肠衰竭患者,而一旦出现肠外营养导致的肝功能衰竭,就需要施行肝肠联合移植.  相似文献   

7.
短肠综合征治疗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对短肠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过程和残存小肠适应性代偿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临床应用营养支持和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短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取得了长足进步.短肠综合征的治疗包括:针对短肠综合征代谢改变的内科治疗、营养支持、残存小肠康复治疗、非移植的外科手术和小肠移植.然而,除了残存小肠的长度、功能等因素外,治疗是否及时、适当也是影响短肠综合征疗效的重要因素,有许多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8.
当实质性器官如肾和肝脏的移植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已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时,临床小肠移植治疗肠功能衰竭则刚刚起步,在保存技术和免疫抑制方案不成熟的早期临床尝试几乎都不成功,经数十年发展,临床小肠移植有了长足进步,据国际肠移植中心登记,已有33个医疗中心为260例病人作了273次小肠移植,一年成活率达60%,但与实质性器官移植相比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与小肠移植自身的特点有关。小肠移植适应证小肠移植的适应证为不可逆性小肠功能衰竭,以全肠外营养(TPN)提供营养而生存,并尝试所有增加残肠适应功能失败的病人。目前小肠功能衰竭的定义是…  相似文献   

9.
小肠移植是目前治疗不可逆性肠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由于移植技术不断进步,对术后感染的有效控制,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小肠移植的预后不断改善[1].文献报道,全球最大的小肠移植中心美国匹兹堡大学,其移植物和受者的1年存活率分别达到92%和89%,受者的5年存活率达75%.但是小肠移植的远期疗效仍不理想,高达30%~40%的受者在移植后5年出现难以逆转的慢性排斥反应,需要切除移植小肠,恢复肠外营养或再次移植口].因此慢性排斥反应是目前影响小肠移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现就小肠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大鼠旋转输液装置与异位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肠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1].建立稳定可靠的近交系大鼠小肠移植模型是进行临床小肠移植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以往由于成本高、操作困难、大鼠术后存活率低,使得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1.
郭晖  陈知水 《器官移植》2022,(3):307-316
小肠移植已经成为肠衰竭最为理想的治疗方式.现代临床小肠移植包括3种类型:单独小肠移植、肝小肠联合移植和腹腔多器官簇移植.移植小肠具有与其它实体移植器官显著不同的免疫学和解剖生理学特点,导致移植小肠出现显著的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感染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等诸多独特且严重...  相似文献   

12.
李元新 《器官移植》2010,1(1):58-60
<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小肠移植已成为治疗肠衰竭病人的理想方法。肠衰竭的病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肠道解剖学结构的缺失,即小肠广泛切除术后的短肠综合征;另一类是肠道虽然存在,但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肠功能丧  相似文献   

13.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小肠移植已成为肠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标准治疗方式。全球小肠移植登记中心(ITR)显示,截止至2013年2月,全球82个移植中心共对2 699例患者完成了2 887次小肠移植。小肠移植的近期疗效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远期疗效仍不令人满意。肠功能衰竭的残存小肠康复治疗和延长成形术的进步及营养支持技术的改进,客观上减少了小肠移植适应证患者数量,小肠移植存在困惑和挑战。随着近年来对小肠移植体液性排斥反应监测和治疗的重视,小肠移植的远期预后有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最理想的方法,但由于供体的短缺和其剧烈的排斥反应及因此而导致的远远低于实质脏器移植的成功率,使小肠移植的临床开展受到极大的限制。1小肠移植的发展和现状小肠移植的实验研究早在1902年即已开始,而首例临床小肠移植于1964年由Detterling等开展,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环孢素和他克莫司等强免疫抑制剂的出现,小肠移植术在临床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小肠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小肠功能衰竭的理想方法.但由于小肠移植的自身特点,小肠移植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其他器官移植,小肠移植的风险和困难也比其他器官移植术大,因此,小肠移植围手术期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移植肠获取和保存、排斥反应防治、营养支持和感染防治等方面入手,对小肠移植术围手术期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小肠移植为短肠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介绍了我国首例临床小肠移植术,并就小肠移植有关的技术、免疫、感染及肠功能恢复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小肠移植已成为治疗常规手段无法治愈的小肠疾病的理想方法[1].目前,在全球领先的小肠移植中心,受者的1年和2年存活率分别可达90%和80%[2],这固然与小肠移植外科技术、适应证选择、围手术期处理、排斥反应监测、感染防治及促进移植肠功能恢复等主要技术进步有关,但小肠是一个高度免疫原性器官,移植肠的排斥反应是小肠移植成功的最主要障碍,因而预防排斥反应的措施,如免疫抑制方案及理念的改进在小肠移植的整个环节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本文就小肠移植中相关免疫抑制方案的变化,以及更为重要的新治疗理念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活体部分小肠移植在治疗短肠综合征合并肠瘘中的临床经验.方法 1例短肠综合征合并肠瘘患者接受其子的150 cm 回肠,供肠动、静脉分别与受体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受体残余空肠与供体回肠近端行端端吻合,受体结肠与供肠远端行端侧吻合,供肠远端造瘘作为观察窗,术后给予免疫抑制等治疗. 结果患者小肠移植术后恢复顺利,肠道功能恢复,血管吻合口通畅,正常生活110 d后因心脏意外死亡.结论 短肠综合征合并肠瘘患者实施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是可行的,植入肠管的血管植入技术对小肠移植成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对同系原位全小肠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为对照组、移植组、L-NIL治疗组,每组12只大鼠.对照组行十二指肠造瘘术,另两组均行同系原位全小肠移植及十二指肠造瘘术,术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L-N6-(1-亚氨乙基)-赖氨酸(L-NIL).于术后2 d,各组取6只获取肠段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炎性损伤程度,并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各组另6只行小肠传输实验,观测小肠传输功能.结果 移植组呈明显炎性损伤改变,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1.278±0.142)%,(56.33±5.16)%较对照组(0.066±0.016)%,(9.17±3.17%)上调(P<0.01),较对照组小肠传输延迟(P<0.01).L-NIL治疗组炎性损伤程度较移植组减轻,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0.588±0.096)%,(26.17±4.14)%较移植组下调(P<0.01),且小肠传输延迟有改善(P<0.01).结论 iNOS在术后早期移植肠炎症损伤及其引发的肠运动功能障碍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移植小肠黏膜的形态学改变规律,以对小肠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对5例小肠移植受者术后324个肠黏膜活检样本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查,并在电镜下观察.结果 5例移植后的肠黏膜组织学改变基本一致,均先后经历再灌注损伤、淋巴回流恢复、AR、肠功能改变等过程.术后0~3个月间3例发生移植肠黏膜活检病理学诊断为不确定(IND)级至轻度(1级)AR4次,术后3~6个月2例发生IND级至1级AR3次,术后7~12个月2例发生中度(2级)AR 4次,重度(3级)AR 2次.AR的一般形态学改变包括移植肠黏膜结构改变、隐窝上皮损伤、炎症细胞浸润等.结论 小肠移植后肠黏膜活检是监测AR比较可靠的手段,连续动态地观察可以有效地监测术后AR的发生、发展以及评价治疗效果.对于AR须进行综合性诊断,单一形态学改变不具备特异性.移植肠超微结构改变对判断黏膜屏障功能及确定病原微生物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