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与冠心病(CHF)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35例不同程度的CHF患VEGF、NO水平。结果:CHF患血VEGF、NO水平显高于对照组(P<0.01)。NO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VEGF与NO成负相关(r=-0.73,P<0.05)。结论:VEGF、NO在CHF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存在相互联系。VWGF增高、NO降低的程度与病情具有一致性趋势。动态监测CHD患血清中VEGF、NO水平可望成为临床判断病情和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影响。方法 :4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和对照组 ,两组一般治疗基本相同 ,葛根素组加用葛根素治疗 ,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ET和NO浓度并与 30例健康组相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ET水平升高、NO水平低于健康组 (P <0 .0 0 1 )。治疗前两组ET、NO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后葛根素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 ,同时血浆ET水平下降 (P <0 .0 0 1 ) ,NO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0 1 ) ,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葛根素可改善CAD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能有效调节CAD患者血浆ET和HO水平 ,对CAD心绞痛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周围血中一氧化氮 (NO)及其合酶 (NOS)浓度的变化及在CH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 5 0例CHD患者血中NO、NOS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D患者血清NO、NOS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NO与病情严重性有关 ,NO与NOS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1)。结论 NO水平在CHD患者中降低。血中NO浓度变化可反映内皮功能 ,有助于CHD的诊治及其病情严重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NO含量及意义。方法 应用酶法测定冠心病组血清NO含量 30例 ,健康对照组 2 8例。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NO均值为 (5 1.3± 7.3) μmol/L ,对照组为 (145 .6± 18.4) μmol/L(P <0 .0 5 )。 结论冠心病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发生、发展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关系密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是近年来冠心病防治研究的热点。丹参对冠心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就其对心脏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后对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其机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了解冠心病患者动脉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探讨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与冠心病的机制。方法采用二维超声检测CAD患者肱动脉血管内径,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其血浆平均一氧化氮、内皮素、ET/NO比值、肾素活性、心钠素浓度,并以32例健康人为对照。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与冠心病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0年Furchgott等人发现兔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endothelialcell,VEC)能产生一种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的物质,并确认这种物质为内皮源性松弛因子(endotheliumderivedrelaxingfactor,EDRF)。1987年Palmer等证明内皮释放的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可以解释EDRF的生物学作用,并认为EDRF与NO是等同之物;1988年他们又发现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是VEC合成NO的前体,从而确定了哺乳动物体内可以合成NO的概念。随后…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与“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 (NO)是机体中的一种生理活性介质 ,广泛参与体内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 ,是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其在冠心病 (CHD)的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已经证实 ,内皮源性舒张因子 (EDRF)就是NO ,其在动脉硬化 (AS)、CHD的防治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1] ,脂蛋白(α)、[lp(α) ]是AS和CHD的独立危险因素[2 ] 和最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3 ] ,二者是否共同参与了CHD的发生 ,对此 ,我们对 32例CHD患者lp(α)、NO水平进行了研究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1999年 2月— 2 0 0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过氧化氢酶在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含量变化。方法:对60例中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和过氧化氢酶的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过氧化氢酶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一氧化氮和过氧化氢酶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定冠心病(CHD),高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为CHD,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酶法测定NO,结果冠心病,高血压血清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冠心病不同表现类型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NO代谢紊乱,可能与冠心病,高血压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胺酸、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5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冠心病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5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比较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一氧化氮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高血压组(P<0.05),冠心病组一氧化氮浓度明显低于高血压组(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一氧化氮水平呈负相关,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受损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内皮损伤是始动环节.自有人[1]提出内皮源性舒张因子的概念后,Palmer等[2]证实其主要活性成份为一氧化氮(NO).大量研究发现NO有着活跃而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尤其在心血管系统中对调节血管功能、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恒定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冠心病患者为对象,研究血清NO浓度与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以及不同合并症之间的关系,探讨NO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氧化氮 (NO)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胞信使 ,其结构简单、半衰期短、化学性质活泼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各组织器官 ,由血管内皮细胞 (EC)产生并释放 ,参与机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1] 。1980年Furchgott等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并释放一种舒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细胞衍化松弛因子 (E DRF) [2 ] ,1987年Palmer定量证明EDRF就是NO ,1991年NO合酶克隆成功 ,从此 ,NO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本文就NO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NO的生物学特性在体内NO由L -精氨酸 (L -Arg)末端胍基产生 ,在此过程由…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48例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和30例健康老年人,测定其血浆IL-6、NO浓度。结果心衰组血浆IL-6浓度(19.81±15.9)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7.02±2.36)pg/ml,P<0.001),NO浓度(73.39±35.49)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2.82±17.24)μmol/L,P<0.001。心衰组血浆IL-6和NO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6和-0.37,均P<0.01),血浆NO浓度与IL-6浓度呈正相关(r=0.06,P<0.001)。结论老年冠心病心衰血浆IL-6、NO浓度明显升高,二者随心衰加重而升高。IL-6和NO在心衰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和脂多糖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皮素 (Endothelin ,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所产生的一种作用持久而且强烈的缩血管因子 ,其包括4种多肽 :内皮素 1(ET— 1)、内皮素 2 (ET— 2 ) ,内皮素 3(ET— 3)和血管活性肠肽 ,其中对ET— 1的研究较多。缺血、缺氧、血管内皮牵拉损伤、碱中毒、高血钙等均为促进内皮素释放的因素。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是血管内皮细胞所产生的内皮衍生性舒张因子〔1〕。精氨酸 (L—Arg)是NO特异性前体〔2〕。 1990年Bredt等〔3〕从内皮细胞匀浆中分离出NO合成酶〔4〕,体内存在两种不同的NO合成酶…  相似文献   

17.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活性氧,不对称二甲基,高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综合征,尿酸等都可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As病变的始动环节,内皮源型一氧化氮(NO)作为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其生物利用度的降低是引起内皮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这些危险因素都可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与冠心病发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Furchogtt等发现乙酰胆碱对离体血管的舒张作用依赖于血管内皮的完整,从而首次提出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的概念。1987年在不同实验室同时证明EDRF就是一氧化氮(NO),随着对NO生物学作用了解的日益加深,NO在心血管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NO的生化特性和功能,及其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在冠心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硝酸酯类药物(硝酸甘油、消心痛等)治疗冠心病,缓解心绞痛的历史已有100多年。至今它们仍是治疗冠心病最为广泛的有效药物。其扩张血管的机制在近20年来逐步得到阐明,主要是通过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LArg-NOS-NO)途径。血管内皮细胞能分泌多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因子(EndothelialderivedRelaxingFactor,EDRF),NO就是其中之一[1]。本文就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冠心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1 内原性一氧化氮(eNO)的生成和生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活性与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及45倒健康人,抽取静脉血后用一氧化氮试剂盒测定NO活性,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计数CEC。结果:两组患者NO活性及CEC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组NO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EC计数高于对照组,且两者呈线性负相关。结论:NO及CEC均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